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地 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地势平缓,土壤以冲积平原淤灌土为主,富含矿物质。中宁枸杞是中宁县的特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其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中宁县的11个乡镇、120个行政村。下图示意宁夏回族自治区降水、河流分布及中宁县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宁枸杞质量优,主要得益于中宁县( )
①地势平缓,便于栽种②黄河流经,水源充足
③土壤养分丰富④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 中宁枸杞地域保护范围划定的基础条件是( )
A. 无病虫害,少沙尘暴天气B. 工矿企业少,环境质量好
C. 土壤酸性强,土层深厚黏重D. 劳动力丰富,栽培技术高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地势平缓,便于栽种,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是该地区枸杞种植的自然条件,不是枸杞质量优的条件,①②错误;由材料可知,土壤以冲积平原淤灌土为主,富含矿物质,土壤养分丰富,③正确;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中宁枸杞病虫害少,靠近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较多,A错误;工矿企业少,污染少,环境质量好,B正确;土壤为碱性土,土质疏松,C错误;劳动力较丰富,栽培技术较高,并非中宁枸杞地域保护范围划定的基础条件,D错误。故选B。
【点睛】枸杞是喜阳光、耐干旱、耐盐碱、抗逆性强的经济林种。中宁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过渡带,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面环山,光照充足,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发源于六盘山的清水河与黄河交汇处的洪积土壤矿物质含量极为丰富,腐殖质多,熟化度高,灌溉便利,水质独特。中宁是世界枸杞种植的发源地和正宗产地,已有6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多年的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造就了品质超群、全国最优良的枸杞品种,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约12.8万亩,枸杞干果年产量达2.6万吨,枸杞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2亿元。
瓜达尔基维尔河全长657千米,是西班牙的第五长河,流域面积约58000平方千米,注入加的斯湾。该河水网密布,支流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其支流上建有68座水库。下图为瓜达尔基维尔河水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瓜达尔基维尔河支流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东高西低B. 补给类型多样C. 山地、丘陵广布D. 岩石风化严重
4. 瓜达尔基维尔河的支流上建有多座水库,主要是因为该河( )
①径流量季节变化大②挟沙能力强,含沙量大
③流域内夏季供水紧张④流域内山洪频发,危害大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地势东高西低决定了河流的流向,不是支流众多的原因,A错误;山地、丘陵广布成为众多支流的发源地,C正确;补给类型多样影响河流水量,不影响支流数量,B错误;岩石风化严重影响河道形态,与支流数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瓜达尔基维尔河流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典型的雨热不同期,且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大气降水,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①正确;夏季,正值农作物的生长期,炎热干燥,需要大量的引水灌溉,流域内夏季供水紧张,③正确;上游植被覆盖率较高,河流含沙量小,②错误;该流域的水库主要作用是枯水期灌溉,丰水期发电;并非防洪,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瓜达尔基维尔河的支流上建有多座水库,河流中上游地区河网稠密,支流众多;干流河谷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易形成降水;河流中上游地势较高,对暖湿气流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河流中上游地区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等。
丰富度指数反映群落内物种的丰富程度;均匀度指数用于评估群落中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其数值越大,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越高;林冠开阔度指从林地一点向上仰视,未被树枝所遮挡的天空球面的比例。某研究团队对我国西南地区某岩溶石山阴坡3块1公顷样地进行植物群落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与常绿阔叶林相比,落叶阔叶林丰富度指数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林内光照弱B. 空气湿度过小C. 土壤肥力低D. 地面蒸发量大
6. 该山3块样地中,岩石裸露率最高的是( )
A. 落叶阔叶林B.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C. 常绿阔叶林D. 无法判断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常绿阔叶林的林冠开阔度和落叶阔叶林的林冠开阔度相比,落叶阔叶林的林冠丰富度的比例较低,说明未被树枝所遮挡的天空球面较少,因此林内遮蔽较多,光照条件差,光照较弱,使得林内的群落内物种的丰富程度较低,A正确。由于林内的光照条件较弱,因此林内地面蒸发较弱,空气湿度比较大,BD错误。两种森林所在的区域是一样的 ,因此土壤肥力差异不大,C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指数最低的,而林冠开阔度指数最高,这意味着该群落内的物种数量较少,未被树枝遮挡的区域多,因此,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所在的样地是岩石裸露率最高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群落层次
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复杂,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发育良好的乔木层可分2~3个亚层,灌木层也可分为2~3个亚层。草本层较为简单,以常绿草本为主。此外,还有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等。
落叶阔叶林:群落的垂直结构一般具有四个非常清楚的层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苔藓地衣层。这四个层次共同构成了落叶阔叶林的复杂生态系统。
近年来,美国国内人口迁移出现新变化,许多富裕州的居民纷纷迁入并不富裕的其他州定居生活,其中,最典型的是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州的居民迁至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蒙大拿州和缅因州等地。下图示意近年来美国各州人口迁移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州居民迁离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州( )
A. 气候冷湿B. 矿产枯竭C. 污染加剧D. 税收较高
8. 美国近年来国内人口迁移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 夏威夷州人均土地面积急剧减少B. 缅因州和蒙大拿州人地矛盾趋缓
C. 加利福尼亚州企业经济成本升高D. 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用工短缺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解】
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州较为富裕,消费水平较高,税收较高,生活成本高,D正确;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州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A错误;加利福尼亚州、夏威夷州并没有出现明显的矿产枯竭和严重的环境污染,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夏威夷州人口迁出,人均土地面积增加,A错误;缅因州和蒙大拿州人口迁入,人地矛盾加剧,B错误;加利福尼亚州人口迁出,用工短缺,劳动力价格可能上升,企业经济成本升高,C正确;佛罗里达州和得克萨斯州人口迁入,用工充足,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拉萨(29°41'N,91°E)海拔3650米,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周围山地海拔5000米以上,拉萨河穿城而过,气象要素有明显的日变化。表1为1961—1970年7—9月不同时刻拉萨平均低云量及积雨云出现次数统计表,表2为7—9月不同时刻拉萨实测风向频率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1
注:积雨云是低云的一种,能造成降水。
表2
9. 7—9月拉萨低云量日变化明显,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 植被覆盖度B. 城市热岛效应C. 山谷风环流D. 大气相对湿度
10. 由表中数据推测,7—9月拉萨日降水概率最高的时段为北京时间( )
A. 2—8时B. 8—14时C. 14—20时D. 20—2时
11. 随城市规模扩大,7—9月拉萨气象要素会发生新的变化,表现为( )
A. 各时段降水差异减小B. 积雨云出现次数增加
C. 偏东风势力减弱D. 低温、霜冻灾害增多
【答案】9. C 10. D 11. B
【解析】
【9题详解】
植被覆盖度在7-9月变化不大,它对低云量的日变化影响并不直接且显著,A错误。城市热岛效应主要影响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对低云量的日变化影响有限,B错误。拉萨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且拉萨河穿城而过,这种地形和河流分布使得拉萨地区容易形成山谷风环流。白天,山坡受热快,空气上升,形成谷风,将低云吹向山顶,导致河谷地区低云量减少;夜晚,山坡冷却快,空气下沉,形成山风,将山顶的低云吹向河谷,导致河谷地区低云量增加。这种山谷风环流是导致拉萨低云量日变化明显的主要因素,C正确。大气相对湿度的日变化较小,它并不直接导致低云量的日变化,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20-2时这一时段,积雨云的出现次数最多。积雨云是低云的一种,能造成降水,因此可以推测7—9月拉萨日降水概率最高的时段为北京时间20-2时,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热岛效应会增强,导致城市与郊区的温度差异加大。这种温度差异会进一步影响山谷风环流,使得山风(偏东风)的势力增强,而谷风的势力相对减弱。由于山风将山顶的积雨云吹向河谷,因此积雨云的出现次数可能会增加,从而导致降水增多,B正确,C错误。但各时段的降水差异可能会增大,而不是减小,A错误。同时,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低温、霜冻灾害可能会减少,而不是增多,D错误。故选B。
【点睛】白天,山坡接受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迅速升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区;而谷底接受太阳辐射相对较少,气温上升较慢,形成相对高压区。于是,气流从谷底吹向山坡,形成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山坡迅速冷却,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区;而谷底由于热容量大,降温较慢,形成低压区。因此,气流从山坡吹向谷底,形成山风。
2024年6月,上海确定将与南通共建“上海第三机场”,此举将对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航空运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尽管上海虹桥及浦东两机场距离南通“上海第三机场”的直线距离较远,但随着一系列交通设施的建设,未来三大机场之间的时间距离将大大缩短。下图示意上海三大国际机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南通市建设“上海第三机场”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城镇化用地比例小,土地供应充足B. 位于地势较平缓长江三角洲平原
C. 地处雨影区,台风和暴雨天气少见D. 与上海的两座机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13. “上海第三机场”的建设与开通对南通市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人流、物流,吸引产业和人才迁入②促进临空型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
③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疏散污染型企业④加强与上海的联系,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
14. 连接上海与“上海第三机场”的交通应具备的特点是( )
A. 无缝衔接、高速化B. 大型化、立体化
C. 水陆转换、便捷化D. 低碳环保、电动化
【答案】12. D 13. D 14. A
【解析】
【12题详解】
上海周边地区,不单只有南通市城镇化用地比例小、土地供应充足,因此不是南通市建设“上海第三机场”的主要区位优势,A错;南通与上海周边其它地区相比,地势都较平缓,因此地势不属于优势区位条件,B错;雨影区通常指山地背风坡,南通地处长三角地区,地形平坦,不存在雨影区,且临近东部沿海,台风和暴雨天气并不少见,C错;由图可知,“上海第三机场”与上海的两座机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这样的区位选择不仅能够有效分担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的客流压力,还能够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提升区域航空运输能力,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上海第三机场”定位为上海航空枢纽重要组成部分,使南通与上海及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受到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南通可以借力于上海带来的资源配置,新机场将成为承接上海两大机场庞大人流、物流、资金流,这将有助于南通市吸引产业和人才迁入,促进临空型经济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①②④正确;上海第三机场建成运营后,南通产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升级,同时也会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新机场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航空运输的需求,而不是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故新机场的建设对疏散污染型企业的作用不大,③错。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故选D。
【14题详解】
与上海虹桥及浦东两机场相比,上海距离南通“上海第三机场”直线距离较远,又属于跨省区交通,为保障旅客在转乘过程中能够顺畅地进行,无需经历繁琐的转乘手续或长时间的等待,交通规划与建设重点应放在提高效率、便捷性和可达性上,因此连接上海与“上海第三机场”的交通应具备的特点是无缝衔接、高速化,A正确;连接上海与“上海第三机场”的交通,需要考虑到高效、便捷等因素,不需要特别强调大型化、立体化、低碳环保、电动化等,BD错;上海与“第三机场”的交通主要是空陆转换,C错。故选A。
【点睛】机场选址受当地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土地资源、空城资源及国家宏观发展需求等诸多因素影响。(1)自然条件:包括地势平坦开阔、地质条件好(无断层、喀斯特地貌)、晴天多、雨雾少等,这些条件有利于提高机场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2)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的地区通常有较大的航空需求,这直接影响机场的客流量和货运量,从而影响机场的规划和建设。(3)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的可用性直接关系到机场的规模和扩展可能性,是选址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4)空域资源:包括空域的可用性和管理情况,对于保障航班的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5)国家宏观发展需求:机场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其选址和建设必须符合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包括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
2023年12月10日—16日我国华北地区多次降雪,雪后气温回升,天气转晴。该地区M村的小王同学发现雪后村里一棵千年古柏树树干北侧地面上的残留积雪呈半椭圆形,且其面积不断变化,于是他从雪后第7日开始记录积雪形状,结果如图所示,图中a、b、c、d记录时间间隔均为一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推断图中a、b、c、d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
A. a→b→c→dB. d→c→b→aC. c→d→a→bD. d→a→b→c
16. 记录图中c积雪形状时的节气为( )
A. 小雪B. 大雪C. 小寒D. 大寒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a图中积雪形状较为完整,说明此时积雪融化较少,可能是记录时间最早的。b图中积雪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融化迹象,但仍有较大面积保留,说明融化速度加快,时间晚于a。c图中积雪融化更为显著,只剩下较小的一部分,说明时间进一步推移。d图中积雪几乎完全融化,只剩下很小的一部分,说明是记录时间最晚的。因此,a、b、c、d由早到晚的顺序是a→b→c→d。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相邻的节气时间间隔约为15天。由材料可知,此次下雪的时间为2023年12月10日-16日,第一次记录的时间为雪后第7日,因此是12月23日(冬至日前后)开始记录。记录的顺序由早到晚为a→b→c→d,a、b、c、d记录时间间隔均为一周,记录图中c积雪形状时大概是12月23日(冬至日前后)的之后两周,,因此c图记录的节气最有可能是冬至后的第一个节气,即小寒,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依山傍水,内有湖泊,外环山脉,铜、铁、煤等矿产资源丰富,“因矿立市,以冶兴市”。新中国成立后,黄石市因重工业发展而稳居潮北省第二大城市。随着矿产资源开发殆尽,该市经济陷入困境,2009年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此后黄石市积极谋求转型发展,采取的措施一是传统优势产业在达到环保要求的基础上继续做强;二是积极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他轻工业。经过艰苦探索,2021年黄石市入选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名单。下图示意黄石市的位置、交通与主要矿产分布。
(1)简析黄石市传统工业进行优化升级的有利条件。
(2)推测黄石市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能采取的措施。
(3)黄石市是工业历史文化名城,分布有多处工业遗迹和遗址,请就其保护与开发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传统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素质较高;是传统工业城市,拥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是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便于与武汉进行技术、人才交流,形成高端传统工业产业链。
(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治理污染,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实施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就业环境,吸引资金、人才和产业。
(3)保护现存工业建筑,严格限制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工业建筑的迁移或拆除;对于遗留下来的工业印记(如旧厂房等),可将其改造为工业博览馆、展览厅、公共休憩空间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湖北省黄石市"为背景设置习题,涉及到工业的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黄石市的传统工业基础雄厚,有工业发展基础,劳动力素质较高,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黄石市是传统工业城市,拥有稳定的市场需求,市场广阔;黄石市曾经依靠大量的矿产资源发展,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享受国家相关优惠政策,有利于产业的产业升级;黄石市是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与武汉较近,便于与武汉进行技术、人才交流,形成高端传统工业产业链,是传统产业得以优化升级。
【小问2详解】
黄石市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首先可以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主要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污染较为严重,因此需要治理污染,打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可以实施相关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投资和就业环境,吸引资金、人才和产业,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小问3详解】
对于工业遗址,可以保护现存工业建筑,严格限制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工业建筑的迁移或拆除,保留历史遗迹,铭记历史时刻;对于遗留下来的工业印记(如旧厂房等),可将其改造为工业博览馆、展览厅、公共休憩空间等,合理利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的转型。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里求斯岛位于非洲东部、印度洋西南部,距离马达加斯加岛约800千米,距离非洲大陆约2200千米。毛里求斯岛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地貌千姿百态,沿海是狭窄平原,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脉和孤立的山峰,平均海拔600米,最高峰高826米。下图为毛里求斯岛地质地貌分布示意图。
(1)从成因角度说出毛里求斯岛的岛屿类型,并简述判断理由。
(2)描述毛里求斯岛火山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分布特点的成因。
(3)分析毛里求斯岛上孤立山峰的形成原因。
【答案】(1)类型:火山岛。
理由:岛上广泛分布着不同地质年代的玄武岩,玄武岩为火山喷出岩;岛上分布着众多火山。
(2)特点:呈东北-西南向分布于岛屿中部。
成因:岛屿中部为东北-西南走向的板块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火山带。
(3)岩浆从岛上多个火山口溢流出来,将地表覆盖、填平,形成熔岩高原,高原受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影响,形成孤立山峰;大量岩浆喷发,堆积形成海拔较高的火山,形成孤立山峰。
【解析】
【分析】本题以毛里求斯岛图文资料为背景,涉及岛屿的类型、火山分布特点、地貌成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例可知,岛上岩石多为不同地质年代的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且由图可知,岛上多火山分布,由此可以判断出毛里求斯岛为火山岛。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火山的分布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于岛屿中部。成因:岛屿中部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为东北-西南走向的生长边界;板块交界处,内力作用较强,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喷出地表,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火山带。
【小问3详解】
应从内、外力两种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导致岩浆从岛上多个火山口溢流出来,岩浆将地表覆盖、填平,岩浆冷却形成熔岩高原;流水侵蚀:高原海拔较高,使得地表径流流速快,下切侵蚀力强,受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影响,形成孤立山峰;岩浆活动:大量岩浆喷发,冷却凝结堆积形成海拔较高的火山,海拔较高的火山锥形成孤立山峰。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向热输送是指在大气或海洋中热量从一个纬度向另一个纬度的传输过程。这种热量传输通常与大气或海洋环流模式有关,并对全球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下图示意热带印度洋的两个断面上(图中的两条横线为经向热输送的两个参考断面)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的年内变化。
(1)描述印度洋赤道断面上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量的年内变化特点。
(2)分析与阿拉伯海断面相比,印度洋赤道断面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
(3)说出印度洋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对全球气候的主要影响。
【答案】(1)4—9月越赤道向南输送,最大输送量出现在6—7月;10月—次年3月越赤道向北输送,最大输送量出现在12月一次年1月;向南输送的热量和向北输送的热量大体相当。
(2)印度洋赤道断面纬度低,全年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海水温度较高,可输送的热量较多;断面附近海域东西宽阔、面积大,通过断面的热输送量大;断面附近存在强盛的赤道洋流和季风环流系统,经向输送热量的能力较强;断面附近地区季风强劲,促进了热量的经向输送等。
(3)影响全球气温的空间分布;影响全球气温的季节变化;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水汽输送和降水)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热带印度洋的两个断面上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的年内变化图为背景,设置3小题,涉及海气相互作用及影响等知识,考查学生获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右图,实线表示印度洋0°纬度的经向热量输送,4-9月份热量输送量小于0,由“经向热输送向南输送为负值”可知,4-9月印度洋赤道断面上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量越赤道向南输送,其中6-7月的绝对值最大,说明最大输送量出现在6-7月;10月-次年3月热量输送量大于0,由“经向热输送向北输送为正值”可知,10月-次年3月越赤道向北输送,其中12-次年1月数量最大,说明最大输送量出现在12月-次年1月。一年内总体上向南输送的热量和向北输送的热量大体相当。
【小问2详解】
表层海水经向热输送量可以从表层海水温度、海域面积大小及热量传输的媒介等角度进行分析。读左图可知,与阿拉伯海断面相比,印度洋赤道断面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更大,全年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海水温度较高,可输送的热量较多;且断面附近海域东西经度跨度更大,海域更宽阔、面积大,因此通过断面的热输送量大;由材料“这种热量传输通常与大气或海洋环流模式有关”可知,北印度洋海区盛行南亚季风,断面附近地区季风更强劲,促进了热量的经向输送,同时受低纬信风及季风的影响,断面附近存在强盛的赤道洋流和季风环流系统,经向输送热量的能力较强等。
【小问3详解】
读右图可知,印度洋表层海水经向热量向南、北输送,因此影响了全球气温的空间分布;同时又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因此影响了全球气温的季节变化;通过“大气或海洋环流”实现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影响了全球的水热分布及变化等。
月份
7月
8月
9月
北京时间/时
2
8
14
20
2
8
14
20
2
8
14
20
低云量
7.8
7.9
6.4
7.7
8.2
8.3
6.8
7.6
5.8
7.1
6.0
5.2
积雨云次数
18.1
10.7
16.0
25.3
19.8
13.2|
16.6
24.1
10.9|
8.1
12.3
16.1
月份
7月
8月
9月
风向北京时间/时
NE—SE
SW—NW
NE—SE
SW—NW
NE—SE
SW—NW
2
28
23
30
24
30
21
14
24
34
17
44
15
48
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高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8月联考地理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小高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小高考): 这是一份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次考试地理试题(小高考),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