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学案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解析版.doc
    • 练习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原卷版.doc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01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02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03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01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02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03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4节 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设计,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解析版doc、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总结
    碱的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金属的氢氧化物
    (“氢氧化某”)
    四大强碱(可溶):KOH(氢氧化钾)、NaOH(氢氧化钠)、Ca(OH)2(氢氧化钙)、Ba(OH)2(氢氧化钡)

    NH3·H2O(氨水)
    弱碱
    不可溶
    白色沉淀:Mg(OH)2(氢氧化镁)、Al(OH)3(氢氧化铝)、Zn(OH)2(氢氧化锌)、Mn(OH)2(氢氧化锰)……
    有色沉淀:蓝色沉淀Cu(OH)2(氢氧化铜)、红褐色沉淀Fe(OH)3(氢氧化铁)
    特别提醒:
    ①在初中化学范围内,只有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
    ②氨水的电离是NH3·H2O=NH4++ OH-,所以氨水也是碱。
    ③钾、钠、钙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Ca(OH)2
    碱的化学性质
    注:(1)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碱,必须是可溶性碱。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因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应密封保存。
    (3)常见的可溶性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钾、氨水(NH3·H2O)。
    (4)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不属于碱的通性):如Cu(OH)2 CuO +H2O;2Fe(OH)3 Fe2O3+3H2O。
    (5)氨水:常写作NH3·H2O,是一种弱碱,由氨气通入水得到,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3 + H2O == NH3·H2O;氨水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NH3·H2O == NH3↑+ H2O。
    二、课堂练习
    题型一.酸碱性与ph问题
    例1.有三个实验操作: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②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③硫酸溶液中加水。下列是溶液pH变化的三个图像,与上述实验操作顺序相对应的排列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甲、丙、乙
    【分析】根据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②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逐渐增强;③硫酸溶液中加水,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逐渐减小,但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与乙图相符。
    ②水显中性,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与丙图相符。
    ③硫酸溶液中加水,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始终显酸性,溶液的pH逐渐增大,但不可能大于或等于7,与甲图相符。
    故与上述实验操作顺序相对应的排列是乙、丙、甲。
    故选:B。
    例2.在以下探究氢氧化钙溶液性质的实验中,还需借助酸碱指示剂证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是( )
    A.B.
    C.D.
    【分析】物质间的反应若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固体溶解的现象等,则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若物质间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的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酸碱的中和反应等。
    【解答】解:A、氢氧化钙溶液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和硫酸钙,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
    C、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氯化钙,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变式训练1.将pH=10的某溶液加水稀释,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水量m与溶液pH关系的是( )
    A.B.
    C.D.
    【分析】pH=10的某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溶液始终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pH=10的某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碱性逐渐减弱,pH逐渐减小,但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可能等于7或小于7,观察图象B符合要求。
    故选:B。
    变式训练2.化学变化往往会导致一些量发生改变。现向盛有一定量Na2CO3溶液的容器中不断滴入Ca(OH)2溶液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容器中相关量随滴加时间变化的是( )
    A.B.
    C.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A、溶液的pH不会减小到小于7,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中本身就含有水,水的质量不能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故B错误;
    C、碳酸钠溶液中没有沉淀,沉淀质量应该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C错误;
    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钠元素的质量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训练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
    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
    C.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
    【分析】A、根据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一开始的pH大于7来分析;
    B、根据ZnO和Zn(OH)2质量相等时,ZnO消耗的盐酸更多,生成的氯化锌质量更大,但是盐酸一定,最终生成的氯化锌质量相等来分析;
    C、根据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来分析;
    D、根据盐酸先和外层的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一开始压强变化不大,氧化铝被反应后,盐酸接着和里面的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放热并且有气体生成,容器内压强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压强最大,随着容器冷却至室温,压强会稍微减小来分析。
    【解答】解:A、向Na2CO3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一开始的pH大于7,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碱性增强,pH变大,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B、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ZnO+2HCl=ZnCl2+H2O、Zn(OH)2+2HCl=ZnCl2+2H2O,Zn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1,Zn(O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9,则ZnO和Zn(OH)2质量相等时,ZnO消耗的盐酸更多,生成的氯化锌质量更大,但是盐酸一定,最终生成的氯化锌质量相等,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C、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向其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再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一开始没有气体产生,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D、将未经砂纸打磨的铝条放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盐酸先和外层的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一开始压强变化不大,氧化铝被反应后,盐酸接着和里面的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反应放热并且有气体生成,容器内压强增大,恰好完全反应时压强最大,随着容器冷却至室温,压强会稍微减小,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题型二.碱与酸,非金属氧化物,盐的反应
    例1.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溶液的质量与加入NaOH固体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P段发生的反应为:FeCl3+3NaOH=3NaCl+Fe(OH)3↓
    B.m﹣n=c﹣b
    C.P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有三种
    D.生成Fe(OH)3的质量为(n﹣c+a)g
    【分析】根据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当氯化铁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固体还能继续溶解,但是不能无限溶解,当氢氧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时,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也不再改变进行分析。
    【解答】解:一定温度下,向agFeCl3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则开始加入的ng氢氧化钠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由图象可知,Fe(OH)3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ng;再加入的(m﹣n) g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中,当加到mg时氢氧化钠固体时,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即P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达到饱和状态。
    A、由以上分析可知,MP段是氯化铁反应完了,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溶解;故A说法不正确;
    B、MP段是氯化铁反应完了,氢氧化钠固体继续溶解,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c﹣b等于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的质量m﹣n;故B说法正确;
    C、P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有氢氧化钠、生成的氯化钠两种;故C说法不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当加入的氢氧化钠固体与氯化铁溶恰好反应时,氯化铁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的质量与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总和,即ag+ng=生成 Fe (OH)3沉淀质量+bg,则生成Fe (OH)3的质量为(n﹣b+a)g,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例2.如图所示四个实验中,不能体现碱的通性的是( )
    A.B.
    C.D.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其它碱溶液也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体现碱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钠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不能与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反应,不能体现碱的通性,故选项正确;
    C、石灰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其它碱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能体现碱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它碱溶液也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能体现碱的通性,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例3.如图,广口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的胶头,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套在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则气体X和液体Y可能是( )
    A.X是SO2,Y是NaOH溶液
    B.X是CO,Y是Ca(OH)2溶液
    C.X是O2,Y是Ca(OH)2溶液
    D.X是CO2,Y是硫酸溶液
    【分析】根据玻璃管一端的小气球慢慢鼓起的原因是锥形瓶中的气压减小,产生原因为二:一是内部气体减少,而是温度降低导致气压减小所致进行分析。
    【解答】解:
    A、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气压减小,满足要求,故A正确;
    B、一氧化碳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气压不变,故B错误;
    C、氧气不会与氢氧化钙反应,气压不变,故C错误;
    D、二氧化碳不会与硫酸反应,气压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例4.在下表物质①中加入过量物质②,产生的气体或沉淀质量与加入的②质量间的关系一定与如图不相符的是( )
    A.AB.BC.CD.D
    【分析】由图可知,物质之间相互反应时,开始没有产生沉淀或气体,反应一段时间后才能出现沉淀或气体,然后气体或沉淀逐渐增加,据此结合常见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H2SO4先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反应完,CuSO4溶液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符合该图象。
    B、FeCl3、CuSO4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铜沉淀,一开始就产生沉淀,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不符合该图象。
    C、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消耗完,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符合该图象。
    D、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反应完,铁再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气体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符合该图象。
    故选:B。
    例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AB.BC.CD.D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钙呈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铁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能发生潮解,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变式训练1.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根据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反应完,NaOH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反应完,NaOH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正确。
    B、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反应完,NaOH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第一个过程溶剂增加的质量包括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和生成的水,第二个过程以及氢氧化钠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剂增加的质量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溶剂增加的质量只是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增加的幅度比第一个过程中的要小,故选项图像正确。
    C、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反应完,NaOH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至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1时,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图像正确。
    D、向盛有HCl和CuCl2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aOH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m1时,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NaOH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仍有氯化钠生成,至氢氧化钠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D。
    变式训练2.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
    A.将生锈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
    B.将一定质量的红磷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C.等质量的铁和锌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D.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充分反应
    【分析】A、根据将生锈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铁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再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B、根据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进行分析;
    C、根据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进行分析;
    D、根据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进行分析。
    【解答】解:A、将生锈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盐酸,氧化铁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再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一段时间后,氢气的质量才开始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A正确;
    B、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中增加了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所以从纵轴上逐渐增大,然后不变,故B错误;
    C、铁、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
    Fe+H2SO4═FeSO4+H2↑,
    56 2
    Zn+H2SO4═ZnSO4+H2↑,
    65 2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等质量的铁、锌完全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多,形成的溶液质量较小,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不再增加,故C错误;
    D、每95份质量的氯化镁和74份质量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58份质量的氢氧化镁沉淀和111份质量的氯化钙,符合题中的关系,故D正确。
    故选:C。
    变式训练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硝酸铵和水②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分析】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应该是装置中生成了气体,或装置中放热导致气体膨胀,或既产生气体又放热。
    【解答】解:①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导致温度下降,气体收缩,从而导致气球缩小;
    ②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并且放热,导致气球膨胀;
    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气体膨胀,导致气球膨胀;
    ④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气体膨胀,导致气球膨胀;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导致气球膨胀。
    故选:B。
    变式训练4..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依据反应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 )
    A.H2SO4B.BaCl2C.CuSO4D.Na2CO3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反应②是碱和盐反应,H2SO4属于酸,不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钾和氯化钡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硫酸铜属于盐,氢氧化钾和硫酸铜结合成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钾,故选项正确。
    D、碳酸钠和氢氧化钾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变式训练5.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烧杯中相关物质的质量随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Ⅱ代表Na2SO4的质量,Ⅲ代表Cu(OH)2的质量
    ②该滴加过程中,向任意时刻所得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a点对应的烧杯中物质有4种
    ④b点对应的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数目比m的取值范围为:1<m≤2
    A.1个B.2个C.3个D.4个
    【分析】根据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本身含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本身含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了水,且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水的质量从纵轴上的某个位置不断增加,待硫酸完全反应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水的质量继续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变小,所以Ⅰ表示水的质量;氢氧化钠和硫酸、硫酸铜均反应生成了硫酸钠,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所以Ⅱ表示硫酸钠的质量,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待硫酸完全反应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开始阶段无氢氧化铜生成,后生成氢氧化铜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所以Ⅲ表示氢氧化铜的质量,一开始氢氧化钠先与硫酸反应,待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反应,开始阶段硫酸铜的质量不变,后硫酸铜的质量逐渐减小至零,所以Ⅳ表示硫酸铜。
    ①通过分析可知,Ⅱ代表Na2SO4的质量,Ⅲ代表Cu(OH)2的质量,故正确;
    ②硫酸和硫酸铜均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钠,该滴加过程中,溶液中一定含硫酸钠,向任意时刻所得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都会生成白色的硫酸钡沉淀,故正确;
    ③a点时,硫酸完全反应,硫酸铜部分反应,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a点对应烧杯中的物质有硫酸铜、硫酸钠、水、氢氧化铜4种物质,故正确;
    ④b点时,氢氧化钠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氢氧化钠,Na2SO4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目比为:2:1,NaOH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数目比为:1:1,所以此时阳离子和阴离子数目比m的取值范围为:1<m<2,故错误。
    故选:C。
    变式训练6.已知,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强。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弹簧秤下挂着一块铁。现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钡溶液可发现弹簧秤的示数( )
    A.逐渐变小,最后趋于稳定
    B.一直保持不变
    C.先变小,后变大,最后趋于稳定
    D.先变大,后变小,最后趋于稳定
    【分析】根据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电磁铁的磁性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弹簧秤下挂着一块铁,现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逐渐滴入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导电性减弱,电流逐渐减小,至完全反应,减小至0,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溶液的导电性又开始增强,电磁铁的磁性先减小后增强,则可发现弹簧秤的示数先变小,后变大,最后趋于稳定。
    故选:C。
    变式训练7.如图1是小明同学绘制的“碱的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祝愿同学们破“碱”成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表示的物质类别是 盐 。
    (2)利用图1中“碱﹣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废气中的 BC 。
    A.CO
    B.CO2
    C.SO2
    D.N2
    (3)若碱为氢氧化钠,酸为稀盐酸。小明同学将稀盐酸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该反应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如图2.用pH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导电率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3、图4。
    ①从图2中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
    ②取少量图3中a点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
    ③相同状况下,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电导率越大。图4中mn段曲线下降的原因是 滴加稀盐酸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 。
    【分析】(1)根据碱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酸、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部分盐反应进行分析;
    (2)根据一氧化碳、氮气不会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3)①根据中和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进行分析;
    ②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进行分析;
    ③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碱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酸、部分非金属氧化物、部分盐反应;
    (2)A、CO与NaOH不反应,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故错误;
    B、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H2O,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故正确;
    C、SO2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H2O,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故正确;
    D、N2与NaOH不反应,不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2,故错误。
    故选:BC。
    (3)①根据图2,反应后H+、OH﹣消失,产生了H2O,而Na+、Cl﹣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所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②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根据图2,a点时溶液呈碱性,说明氢氧化钠未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NaOH,滴加硫酸铜溶液,硫酸铜与NaCl不反应,硫酸铜与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Na2SO4,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滴加稀盐酸时,发生的反应是NaOH+HCl=NaCl+H2O,溶质由NaOH变为NaCl,离子个数不变,但生成了水,同时稀盐酸中也含有水,则滴加稀盐酸后溶剂质量增大,所以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电导率越小。
    故答案为:(1)盐;
    (2)BC;
    (3)①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②CuSO4+2NaOH=Cu(OH)2↓+Na2SO4;
    ③滴加稀盐酸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
    变式训练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了NaOH的化学性质如图甲(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小红同学将某稀酸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温度传感器对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得到的曲线如图乙,根据图像可以得出该反应是 放热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物质是 B 。
    A.Fe2O3
    B.CuSO4
    C.BaCl2
    D.KNO3
    (3)写出符合④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分析】(1)酸碱中和反应放热。
    (2)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3)氢氧化钠能和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解:(1)根据图像可知,过程中温度升高,可以得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2)反应③可以选用的物质是硫酸铜,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故答案为:B。
    (3)氢氧化钠能和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变式训练9.如图甲所示,向盛有CuO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CuO全部溶解并得到蓝色溶液;继续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试管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又有沉淀生成,且新生成的沉淀质量跟滴加的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写出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CuSO4+2NaOH=Cu(OH)2↓+Na2SO4 。(写出一个即可)
    (2)图乙中A点对应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NaCl 。
    【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向上层清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2)向蓝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则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试管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OH溶液,又有沉淀生成,而且开始没有沉淀生成,说明最初的蓝色溶液中含有硫酸,硫酸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加入氢氧化钠,则开始可能是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能是多余的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还有可能是氯化钡剩余,最终有沉淀生成,则是氢氧化钠与含有的铜离子结合产生的氢氧化铜沉淀,故达到A点,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故答案为:(1)CuSO4+2NaOH=Cu(OH)2↓+Na2SO4;
    (2)NaCl。
    变式训练10.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2)图中线段BC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和碳酸钠 。
    【分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溶液反应时一开始是酸碱中和溶液质量增加,中和完成后会是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溶液由于释放出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加放缓,至C点反应正好结束。
    【解答】解:(1)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与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2)从图象可以看出,溶液在AB段质量增加的比BC段要快,所以可以判断AB是中和反应,BC段是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这是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溶液质量增加放缓,两物质反应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3)到达B点时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结束,而此时碳酸钠尚未参加反应。所以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
    故答案为:(1)CO2+2NaOH═Na2CO3+H2O;
    (2)有气泡生成;
    (3)氯化钠和碳酸钠
    变式训练11.(1)小科为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进行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溶液红色逐渐褪去,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2HCl=CaCl2+2H2O 。某一时刻小科测得溶液的pH值为3.0,此时溶液中所含的溶质是 CaCl2、HCl 。(指示剂不用写)
    (2)实验后,他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图2中m∼n 段反应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白色沉淀生成 ;
    (2)上述过程中,随着碳酸钠溶液的加入,图3中正确的有 D 。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依据图象2可知,溶液的pH值从小于7逐渐增大到7,然后继续增大,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钙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
    pH值为3.0小于7,说明溶液呈酸性,即盐酸过量,故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钙。
    (2)图中m~n 段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该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2)A、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所以沉淀质量不能从零开始,A错误;
    B、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所以盐酸的质量逐渐减小到零,B错误;
    C、碳酸钠和盐酸、氯化钙反应都会生成氯化钠,所以两个阶段氯化钠的质量都逐渐增加,C错误;
    D、碳酸钠会先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开始阶段氯化钙质量不变,然后逐渐减小,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Ca(OH)2+2HCl=CaCl2+2H2O;CaCl2、HCl;
    (2)有白色沉淀生成;
    (2)D
    变式训练12.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放着一盆新鲜、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它的旁边放着一杯氢氧化钡溶液,溶液中悬浮着一个塑料小球。现将容器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哪些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提示:同一溶液的密度随溶质质量分数的减小而减小)
    【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解: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呼吸作用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故将容器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塑料小球下沉的现象。原因是:黑暗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同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同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密度减小,氢氧化钡溶液的密度减小,导致塑料小球所受浮力减小,导致塑料小球浸没在溶液中。
    故答案为: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氧化钡溶液变浑浊,塑料小球下沉。原因是:黑暗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同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同一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溶液密度减小,氢氧化钡溶液的密度减小,导致塑料小球所受浮力减小,导致塑料小球浸没在溶液中。
    变式训练13.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已知:Al(OH)3+NaOH═NaAlO2+2H2O,其中NaAlO2叫偏铝酸钠,是一种盐。
    (1)Al(OH)3常用来制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物,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
    (2)向含有26.7gAlC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到过量,出现的现象为 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 ,反应一段时间后,当偏铝酸钠中的铝元素和沉淀中的铝元素质量相等时,则消耗的NaOH质量是 28 g。
    【分析】(1)根据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分析;
    (2)氢氧化钠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解答】解:(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2)①AlCl3+3NaOH═Al(OH)3↓+3NaCl,当氢氧化钠过量时,发生反应②Al(OH)3+NaOH=NaAlO2+2H2O,则可看到先出现白色沉淀,后面沉淀全部溶解;
    设与氢氧化铝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氧化铝的质量为y
    AlCl3+3NaOH═Al(OH)3↓+3NaCl
    133.5 120 78
    26.7g x y

    x=24g y=15.6g
    由题意可知,氢氧化钠再与氢氧化铝反应,则氢氧化铝和偏铝酸钠中氯元素质量相等。
    设参与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z
    Al(OH)3+NaOH=NaAlO2+2H2O
    78 40
    7.8g z
    z=4g
    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4g+24g=28g。
    故答案为:
    (1)Al(OH)3+3HCl═AlCl3+3H2O;
    (2)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全部溶解;28。
    变式训练14.向一定质量的CuSO4和H2SO4合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a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CuSO4 (写化学式);b点溶液中含有的沉淀种类有 2 种。
    (2)a段溶液的pH逐渐 增大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OH)2+CuSO4=BaSO4↓+Cu(OH)2↓ 。
    (4)反应中共消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4.2 g。
    (5)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H2SO4的质量。
    (6)试写出b点的纵坐标 56.4 。
    【分析】(1)根据曲线图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溶质情况;
    (2)根据溶液的酸碱性分析;
    (3)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4)根据图像分析;
    (5)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计算;
    (6)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答】解:(1)由曲线图知0a段曲线比ab段曲线缓,说明产生沉淀量少,则0a段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ab段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a点表示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没有硫酸,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铜,b点有两种沉淀,分别是硫酸钡和氢氧化铜;
    (2)0a 段,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
    (3)ab段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uSO4=BaSO4↓+Cu(OH)2↓;
    (4)由图中横坐标知根据反应中共消耗Ba(OH)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4.2g;
    (5)由图知与硫酸和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钡质量均为17.1g,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CuSO4=BaSO4↓+Cu(OH)2↓,Ba(OH)2+H2SO4=BaSO4↓+2H2O↓可知,与17.1g氢氧化钡完全反应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160x=16 g,与17.1g氢氧化钡完全反应需要硫酸的质量为98x=9.8 g,故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大于硫酸的质量;
    (6)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CuSO4=BaSO4↓+Cu(OH)2↓,Ba(OH)2+H2SO4=BaSO4↓+2H2O可知,34.2g氢氧化钡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质量为34.2g×=46.6g,17.1g氢氧化钡与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质量为17.1g×=9.8g,b点沉淀质量为46.6g+9.8g=56.4g;
    故答案为:
    (1)CuSO4;2;
    (2)增大;
    (3)Ba(OH)2+CuSO4=BaSO4↓+Cu(OH)2↓;
    (4)34.2;
    (5)大于;
    (6)56.4。
    变式训练15.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缓慢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的科学知识分析 AB、BC、CD 各段变化的理由。
    【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向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AB段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质量增大;
    BC段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大,增大幅度比和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小;
    CD段是碳酸钠完全反应后加入盐酸,没有发生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增大幅度和AB段相同。
    故答案为:AB段是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质量增大;
    BC段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质量增大,增大幅度比和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小;
    CD段是碳酸钠完全反应后加入盐酸,没有发生反应,溶液质量增大,增大幅度和AB段相同。
    三.课后练习
    1.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其pH与所加水的质量m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且加水稀释会使溶液碱性减弱进行分析。
    【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溶液pH>7,加水稀释会使溶液碱性减弱,则溶液pH减小,但不会小于7,只能无线接近于7,故选:C。
    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向pH为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A、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进行分析。
    【解答】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减弱,pH变小,但是溶液始终呈碱性,pH大于7,故错误;
    B、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只改变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但二氧化锰本身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故错误;
    C、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少,故错误;
    D、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正确;
    故选:D。
    3.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都含有OH﹣。下列物质在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的过程中,实质上并没有参与反应的是( )
    A.CuSO4B.Na2CO3C.CO2D.HCl
    【分析】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能与酸碱指示剂、非金属氧化物、酸、盐等反应),碱的通性是氢氧根离子表现出来的进行分析。
    【解答】解:A、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氢氧根离子参与反应,故A错误;
    B、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根离子没有参与反应,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根离子参与反应,故C错误;
    D、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根离子参与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4.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在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水
    B.表示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
    C.将硫酸逐滴滴入氢氧化钡溶液中至过量
    D.向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A、根据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蒸发,有晶体析出,之后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化钙的性质以及溶液质量的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稀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恒温条件下,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分数也达到最大值,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大,故错误;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向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固体,氧化钙与水反应消耗水且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少,恢复到原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又变大,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多,由于消耗一定量的水,最终溶液的质量少于加入固体前溶液中溶质质量,故错误;
    C、将氢氧化钡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至过量,则开始二者反应导致硫酸逐渐减少,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0,继续加入氢氧化钡则溶质增加,故正确;
    D、向稀硫酸、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先和硫酸反应,后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故错误。
    故选:C。
    6.现有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溶液的pH随滴入Na2CO3溶液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溶液的pH=7之前,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Na2CO3=CaCO3↓+2NaCl 。
    (2)A点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 NaCl 。
    【分析】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纯碱溶液,结合坐标可知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反应完成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pH=7时说明溶液中盐酸反应完毕,发生的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A点是碳酸钠和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据此分析溶质成分.
    【解答】解:(1)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纯碱溶液,结合坐标可知碳酸钠首先与盐酸反应,反应完成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pH=7时说明溶液中盐酸反应完毕,发生的是碳酸钠和氯化钙的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故答案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2)A点是碳酸钠和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的点,因此溶质只含有氯化钠;故答案为:NaCl。
    7..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稀盐酸后,A试管中的现象是 溶液变红 。
    (2)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2HCl=CuCl2+H2O ,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
    (3)D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组合有 NaCl;Na2CO3、NaCl;HCl、NaCl 。(写出具体组合)
    【分析】(1)根据石蕊遇酸变红进行分析;
    (2)根据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原理及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规律进行分析。
    【解答】解:(1)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B试管中,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2HCl=CuCl2+H2O;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D试管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恰好反应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若碳酸钠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若盐酸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
    故答案为:
    (1)溶液变红;
    (2)CuO+2HCl=CuCl2+H2O;复分解反应;
    (3)NaCl;Na2CO3、NaCl;HCl、NaCl。
    8.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会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中。
    (1)小柯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内,观察到 气球膨胀 ,得出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妍认为上述实验存在缺陷,于是对图甲装置进行了改进,添加了胶头滴管A(如图乙所示)。滴管A中应盛放的液体是 水 ,操作过程中,两种液体的滴入顺序为 先滴加水,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锥形瓶内,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内压强减小,观察到气球膨胀,得出CO2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2)小妍认为上述实验存在缺陷,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要排除水的影响,对图甲装置进行了改进,添加了胶头滴管A,滴管A中应盛放的液体是水,操作过程中,两种液体的滴入顺序为先滴加水,会观察到气球膨胀;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会观察到气球膨胀的程度更大。
    故答案为:
    (1)气球膨胀;
    (2)水;先滴加水,再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9.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判断,OA段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是 盐酸 。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硫酸钠,氯化钠 。
    (3)C点溶液的pH值 大于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根据混合溶液中的溶质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先后顺序以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开始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故OA段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2)AB段是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A点时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点时硫酸铜恰好反应,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氯化钠。
    (3)C点时,加入的氢氧化钠是过量的,溶液的pH值大于 7。
    故答案为:(1)盐酸;(2)硫酸钠,氯化钠;(3)大于。
    10.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1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NaOH+CO2═Na2CO3+H2O 。
    (2)图中线段BC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产生气泡 。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氯化钠、碳酸钠 。
    (4)在图2中画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
    【分析】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2)图中线段BC对应的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产生气泡。
    故填:产生气泡。
    (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没有反应的碳酸钠。
    故填:氯化钠、碳酸钠。
    (4)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所示:
    教学内容
    碱的通性掌握
    教学目标
    让学生熟练掌握上述学习目标的内容
    教学重点
    碱的通性掌握
    教学难点
    图像分析
    课程难度
    基础
    物质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Ca(OH)2)




    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CO2+Ca(OH)2=CaCO3↓+H2O
    SO2+Ca(OH)2=CaSO3↓+H2O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NaOH+HCl=NaCl+H2O
    2NaOH+H2SO4=Na2SO4+2H2O
    Ca(OH)2+2HCl=CaCl2+2H2O
    Ca(OH)2+H2SO4=CaSO4+2H2O
    与某些盐反应
    2NaOH+CuSO4=Cu(OH)2↓+Na2SO4
    3NaOH+FeCl3=Fe(OH)3↓+3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CuSO4=Cu(OH)2↓+CaSO4
    3Ca(OH)2+2FeCl3=2Fe(OH)3↓+3CaCl2


    A
    含H2SO4和CuSO4的溶液
    NaOH溶液
    B
    含FeCl3和CuSO4的溶液
    NaOH溶液
    C
    含NaOH和Na2CO3的溶液
    稀盐酸
    D
    表面已完全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
    选项
    性质
    用途
    A
    氢氧化钙呈碱性
    改良酸性土壤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干燥氧气
    C
    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D
    氢氧化钠能发生潮解
    干燥氮气
    相关学案

    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862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3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导学案及答案</a>,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33能量转换的量度学案解析版doc、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33能量转换的量度学案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a href="/kx/tb_c9861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学案</a>,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22金属性质第一课时学案原卷版doc、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22金属性质第一课时学案解析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金属材料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8618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金属材料学案</a>,文件包含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21金属材料学案解析版doc、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21金属材料学案原卷版doc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浙教版科学九上科学1.4常见的碱第一课时学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