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完美版ppt课件
展开资料1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体猴痘病毒是一种DNA(脱氧核糖核酸)病毒,与天花病毒是“近亲”。猴痘病毒于1958年被首次发现,当时一组用于研究的猴子中出现“痘状”传染病,因此得名。自世界卫生组织1980年宣布人类彻底消灭天花以来,猴痘病毒已成为对公共卫生影响最大的正痘病毒。
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传染期:病例出现症状后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并形成新皮肤前具有传染性。有调查提示一些病例可能在出现症状前1-4天存在传染性。3.早期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背痛、肌痛和淋巴结肿大等。4.病程及严重程度:猴痘病程约2—4周,免疫力低下患者的病程可能较长。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例症状会自行消失,也有重症和死亡发生,主要为儿童、孕妇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资料2 猴痘病临床特征:
人体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猴痘病毒的?
1907年,威尔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做了一个实验。他用机械方法将海绵体分成单个细胞,当把两个不同种属的海绵细胞在体外混合时,分离的细胞迅速重新聚集成团。有趣的是,只有同种细胞发生聚集,每个聚集体只含同一种着色的海绵细胞。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细胞识别的结果,细胞膜表面具有相同糖蛋白的海绵细胞相互识别并聚集。
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非己”成分
所有被免疫细胞识别并排除的“非己”物质称为抗原。
抗原多为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蛋白质,有时也可能是多糖或脂类。
抗原分子可以是病毒、细菌表面的蛋白质,也可以是细菌分泌出的毒素。
资料: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标识是每一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MHC分子具有参与对抗原识别处理,诱导自身或同种淋巴细胞反应等作用。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MHC分子。
1. 资料中的MHC也是种什么物质?
2. 异卵双胞胎为何无相同的MHC标识?
异卵双胞胎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每个人的免疫细胞都认识这些自身的身份标签(“自己”),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但外来器官表面的MHC会成为免疫细胞攻击的抗原(“非己”)。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干扰素等
——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
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系统组成——免疫器官
各种血细胞的起源及分化
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细胞
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溶菌酶、干扰素、淋巴因子、抗体等。
免疫系统组成——免疫活性物质
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相关信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
免疫系统组成——免疫活性物质:抗体
免疫系统组成——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和干扰素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生物浙科版 (2019)第四章 免疫调节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浙科版 (2019)<a href="/sw/tb_c401579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章 免疫调节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一等奖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单元情景,核心问题,问题探讨,糖蛋白,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中枢淋巴器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a href="/sw/tb_c401579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教课课件ppt</a>,共6页。
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浙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a href="/sw/tb_c401579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教学ppt课件</a>,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探讨,①概念,②本质,③组成,细菌表面抗原,糖蛋白,免疫系统的功能,①防卫功能,②监控和清除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