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第5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第6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第7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第8页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八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与能源安全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备考指津,需求量,生产与供给,稀缺性,物质基础,替代区外资源,资源需求,自然环境,资源争夺,基本自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层级一 “必备知识”梳理
    一、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1.资源安全问题(1)产生: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1]__________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就会发生资源安全问题。 (2)根源:资源供给与需求的[2]________。 (3)影响因素:资源禀赋、资源[3]__________能力、资源消费需求。其中资源禀赋是指资源类型、数量、[4]________、分布等总体状况。
    2.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1)资源安全。①地位: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5]________地位。其中战略资源具有[6]________且无可替代。②影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7]_________________;资源安全问题也可以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2)保障资源安全。①在资源供给方面:主要通过四种途径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
    ②资源消费方面:主要通过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降低[10]__________。包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使用效益最大化;有效规避各种风险。③规避衍生安全风险方面。a.要权衡资源开发利用与[11]_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供给资源的能力。b.要权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其他国家或区域的资源安全,应避免因[12]_________________引发国家或地区间的冲突。
    保障资源安全的途径(1)保障资源安全就是维持资源供给与消费之间的平衡状态。(2)保障资源安全应从资源供给和消费两个方面考虑,基本途径是开源和节流。
    二、中国的能源安全1.中国能源供需特点 (1)能源生产与消费[13]________、增长快。 (2)能源消费结构以[14]__________为主。(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 (4)能源供给与消费[15]__________错位。
    总量大 煤炭 空间配置 
    2.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16]__________为重心。(2)我国石油供需关系变化。
    (3)我国石油安全的问题。
    3.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煤炭在我国能源安全中的地位: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在[24]________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2)煤炭开发和利用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①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25]__________风险。②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26]__________对煤炭开发利用的限制。
    (3)煤炭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①煤炭的主要消费区在[27]________地区,而主产区分布于生态脆弱的西北地区和[28]_________________地区。②煤炭运输距离长、成本高,[29]__________环节的安全保障十分重要。③煤炭[30]_________________所造成的各种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隐患。
    4.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 。①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31]__________活跃。②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 ③能源需求总量[32]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未来能源消费特点。①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33]________。 ②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的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34]________,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35]________。 ③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36]________。④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但仍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37]_________________。
    (3)保障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需要采取的措施。①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38]__________。 ②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39]__________,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气等。③开辟多元、稳定的国际能源[40]__________;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
    层级二 “关键能力”突破
    知识点1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命题探究]例 (2023年浙江6月选考)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稳定是国内经济循环畅通的保障,也是国内国际相互融合的关键。我国钨矿资源丰富,却将其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如图为某企业钨全产业链内涵框架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将钨列入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主要原因是(  )A.防止钨矿供应链发生中断B.主导钨矿上游产业链发展C.推进钨矿产业链绿色发展D.实现钨资源领域安全可控(2)位于该企业钨全产业链下游的是(  )A.钨制品的回收 B.钨矿石的贸易C.钨矿勘探采掘 D.钨矿冶炼加工
    [核心归纳]1.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2.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能力运用]考向 资源问题及资源安全的保障措施  (2022年辽宁高考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镍矿是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镍矿资源占全球总量3%左右,但消费量居全球第一。印度尼西亚低品位红土镍矿储量丰富,易开采,难冶炼。2006年后中国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采矿。2014年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禁止镍矿出口政策后,中国企业利用其全球领先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规模化冶炼技术,开始在该国建设镍冶炼厂,产品大部分销往中国。如图为2006—2016年中国镍矿进口量及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镍矿进口占中国镍矿进口总量之比变化图。
    (1)据图说明中国镍矿进口的基本特点。(2)分析中国镍资源安全存在的主要风险。(3)依据材料阐述保障中国镍资源安全的途径。
    (1)进口总量大;进口总量自2006年开始上升,于2013年到达顶峰,随后下降;从菲律宾进口占比先下降后上升,从印度尼西亚进口占比先上升后下降,直至2015年不再从印度尼西亚进口镍矿。(2)本国镍矿储量占比小,人均量小且需求量大;镍矿对外依存度高;镍矿价格波动对我国工业生产影响大;镍矿进口集中于少数国家,进口渠道单一,易受国外法规与国际关系影响。(3)开拓进口渠道,使镍矿进口多元化;加强技术投入,提高镍的利用率;加强镍金属回收,把废弃镍金属资源化;加强对外合作,从国外进口加工过的镍板替代镍矿石,以减轻镍矿出口限制;提高镍资源的战略储备;积极探查国内未被发现的镍矿;等等。
    知识点2 中国的能源安全[命题探究]例 (2021年浙江6月选考)如图为2007—2017年我国石油消耗总量和对外依存度(石油净进口量/石油消耗总量×100%)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时段我国石油(  )A.净进口量逐年攀升B.生产量大幅提升C.净进口量逐年下降D.生产量大幅减少(2)为降低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加强石油综合利用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积极寻求新的进口通道 ④加大国内石油开发力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核心归纳]1.煤炭、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我国未来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
    3.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和措施 (1)面临挑战。①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②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西亚和非洲;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过分依赖海洋运输。③缺乏石油战略储备。
    (2)应对措施。①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性:调整能源结构,实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多元化战略,以煤炭为主,以电力为中心,促进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提高石油利用率,节约使用;加强石油的勘探开发;加强石油替代资源的开发利用。②积极拓展石油的国际市场,保证石油来源的多元化和石油运输(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的多元化。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降低石油供应突然中断的风险,规避油价波动的严重影响。
    [能力运用]考向1 中国的能源问题  (2022年江苏南京模拟)能源足迹是将能源消耗折算成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能源足迹产值(VEF)反映单位能源足迹产生的经济效益;能源足迹强度(EFI)反映万元GDP生产需要占用的能源足迹。如图是1978—2013年中国人均GDP、VEF和EFI变化图(ghm2为面积单位)。读图,完成第1~2题。
    1.EFI的变化趋势反映出我国能源(  )A.消耗总量不断减少B.利用效率不断提高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D.进口数量逐年降低2.VEF和EFI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升级 ②人口数量多 ③人均GDP增长 ④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第1题,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EFI呈下降趋势表明万元GDP生产需要占用的能源足迹下降,反映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B项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VEF呈上升趋势,表明单位能源足迹产生的经济效益提高,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效益提高,①正确;EFI呈下降趋势,表明万元GDP生产需要占用的能源足迹下降,一是由于人均GDP增长,二是由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③④正确;人口数量多,不利于人均GDP的增长,②错误。
    考向2 油气资源的进口  (2023年山西太原模拟)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净进口国,石油进口依赖度达60%以上。为保障能源安全,我国规划建设了三条陆上和一条海上油气进口通道,分别为:东北(中—俄)通道、西北(中国—中亚)通道、西南(中—缅)通道以及经马六甲海峡、南海的海运通道。四大通道都是油气兼备。据此完成第3~5题。3.我国从20世纪末开始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进口国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能源储量减少已近枯竭B.进口能源的价格比国内要低C.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剧增D.国际市场的能源品质更优
    4.保障我国能源进口安全的可行性措施是(  )A.将进口煤炭改为进口石油B.取消海运,扩大陆地管道运输C.增加海上石油运输的护卫D.实施能源进口区域、渠道多元化5.为保障能源战略供给,我国应该(  )A.加大新能源开发,取代常规能源B.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能源储备C.完善高铁运输网,合理调配能源D.加强能源保护,禁止国内能源开发
    解析:第3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国内能源供应紧张,使我国由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进口国,C项正确。第4题,我国目前主要从西亚、北非、中亚、南美等多地进口石油,增加了进口区域,实施能源进口区域、渠道多元化,有利于保障我国能源进口安全,D项正确。第5题,为保障能源战略供给,我国应该建立石油储备基地,增加能源储备,B项正确。
    层级三 “核心素养”养成
    热考主题必“追”⑩  聚焦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主题探究]  黄河上游地区是我国水能、风能、光能资源均较丰富的地区,黄河上游水电基地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黄河上游地区风电、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电源,未来可建设数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但是目前黄河上游地区弃风弃光(是指受限于发电和供电的不稳定性,被迫放弃风能和光能,停止相应发电机组或减少其发电量的现象)率仍然很高,通过建设水风光一体化能源基地可有效降低弃风弃光率。如图是黄河流域简图。
    (1)说明黄河上游地区水能、光能、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提示:水能资源主要从河流的流量和落差方面来考虑,黄河上游河段,河流径流量相对较大,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较快,水能资源丰富;光能资源主要从海拔和太阳辐射方面来考虑,该地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大气透明度较高,太阳辐射较强,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资源可以从地形和大气环流特点方面来考虑,该地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风力较大;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植被较少,摩擦力较小,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
    (2)推测黄河上游地区弃风弃光率高的原因。
    提示:主要原因是风能和光能不稳定及其发电量波动导致供电不稳定,从风能和光能资源的影响因素、供电不稳定、供需不平衡等方面分析即可。风能和光能受天气、季节等影响较大,具有间歇性、波动性等特点;能源供给的不稳定性会导致发电机组工作出现波动;风能、光能发电的不稳定性会使电力供给呈波动变化,供需不平衡导致弃风弃光率高。
    (3)分析黄河上游水风光一体化能源基地的建设对降低弃风弃光率的有利影响。
    提示:可以从水能、风能、光能资源有较强的互补性,能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方面来回答。水能发电的日变化较小,能够调节日变化较大的风能和光能发电;水能资源与光能资源夏季较多、风能资源冬春两季较多,三者在年内能够实现较强的互补,保障稳定的用能供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
    [素养提升]1.主要新能源特点
    2.氢能源(1)氢的制取。主要有三种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一是以煤炭、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重整制氢;二是以焦炉煤气、氯碱尾气、丙烷脱氢为代表的工业副产气制氢;三是电解水制氢。
    (2)氢能源的特点。①氢燃烧性能好,点燃快。②氢清洁无毒,除生成水和少量氮化氢外,不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而且燃烧生成的水还可继续制氢,反复循环使用。③氢能利用形式多,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或转换成固态氢用作结构材料。④氢可以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金属氢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的不同要求。
    [应用体验]  (2024年广东江门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氢是自然界存在最普遍的元素,主要存在于水中。氢本身无毒,燃烧生成的水,水也可继续制氢。氢以气态、液态或固态的氮化物出现,能适应贮运及各种应用环境。2023年6月,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图乙)海试在我国福建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图甲)获得成功,验证其抗恶劣海洋环境干扰的能力。
    甲 乙(1)与化石能源相比,说出发展氢能的优势。(2)分析“海水制氢”试验场选址兴化湾的原因。(3)指出我国大力发展“海水制氢”的意义。

    相关课件

    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8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讲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能源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8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讲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能源安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析课标·定目标,研清教材·固基础,资源短缺,物质基础,供给与需求,战略资源安全,消费需求,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有效管控战略资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7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7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西部山区,国际市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讲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与中国的能源安全考点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1讲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与中国的能源安全考点2中国的能源安全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总量大,新增探明储量,国际石油市场,输送环节,环境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