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统编版(五四制)中国历史第二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演示文稿1.pptx
    • 视频
      故宫简影.mp4
    演示文稿1第1页
    演示文稿1第2页
    演示文稿1第3页
    演示文稿1第4页
    演示文稿1第5页
    演示文稿1第6页
    演示文稿1第7页
    演示文稿1第8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中国历史 第二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中国历史 第二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演示文稿1pptx、故宫简影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十六课
    一、了解《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 政全书》等科技著作
    二、了解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特点
    三、了解《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牡丹亭》等文学、戏剧作品
    四、理解科技文化成就与时代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
    徐光启:《农政全书》—农学
    李时珍: 《本草纲目》—医药学
    宋应星:《天工开物》—百科全书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任所记载的增加了370多种;收录药方11 000多个,比起前人所收录的药方增加了4倍;还附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书中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主要疗效。
    附有大量的插图(1100多幅) ,方便读者认识辩认药物。对药物进行了分类。
    《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学习和研究中国医药学的必读经典,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东方药学经典”。
    2.地位(意义、评价)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时珍认为“读万卷书”固然需要,但“行万里路”更不可少。他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还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
    思考:《本草纲目》的成书过程,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治学精神?
    ①善于总结前人经验,敢于创新的精神;②严谨求实、潜心钻研、实事求是的精神;③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
    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天工:巧夺天工。开物: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这道理行事,而达到成功。
    1587- 1661年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思考:根据课文,试着分析《天工开物》为什么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内容丰富,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的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2.地位(意义、评价):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8页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 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明朝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重农的思想。
    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先驱之一。在明末天下危亡之际,他忧国爱民,清廉勤政,倾心竭力以实学救国利民,在西学东渐,引进西式火器和发展明军炮兵抵御后金,引种和推广番薯、良种水稻等高产抗逆作物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P78 相关史事 徐光启与利玛窦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重要的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17世纪,波兰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基督教会宣扬的地球中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意大利伽利略1632年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开始了的科学研究方法。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因此,他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英国牛顿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经典力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牛顿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飞跃。
    结合上表,阅读材料,说一说明朝科技具有怎样的时代特点?
    1.我国以总结性的著作为主;2.传统科技仍居世界领先地位;3.但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停滞的危机。(皇权强化、文化专制,限制了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极为雄伟的军事防御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伟的建筑工程。   长城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直到明朝末年,前后有20多个诸候国和朝代修筑过长城。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修筑的长城都超过了1万里,如果把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加在一起,总长度超过了10万余里,大约可以绕地球赤道一圈多。它已经被列为世界的一大奇迹。
    阅读课本P79-P80
    1.目的:2.起止:3.构成:4.功能:5.地位:6.影响: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的南扰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优异。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座落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是中国华北与东北交通必经的关隘。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大将徐达在此修筑长城,建关城设卫。关城有城门四座,东门最为壮观,名镇东,内悬“天下第一关”匾额。
    嘉峪关——“天下雄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戈壁滩上嘉峪关镇西南隅,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建于1372年(明洪武五年),由于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自古以来称为“天下雄关”,是扼守河西走廊的第一要隘,也是古代丝路必经之地。
    比较一下,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不同?
    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
    东段用条石和青砖,位置靠南
    军事上抵御了少数民族的侵扰;经济上促进了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政治上连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
    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
    长城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
    1.修于: 2.基础:3.北京城:
    宫城就是紫禁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今称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
    外 城
    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个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布局严整,方城十字街,南北中轴线突出,东西建筑对称展开,宫城外有皇城,皇城外有京城,以万岁山为中心。
    思考:这种结构布局反映了明朝什么样的时代特点?
    严整、对称,主体建筑分布在中轴线上
    “9”在紫禁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九龙壁、九龙椅、81颗门钉(纵九,横九)、大屋顶5条脊、檐角兽饰9个。九龙壁面由270块组成(含九),故宫角楼结构为9梁18柱。故宫内房间数总共为9999.5间,亦隐喻“九五”之意。
    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我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
    展示中华文明,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有利于唤醒人们的遗产保护意识。
    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明朝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明进入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有何表现?
    描写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描写了宋代梁山伯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
    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抒发了人民产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我国最早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
    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戏剧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内容)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的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堪称明朝戏曲之冠。
    李时珍《本草纲目》(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明末)
    宋应星《天工开物》(明末)
    施耐庵《水浒传》(元末明初)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吴承恩《西游记》(明朝中期)
    汤显祖《牡丹亭》(明)
    《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吴承恩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精品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应星,科学家,《天工开物》,重农的思想,徐光启,《农政全书》,表格归纳总结,鸭绿江,秦长城,北京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二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课内容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曾记否,第一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重农的思想,徐光启,农政全书,《几何原本》,明长城和北京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