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西乡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5195/0-17252343216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西乡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5195/0-1725234321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西乡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25195/0-172523432171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西乡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西乡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B.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 核酸和核糖的组成元素相同
D.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难溶于水
2. 下列不属于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作用的是( )
A. 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B. 保持植物枝叶挺立
C. 降低酶促反应活化能D. 缓和植物温度变化
3.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
B. 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
C. 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
D. 大豆中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
4. 人类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同时也发现了细胞结构的不同,基于对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理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颤蓝细菌和发菜均无叶绿体,但却是自养生物
C. 支原体自身的蛋白质均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
D. 酵母菌、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RNA
5. 钙调蛋白是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Ca2+感受器。小鼠钙调蛋白两端有近似对称的球形结构,每个球形结构可结合2个Ca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钙调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
B. Ca2+是钙调蛋白的基本组成单位
C. 钙调蛋白球形结构的形成与氢键有关
D. 钙调蛋白结合Ca2+后,空间结构可能发生变化
6. 研究者发现胰腺癌细胞在葡萄糖不足时,能利用胞内的尿苷磷酸化酶将尿苷分解为尿嘧啶和核糖两部分,尿嘧啶经代谢过程转化为丙酮酸。以下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尿苷的元素组成是C、H、O、N、P
B. 尿苷可用于合成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C. 尿苷可能来自胞内RNA的分解代谢
D. 尿苷可作为胰腺癌细胞能源物质
7.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关于百日咳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B. 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可产生8种碱基
C. 可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D. 通过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
8. 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系吸收的C、O、N可用来合成蛋白质和脂肪
B. 糖类都能作为能源物质,也可以参与构建细胞结构
C. DNA可分布在细胞质中,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
D. 核酸和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二者合成时互为模板
9. 糖类是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可能出现糖类的身影。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脱氧核糖不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它是 的组成成分
B. 芹菜富含纤维素等糖类,所以摄入芹菜会导致血糖明显升高
C. 几丁质是一种多糖,能用于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D. 棉麻类衣物中含有纤维素,它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10. 食盐为五味之首,这是因为食盐可刺激味蕾进而产生鲜味感觉,食盐的主要作用还在于补充因出汗和排泄而流失的NaCl。但是,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仅需5g左右,过多的食盐将扰乱水盐平衡,容易引起高血压和肾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细胞通过细胞膜控制Cl-进出细胞B. 人体内Na+浓度会影响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C. 鲜味感觉主要是Na+刺激味蕾直接产生的D. 人体内的无机盐需保持一定量,过多会影响健康。
11. 生物学科学研究的方法有许多,例如归纳法、建构模型等。下列关于科学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根据部分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的结论,运用了完全归纳法
B. 科学家对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
C. 鲁宾和卡门用放射性元素18O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这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用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时,较高的离心速率可将细胞匀浆中较大的颗粒沉降
12. 下面是钙泵跨膜运输Ca2+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蛋白有运输和催化作用
B. b蛋白磷酸化后其构象发生改变
C. 由图可知钙泵是特异性运输Ca2+的通道蛋白
D.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减少钙泵跨膜运输Ca2+的速率
13.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不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也不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B.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其内的①是RNA 和蛋白质的复合物
C. 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且需要消耗ATP
D. 只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示的结构
14. 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实验目的相匹配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酶实验的选材与实验目的不相匹配的是( )
A. 利用淀粉酶、蔗糖酶、淀粉和碘液验证酶专一性
B. 利用荧光素酶、荧光素、ATP、重金属离子探究重金属对酶活性的影响
C. 利用过氧化氢、新鲜猪肝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验证酶的高效性
D. 利用淀粉酶、淀粉、不同pH的缓冲液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15. 有同学以紫色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制作临时装片时,先将撕下的表皮放在载玻片上,再滴一滴清水,盖上盖玻片
B. 用低倍镜观察刚制成的临时装片,可见细胞多呈长条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
C. 用吸水纸引流使0.3g/mL蔗糖溶液替换清水,可先后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D. 通过观察紫色中央液泡体积大小变化,可推测表皮细胞是处于吸水还是失水状态
16. 图1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一种渗透作用装置。图3是另一种渗透装置,一段时间后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这两个装置所用的半透膜都不能让蔗糖分子通过,但可以让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3中,如果A、a均为蔗糖溶液,则开始时浓度大小关系为Ma>MA,达到平衡后Ma>MA
B. 图2中,若A为0.3g/mL葡萄糖溶液,B为清水,则平衡后A 侧液面与B侧液面一样高
C. 图3中,若每次平衡后都将产生的水柱h移走,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h将会越来越小
D. 若图1是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则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17.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四种关系,分别用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③相符。试问:细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B. 协助扩散C. 主动运输D. 被动运输
18. 酶的抑制剂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可逆抑制剂(与酶可逆结合,酶的活性能恢复);另一类是不可逆抑制剂(与酶不可逆结合,酶的活性不能恢复)。已知甲、乙两种物质(能通过透析袋)对酶A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取两支试管(每支试管代表一个组),各加入等量的酶A溶液,再分别加等量甲物质溶液、乙物质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两试管中酶的活性,然后将两试管中的溶液分别装入透析袋,放入蒸馏水中进行透析处理。透析后从透析袋中取出酶液,再测定各自的酶活性。以下实验结果可以证明甲物质为可逆抑制剂,乙物质为不可逆抑制剂的是( )
A. 透析后,两组的酶活性均比透析前高
B. 透析前后,两组的酶活性均不变
C. 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
D. 加甲物质溶液组,透析前后酶活性不变,加乙物质溶液组,透析后酶活性比透析前高
19. 如图表示大气温度及氧浓度对植物组织内产生CO2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CO2,现象为由蓝变绿再变黄
B. 图乙中DE段有氧呼吸逐渐减弱,EF段有氧呼吸逐渐增强
C. 图甲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影响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活性
D. 和D、F点相比,图乙中E点对应的氧浓度更有利于储藏水果和蔬菜
20. 如图甲为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单位时间内 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 其中 AB = BC。图乙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 25℃、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 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甲曲线上 P 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
B. 图甲中 C 点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1/3
C. 图乙中 B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 当植物缺镁时(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图乙中的 B 点将右移
21. 某科研小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油菜苗,将甲组在光下,乙组在黑暗中培养 48 小时后测定培养液中水分的消耗量和离子的浓度变化。(下表离子数据为实验结束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浓度的百分比)正确的是( )
A. 从表中看出,油菜苗吸收各离子的速率不同,其中对 Mg2+吸收的最多
B. 油菜苗吸收的各种离子可以用于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也可维持生命活动
C. 甲组幼苗产生[H]和 ATP 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 乙组幼苗消耗水分的场所可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22. 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上述细胞有氧呼吸中产生CO2和消耗O2的场所均是在线粒体基质
B. 图中A、B、C三点中C点时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NADH最多
C. 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能减缓淹水时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的降低
D. 长时间的淹水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CO2对其造成毒害
23. 葡萄糖在人体细胞中通过糖酵解变成丙酮酸,生成少量ATP和[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在线粒体基质与氧结合生成水
B. 降低环境温度,人体内催化糖酵解的酶活性会降低
C. 糖酵解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存留在乳酸中
D. 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可在线粒体中氧化分解
24. 耐力性运动是指机体进行一定时间(每次30min以上)的低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步行、游泳、慢跑、骑行等,有氧呼吸是耐力性运动中能量供应的主要方式。坚持耐力性运动训练,肌纤维中线粒体数量会出现适应性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时,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
B. 若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产生30ml的CO2,则需消耗5ml葡萄糖
C. 推测每周坚持耐力性运动会使无氧呼吸增强,线粒体数量减少
D. 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生成CO2和H2O的过程需要O2的参与
25.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生长。如果某人存在碘元素吸收障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患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B. 甲状腺由于功能缺陷导致腺体萎缩
C. 促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都增加
D. 口服甲状腺激素类药物可一定程度缓解症状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
26. 下图中甲、乙表示了两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该图甲、乙两部分,可知乙为________细胞(“高等植物”,“动物”,“低等植物”)。乙细胞与颤蓝细菌相比,结构方面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
(2)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由细胞质中的___________支持着。
(3)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细胞膜的_________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4)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胰蛋白酶(一种分泌蛋白),该物质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经过图甲细胞的结构依次是____________(填编号),该过程中9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古生物学家认为叶绿体也是由真核生物吞噬的蓝细菌逐渐形成的,推测叶绿体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器是乙图中的_______(填图乙中的序号)。
27. 研究人员对某耐盐海水稻在0.25g·kg-1NaCl盐胁迫状态下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丙二醛是生物膜的脂质物质过氧化的产物),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盐胁迫过程中,土壤渗透压升高,导致根细胞通过________作用失水。盐胁迫会造成植株生物膜损伤,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2)盐胁迫会导致气孔的开放程度下降,从而降低海水稻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海水稻的细胞质中产生并积累大量可溶性的葡萄糖和脯氨酸等小分子物质,有利于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植物吸水能力,从而适应盐胁迫环境。
(3)探究盐胁迫条件对叶绿体形态和功能的影响,往往在配制叶绿体悬液时加入等渗的蔗糖溶液,目的是________。
28. 以下是几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膜结构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图中Na⁺向外运输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载体蛋白和___________统称转运蛋白,前者转运物质时会发生____________的改变;后者运输分子或离子时,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与分子或离子结合。
(3)图中 K⁺和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图中膜蛋白甲、乙对各种物质的运输,体现了细胞膜在功能上_____________的特点。
(4)葡萄糖进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与图中________(填序号)相似。
①Na⁺向外运输的方式 ②K⁺向内运输的方式 ③Na⁺向内运输的方式 ④葡萄糖向内运输的方式
29. 下图表示某种植株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气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葡萄糖作为呼吸作用的底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浓度为0时,该器官_______________(填“进行”或“不进行”)呼吸作用。
(2)氧气浓度在10%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_,写出该呼吸类型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
(3)在粮食贮藏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粮堆湿度增大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储藏果蔬时,往往需要采取降低温度、氧气含量等措施,其目是_________。
30. 某小组进行“探究pH对酶的影响”的一系列活动。
实验一:“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设置了pH5.0、6.0、7.0和8.0四个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不同pH、不同时间收集到的气体体积(mL)
(1)能否用各组实验完全结束后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作为因变量检测指标,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并不理想,可通过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底物浓度;或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酶的量等措施加以改进。
(3)能否用实验一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_________。
实验二:“探究pH对不同蛋白酶的影响”,对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4)本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据图可知,_________酶更适宜作为食品添加剂。分组
水分消耗量(ml)
Ca2+(%)
K+(%)
Mg2+(%)
甲组
1070
128
27
184
乙组
425
103
35
115
NaCl/(g·kg⁻¹)
叶绿素/(mg·kg⁻¹)
光合速率/(μml·m⁻²·s⁻¹)
脯氨酸含量/(μg·g⁻¹)
丙二醛含量/(μml·g⁻¹)
0
6.2
17
20
5
0.25
3.0
14
440
36
5.0
6.0
7.0
8.0
30
8
10
10
10
60
9
10
10
10
90
10
10
10
10
120
10
10
10
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西乡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