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试 化学试卷 (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Cl-35.5 Ca-40
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B. 灯泡发光C. 矿石粉碎D. 食物腐烂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灯泡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矿石粉碎将物质粉碎,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符合题意;
答案为D。
2. 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炼钢需要氧气,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 空气中的氮气可用来生产氮肥
C. 氮气可用来保存粮食、水果
D 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因为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因此空气中氧气可以炼钢等,故A说法错误;
B.氮气与氢气生成氨气,氨气可以用来生成氮肥,故B说法正确;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氮气可作保护气,用来保存粮食、水果,故C说法正确;
D.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由于氧气、氮气沸点不同,因此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A。
3. 下列物质中,所含正价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氧元素显-2价,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显+4价;
B.高锰酸钾中钾显+1价,氧显-2价,锰元素显+7价;
C.氨气中氢显+1价,氮元素显-3价;
D.碳酸中氢显+1价,氧显-2价,碳元素显+4价;
故选:B。
4.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
A. 汞、氯气B. 石墨、金刚石C. 氨、干冰D. 硫酸铜、氯化钠
【答案】B
【解析】
【详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氯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氯分子构成的,故A错误;
B.石墨、金刚石均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均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正确;
C.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C错误;
D.硫酸铜、氯化钠均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分别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5.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或平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A正确;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故B错误;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故C正确;
D.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
故选B。
6. 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气体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 氮气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二氧化氮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是空气的主要组成成份,不会污染空气,故A符合题意;
B.CO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有毒,会污染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
C.SO2能引起酸雨,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不符合题意;
D.NO2有毒,也能污染空气,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用酒精作燃料
B. 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
C 用铜丝作导线
D. 用活性炭除冰箱中的异味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酒精用作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故A选;
B.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是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易升华,故B不选;
C.用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导电性,故C不选;
D.用活性炭除冰箱中的异味,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吸附性,故D不选;
答案选A。
8. 化学技术驱动“碳达峰、碳中和”。转化为炭黑回收利用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依次发生过程Ⅰ和Ⅱ,“→”表示从反应物到生成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过程Ⅰ的化学方程式为
B. 过程Ⅰ、Ⅱ中有铁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C. 过程Ⅱ中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可作为燃料
D. 在整个反应机理中可循环使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过程Ⅰ为FeO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正确;
B.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有+2价、+3价,FeO中铁元素显+2价,故过程Ⅰ、Ⅱ中有铁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B正确;
C.过程Ⅱ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C错误;
D.过程Ⅰ中FeO是反应物,过程Ⅱ中FeO是生成物,FeO在整个反应机理中可循环使用,D正确;
故选C。
9. 下列化学用语中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表示硫酸铝B. :2个氢原子
C. :表示氮气D. :表示2个铵根离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铝离子化合价为+3,Al2(SO4)3表示硫酸铝,故A错误;
B.H2:表示一个氢气分子,2个氢原子表示为2H,故B错误;
C.N表示一个氮原子,氮气表示为N2,故C错误;
D.是铵根离子,表示2个铵根离子,故D正确;
故选:D。
10. 铼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铼的元素符号为B. 铼的原子序数为75
C. 铼是一种金属元素D.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答案】D
【解析】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铼的元素符号为Re,故A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铼的原子序数为75,故B正确;
C.铼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C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D错误;
答案选D。
11.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B.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
C. 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D. 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A错误;
B.氧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B错误;
C.冰水共存物中只含水这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
D.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与氮元素,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与磷元素,两种物质均属于复合肥,故D正确;
答案选D。
12. 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K+、Na+、Cl-、Fe2+等离子。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数目相等。现取少量此溶液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②取上述反应的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后无气泡生成,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中一定没有Fe2+,一定有Cl-
B. 该溶液一定有K+、Na+
C. 该溶液一定有,可能有Cl-
D. 该溶液中可能有K+、
【答案】B
【解析】
【分析】该溶液无色透明,故一定不含Fe2+。①加入足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该沉淀为BaSO4,一定含。②取上述反应的滤液,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后无气泡生成,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AgCl,无气泡产生,则一定不含、。由于溶液中每种离子的数目相等,则一定含Na+、K+、,一定不含、、Cl-、Fe2+。
【详解】A.根据分析,该溶液中一定没有Fe2+ 、Cl-,A错误;
B.根据分析,该溶液一定有K+、Na+,B正确;
C.根据分析,该溶液一定有,一定没有Cl-,C错误;
D.根据分析,该溶液一定有K+,一定没有,D错误;
故选B。
13. 当前,氨气()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
B. 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
C. 氨气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D. 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比为
【答案】B
【解析】
【详解】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仍为5g,故A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反应前氢气的质量为(52+9+34-80)g=15g,反应后氢气质量为9g,则参加反应的氢气质量为15g-9g=6g,故B正确;
C.氨气分子式为NH3,1个氨气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故C错误;
D.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氨气分子个数比为∶=1∶2,故D错误;
答案为B。
14. 下列基于实验事实的推理,正确的是
A. 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
B. 往溶液中加入少量,迅速产生气泡,可验证是催化剂
C. 用黄铜片刻画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可推测纯铜的硬度大于黄铜
D.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可推测具有可燃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酚酞遇碱变红,因此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可推测该溶液显碱性,故A正确;
B.往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CuO,迅速产生气泡,不能验证CuO是催化剂,还要验证反应前后CuO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B错误;
C.用黄铜片刻画纯铜片,纯铜片上有划痕,可推测纯铜的硬度小于黄铜,故C错误;
D.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可推测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D错误;
答案为A。
15. 镍()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近,镍元素在化合物中常见+2价,下列预测正确的是
A. 能与反应生成
B. 能与盐酸反应产生
C. 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
D. 溶液中的少量杂质可加入粉除去
【答案】B
【解析】
【详解】A.NiO是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NiO不能与NaOH反应,故A错误;
B.NiCO3属于碳酸盐,NiCO3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镍、水和CO2,故B正确;
C.镍()的金属活动性与铁相近,说明Ni的金属活泼性比H强,Ni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镍和H2,故C错误;
D.溶液与粉反应生成FeSO4,引入杂质Fe2+,硫酸铜和镍反应生成硫酸镍和铜,除去硫酸铜带入硫酸镍,故D错误;
故选:B。
16. 基于问题设计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试管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空气,可以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能分离出二氧化锰,对滤液蒸发结晶,能分离出氯化钾,故B不符合题意;
C.将洁净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说明了金属活动性Al>Cu,故C不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7. 下表中有关化学知识的整理和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氯化铵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因为铵根离子能与OH-反应,以防释放出氨气造成肥效降低;②氮、磷、钾元素是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A正确;
B.①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等和烟尘;②使用无铅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选项说法全部正确,B正确;
C.①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②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常用作电光源,C正确;
D.②汽油能溶解油污,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D错误;
故选:D。
18.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A不选;
B.实验过程中,左边试管中的铁钉和水、氧气同时接触,能够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不能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故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B选;
C.铁片和铝粉的表面积不同,不能比较比较铁、铝的活动性,故C不选;
D.由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不同,因此不能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不选;
答案选B。
19.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大
B. 时,甲溶于水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C.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
D. 将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A.比较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A项错误;
B.t2℃时,从图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 g,所以a g甲溶于100 g水中是不饱和溶液,B项正确;
C.t1℃时,从图可知,甲、乙的溶液度为25 g,故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C项错误;
D.将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甲的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乙的溶解度降低,仍然是饱和溶液,D项错误;
答案选B。
20. 某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取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是和。某同学取一定质量的该废液于烧杯中,并向其中逐滴加入溶液充分反应。下列图像是滴加过程中他对烧杯中物质变化情况的分析(溶液呈中性),其中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往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先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后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详解】A.由于先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所以一开始滴加碳酸钠溶液时,不产生沉淀,待混合溶液中HCl消耗完后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此时开始产生沉淀,待CaCl2反应结束后沉淀质量不变,A正确;
B.由于先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所以一开始滴加碳酸钠溶液时,就开始产生气体,待溶液中HCl消耗完之后,不在产生气体,B正确;
C.往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时,先发生的反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大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且碳酸钠溶液中含有水,此时溶液质量增加,后发生的反应为CaCl2+Na2CO3=CaCO3↓+2NaCl,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大于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且碳酸钠溶液中含有水,此时溶液质量继续增加,反应结束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质量继续增加,C错误;
D.由于溶液中含有HCl,溶液一开始pH值小于7,随着碳酸钠的加入,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酸性减弱,溶液测pH值升高,当把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再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此时溶液的pH值等于7,当把氯化钙反应完后,再加入碳酸钠,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溶液的pH值又升高且大于7,D正确;
故选:C。
Ⅱ卷(填空题 共40分)
二、填空题(共40分)
21. 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①溶于水使温度降低的物质_______;
②硝酸亚铁中的阴离子_______;
③人体缺乏_______易骨质疏松。
(2)农业上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芯片”是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工业上用氢气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①如图所示,其中“”表示_______;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数值是_______。
②氮化镓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制取方法:,则化学式_______。
【答案】(1) ①. ②. ③.
(2)
(3)
(4) ①. 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 18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其化学式可表示为:NH4NO3;
②硝酸亚铁化学式为Fe(NO3)2,其中的阴离子是硝酸根离子,其符号为:;
③人体缺乏钙元素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其符号为:Ca;
【小问2详解】
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原理: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uSO4═CaSO4+Cu(OH)2↓;
【小问3详解】
工业上用氢气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制取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氧化物,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氧化物中含有氢元素,即为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①如图所示,其中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69.72”表示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31-2-8-3=18;
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1个Ga、3个Cl原子,反应后有1个Ga、3个H、3个Cl、1个N原子,则X中含有3个H、1个N原子,化学式为NH3。
22.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或收集装置图,请问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用该原理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装置可选用_______(填字母)。
(3)装置与装置相比,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实验室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与氯化铵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可以选用_______;若选用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_______(填“”或“”)通入,还需要装置后接装置_______。
【答案】(1)集气瓶 (2) ①. ②.
(3) ①.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②.
(4) ①. ②.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名称和作用可知,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较纯净,装置可选用AF;
【小问3详解】
装置C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发生装置可以选用A;若选用G装置收集,气体应该从n通入,还需要装置G后接装置H,H装置中倒置漏斗作用是防倒吸。
23. Ⅰ.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丙为气体单质,其余三种物质均为化合物,甲、乙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为液体。“→”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乙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
(2)若丁为无色气体,则乙→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丁→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Ⅱ.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数量庞大。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3)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
(4)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物质除水外,还有_______(填化学式)。
(5)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6)步骤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 ①. ②.
(2) ①. ②. (合理即可)
(3)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
(5)固体部分消失 (6),
【解析】
【分析】Ⅰ.其中丙为气体单质,其余三种物质均为化合物,甲、乙两种物质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为液体,则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水,丙为氧气;
Ⅱ.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加入过量稀硫酸与铜、银、金等比H不活泼的金属不能反应,过滤为滤渣,滤液为硫酸铝、硫酸铁和硫酸;加入足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发生已知反应:,滤液是硫酸铜,加入铁粉置换出Cu,滤渣为Fe、Cu混合物,用过量稀硫酸与Fe反应生成硫酸亚铁,过量可得到Cu;
【小问1详解】
甲、乙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则甲和乙过氧化氢和水中选择,过氧化氢可以生成水,所以甲为过氧化氢,乙为水;故答案为:H2O2;H2O。
【小问2详解】
丙为气体单质,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水可以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氧气,所以丙为氧气,而丁为无色气体,可以生成水,又可以通过氧气转化而来,则丁含有氧元素,则丁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碱反应生成碳酸盐和水,符合框图关系,所以乙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丙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也可以与其他碱反应生成水,答案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电路板粉碎成末可以增加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利于反应充分进行;
【小问4详解】
电路板中铁和铝可与硫酸反应,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所以此时滤液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铝,还有剩余的硫酸;故答案为:FeSO4、Al2(SO4)3、H2SO4。
【小问5详解】
经过步骤①后滤渣主要为铜、银和金,此时经过步骤②只有铜参与反应,银和金不反应,所以铜会溶解,生成硫酸铜,看到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变为蓝色;
【小问6详解】
步骤③的滤液主要为硫酸铜、硫酸和过氧化氢,铁可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Fe+CuSO4═FeSO4+Cu。
24. 海水中有丰富的化学资源。
Ⅰ、下图是海水提取粗盐及得到母液的过程:
(1)图中①是_______池。
(2)母液中含有、、、等物质。其溶解度曲线图如下:
①时,在水中分别加入、制得饱和溶液,再分别降温到,溶液质量变化较大的是_______。
②将母液加热到以上,随着水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晶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3)利用提纯的精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_______。
Ⅱ、制取氯化镁。小明同学以上述母液为原料,设计了在实验室制备氯化镁的方案:
(4)“沉淀”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
(5)小红同学认为以上方案不完善。在“过滤”操作后缺少“洗涤”操作,导致制得的不纯,混有的杂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6)从原料来源和经济角度考虑,在“沉淀”时,工业上用石灰乳而不用溶液,此时,“沉淀”中往往混有石灰乳,可用_______溶液进行洗涤除去。
【答案】(1)结晶 (2) ①. ②. 和
(3)47 (4) ①. ②. 稀盐酸
(5)、和
(6)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中①分离出粗盐和母液,因此图中①为结晶池;故答案为结晶;
【小问2详解】
①由图可知,MgSO4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MgCl2大,60℃时,在100g水中分别加入MgSO4、MgCl2制得饱和溶液,再分别降温到20℃,MgSO4析出晶体多,则溶液质量变化较大的MgSO4,故答案为MgSO4;
②观察溶解度图像,当温度大于70℃,随着温度的升高,MgSO4的溶解度反而下降,NaCl的溶解度一直比较低,所以这两种物质就会结晶析出,即晶体的主要成分是NaCl、MgSO4;故答案为NaCl、MgSO4;
【小问3详解】
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则需水的质量为50g-3g=47g;故答案为47;
【小问4详解】
母液中含有MgSO4、MgCl2,向母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MgSO4、MgCl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因此“沉淀”主要成分是Mg(OH)2;实验室制备氯化镁,过滤后,为不引入新的杂质,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Mg(OH)2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故答案为Mg(OH)2;稀盐酸;
【小问5详解】
过滤后不经洗涤,则氢氧化镁沉淀中会附着滤液中溶质成分,滤液是母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后经过过滤所得,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钠,则滤液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钠、氢氧化钠,加入盐酸后,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因此不经洗涤会使氯化镁中混有杂质为NaCl、Na2SO4、KCl,故答案为NaCl、Na2SO4、KCl;
【小问6详解】
氯化镁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因此沉淀中混有石灰乳,可用氯化镁溶液进行洗涤除去,故答案为MgCl2。
25. 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活性纳米的流程如下:
【资料】①氨水的约为,氢氧化镁完全沉淀的约为;②。
(1)进行操作时,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
(2)加入将溶液酸化,说明溶液的_______7(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试 化学试卷,文件包含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学年入学调研考试化学试卷答案及答案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学年入学调研考试化学试卷pdf、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学年入学调研考试化学试卷答案及答案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高一学年入学调研考试化学试卷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4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