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1节 物质的构成一课一练
展开目录
TOC \ "1-3" \h \z \u \l "_Tc141168867" 模块一 知识网络 PAGEREF _Tc141168867 \h 1
\l "_Tc141168868" 模块二 知识掌握 PAGEREF _Tc141168868 \h 2
\l "_Tc141168869"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 PAGEREF _Tc141168869 \h 2
\l "_Tc141168870" 模块三 巩固提高 PAGEREF _Tc141168870 \h 4
知识重点
模块一 知识网络
模块二 知识掌握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
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分子之间 , 分子 , 分子之间间隙 。
扩散现象 。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 。
物体的温度 。
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而 :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 ,用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
(2023•温州)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A.质量变大B.间隔变大C.数量变多D.引力变大
(2022秋•温州期末)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代表空气粒子,“〇“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一段时间后瓶中微粒分布情况可表示为( )
A.B.
C.D.
(2023•西湖区模拟)近期,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镁锂合金。该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下列最可能是其结构模型图的是( )
(2023•浙江模拟)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实验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A.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
B.两个铅柱用力挤压后粘合在一起
C.喷洒香水后,香水味弥漫了整个房间
D.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整杯水过一会儿全部变成红色
(2022秋•德清县期末)许多机械零部件要求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人们采用渗碳技术,用扩散的方法使低碳钢的表面渗入更多的碳原子(如图),以增大表面的硬度,增强其耐磨性。以下现象与此原理最接近的是( )
A.向气球内吹气,气球鼓起变大
B.堆煤的墙角发黑,难以清除
C.用力摩擦双手,手面发热
D.陶泥在烘烤后变成精美的瓷器
模块三 巩固提高
(2022秋•金东区期末)如图所示,一只锥形瓶中灌入氨气,另一只锥形瓶内壁贴一条浸过酚酞溶液的试纸。打开活塞,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试纸逐渐变红。这个现象主要表明( )
A.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是很微小的
(2022秋•宁海县期末)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2022秋•镇海区校级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4日开幕,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仍在运动
B.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D.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2022秋•长兴县期末)如图所示为教材中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钩码不能把两块铅柱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黄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只是模拟实验,并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丙:抽去玻璃板,俩玻璃瓶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只是右侧瓶中二氧化氮分子进入到了左侧瓶中
D.丁: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2022秋•宁波期末)用物质构成的微粒模型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水加热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
B.酒精和汽油混合后体积增大,是因为混合后两种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C.走进中医馆就能闻到中药味,是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D.打足气的篮球很难被压瘪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2022秋•徐汇区校级期末)把30毫升酒精与30毫升蒸馏水混合后,两者的体积小于60毫升的原因是( )
A.物质粒子无固定体积
B.物质粒子无固定形状
C.物质粒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D.物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2022秋•金华期末)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D.“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2021秋•滨江区期末)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2021秋•松阳县期末)科学研究中,严密的实验设计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液体扩散实验中用注射器慢慢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 (选填“底部”或“上部”),与此目的相同,在气体扩散实验中,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不应该按照图 (选填“甲”“乙”或“丙”)放置。(提示: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2022秋•金华期末)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人们常透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微观模型,看清事物本质。
(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 。
(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 。
4.1 物质的构成
学习目录
目录
TOC \ "1-3" \h \z \u \l "_Tc141168867" 模块一 知识网络 PAGEREF _Tc141168867 \h 1
\l "_Tc141168868" 模块二 知识掌握 PAGEREF _Tc141168868 \h 2
\l "_Tc141168869"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 PAGEREF _Tc141168869 \h 2
\l "_Tc141168870" 模块三 巩固提高 PAGEREF _Tc141168870 \h 5
知识重点
模块一 知识网络
模块二 知识掌握
知识点一、物质的构成
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性质:(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4)同种分子之间有斥力,不同种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气体分子之间空隙最大,液体分子次之,固体分子之间间隙比较小。
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的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蒸发的微观解释:处于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运动要离开液面的过程,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容易离开液面。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蒸气容易被压缩,而水和冰并不容易压缩:水蒸气、水和冰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水分子之间间隙差别较大,水蒸气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隙较大,而水和冰的水分子之间间隙很小,所以水蒸气易被压缩,而水和冰不易被压缩。
(黄豆与芝麻的实验是模拟实验,用宏观现象类比微观结构,不能直接得出分子间有间隙的结论。)
(2023•温州)如图为安装在宾馆、仓库等处天花板的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室内起火时,密封在装置内的液体体积膨胀,冲破水管阀门,实现喷水灭火。起火时,液体体积膨胀是因为液体分子( )
A.质量变大B.间隔变大C.数量变多D.引力变大
【解答】解:当起火时,周围空气温度升高,液体体积膨胀,则液体分子的间隔会变大,但液体的质量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其分子数量也不会改变,此时分子的引力会变小,故只有B说法正确。
故选:B。
(2022秋•温州期末)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代表空气粒子,“〇“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一段时间后瓶中微粒分布情况可表示为( )
A.B.
C.D.
【解答】解:空气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打开玻璃板后,空气分子会进入二氧化氮分子中间空隙,而二氧化氮分子会进入空气分子的空隙,从而使右边颜色变浅,左边颜色变深。当达到一定时间后,左右两个瓶子内的分子分布均匀,即两边的颜色是一致的。
故选A。
(2023•西湖区模拟)近期,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镁锂合金。该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下列最可能是其结构模型图的是( )
A.AB.BC.CD.D
【解答】解: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制得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合金属于混合物,A选项的结构模型图中原子均匀分布,符合题意,B、C、D选项的结构模型图中都有分子,而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则B、C、D选项的结构模型图错误。
故选:A。
(2023•浙江模拟)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实验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A.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
B.两个铅柱用力挤压后粘合在一起
C.喷洒香水后,香水味弥漫了整个房间
D.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整杯水过一会儿全部变成红色
【解答】解:用烧热的针刺破一侧肥皂膜,由于另一侧肥皂膜和棉线间分子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另一侧,此现象说明了分子存在相互的引力。
A、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故A不符合题意;
B、切削干净的两段铅柱可以粘合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B符合题意;
C、香水味弥漫了整个房间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处于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红墨水分散到水中,说明分子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22秋•德清县期末)许多机械零部件要求其表面具有较高的硬度,人们采用渗碳技术,用扩散的方法使低碳钢的表面渗入更多的碳原子(如图),以增大表面的硬度,增强其耐磨性。以下现象与此原理最接近的是( )
A.向气球内吹气,气球鼓起变大
B.堆煤的墙角发黑,难以清除
C.用力摩擦双手,手面发热
D.陶泥在烘烤后变成精美的瓷器
【解答】解:
采用渗碳技术,碳分子就可以渗入到零件的表面层,这是扩散现象,说明碳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A、向气球中吹气使气球鼓起,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增多,气体体积增大;
B、堆煤的墙角因时间久而变黑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体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摩擦双手发热,是由于双手摩擦时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陶泥在烘烤后变成精美的瓷器,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B选项与渗碳技术接近。
故选:B。
模块三 巩固提高
(2022秋•金东区期末)如图所示,一只锥形瓶中灌入氨气,另一只锥形瓶内壁贴一条浸过酚酞溶液的试纸。打开活塞,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试纸逐渐变红。这个现象主要表明( )
A.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
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是很微小的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打开活塞后,右侧浸过酚酞溶液的试纸逐渐变红,说明氨气从左侧的瓶中运动到了右侧的瓶中,这一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故选:A。
(2022秋•宁海县期末)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解答】解:
A、水沸腾时能顶起壶盖,这是水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不能说明水分子的体积变大,故A错误;
B、40L的钢瓶能充入6000L的氧气,这说明气体可以压缩,气体分子之间有间隙,故B正确;
C、水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故C错误;
D、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但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2022秋•镇海区校级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4日开幕,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仍在运动
B.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D.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受热变大
【解答】解:A、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还是在不断运动,故A合理;
B、开幕式上舞台云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故B合理;
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合理;
D、用水银温度计测体温——温度升高,原子体积不变,原子间的距离变大,故D不合理。
故选:D。
(2022秋•长兴县期末)如图所示为教材中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钩码不能把两块铅柱分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乙:黄豆与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减小只是模拟实验,并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C.丙:抽去玻璃板,俩玻璃瓶气体颜色发生变化,说明只是右侧瓶中二氧化氮分子进入到了左侧瓶中
D.丁: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A.紧压在一起的铅柱结合在一起,还能吊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正确;
B.黄豆与芝麻属于宏观物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是因为芝麻钻入了黄豆之间的空隙里,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故B正确;
C.抽去玻璃板,两玻璃瓶气体颜色发生变化,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能说明只是右侧瓶中二氧化氮分子进入到了左侧瓶中,故C错误;
D.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比冷水中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D正确。
故选:C。
(2022秋•宁波期末)用物质构成的微粒模型可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温水加热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
B.酒精和汽油混合后体积增大,是因为混合后两种分子的体积都增大
C.走进中医馆就能闻到中药味,是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D.打足气的篮球很难被压瘪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解答】解:A、温水加热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水分子之间的空隙变大,故A正确;
B、酒精和汽油混合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走进中医馆就能闻到中药味,这是扩散现象,是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打足气的篮球很难被压瘪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故D正确。
故选:B。
(2022秋•徐汇区校级期末)把30毫升酒精与30毫升蒸馏水混合后,两者的体积小于60毫升的原因是( )
A.物质粒子无固定体积
B.物质粒子无固定形状
C.物质粒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
D.物质粒子之间存在间隙
【解答】解:30mL的酒精与30mL的水混合后,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则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相互填补了对方的空隙,从而使其总体积小于60mL。
故选:D。
(2022秋•金华期末)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D.“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A、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故A错误;
B、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B错误;
C、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故C正确。
D、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2021秋•滨江区期末)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水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解答】解:A、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世界上没有静止的分子,故A错误;
BC、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空隙,故B、C错误;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故D正确。
故选:D。
(2021秋•松阳县期末)科学研究中,严密的实验设计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液体扩散实验中用注射器慢慢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 (选填“底部”或“上部”),与此目的相同,在气体扩散实验中,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不应该按照图 (选填“甲”“乙”或“丙”)放置。(提示: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解答】解:(1)如果将红墨水从杯口上部滴入清水中,红墨水落到水面具有一定的初速度,干扰扩散现象的判断,不能充分说明扩散现象,故应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底部;
(2)空气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排除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应将密度大的气体放在下面,或者将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的玻璃瓶水平放置,故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的玻璃瓶不应该按照图乙放置。
故答案为:底部;乙。
(2022秋•金华期末)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两种角度,人们常透过对宏观现象的观察、思考、推理,建立微观模型,看清事物本质。
(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 。
(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 。
【解答】解:(1)如图甲为水和酒精混合实验,实验中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宏观现象是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2)如图乙为红墨水扩散实验,红墨水能扩散的微观本质是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故答案为:(1)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水沸腾时能顶起壶盖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
40L的钢瓶能充入6000L的氧气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水很难被压缩
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D
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
水分子不再运动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水沸腾时能顶起壶盖
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
40L的钢瓶能充入6000L的氧气
分子之间有间隙
C
水很难被压缩
水分子之间有引力
D
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
水分子不再运动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3节 物质的密度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7685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章 物质的特性第3节 物质的密度课时作业</a>,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5节 常见的植物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61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常见的植物同步练习题</a>,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4节 常见的动物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61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常见的动物达标测试</a>,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网络,知识掌握,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