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区域发展与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展开层级一 “必备知识”梳理
2.人类对自然的改造(1)遵循自然规律,谋求[4]_________________→长久利用。(2)违背自然规律,终究会受到大自然的[5]________。
二、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1.自然资源丰富程度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
2.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储量区域分布与组合极不平衡(1)影响:自然资源种类多且数量大,对经济发展有很好的支撑作用。
自然资源的特点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1)数量的有限性:资源开发利用时,要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2)分布的不平衡性:因地制宜。(3)资源间的联系性:注意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4)利用的发展性:提高科技水平,挖掘开发潜力。
三、生态脆弱区1.生态脆弱区(1)概念:指生态系统[12]_________________弱、易于退化且难以[13]________的地区。(2)分布:生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14]_________________、水陆交界、森林边缘、[15]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
2.土地退化(1)概念:土地退化是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16]________降低的过程。(2)表现:[17]_______________、石漠化、土壤侵蚀、[18]_______________、土壤肥力下降等。3.我国的生态脆弱区(1)特点:面积大,[19]________,分布广。(2)典型地区——南方喀斯特分布地区。
关于荒漠化的两个认识误区(1)荒漠≠荒漠化:荒漠是在干旱环境下发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荒漠化则是土地退化的一种现象。(2)荒漠化≠沙漠化:荒漠化有多种类型和形成途径,而土地沙漠化只是荒漠化的主要形式之一。
四、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北方农牧交错带(1)概念:指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也是[20]________地区与[21]________地区的过渡地带。(2)土地退化现象: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22]_________________或牧进农退→引发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
五、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1.土地退化的治理(1)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保护、恢复[23]_________________为第一要务的观念。(2)综合运用[24]________、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人地和谐发展。
2.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①从土地[25]________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②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26]__________及农牧产品加工业。(2)构筑防护体系。
(3)[27]_________________,自然恢复: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问题,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①结构:调整牲畜结构,减少[28]__________等对草场破坏严重的畜种比重,增加[29]__________等比重。②数量:将牲畜数量控制在[30]_________________范围内。(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命题探究]
(2022年新课标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如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1)说明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2)分析瑞士主要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原因。(3)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1)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电力工业;河湖、冰川众多,风景优美,经济发达,可发展旅游产业。(2)瑞士地形以山地为主,交通运输成本较高,不适宜运输大宗笨重货物;矿产资源贫乏,客观上要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低原料消耗产业对技术的要求较高,而瑞士发展这类产业的历史悠久,技术积累深厚;低原料消耗产业的附加值更高,经济效益更好。(3)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建立完善的法律和监管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
[核心归纳]1.自然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是关键:①资源丰富地区,过分依赖资源,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②资源贫乏地区,发挥技术、金融等优势,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3.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条件的改造
[能力运用]考向1 自然环境与区域发展 (2022年北京高考地理)江苏省东台市近海分布着由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条子泥是其中一条巨型沙洲,地处中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读图,完成第1~2题。
1.条子泥沙洲适宜( )A.发展海滨会展中心B.围垦改造为高标准农田C.开辟建设海滨浴场D.作为候鸟栖息地保护区2.2022年1月,“盐城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启动区”项目成为江苏省储备重大项目之一,拟建设上海某知名医院东台院区。与上海市区相比,东台市建设康养基地的优势是( )A.消费需求量大 B.土地成本较低C.医养设施完善 D.产业部门齐全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该地是我国第一个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可作为候鸟栖息地建设自然保护区,不适宜开展经济活动,故D项正确。第2题,相较于上海市,东台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土地成本相对较低,B项正确。
考向2 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 (2022年辽宁大连质检)资源评价就是对拟开发利用资源的合理性、可利用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进行评价。读我国各省区资源条件评价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资源条件最好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优势自然资源有( )A.草场、煤炭、稀土 B.煤炭、石油、天然气C.风能、水能、生物能 D.乳品、土地、有色金属4.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相对不足,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 )A.重视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建设B.大力发展种植业C.开垦荒地,增加播种面积D.突出畜牧业优势
解析:第3题,内蒙古自治区有广阔的草场资源,同时还有丰富的煤炭、稀土和风能资源。第4题,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不足,不适合大力发展种植业,但其草场资源丰富,根据因地制宜的农业发展原则,可以突出畜牧业优势。
知识点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命题探究]
(2023年新课标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甲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乙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1)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2)提出图乙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1)耕作会产生耕作层,对表土的耕作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风蚀作用增强,耕作层造成地表松散层变深,造成风蚀深度增加;耕作层表层和浅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2)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核心归纳]1.正确认识生态脆弱区(1)从成因看: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往往是气候变异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其脆弱的生态产生强烈干扰,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2)从分布看:生态脆弱区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3)从表现看:生态脆弱区的土地易退化,呈现出荒漠化景观,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表现。
2.正确理解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①干旱是土地退化的潜在原因。干旱的气候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如图所示。
[能力运用]考向1 水土流失的治理 (2023年陕西安康模拟)赣州市位于我国江西省南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总面积的80.98%。20世纪80年代初,该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山地面积的37%,经过30多年的治理,治山保水等措施初见成效,修筑梯田是其主要措施之一。如图示意赣州市某地区水平梯田剖面。据此完成第1~2题。
1.赣州市坡度较缓的丘陵地区,修筑梯田防治水土流失效果最好的是( )A.植物绿篱田坎 B.粉煤灰条块田坎C.石坎 D.土坎2.该地区梯田田坎的高度主要取决于( )A.地表积温 B.地形坡度C.年降水量 D.地埂的宽度
解析:第1题,赣州市位于我国江西省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物生长较快,采用植物绿篱田坎成本较低,且防治水土流失效果较好,A项正确。第2题,梯田田坎高度与地形坡度密切相关,地形坡度越大,梯田田坎的高度越高,B项正确。
考向2 荒漠化的防治 (2023年海南海口模拟)土壤风蚀是土壤侵蚀的重要类型,一般从可蚀性、气候、土壤结皮、地表粗糙度和作物残茬等方面衡量,阿拉善高原(图甲)是我国风蚀严重地区之一。该地风蚀气候侵蚀力的季节变化明显,总体特征是春夏季大、秋冬季小。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风蚀气候侵蚀力在20世纪80年代增加趋势明显,1991年进入显著下降阶段。图乙为1970—2017阿拉善高原荒漠化面积变化图。据此完成第3~4题。
3.阿拉善高原风蚀气候侵蚀力冬季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控制 B.降水稀少C.地表冻结 D.作物残茬4.1991—2000年的沙漠化面积变化说明阿拉善高原地区( )A.生态退耕效果显著B.风蚀气候侵蚀力增强C.过度放牧依然严重D.人工造林增幅减小
解析:第3题,阿拉善高原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风力小(少风),风蚀气候侵蚀力小,A项正确。第4题,过度放牧会破坏植被覆盖,加剧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风险,阿拉善地区过度放牧会增加沙漠化面积,C项正确。
层级三 “核心素养”养成
热考主题必“追”⑧ 守住绿水青山,探究生态环境类问题的治理[主题探究] 黄土高原地区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问题突出,致使农业生产广种薄收、单产较低。近50年来,我国对该区域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建淤地坝(如图),即在沟道内筑坝、拦泥淤地,就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但在不同阶段,黄土高原的治理模式和主要措施存在较大差异(下表)。
(1)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黄土高原“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提示: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分析,生态效益主要是梯田的缓解水土流水作用,社会效益主要是增加耕地面积,保障粮食生产和粮食供应。(2)比较建淤地坝和植树种草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所发挥作用的差异。提示:建淤地坝:拦截沟谷泥沙,减少沟道侵蚀。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减轻坡面侵蚀。(3)结合材料,总结我国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提示: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材料中主要体现了“治理模式”——综合运用生物、工程等措施解决问题;治理措施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植被自然修复”——一定条件下适度减少人为干扰,充分发挥自然恢复的作用。
[素养提升]1.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术语
[应用体验] (2024年重庆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重庆市北碚区中梁山顶部发育的背斜谷地,被称为“石曹上”。该地年降水量1 000毫米以上,自然土壤瘠薄,缺水现象时常发生。萝卜生长需水量大,土层要求较厚。“石曹上”村民通过一系列措施改善水土状况种植萝卜,逐渐打造出爽口脆甜、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石曹上萝卜”。“石曹上萝卜”于2013年被列入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录,种植范围限定在“石曹上”4个行政村,目前年产量达9 000余吨。为进一步实现“石曹上”乡村经济振兴,村民提出乡村旅游和萝卜深加工两个发展方向,如图示意“石曹上”位置及地层结构。
(1)分析“石曹上”土壤瘠薄,时常缺水的原因。
【答案】(1)土壤瘠薄:上部遭风化、侵蚀,水土流失严重;石灰岩直接裸露,出现石漠化;降水量较大,淋溶作用强;天然植被较少,有机质来源少。时常缺水:地势较高,起伏较大,不易储水;石灰岩多裂隙,地表水易渗漏;断层发育,地表水易下渗;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土层浅薄,土壤蓄水能力差。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14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14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地理位置,土地资源,丰富程度,极不平衡,生态系统,农牧交错,土壤侵蚀,自然环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4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篇区域发展第14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答题指导,生态脆弱区,抗干扰,稳定性,盐碱化,石漠化,半干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