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255/0-17252014820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255/0-172520148203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24255/0-17252014820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练习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2023年北京房山区期末)如图为某年西安和成都经济辐射能力示意图,图中数值越大,表明城市在该要素上的辐射力越强。据此完成第1~2题。
1.与成都相比,西安( )
A.经济规模辐射能力更强
B.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
C.资金和技术实力更雄厚
D.人流和物流辐射能力更强
2.为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 ③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④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B 2.A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均是西安大于成都,所以西安信息和交通通道更畅通,B项正确。第2题,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西安市经济辐射力,①②正确;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城市产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西安技术流比较高,应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③错误;西安已是陕西省的省会城市,提高西安市的行政等级不符合实际,④错误。
(2022年河南南阳质检)近年,我国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珠三角城市群(广东省9个城市)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9+2)。如图为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图。据此完成第3~5题。
3.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 )
A.行政管辖关系
B.经济发展水平
C.风俗习惯差异
D.人口规模结构
4.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 )
A.单核多中心结构
B.双核多中心结构
C.多中心网络结构
D.核心边缘结构
5.将粤港澳大湾区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香港发挥的最大优势体现在( )
A.旅游观光 B.生产加工
C.消费市场 D.对外联系
【答案】3.A 4.C 5.D 解析:第3题,相比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更易建立区域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是珠三角城市群均属于广东省管辖;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均为多个省区的合作,A项正确。第4题,在粤港澳大湾区庞大的城市群中,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城市,它们发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引擎作用,故粤港澳大湾区空间结构更接近多中心网络结构,C项正确。第5题,香港背靠祖国大陆,面向国际市场,利于对外联系,D项正确。
(2023年江苏扬州模拟)产业集群创新指产业集群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形式,形成跨行业、跨区域的带动能力,能够反映都市圈发展力。如图示意2022年我国都市圈产业集群创新排名前九名指标对比(指标结果进行百分化处理,0为表现最弱,100为表现最强)。据此完成第6~7题。
6.由图可知,( )
A.北京都市圈通过缩减传统企业数量来提高产业优势
B.苏锡常都市圈在创新支撑力方向具有自身比较优势
C.深圳都市圈最需要增加在线上开通企业账号的数量
D.合肥都市圈产业集群创新在全国都市圈中排名最低
7.产业集群创新( )
A.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B.以高效的协同优势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C.将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D.促进技术创新型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
【答案】6.B 7.C 解析:第6题,苏锡常都市圈创新支撑力指数为74.3,仅次于上海大都市圈和北京都市圈,在创新支撑力方向具有自身比较优势,B项正确。第7题,产业集群创新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会促进产业均衡发展,C项正确。
(2022年湖南长沙模拟)我国某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是行业领域内知名企业,30年来一直是行业出口冠军。近年来,该集团围绕产业升级,除依托集团内部研究院外,同期先后采取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系列行动,走出了一条从低端仿造到高端智能制造的产业升级之路。读下表,完成第8~10题。
8.该企业所属行业是( )
A.芯片软件 B.工程施工
C.机械制造 D.水泥生产
9.据上表分析,该企业产业升级的主要策略为( )
A.并购关联技术企业,提升生产效率
B.并购国际知名品牌,进军产业链高端
C.并购知名供应商,带动生产与出口
D.获取国外先进技术,促进产品质量升级
10.该集团产业升级,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影响是( )
A.集聚效应,集中布局
B.拉开差距,分级竞争
C.良性互动,相互提高
D.恶性竞争,竞相低价
【答案】8.C 9.D 10.B 解析:第8题,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企业兼并和收购的企业均是某些机械设备或零部件的生产商,所以该企业所属行业是机械制造。第9题,该企业产业升级的主要策略为前期兼并收购国外行业顶尖或知名的企业,以获取该企业的先进技术,再通过投资研发中心,获得行业核心专利技术,以此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实现产业升级,D项正确。第10题,该集团产业升级,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与国内相关产业的同行企业之间拉开了差距,处于不同的竞争等级,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23年山东青岛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指大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教育、医疗等优势,对于一些弱势省份和城市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弱势地区城市的人口、资源等吸纳进来,产生复杂多样的影响,具有正反面多重表现。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指安徽长江两岸的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滁州、池州、铜陵、宣城8个地级市全境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表是2007年、2013年和2019年皖江城市带内各城市GDP(亿元)和人口(万人)统计数据表。
(1)从劳动力资源角度,简析虹吸效应对中小城市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2)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阐述皖江城市带在发挥虹吸效应正面影响上可采取的做法。
【答案】(1)劳动力外流,面临劳动力不足状况;高素质人才减少,不利于创新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减少,影响城镇化进程。
(2)加强区域联系,增强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支持城市创新发展和中小城市特色发展,形成合理梯度;参与产业分工,优化布局,避免恶性竞争;政策引导,防止过度虹吸,实施功能疏解,发挥大城市辐射作用。
12.(2022年北京海淀区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北京某校学生在石景山区开展实践活动,探究石景山区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如图)。
任务一 调查石景山区的产业结构。
石景山区抓住服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两大机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表示意石景山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
(1)据表描述其产业结构的变化特征。
任务二 分析石景山区的产业转型。
2010年年底首钢北京地区钢铁冶炼全面停产,腾退出的空间建成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商务、金融、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数字娱乐、工业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
(2)说明石景山区建设“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的优势条件。
任务三 探索石景山区的“冬奥”之约。
北京冬奥公园地处石景山区西部、永定河畔,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区之一。园区的老旧工业厂房、仓储用房及相关工业设施,已陆续被改造为科技主题乐园、冬奥训练场馆等。如图为冷却塔旁的滑雪大跳台景观图,被称为“雪飞天”,赛后将永久保留,并用于大众休闲健身活动。
(3)简述北京冬奥公园的建设对石景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答案】(1)第二产业产值占比持续下降,第三产业产值占比持续上升;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升级。
(2)位于北京城区,技术先进,人才充足;市场需求量大;可利用空间大;交通便利(信息通达度高),基础设施完善;靠近永定河,生态环境较好;政策支持等。
(3)工业遗址再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第三产业(旅游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丰富城市景观,提供休闲空间等。 年份
2010
2011
2012
2013
2017
企业
大事
件
兼并德国世界顶级混凝土设备生产商
收购德国知名液压零部件生产商
兼并荷兰知名负载敏感比例阀企业
投资5 000万美元设立欧洲研发中心
拥有授权专利5 977件
地区
2007年
2013年
2019年
GDP
总量
人口
GDP
总量
人口
GDP
总量
人口
合肥
1 334.20
491.00
3 893.06
761.14
7 057.71
818.90
芜湖
582.12
226.00
1 749.14
359.56
2 713.95
377.80
马鞍山
532.10
127.00
1 077.23
220.80
1 583.37
236.10
安庆
593.51
559.00
1 181.55
534.47
2 460.62
472.30
滁州
443.93
411.00
904.88
396.18
2 182.00
414.70
池州
156.57
143.00
385.11
142.23
623.86
148.50
铜陵
286.83
72.00
567.01
73.62
720.19
164.10
宣城
336.73
258.00
702.15
256.31
1 171.11
266.10
六安
439.83
609.00
841.71
568.33
1 215.21
487.30
年份
第二产业产值占比/%
第三产业产值占比/%
2007
67.3
32.7
2010
43.0
57.0
2013
36.5
63.5
2016
30.3
69.7
2019
16.7
83.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训练题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十五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一讲城市的辐射功能考点一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城市与区域的关系,影响城市辐射功能的因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36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该都市圈的正确叙述有,图示区域的城市可分为,图示区域的城市中,与江苏相比,浙江的产业结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4讲: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北京对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的,晋城摆向郑州的最主要原因是郑州,该市,图示国家中心城市的数量,我国选定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具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