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化学高考一轮·知识清单知识清单汇总含解析答案
高中化学高考一轮·知识清单知识清单14原子结构与性质含解析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高考一轮·知识清单知识清单14原子结构与性质含解析答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水的电子式:
B.乙烯的结构式:
C.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的电离方程式: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存在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24p1的原子
B.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反
C.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同
D.基态原子的电子获得一定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而激发态原子变为基态原子,则要放出能量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态原子吸收能量只能变成一种激发态
B.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其表示的是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C.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节日焰火,是因为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吸收能量导致的
D.电子仅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4.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易从跃迁到上
B.电子只有获得能量后才能发生跃迁
C.核外电子排布式为的碳原子能产生发射光谱
D.灼烧含钠元素物质时,产生黄光过程中相应电子的能量会升高
5.下列有关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都属于原子光谱
B.焰色试验产生的颜色和五彩霓虹灯都是发射光谱
C.原子中的电子在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产生的是吸收光谱
D.基态原子获得能量被激发的过程中,会产生暗背景亮线的原子光谱
6.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中的主反应为,其中W、X、Y、Z、Q、R分别代表相关化学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B.第一电离能:
C.单质沸点:D.电负性:
7.Ga、As、S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B.第一电离能:
C.元素电负性:
D.可在周期表中Se附近寻找优良的催化剂材料
二、填空题
8.按要求填空:
(1)根据构造原理写出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A元素原子核外M层电子数是L层电子数的一半: 。
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 。
③基态Ni2+、Fe3+、S2-的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 、 。
(2)某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是4s24p5,则其元素符号为 。
(3)基态Ti2+中,电子占据的最高的能层符号是 ,该能层有 个能级。
(4)写出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族。
9.按要求填空:
(1)Fe成为阳离子时首先失去 轨道电子,Sm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f66s2,Sm3+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 。
(2)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3)Li是最轻的固体金属,采用Li作为负极材料的电池具有小而轻、能量密度大等优良性能,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Li原子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最低和最高的分别为 、 (填标号)。
②Li+与H-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r(Li+)小于r(H-),原因是 。
(4)基态Fe原子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轨道表达式)为 ,基态S原子电子占据最高能级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形。
(5)氮原子价层电子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 。
10.硼原子由时,由基态转化为激发态,形成发射光谱。( )
11.填空。
(1)[2021福建]N、O、S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为,原因是 。
(2)[2020全国I]Li及其周期表中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如表所示。,原因是 。,原因是 。
(3)[2019全国I]下列状态的镁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填标号)。
A.B.C.D.
12.图a、b、c分别表示C、N、O和F的逐级电离能I变化趋势(纵坐标的标度不同)。第一电离能的变化图是 (填标号),判断的根据是 ;第三电离能的变化图是 (填标号)。
a. b. c.
13.电负性大的元素非金属性强。( )
三、判断题
14.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为电子云。( )
15.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
16.基态磷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 )
17.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
18.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44s2。( )
19.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也相等。( )
20.2s能级和2p能级所具有的原子轨道数目之比为1∶3。( )
21.能量关系:1s<2s<3p<3d<4s。( )
22.基态氮原子最外层有2个未成对电子。( )
23.1~36号元素中,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Cr元素。( )
24.基态Zn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4s23d10。( )
25.的电子排布式:违反了能量最低原理。(______)
26.Cr原子有6个未成对的电子。( )
27.某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5倍,则其最高正价为+7。( )
28.第4周期元素中,锰元素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 )
29.ns电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电子的能量。( )
30.6C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违反了洪特规则。( )
31.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 )
32.基态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
33.基态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 )
34.基态Cu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35.Cr的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44s2。( )
36.基态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 )
37.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38.某种激发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 )
39.Fe3+得一个电子Fe2+电子排布式由[Ar]3d5变为[Ar]3d54s1。( )
40.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违背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
41.电子仅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 )
42.霓虹灯的发光原理是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
43.“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涉及到发光过程是电子由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过程。( )
44.LED灯光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
45.萤石夜晚发光与电子跃迁有关。( )
46.基态原子变为激发态原子时要释放能量。( )
47.C、N、O、F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F>C。( )
48.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也越大。( )
49.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
50.第一电离能O>N。( )
51.钠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小于镁元素的第一、第二电离能。( )
5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小于As,第一电离能Ga大于As。( )
53.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
54.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N。( )
55.在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 )
56.金属元素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
57.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 )
520
900
801
Na
496
Mg
738
Al
578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氧原子周围 应该是8个电子,图中只有4个电子,电子式为,故A错误;
B.为乙烯的结构简式,乙烯的结构式为,故B错误;
C.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也为11,故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C错误;
D.电离为两个钠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电离方程式为:,故D正确。
答案选D。
2.D
【详解】A.原子轨道电子的排布依据能量最低原理,即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较低的轨道,直至此轨道排满在排下一轨道,3d轨道的能量大于4s轨道但小于4p轨道,所以电子会先排3d轨道待其排满再排4p轨道,不可能出现1s22s22p63s23p64s24p1的排列,A错;
B.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B错误;
C.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应该相反,C错误;
D.基态原子获得能量变为激发态原子。而激发态原子若要变为基态原子必须向外放出能量,D正确。
3.B
【详解】A.基态原子吸收不同的能量能变成不同的激发态,A错误;
B.根据构造原理,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其表示的是基态K原子的电子排布,B正确;
C.光是电子跃迁释放能量的重要形式,不同元素的原子中电子发生跃迁时吸收或放出的能量是不同的,霓虹灯光、节日焰火等都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而不是吸收能量导致的,C错误;
D.原子光谱有两种,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时产生吸收光谱,电子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产生发射光谱,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A.电子容易在能量相近的不同能级之间产生跃迁,,电子不易从跃迁到上,A错误;
B.电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释放能量,B错误;
C.该碳原子有处于激发态的电子,转化为基态原子的电子时,能产生发射光谱,C正确;
D.钠元素产生黄光时电子会释放能量,使电子的能量降低,D错误;
答案选C。
5.D
【详解】A.原子光谱分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A正确;
B.焰色反应产生的颜色和五彩霓虹灯都是发射光谱,B正确;
C.原子中的电子在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需要吸收能量,产生的是吸收光谱,C正确;
D.基态原子获得能量被激发,跃迁需要吸收能量,会产生暗背景暗线的原子光谱,即吸收光谱,D错误;
本题选D。
6.C
【分析】侯氏制碱法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可推出W、X、Y、Z、Q、R分别为H元素、C元素、N元素、O元素、元素、元素。
【详解】A.一般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故A错误;
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ⅡA族、ⅤA族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故B错误;
C.、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二者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在常温下为固体,则沸点:,故C正确;
D.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大,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电负性:,故D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r(Ga)>r(As)>r(Se),故A项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Ⅱ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Ι1(Ge)<Ι1(Se)<Ι1(As),故B项正确;
C.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则元素电负性:χ(Ge)<χ(As)<χ(Se),故C项错误;
D.在过渡元素区,可寻找优良的催化剂材料,故D项错误;
故本题选B。
8.(1) 1s22s22p63s23p2 1s22s22p1 [Ar]3d8 [Ar]3d5 1s22s22p63s23p6
(2)Br
(3) M 3
(4) [Ar]3d104s24p3 四 VA
【详解】(1)①L层有8个电子,则M层有4个电子,故A为硅,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2;
②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1.5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故该原子只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3,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为硼元素;
③Ni的原子序数为28,根据构造原理,基态N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故Ni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8;
基态Fe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故Fe3+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5;
硫原子序数为16,基态硫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4,故S2-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2)根据价电子排布式可知该元素有4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ⅦA族,为Br元素。
(3)Ti的原子序数为22,基态T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24s2,故基态Ti2+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2,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有3s、3p、3d ,3个能级。
(4)砷的原子序数为33,基态As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3,位于第四周期ⅤA族。
9.(1) 4s 4f5
(2)[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3) D C Li+核电荷数较大
(4) 哑铃(纺锤)
(5)
【详解】(1)Fe为26号元素,F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Fe原子失去1个电子使4s轨道为半充满状态,能量较低,故首先失去4s轨道电子;Sm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f66s2,失去3个电子变成Sm3+成为稳定状态,要失去最外层6s上的2个电子和4f上的1个电子,所以Sm3+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f5;
(2)Cu位于第四周期ⅠB族,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因此Cu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9或1s22s22p63s23p63d9;
(3)①根据电子排布图可知,四种电子排布式分别是1s12s2、2s22p1、2s12p2、1s22s1,根据构造原理可知能级能量大小关系是:1s<2s<2p,则D原子能量最低、C原子能量最高;
②由于Li+的核电荷数较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较大,因此Li+半径小于H-;
(4)
基态Fe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则价层电子排布图为。基态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Ne]3s23p4,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3p能级,电子云轮廓图为哑铃(纺锤)形;
(5)
根据构造原理可知,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根据洪特规则和泡利原理可知,其价电子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
10.错误
【详解】电子从基态到激发态吸收能量,产生的光谱为吸收光谱,故答案为:错误。
11.(1)N原子2p轨道半充满,比相邻的O原子更稳定,更难失电子;O、S同主族,S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更易失去电子
(2) Na与Li同族,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易失去电子;Li、Be、B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而Be的2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Be的第一电离能比B的大; Be为全充满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最大。与Li相比,B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较难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大
(3)A
【详解】(1)N、O同周期,N原子2p轨道半充满,为稳定结构,比相邻的O原子更难失电子,故N的第一电离能比O大;O、S同主族,S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更易失去电子,故O的第一电离能比S大,所以N、O、S的第一电离能大小为。
(2)Li和Na均为第ⅠA族元素,由于Na电子层数多,原子半径大,故Na比Li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即;Li、Be、B均为第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而Be的2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较难失去电子,故Be的第一电离能比B的大,所以。
(3)结合各选项可知,B项为基态镁原子,C项为激发态镁原子,A项和D项均为Mg失去一个电子得到的;失去电子后,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更强,所以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比Mg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更大,且由于,3s能级上的电子更稳定,故电离3s能级上的电子所需能量更大,故选A。
12. a 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增大的,但由于N的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大 b
【详解】C、N、O、F四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增大的,但由于N的能级为半充满状态,(第ⅡA族元素的s能级处于全充满状态;第ⅤA族的p能极处于半充满状态,故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均北相邻主族的大。)因此N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大,故C、N、O、F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序为,满足这一规律的图像为图a;
气态基态价阳离子失去1个电子生成气态基态价阳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为该原子的第三电离能,同周期原子的第三电离能的总体趋势也是增大的,但由于C原子在失去2个电子之后的能级为全充满状态,因此其再失去1个电子需要的能量稍高,N、O、F在失去2个电子后,2p轨道上电子分别为1个、2个、3个,再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能量随着核电荷数增加而变大,则满足这一规律的图像为图b;
故答案为:a;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的总体趋势是增大的,但由于N的2p能级为半充满状态,因此N的第一电离能较C、O两种元素大;b。
13.正确
【详解】元素电负性越大,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越大,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因此电负性大的元素非金属性强,故答案为正确。
14.错误
【详解】电子云是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概率密度分布的形象化描述,它仅表示电子在某一区域内出现的概率,并非原子核被电子云所包裹,故答案为:错误。
15.×
【详解】相同能层的p能级比s能级的能量高,当能层不同时,无法比较,故错误。
16.错误
【详解】
题干排布式违反了洪特规则,基态磷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错误。
17.错误
【详解】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均为3,与能层无关,故错误。
18.错误
【详解】Cr为24号元素,根据洪特规则,外围电子呈3d54s1排布时,3d、4s轨道上的电子均为半满状态,整个体系的能量最低,因此,Cr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而不是1s22s22p63s23p63d44s2,故说法错误。
19.错误
【详解】2p和3p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能量2p<3p,故上述说法错误。
20.正确
【详解】2s能级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1个,2p能级所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3个,比值为1∶3,故答案为:正确。
21.错误
【详解】各能级能量高低顺序为,能层相同时,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为:,而不同能层不同能级能量顺序为:,因此能量关系为:1s<2s<3p<4s <3d,故答案为:错误。
22.错误
【详解】基态氮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因此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故答案为:错误。
23.正确
【详解】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基态Cr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3d54s1,有6个未成对电子,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最多,故答案为:正确。
24.错误
【详解】锌是30号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Ar] 3d104s2,上述说法错误。
25.错误
【详解】p轨道上最多容纳6个电子,违反了泡利原理;故答案为:错误。
26.正确
【详解】
Cr元素是24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1,轨道表示式为,有6个未成对电子,说法正确。
27.正确
【详解】采用结果验证法,假设该元素的最高正价为 +7, 即最外层有 7个电子,由题意知,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 7×5=35,为 35号元素,再以 35号元素来确定位于第四周期ⅦA族,该元素的化合价为+7 价,假设成立,故答案为:正确。
28.错误
【详解】锰是25号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未成对电子有5个,第四周期的Cr元素为24号元素,价层电子对排布式为3d54s1,未成对电子有6个,Cr元素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因此说法错误。
29.错误
【详解】电子能量与能层和能级都有关,因此根据构造原理可知,ns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n-1) p电子的能量,故答案为:错误。
30.正确
【详解】洪特规则内容是:多个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电子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6C的电子排布式应该是:1s22s22p2p,电子排布式1s22s22p违反了洪特规则说法正确。
31.正确
【详解】Ni的原子序数为28,位于第四周期第Ⅷ族,基态Ni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84s2,故答案为:正确。
32.正确
【详解】
O是8号元素,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则基态O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正确。
33.错误
【详解】
Fe是26号元素,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错误。
34.错误
【详解】
铜是29号元素,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3d轨道全充满稳定,则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错误;
35.错误
【详解】Cr的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1,故错误。
36.错误
【详解】基态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1个轨道就是一种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即1+1+1=3,故有3种空间运动状态,故答案为:错误。
37.错误
【详解】
Fe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错误。
38.错误
【详解】氮原子价层电子为2s、2p能级上的电子,价层电子的排布式为2s22p3,因此图示是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而不是激发态,故答案为:错误。
39.错误
【详解】铁为26号元素,Fe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错误。
40.错误
【详解】
原子核外电子在能量相同的各个轨道上排布时①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原子轨道,②自旋状态相同,③全空、全满或半满时能量最低, 正确的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而违背了洪特规则,错误。
41.错误
【详解】电子从较低能量的基态跃迁到较高能量的激发态时,也会产生原子光谱,故答案为错误。
42.错误
【详解】霓虹灯发光是由于霓虹灯管通电后电子获得能量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激发态能量高,电子不稳定,从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能级,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错误;
43.错误
【详解】“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涉及到的发光过程是电子由激发态跃迁至能量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的过程,释放能量,错误;
44.正确
【详解】LED灯通电后,电子吸收能量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将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LED灯光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有关,正确;
45.正确
【详解】电子由高能级轨道跃迁到低能级轨道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荧光与电子跃迁有关,萤石夜晚发光与电子跃迁有关,正确。
46.错误
【详解】基态原子的能量低于激发态原子的能量,所以基态原子变为激发态原子时要吸收能量,错误。
47.错误
【详解】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现增大趋势,但是第ⅡA族、第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因此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四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顺序为F>N>O>C,故错误。
48.错误
【详解】电负性越大,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不一定越大,例如氧元素的电负性大于氮元素,但氮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故答案为:错误。
49.错误
【详解】同周期元素VA族第一电离能大于VIA族, 但电负性是同周期VIA族更大,描述错误。
50.错误
【详解】一般地,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是由于N的2p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使得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因此,第一电离能O
【详解】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 但第IIA族和第VA族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其相邻元素,则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镁的第一电离能, 但钠元素第二电离能大于镁元素,故错误。
52.错误
【详解】Ga与As都是第四周期元素,Ga的序数小于As序数,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第一电离能有增大的趋势,因此,原子半径Ga大于As,第一电离能Ga小于As,上述说法错误。
53.正确
【详解】符合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当只有K层时为1s2)的是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是8电子(He是两个电子)稳定结构,不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较大,说法正确。
54.正确
【详解】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强,因此电负性N>B,故答案为:正确。
55.正确
【详解】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电负性的大小与原子半径大小有一定关系。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越强,越容易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同周期主族元素半径从左向右依次减小,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增强,电负性也依次增大,故答案为:正确。
56.错误
【详解】金属元素电负性不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如Si元素为1.8,Pb元素为1.9,过渡元素很多金属的电负性大于非金属元素,故答案为:错误。
57.正确
【详解】元素的电负性愈大,吸引电子的倾向愈大,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故上述说法正确。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D
D
B
C
D
C
B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高考一轮·知识清单知识清单11氮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答案,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高考一轮·知识清单知识清单10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含解析答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高考一轮·知识清单知识清单04物质的量含解析答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