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1课《望岳》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1课《望岳》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01
    第21课《望岳》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02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望岳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望岳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对照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用词的精妙,品味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意境。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灵共鸣。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反复朗读、吟诵,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并且通过情景想象,把握诗的景与情。
    2、诗歌情景教学法。通过对诗歌大意的疏通理解,解决重点词的理解问题,想象诗歌中构建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朗读音频
    【教学准备】关于杜甫及《望岳》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看图。
    师:老师这里有一组经典的图片,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看出是哪儿吗?
    (学生欣赏一组泰山风景图片)
    说说泰山风光给你的第一印象
    指名学生说
    小结:看来,个人眼中的泰山都不一样啊。泰山有着大家说的秀美,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不少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我们一起把这一段话来读一读。介绍泰山(屏显泰山简介)
    3.引出课题。
    泰山的美景真是令人神往啊!大诗人杜甫就曾经登临泰山,并写上了一首千古绝唱《望岳》(屏显课题)。
    (1)杜甫简介。
    (杜甫(公元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称为“诗圣”。现存诗1400多首,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杜少陵。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因此,被称为“诗史”。“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2)介绍杜甫的《望月》作品(屏显)
    (杜甫《望岳》共三首,分别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除了这三岳,还有哪几岳?(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今天,就让我们与诗圣同行,去感受中国书法名山泰山的魅力吧!
    二、朗读古诗,感悟诗意。
    (屏幕显示《望岳》古诗)
    朗读古诗。
    (1)听配乐朗诵
    (2)学生自由读(强调要读准字音)
    (3)指名读后点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等)
    (4)全体学生齐读,
    2、整体感知,疏通诗意。
    指导学生参照诠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自由读——读读划划写写——同桌或上下桌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小结)(出示屏显)
    (1)巡视。随机指导。
    (2)引导学生质疑,学习释疑。
    a.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岱宗:指泰山。夫fú,语气助……齐鲁:春秋时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泰山以北为齐国,泰山以南为鲁国。青:指山色。未了:不尽。未:没有 了:完。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 阴阳:山南山北。割:分。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荡:荡漾。曾:“同”层。决:裂开。眦:眼眶。决眦:睁大眼睛。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终当,终要。凌:登上,绝顶:最高峰。
    小结诗意:泰山到底怎么样呢?它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聚焦于泰山,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层云生起,使人心胸荡漾,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四周的山峦,看起来都会显得矮小了。
    三、合作探究,研读赏析《望岳》
    1.本诗题为《望岳》,全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望”。(适时板书:远望、近望、细望、展望)
    杜甫“望”见的泰山有何特点,诗人是怎样“望”?站在哪几个角度?抓“钟”“割”等字进行炼字,感悟诗意。诗人用这些字,好在哪里?该怎样读?
    (先小组内交流,再展示汇报。)看屏幕小结〈出示〉
    2.学生研讨后,全班交流。
    小结:诗人远望泰山,感受到了泰山的高大连绵,近望看到泰山的神奇和秀丽,细细看着云雾激荡,飞鸟归林,不由得心潮澎湃、壮志激荡,产生了一个愿望:会有那么一天,我也会登上山顶,看到众山的渺小。
    3.了解背景资料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表现得很不错!有些同学已经渐渐走入了诗圣的内心世界。如果你搜集到了这首诗的背景资料,就让我们资源共享啊!(指名学生回答后出示大屏幕)
    4.再读古诗
    妙极了!我们都被感染了,不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出那种气势,也体会一下诗人当时的那种自信与豪迈吧!
    (全班激情澎湃的吟诵诗歌)
    5.问题分析:(出示大屏幕)指名说后出示幻灯片
    (1)读题目。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这几个问题,把题目读一读。(学生读题目)
    (2)学生思考答题。
    下面大家思考这几个问题,你可以读一读、议一议、写一写等方法来分析。
    讨论交流。(学生逐题交流后出示课件)
    在学习第2题时鼓励学生平时要善于积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引导学生思考: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一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通过赞美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诗人不怕困难,勇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再读古诗。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来朗读这首古诗。
    6.谈启发
    看来诗圣的豪情感染了我们每一位同学,相信你们也能从中受到不少启发吧!指名说启发。
    小结:你们真是不简单,小小的诗句会带给你这么多感悟,老师佩服。其实人生就像登山一样,需要不断攀登,一步步追求自己的最高目标。最后一句是诗人的心愿,更是包含人生的哲理。
    7.《望岳》中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哪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背诵古诗,听写词语。
    (1)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2)听写易错的字词。
    让学生先说说哪些字容易写错;学生听写(指名学生上黑板来写)讲评听写情况。
    四、课外延伸(出示大屏幕的有关泰山的成语、俗语)
    人心齐,泰山移
    有眼不识泰山
    重如泰山
    老泰山
    泰山北斗
    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
    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
    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远望(首) 高大连绵
    写景
    近望(颔) 神奇秀丽
    望岳(杜甫) 乐观自信、积极向上
    细望(颈) 心胸震荡
    抒情
    展望(尾) 勇攀绝顶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望岳精品教学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课时安排,学习过程,课后延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望岳教案及反思</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279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望岳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