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春/朱自清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情感。 (2)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批注法:在阅读过程中,对重点语句进行批注,分析其表达效果。
3.讨论法:与同学交流讨论,共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朗润(rùn)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nòng) 喉咙(hóu lóng) 应和(hè) 嘹亮(liá) 烘托(hōng) 静默(mò) 风筝(zhēng) 抖擞(sǒu) 健壮(jiàn)
朗润(rùn)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nòng) 喉咙(hóu lóng) 应和(hè) 嘹亮(liá) 烘托(hōng) 静默(mò) 风筝(zhēng) 抖擞(sǒu) 健壮(jiàn)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炫耀。 应和:(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烘托:陪衬,使明显突出。 静默:寂静;没有声音。 抖擞:振作。 健壮:健康强壮。
同学们,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呢?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一起感受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节奏和感情。
文章围绕 “春” 写了哪些内容?答案:文章围绕 “春” 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绘春部分又分别描绘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案: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①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答案:作者以急切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来。“盼望着,盼望着”,两个 “盼望着” 反复,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②“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答案: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东风以人的动作和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引出了下文对春天的描绘。
①春草有哪些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草的?答案:春草的特点是嫩、绿、多、软。作者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春草的嫩和绿;“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春草的多;“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从触觉角度写出了春草的软。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这句话中的 “偷偷地” 和 “钻” 用得好在哪里?答案:“偷偷地” 和 “钻”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不经意间破土而出的情景,表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对春天的渴望。
①春花有哪些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花的?答案:春花的特点是多、艳、香。作者从视觉、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春花,“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春花的多和艳;“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从嗅觉角度写出了春花的香;“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春花的热闹。②“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句话中的 “闹” 字用得好在哪里?答案:“闹” 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写出了蜜蜂的热闹景象,烘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①春风有哪些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风的?答案:春风的特点是温暖、柔和、清新。作者从触觉、嗅觉和听觉的角度描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从触觉角度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和;“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从嗅觉角度写出了春风的清新;“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春风的悦耳。②作者在描写春风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作者在描写春风时,运用了引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用 “吹面不寒杨柳风”,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把春风比作母亲的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风的温暖和柔和;“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儿的欢快和春风的悦耳。
①春雨有哪些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描写春雨的?答案:春雨的特点是细密、轻盈、绵长。作者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角度描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春雨的细密;“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春雨的滋润效果;“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春雨中的宁静氛围;“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春雨的轻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春雨的无声无息。
②作者在描写春雨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作者在描写春雨时,运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春雨比作牛毛、花针、细丝,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密、轻盈、绵长;“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①人们在春天里有哪些活动?表现了人们怎样的心情?答案:人们在春天里有放风筝、舒活筋骨、抖擞精神等活动。表现了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①作者把春天比作什么?分别表现了春天的哪些特点?答案:作者把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表现了春天的新和生机;“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表现了春天的美丽和活泼;“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表现了春天的力量和希望。语言品味①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表现力。请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示例:“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桃花、杏花、梨花分别比作火、霞、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花的色彩艳丽,表达了作者对春花的喜爱之情。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积累有关春天的诗句。
2.仿照《春》的写法,写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
内容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的《春》,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文章优美的语言和意境。在整体感知部分,我们了解了文章围绕 “春” 依次写了盼春、绘春、赞春三个部分,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在研读赏析部分,我们深入分析了文章中各个部分的内容,包括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的特点和描写方法,以及赞春部分作者对春天的比喻和所表现出的春天的特点。同时,我们还品味了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在拓展延伸部分,我们积累了有关春天的诗句,并仿照《春》的写法进行了写作练习。 方法总结:
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1 春/朱自清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a href="/yw/tb_c40507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春/朱自清备课ppt课件</a>,共22页。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 春/朱自清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6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 春/朱自清课堂教学课件ppt</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目标导航,字词过关,词语解析,词语解析挑战,作者简介,课文分段,课文回顾,课文解析,主题归纳,结构图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春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yw/tb_c63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春备课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课时,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品味第一部分,品味第二部分,嫩绿满草,第2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