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第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第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第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第8页
    还剩4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支撑服务,非物质收益,调节服务,自然资源,同时存在,供给服务,2双重属性,社会发展水平,新替代品,资源配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类型
    层级一 “必备知识”梳理
    2.各种服务之间的关系(1)支撑服务是[5]_________________、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2)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6]          的。 3.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控制: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7]________。 (2)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森林的服务功能(1)供给服务:提供森林资源、动物资源等。(2)调节服务: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质、涵养水源等。(3)文化服务:提供美丽的风景,也供人类旅游休憩、获得精神享受等。(4)支撑服务:作为生物的栖息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增加土壤肥力等。
    二、自然资源及其利用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1)分类。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成为自然资源所需要的条件  一是要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表现为人类在不同时期为维持生存和发展有不同的需求;二是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体现在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随着社会经济技术水平的发展而提高。
             
    2.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数量是有限的
    3.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1)衡量标准。通常用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16]______程度,或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衡量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2)常见自然资源的质量划分。
    (3)对开发利用的影响:影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19]________;影响自然资源的用途。
    4.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特征:空间分布[20]________,但有规律可循。
    (2)空间分布差异的影响及其解决措施。
    三、环境问题及其危害1.环境问题的产生(1)产生原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26]_________________,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2)主要类型:[27]______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
    2.环境问题的危害(1)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①自然环境的[31]__________功能下降,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②自然环境的[32]__________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③自然环境的[33]__________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3)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直接造成[36]_________________的损失,损害自然环境的[37]_________________;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可持续利用[命题探究]
    (1)属于图中“其他”项目的是(  )A.农林产品 B.科普教育C.休闲旅游 D.净化空气(2)该公园GEP高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力高 B.科研价值高C.森林面积大 D.纬度跨度大
    [核心归纳]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
    2.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及其可持续利用
    [能力运用]考向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022年浙江1月选考)下表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据此完成第1~2题。
    1.表中①至④依次是(  )A.农田、湿地、森林、草原B.森林、农田、湿地、草原C.森林、草原、农田、湿地D.草原、湿地、森林、农田2.湿地开发利用中,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的是(  )A.休闲垂钓 B.滩涂观光C.移植红树林 D.水稻田养蟹
    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和湿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的能力显著,湿地净化水中污染物的能力最强,故④是湿地,①是森林;农田农作物种类较为单一,生态服务价值应最低,③是农田,②是草原。第2题,由所学知识可知,休闲垂钓、滩涂观光、水稻田养蟹均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湿地的适度开发,对湿地生态环境影响不大,而移植红树林会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失衡,生态服务价值下降。
    考向2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023年浙江杭州模拟)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其供给区域(贡献区)和消费区域(受惠区)存在如图的四种关系模型。据此完成第3~4题。
    3.与图中甲、乙、丙、丁模型相符合的生态服务分别是(  )A.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B.自给农业、固碳服务、水源保护、风暴潮防御C.自给农业、风暴潮防御、固碳服务、水源保护D.风暴潮防御、自给农业、水源保护、固碳服务4.根据该模型,在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建设过程中,须(  )A.在消费区域保护生物多样性B.对消费区域进行生态补偿C.在供给区域加大资源开发D.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解析:第3题,甲模型既是供给区域,又是消费区域,应为自给农业;乙模型贡献区在中央,受惠区在四周,为固碳服务;丙模型供给区域和消费区域分离,且有一定距离,应为水源保护;丁模型贡献区位于受惠区的一侧,符合风暴潮防御。第4题,因供给区域付出了生态保护的代价,故须对供给区域进行生态补偿,才有利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知识点2 自然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命题探究]
    结合我国水资源的数量和分布特征,从资源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上述论断的合理之处。
    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夏季水资源较多,冬季水资源较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总体从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
    [核心归纳]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
    [能力运用]考向1 自然资源的分布  (2023年浙江杭州模拟)下表为我国某年光伏、风电、火电、水电、核电和总装机位列全国前三位的省份统计表。据此完成第1~2题。
    1.表中甲、乙、丙、丁代表的装机类型分别是(  )A.光伏、风电、火电、水电B.风电、光伏、水电、火电C.火电、水电、光伏、风电D.火电、水电、风电、光伏2.根据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状况,表中M代表的省份最有可能是(  )A.山东 B.河北 C.广东 D.广西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装机类型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山东、江苏、内蒙古,山东、江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资源需求量较大,火电装机数量较多,内蒙古煤炭资源充足,火电装机量较大;乙装机类型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四川、云南、湖北,三地水电资源充沛,水电装机量较大;丙装机类型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内蒙古、新疆、甘肃,三地风能资源丰富,丙为风电;丁装机类型排名前三位分别为山东、新疆、江苏,新疆太阳能资源丰富,山东、江苏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科技力量充足,丁为光伏。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M为核电装机第一位,广东常规能源资源短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源需求量较高,核电装机较多,C项正确。
    考向2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2022年广东东莞期中)瑙鲁(如图中圆圈内)位于太平洋,是由一个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的国家,其陆地面积仅21.1平方千米,周边300千米内只有这一个岛屿。瑙鲁地表拥有丰富的磷酸盐矿,20世纪80年代,随着磷酸盐的开发,瑙鲁人均收入一度排名世界第一,人们生活极其奢靡,当地也被称为“快乐岛”,但快乐时光却是短暂的……据此完成第3~4题。
    3.推测瑙鲁磷酸盐矿主要来源于(  )A.海相沉积 B.岩浆活动C.变质活动 D.鸟粪堆积4.瑙鲁人源于磷酸盐的“快乐”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的主要原因是(  )A.磷酸盐数量有限B.磷酸盐的替代品出现C.磷酸盐市场萎缩D.磷酸盐出口受到限制
    解析:第3题,由材料和图可知,瑙鲁位于太平洋中,且周边300千米内只有这一个岛,故其成为太平洋热带海域唯一可供鸟类停歇、中转、栖息的陆地,大量鸟粪堆积形成磷酸盐矿,故D项正确。第4题,瑙鲁经济发展只依赖磷酸盐开发,经济结构单一,因过度开采,加之磷酸盐数量有限,导致磷酸盐枯竭,人均收入大幅减少,A项正确。
    知识点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命题探究]
    (1)描述生态沟渠的位置特征并指出这样布局的优点。(2)除了建设生态沟渠以外,该区域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氮素水污染?
    (1)位置:位于排水沟的下游。优点:便于集中处理(处理量大);效率高;成本较低;减少对下游水体的污染。(2)种养结合,施用有机肥;按农作物需要精准施肥(处方农业、配方施肥);集中处理养殖废水;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核心归纳]1.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从产生的机制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图所示。
    [能力运用]考向1 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  (2023年广东清远模拟)通过对影响海南岛热带气旋的研究,发现其环流结构会改变周边大范围的降水、湿度、风、光照、温度等要素,从而影响区域臭氧浓度。臭氧是紫外线照射下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过高会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据此完成第1~2题。
    1.海南岛近地面臭氧重度污染多发生在热带气旋边缘,原因是热带气旋边缘(  )①风力微弱 ②降水量大 ③气流下沉 ④降温较快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2.与夏季比,热带气旋在秋季更易引发臭氧重度污染,是由于海南岛秋季(  )A.湿度偏大,温度偏低B.温度偏高,风力偏大C.湿度偏小,光照偏强D.光照偏弱,风力偏小
    解析:第1题,臭氧是紫外线照射下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边缘和台风眼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弱,降水少,多晴天,增温较快,①③正确,②④错误。第2题,臭氧是紫外线照射下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紫外线照射干燥的氧气,使一部分氧分子被激活离解成氧原子,进而形成臭氧。除光照之外,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总体越有利于臭氧的生成。与夏季相比,海南岛秋季湿度偏小,光照偏强,更易引起发臭氧重度污染。
    考向2 环境问题的危害及防治  (2022年河北保定模拟)如图为华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实践调查后绘制的当地的污水处理人工湿地构造(箭头表示水流方向)图。据此完成第3~5题。
    3.乡村地区的污水处理人工湿地系统位置的选择,应考虑(  )①位于水源上游和上风地带 ②尽量利用原有的河道、湖沼 ③便于处理后的水排放或回收利用 ④位于水流通畅的行洪道上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4.排入湿地的污水“先下后上”的设计,好处是(  )A.充分净化  B.便于自流C.减少工程量 D.循环利用
    5.若评估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的处理效果,科学的做法是(  )A.监测进水口的水质B.监测出水口的水质C.比较进水口、出水口的水质D.比较进水口、出水口的水量

    相关课件

    2025年人教版新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总复习地理课件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这是一份2025年人教版新高考地理新教材一轮总复习地理课件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强基础必备知识,提素养关键能力,目录索引,综合权衡,可持续,自然环境,可再生,稀缺性,优劣高低,开发利用成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九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71课时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全程一轮复习第十九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71课时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提升,随堂巩固训练,自然资源,生存环境,非物质,相互冲突,服务功能,综合权衡,可持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规范练57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

    这是一份备战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篇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7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时规范练57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课件,共15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