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九年级上册第4节 物质的分类课后作业题
展开目录
TOC \ "1-3" \h \z \u \l "_Tc139982104" 模块一 知识网络 PAGEREF _Tc139982104 \h 1
\l "_Tc139982105" 模块二 知识掌握 PAGEREF _Tc139982105 \h 1
\l "_Tc139982106" 【巩固提高】 PAGEREF _Tc139982106 \h 4
知识重点
模块一 知识网络
模块二 知识掌握
物质的分类
(2023•嵊州市模拟)氢化钙(CaH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H2,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OH)2+2H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具有可燃性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生成物Ca(OH)2是常见的盐
(2023•平阳县二模)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2023•西湖区模拟)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固态氢置于488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还具有超导性。用它输电,其输电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金属氢属于无机化合物
B.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改变
C.金属氢和氢气互为同位素
D.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热损失
(2023•拱墅区二模)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汽化吸热完成制冰的直冷制冰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冰不属于氧化物
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发生变化
(2022秋•鹿城区期末)人类对金属活动性的顺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铁勺表面红光闪闪,记载为“点铁成金”的故事,后来演变成湿法炼铜法。
材料二:贝采利乌斯是最早为金属活动性排序的科学家,他依靠定性的推测,对元素的电化次序排序为:Ag,Cu,Zn,Mg,Na,Na的电正性最强,Ag的电负性最强,但是设备落后无法定量实验,因此难以准确描述,他自己也认为排序不够准确。
材料三: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1865年贝开托夫设想找到一种参比物使金属与之发生作用,看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他以硫酸铜为参比物,铁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出铁金属的活动性比银强,从而得出大部分金属活动性强弱。现代科学家发现,金属活动性排序还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1)材料一中的“曾青”是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2)材料四中能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还可以是 (写出一种物质)。
(3)分析以上材料,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发现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古代炼丹家“点铁成金”的发现对科学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B.由材料二可推测,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强,金属活动性也越弱
C.定性的推测不属于科学研究,定量实验才属于科学研究
D.由材料三可推测,所有金属物质放入稀盐酸中都会“消失”
E.现代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今后还会不断完善
【巩固提高】
(2023•临安区一模)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N5•3H2O是一种氧化物
B.1个N5−共含有35个质子
C.1个N5−带五个单位的负电荷
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2023春•义乌市月考)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B.洁净的空气C.氯酸钾D.水
(2022秋•上虞区期末)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冰 单质B.石油 混合物
C.MnO2 氧化物D.Na2CO3 盐
(2022秋•上虞区期末)在化学反应2HCl+BaCO3═BaCl2+CO2↑+H2O 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A.酸B.碱C.盐D.氧化物
(2023•鹿城区校级一模)春意盎然,又到早茶飘香时。2月15号“浙江第一早”乌牛早茶正式开采。乌牛早茶主产于永嘉乌牛镇,用它加工的“乌牛早龙井”,味醇气香,为茶中珍品。乌牛早茶中含有茶氨酸(C2H14N2O3),它属于物质类别中的( )
A.单质B.氧化物C.无机物D.有机物
(2022秋•嘉兴期末)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2022秋•长兴县期末)“84”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下列对“84”消毒液的组成或性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2022秋•温州期末)如图是老师在科学课上做的热机工作原理的模拟实验,在玻璃管中先加入少量酒精,将橡皮塞密封玻璃管,然后用电子点火器点火,橡皮塞会向上弹出。完成问题。
实验中酒精燃烧会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热,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其属于( )
A.碱B.有机物C.酸D.氧化物
(2023春•龙湾区月考)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写数字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液氧和氧气
②洁净的空气
③二氧化碳
④冰水混合物
⑤清澈的泉水
(2023•定海区校级模拟)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2022秋•滨江区期末)口罩现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用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消毒;
(1)环氧乙烷(C2H4O)这种物质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环氧乙烷易燃、易燥,与细菌接触时,能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杀菌,此杀菌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4 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录
目录
TOC \ "1-3" \h \z \u \l "_Tc139982104" 模块一 知识网络 PAGEREF _Tc139982104 \h 1
\l "_Tc139982105" 模块二 知识掌握 PAGEREF _Tc139982105 \h 1
\l "_Tc139982106" 【巩固提高】 PAGEREF _Tc139982106 \h 6
知识重点
模块一 知识网络
模块二 知识掌握
物质的分类
(2023•嵊州市模拟)氢化钙(CaH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H2,是野外工作人员便携燃料的来源。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aH2+2H2O═Ca(OH)2+2H2↑,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2具有可燃性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C.生成物都属于化合物
D.生成物Ca(OH)2是常见的盐
【解答】解:A、H2能燃烧,具有可燃性,故A正确。
B、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前CaH2中钙元素为+2价,氢元素为﹣1价,水中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反应后Ca(OH)2中钙为+2价,氢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H2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B错误。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生成物中的氢气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生成物Ca(OH)2不是盐是碱,故D错误。
故选:A。
(2023•平阳县二模)化学概念有交叉、并列和包含等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解答】解:A、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
B、化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包含关系,错误;
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错误;
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正确;
故选:D。
(2023•西湖区模拟)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将固态氢置于488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还具有超导性。用它输电,其输电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金属氢属于无机化合物
B.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发生改变
C.金属氢和氢气互为同位素
D.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热损失
【解答】解:A、将固态氢置于488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氢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形成金属氢的过程中氢原子核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原子互称同位素,金属氢和氢气不属于同位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氢具有金属的性质,还具有超导性,用它输电,其输电效率可以提高几十倍,用金属氢输电可减少热损失,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023•拱墅区二模)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二氧化碳汽化吸热完成制冰的直冷制冰新技术。下列相关说法中,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冰不属于氧化物
B.液态二氧化碳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该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发生变化
【解答】解:A、二氧化碳和水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液态CO2汽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CO2直冷制冰新技术,该技术通过CO2汽化吸热完成制冰过程,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没有生成有毒物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
D、该制冰过程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本身都没有发生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2022秋•鹿城区期末)人类对金属活动性的顺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我国晋代炼丹家葛洪用铁勺盛满曾青(硫酸铜溶液),几天后,铁勺表面红光闪闪,记载为“点铁成金”的故事,后来演变成湿法炼铜法。
材料二:贝采利乌斯是最早为金属活动性排序的科学家,他依靠定性的推测,对元素的电化次序排序为:Ag,Cu,Zn,Mg,Na,Na的电正性最强,Ag的电负性最强,但是设备落后无法定量实验,因此难以准确描述,他自己也认为排序不够准确。
材料三: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
材料四:1865年贝开托夫设想找到一种参比物使金属与之发生作用,看反应的难易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他以硫酸铜为参比物,铁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能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得出铁金属的活动性比银强,从而得出大部分金属活动性强弱。现代科学家发现,金属活动性排序还与反应的条件有关。
(1)材料一中的“曾青”是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2)材料四中能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还可以是 (写出一种物质)。
(3)分析以上材料,下列关于金属活动性发现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多选)
A.古代炼丹家“点铁成金”的发现对科学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B.由材料二可推测,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强,金属活动性也越弱
C.定性的推测不属于科学研究,定量实验才属于科学研究
D.由材料三可推测,所有金属物质放入稀盐酸中都会“消失”
E.现代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今后还会不断完善
【解答】解:(1)材料一中的“曾青”是硫酸铜溶液,硫酸铜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故答案为:盐。
(2)材料四中能比较铁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参比物还可以是稀盐酸、稀硫酸、硝酸汞等。
故答案为:稀盐酸。
(3)A.古代炼丹家“点铁成金”的发现对科学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该选项正确。
B.由材料二可推测,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强,金属活动性也越弱,该选项正确。
C.定性的推测和定量实验都属于科学研究,该选项不正确。
D.由材料三不能推测,所有金属物质放入稀盐酸中都会“消失”,该选项不正确。
E.现代科学家总结出来的金属活动性强弱规律今后还会不断完善,该选项正确。
故选:ABE。
【巩固提高】
(2023•临安区一模)南京理工大学胡炳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NaN5•3H2O,该化合物中含有N5−等微粒,已知N为7号元素,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N5•3H2O是一种氧化物
B.1个N5−共含有35个质子
C.1个N5−带五个单位的负电荷
D.1个N5−中共含有35个电子
【解答】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必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因此NaN5•3H2O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氮原子的质子数为7,1个N5−共含有5×7=35个质子,故正确;
C.1个N5−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错误;
D.氮原子核外有7个电子,1个N5﹣中共含有5×7+1=36个电子,故错误;
故选:B。
(2023春•义乌市月考)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若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属于Z范围的是( )
A.红磷B.洁净的空气C.氯酸钾D.水
【解答】解:纯净物按组成元素的多少,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X因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
A、红磷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氯酸钾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022秋•上虞区期末)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 )
A.冰 单质B.石油 混合物
C.MnO2 氧化物D.Na2CO3 盐
【解答】解:A、冰是固态的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C、MnO2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022秋•上虞区期末)在化学反应2HCl+BaCO3═BaCl2+CO2↑+H2O 中,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 )
A.酸B.碱C.盐D.氧化物
【解答】解:HCl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BaCO3、BaCl2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CO2、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没有涉及到的物质类别是碱。
故选:B。
(2023•鹿城区校级一模)春意盎然,又到早茶飘香时。2月15号“浙江第一早”乌牛早茶正式开采。乌牛早茶主产于永嘉乌牛镇,用它加工的“乌牛早龙井”,味醇气香,为茶中珍品。乌牛早茶中含有茶氨酸(C2H14N2O3),它属于物质类别中的( )
A.单质B.氧化物C.无机物D.有机物
【解答】解: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茶氨酸(C2H14N2O3)中含有四种元素,不属于单质,故A错;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茶氨酸(C2H14N2O3)中含有四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
C、茶氨酸(C2H14N2O3)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错;
D、茶氨酸(C2H14N2O3)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故选:D。
(2022秋•嘉兴期末)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B.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
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解答】解: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混合物和溶液属于包含关系,故正确;
C、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故错误;
D、饱和溶液和浓溶液属于交叉关系,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故错误;
故选:B。
(2022秋•长兴县期末)“84”消毒液具有杀菌、消毒的功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被广泛使用。下列对“84”消毒液的组成或性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解答】解:A、NaClO是由钠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溶液呈碱性,则溶液的pH>7,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NaClO与空气中CO2、H2O反应生成Na2CO3和HClO,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022秋•温州期末)如图是老师在科学课上做的热机工作原理的模拟实验,在玻璃管中先加入少量酒精,将橡皮塞密封玻璃管,然后用电子点火器点火,橡皮塞会向上弹出。完成问题。
实验中酒精燃烧会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热,酒精的化学式为C2H6O。按照物质的组成分类,其属于( )
A.碱B.有机物C.酸D.氧化物
【解答】解:A、酒精不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因此酒精不属于碱,不合题意;
B、酒精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属于有机物,符合题意;
C、酒精不能电离出氢离子,因此不属于酸,不合题意;
D、酒精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合题意。
故选:B。
(2023春•龙湾区月考)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写数字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
①液氧和氧气
②洁净的空气
③二氧化碳
④冰水混合物
⑤清澈的泉水
【解答】解:①液氧和氧气是同一种物质,因此液氧和氧气属于纯净物;
②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③二氧化碳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④冰水混合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⑤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②⑤;①③④。
(2023•定海区校级模拟)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方法,分类有一定的标准。下列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解答】解: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都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A;D。
(2022秋•滨江区期末)口罩现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用品,医用口罩生产中采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消毒;
(1)环氧乙烷(C2H4O)这种物质属于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环氧乙烷易燃、易燥,与细菌接触时,能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杀菌,此杀菌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解答】解:(1)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碳酸氢盐都属于无机物,环氧乙烷(C2H4O)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能改变菌体内蛋白质分子结构,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1)有机物;
(2)化学变化.
物
质
混合物
可用物理(过滤,结晶,蒸馏)或者化学方法分离成各纯净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
无固定组成和性质
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
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混合物(O2+O3)
空气、NaCl溶液、盐酸、合金
纯净物
由同种物质组成
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
有固定组成和性质
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性质
单质
金属
单质
特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强弱顺序:银>铜>铝>铁)、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
唯一的液态金属:水银(汞)
非金属
单质
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溴
石墨C:导电性良好,但是非金属(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金刚石C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化合物
一般有C、H等元素,因此燃烧生成的产物为CO2和H2O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C2H5OH等
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C元素,但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组成或性质
分析
A
有效成分为NaClO
NaClO属于盐
B
溶液呈碱性
溶液的pH>7
C
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
NaClO与空气中CO2、H2O反应生成Na2CO3和HClO
此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物
质
混合物
可用物理(过滤,结晶,蒸馏)或者化学方法分离成各纯净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
由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构成
无固定组成和性质
各物质保持其原有性质
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为混合物(O2+O3)
空气、NaCl溶液、盐酸、合金
纯净物
由同种物质组成
由构成同种物质的微粒构成
有固定组成和性质
各成分不保持其原有性质
单质
金属
单质
特性:金属光泽、延展性、导电性(强弱顺序:银>铜>铝>铁)、导热性、硬度大、密度和熔点高
唯一的液态金属:水银(汞)
非金属
单质
唯一的液态非金属:溴
石墨C:导电性良好,但是非金属(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金刚石C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化合物
一般有C、H等元素,因此燃烧生成的产物为CO2和H2O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C2H5OH等
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C元素,但含有C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组成或性质
分析
A
有效成分为NaClO
NaClO属于盐
B
溶液呈碱性
溶液的pH>7
C
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此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D
NaClO与空气中CO2、H2O反应生成Na2CO3和HClO
此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专题提升Ⅳ物质的推断(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练测专题提升Ⅳ物质的推断(原卷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掌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食物与营养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6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1节 食物与营养练习题</a>,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6节 电能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6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6节 电能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