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第一部分(1~2题 14分)
1. 阅读下面从课文中摘录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摘录一: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摘录二: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摘录三: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chún cuì 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摘录四:
天地开辟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水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了,可是单单没有人类。这世间,无论怎样说吧,总不免显得有些huǎng liáng寂寞。
摘录五:
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1)给摘录一、二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①应和______________ ② 荫蔽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摘录三、四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chún cuì __________ ② huāng liáng ____________
(3)解释摘录五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
大相径庭: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摘录一中的“窠”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 “穴”部,再查8画。
B. 摘录二中“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荫蔽”中“谁”是“代词”,“下”是“名词”。
C. 摘录三中“高尚”是褒义词,充满赞美、喜爱、肯定的情感。
D. 摘录四出自《女娲造人》,这是一篇寓言故事。
【答案】(1) ①. hè ②. yīn
(2) ①. 纯粹 ②. 荒凉
(3)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4)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注音。
应和(yìng hè):(声音、语言、行动等)相呼应。
荫蔽(yīn bì):(枝叶)遮蔽;隐蔽。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纯粹(chún cuì ):指不掺杂其他成分的。
荒凉( huāng liáng ):形容人烟少,冷清。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大相径庭:在文中指家养的白鸭和麝香鸭与真正的水鸭在外表上有很大的差异。故意思是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部首查字法、词性及文学常识。
D.《女娲造人》是一篇神话故事,不是寓言故事;
故选D。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材料一:
读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①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人书读得多,身上自然就会带上一股书卷之气,不知不觉中会受到书本的影响,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或温雅脱俗,或不卑不亢,或典雅大方。
材料二:
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莎士比亚说:“②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甲)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1)材料一、二中加线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但分属于不同的类型,①属于______。②属于( )
A. 明喻 B. 暗喻 C.借喻
(2)材料二中的甲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
(3)请为材料一、二拟个共同的题目。
【答案】(1) ①. C ②. A
(2);(分号) (3)读书的重要性(或:与读书相关的内容即可)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材料一中“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把“好书”比作“崭新的世界”,属于借喻,只出现了喻体,没有出现本体和比喻词。故选C。
材料二中“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把“生活里没有书籍”比作“没有阳光”,把“智慧里没有书籍”比作“鸟儿没有翅膀”,属于明喻,出现了本体、比喻词和喻体。故选A。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和“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是两个并列的比喻句,中间应该用分号隔开。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标题。
从材料一可以提取出“读书可以唤醒心灵、引领灵魂,书读得多会有书卷之气,影响言谈举止和气质”等关键信息。
从材料二可以提取出“读好书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塑造良好精神气质,引用苏轼和莎士比亚的话强调书籍的重要性”等关键信息。
综合两则材料,主题关键词有“读书”“气质”“重要性”等。
示例1:读书,成就气质人生
示例2:书香润心灵,气质自芳华
示例3:读书:塑造气质,点亮人生
第二部分(3~20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 古诗文默写(5分)
3. 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古代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熠熠生辉,徜徉其中,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我们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感受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从“_______,山岛竦峙”感受到大海苍茫浑然的气势,从“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感受到新生事物的美好,从“夕阳西下,______”感受到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从“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感受到离别之人团聚后的幸福喜悦。
【答案】 ①.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 水何澹澹 ③. 海日生残夜 ④. 断肠人在天涯 ⑤. 何当共剪西窗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澹、残、涯”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①断人行②,边秋③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④不达,况乃⑤未休兵⑥。
①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shù),驻防。②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③边秋:边塞的秋天。④长:一直,老是。⑤况乃:何况是。⑥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
4. 两首诗均含有“明月”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甲诗借“明月”抒发了_______情感;乙诗借“明月”抒发了______情感。
5. 下列对两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体裁上看,甲诗是七言绝句,乙诗是五言律诗。
B. 两首诗的作者都是唐代伟大的诗人,其中李白被后人尊称为“诗仙”,杜甫被后人尊称为“诗圣”。
C. 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甲诗“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就是这种情况。
D. 乙诗题目中的“舍弟”是指杜甫自己的弟弟,用的是敬辞。
【答案】4. ①. 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 ②. 思乡怀亲 5. D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甲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人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友人一起到夜郎西,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之情。
乙诗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人通过描写白露和明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之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D.有误,选项中“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不是敬辞。
故选D。
(三)(1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丙】
夫志当存①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②,使庶几之志③,揭然④有所存,恻然⑤有所感:去细碎⑥,广咨问,除嫌吝⑦,虽有淹留⑧,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⑨?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⑩于凡庸,不免于下流⑪矣。
(选自诸葛亮《诫外甥书》)
①存:怀有,怀着。②凝滞:心思局限于某个范围;拘泥。③使庶几之志: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④揭然:显露,显然。⑤恻然:恳切的样子。⑥细碎:琐碎的杂念。⑦嫌吝:怨恨耻辱。⑧淹留:滞留,停留。⑨济:成功,实现。⑩窜伏:逃避,藏匿。⑪下流:比喻低下的地位。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非学无以广才 广: ___________
(2)去细碎 去: ___________
7. 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 “若”的义项如下:①动词。像,如。②动词。及,比得上。③代词。你,你们,你的。④连词。如果,假如。结合语境推断,丙文中“若志不强毅”中“若”应解释为_______(填序号)
8.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
9. 乙文加线句包含两个成语,请用楷书依次写出。
10. 丙文是诸葛亮写给外甥的一封家书,诸葛亮写此文的目的是?
【答案】6. ①. 广:增长; ②. 去:抛弃
7. ④ 8. (1)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2)志向应当高远,仰慕先贤。
9.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10. 诸葛亮写此文的目的是告诫外甥要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高尚的品德,追求卓越的才能,避免沦为平庸之人。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句意: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广:增长。
(2)句意:抛弃琐碎的杂念。去:抛弃。
【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若志不强毅:如果志向不坚定。若:如果。应解释为④。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翻译。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三军:军队;夺:改变;志:志气。
(2)存:怀有;高远:高远的志向;慕:仰慕。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及书写。
乙文加线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中包含了“淡泊明志”和“宁静致远”两个成语。笔画规范,横平竖直,撇捺舒展,点画到位。
淡泊明志: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宁静致远: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这句话明确指出应当怀有高远的志向,仰慕先贤,断绝情欲,舍弃束缚,意在引导外甥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以先贤为榜样,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远大的理想。
“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鼓励外甥摒弃琐碎杂念,广泛咨询请教,消除怨恨耻辱,即使有所停滞也不要担心,这是在教导外甥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积极学习和进步,为实现志向而努力。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这里从反面强调如果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就会沦为平庸之辈,进一步告诫外甥要坚定志向,培养大气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避免陷入世俗的平庸,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睛】参考译文:
【甲】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乙】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丙】一个人应当怀有高远的志向,仰慕先贤,断绝情欲,舍弃停滞于世俗的束缚,使自己接近或近似于先贤的志向,显露并坚守心中的志向,恳切地有所感悟。摒弃琐碎的杂念,广泛地咨询请教,消除怨恨耻辱,即使有所滞留,又哪里会损伤自己高远的志趣呢?哪里会担心不能成功呢?如果志向不刚强坚毅,意气不慷慨激昂,只是碌碌无为地被世俗所困,默默地被个人情感所束缚,永远逃避藏匿在平庸之辈中,就免不了沦为地位低下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
(一)(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狼的智慧
毕淑敏
①“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是北方的狼。南方的狼是什么样,我不知道。不知道的事不瞎说,我只知道北方的狼。”
②一位老猎人,在大兴安岭蜂蜜般黏稠的篝火旁,对我说。猎人是个渐趋消亡的职业,他不再打猎,成了护林员。
③我说:“不对。是大猩猩。大猩猩有表情,会使用简单的工具,甚至能在互联网上用特殊的语言与人交流。”
④“我没见过大猩猩,也不知道互联网是什么东西。我只见过狼。沙漠和森林交界地方的狼,最聪明。那是我年轻的时候啦……”老猎人舒展胸膛,好像恢复了当年的神勇。
⑤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 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
⑥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着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险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逃脱,如果爬向沙丘,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
⑦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地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生平见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只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
⑧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 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 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火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
⑨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其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驼粪,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
⑩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然后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选自《青苹果·高中版》)
11. 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智慧,请概括回答。
12.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⑦段画线句。
那是我生平见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只黑箭。
13. 第⑨段中画线句子“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中加点词“居然”和“老”有什么表达效果?
14. 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你如何看狼这种动物?
材料: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答案】11. ①狼用咬死的动物的胃做成皮筏,全家过河;②母狼为保护小狼,用爬坡延迟猎人的速度,赢得隐藏儿女的时间;③母狼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
1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狼比作“黑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狼奔跑的速度之快,突出了狼为了保护幼崽的拼命和机智。
13.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突出了母狼的智慧超出了老猎人的意料,体现了老猎人对母狼的敬佩之情;“老”字突出了老猎人经验丰富,更能衬托出母狼的智慧。
14. 狼是一种聪明、机智、勇敢的动物,它们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母爱。但在某些情况下,狼也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威胁。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狼这种动物,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利,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概括。
根据第⑤段“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可知,这段详细描述了狼在面对带着多只小狼过河的难题时,想出了巧妙的办法,利用咬死的动物胃制作皮筏,展现出狼的聪明才智和为保护子女的用心。
根据第⑥段“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着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险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逃脱,如果爬向沙丘,狼虽然爬得快,好像比人占便宜,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了”可知,母狼在被追捕的危急时刻,没有选择常规的逃跑路线,而是出人意料地爬向沙丘,体现了它不同寻常的策略。
根据第⑦段“这是一只奇怪的狼,也许它昏了头。我这样想着,一步一滑爬上了高高的沙丘。果然看得很清楚,狼在飞快地逃向远方。我下坡去追,突然发现小狼不见了,当时顾不得多想,拼命追下去。那是我生平见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只黑箭。追到太阳下山才将它击毙,累得我几乎吐了血”可知,母狼成功地通过爬沙丘的举动,吸引了猎人的注意力,为隐藏小狼争取了时间。
根据第⑧段“我把狼皮剥下来,挑在枪尖往回走。一边走一边想,真是一只不可思议的狼,它为什么如此犯忌呢?那两只小狼到哪里去了呢?已经快走回家了,我决定再回到那个沙丘看看。快半夜才到,天气冷极了,惨白的月光下,沙丘似一座银子筑成的坟,毫无动静。我想真是多此一举,那不过是一只傻狼罢了。正打算走,突然看到一个隐蔽的凹陷处,像白色的烛火一样,悠悠地升起两道青烟”可知,这里进一步说明母狼的举动让猎人感到困惑,也为后面发现小狼的藏身之处做了铺垫。
根据第⑨段“我跑过去,看到一大堆干骆驼粪,白气正从其中冒出来。我轻轻扒开驼粪,看到白天失踪了的两只小狼,正在温暖的驼粪下均匀地喘着气。地上有狼尾巴轻轻扫过的痕迹,活儿干得很巧妙,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可知,母狼巧妙地利用干骆驼粪隐藏小狼,并且用尾巴抹平痕迹,展示了它的机智和细心。据此概括为:母狼为保护小狼,用爬坡延迟猎人的速度,赢得隐藏儿女的时间。
根据第⑩段“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然后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可知,母狼在面临猎人追捕的绝境中,毅然选择牺牲自己,为孩子争取生存的机会,这种伟大的母爱和智慧令人动容。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第⑦段画线句“那是我生平见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只黑箭”,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狼比作“贴着地皮的一只黑箭”。从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来看,狼在拼命逃跑时速度极快,而箭的特点也是速度迅猛,两者在这一方面具有相似性。通过这样的比喻,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狼奔跑的速度之快,仿佛一支离弦的黑箭般一闪而过。“黑箭”这个喻体给人一种凌厉、果断的感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狼在为了保护幼崽时所展现出的拼命精神。它毫不畏惧猎人的追捕,用尽全身力气奔跑,体现了狼的机智和勇敢。这种表达不仅使语言更加生动鲜活,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还让读者对狼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后文揭示母狼以一死换回孩子生存的伟大母爱做了铺垫。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第⑨段中画线句子“在白天它居然瞒过了我这个老猎人的眼睛”,“居然”在句中起到了强调意外之感的作用。通常情况下,老猎人凭借丰富的经验,自认为能够洞察猎物的各种行为。然而,母狼却能够在白天巧妙地隐藏小狼,成功瞒过了老猎人。这个词强烈地表达出老猎人的惊讶和意外,他没有想到母狼会有如此高明的手段。这种出乎意料的感觉,进一步凸显了母狼的智慧之高,超出了老猎人的预期。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母狼为了保护幼崽,展现出了非凡的机智和谋略,让老猎人不得不对其刮目相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老猎人对母狼的敬佩之情。
“老”字突出了猎人经验丰富。作为一个老猎人,他经历过无数次的狩猎,见识过各种动物的行为和策略。在读者的认知中,老猎人应该是非常敏锐和有洞察力的。然而,母狼却能够在老猎人的眼皮底下成功隐藏小狼,这就更加衬托出母狼的智慧非凡。“老”字与母狼的智慧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也被母狼的聪明才智所折服,进一步凸显了母狼智慧的高超和令人惊叹之处。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第⑤段“狼带着小狼过河,怎么办呢?要是只有一只小狼,它会把它叼在嘴里。若有好几只,它不放心一只只带过去,怕它在河里游的时候,留在岸边的子女会出什么事,于是就咬死一只动物,把那动物的胃吹足了气,再用牙齿牢牢紧住蒂处,让它胀鼓鼓的好似一只皮筏。它把所有的小狼背负在身上,借着那救生圈的浮力,全家过河”可知,狼在面对带多只小狼过河的难题时,想出用动物胃制作皮筏的办法,展现出其聪明机智,能够灵活运用周围的资源解决问题。 根据第⑥段“有一次,我追捕一只带着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缩短,狼妈妈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可知,母狼在被追捕的危急时刻,没有选择常规的逃跑路线,而是勇敢地向看似不利的沙丘爬去,这种冒险的选择体现了它的勇敢。
根据第⑦段“那是我生平见的跑得最快的一只狼,不知它从哪儿来那么大的力气,像贴着地皮的一只黑箭”可知,在逃跑过程中,狼展现出惊人的速度和力量,为了保护小狼,不顾一切地奔跑,凸显了它的勇敢。
根据第⑩段“那只母狼,为了保护它的幼崽,先是用爬坡延迟了我的速度,赢得了隐藏儿女的时间,然后从容地用自己的尾巴抹平痕迹,并用全力向相反的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存”可知,母狼为了孩子,不惜牺牲自己,勇敢地与猎人对抗,充分体现了它伟大的母爱。
从链接材料《狼》看狼的特点:“狼亦黠矣”,说明狼是狡猾的动物。两狼配合,意图通过假装睡觉等手段迷惑屠夫,趁机攻击,但最终还是被屠夫识破并杀死。
综合来看,狼是一种复杂的动物。一方面,它们具有聪明、机智、勇敢和充满母爱的优点,在生存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情感。另一方面,在与人类的接触中,可能会因为生存需求或本能而表现出对人类的威胁,如链接材料中的狡猾攻击行为。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狼这种动物,尊重它们的生存权利。当狼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管理和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人类活动的管理等,以实现人与狼的和谐共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王几何
马及时
①从小学跨进初中校园,一切都是新鲜的,特别是几何那门全新的功课。所以,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大家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
②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
③铃声一响,全班42双黑眼睛一齐望向教室门。须臾,一个头方耳大、矮胖结实的中年人夹着一本厚书和一个大圆规、一个大三角板挤进门,眨眼工夫就站到了讲台上。
④胖人能走这么快? 全班同学大吃一惊,教室里更安静了,静得只听见周围深沉的呼吸。
⑤可是,一分钟过去了,那矮胖老师一句话不说,像一尊笑面佛一样,只是站在讲台上哑笑。眉梢、眼角、鼻孔、嘴巴、耳朵,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⑥矮胖老师足足又哑笑了两分钟。
⑦太神奇了,他该不是聋哑学校的老师吧? 全班同学再也忍不住了,大家弯腰,摇头,挤眉,弄眼,一齐哄堂大笑!
⑧矮胖老师依然不说一句话,但却渐渐收起了笑容,用黑板刷轻轻敲击着讲台上的课桌,待全班同学安静下来,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
⑨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⑩矮胖老师站在讲台上,双目含笑,右嘴角微微斜翘,胖脸上一副得意扬扬的表情。待全班42双黑眼睛惊讶得每一双都放大半公分后。他突然转过身去,面向黑板,挥手写下了排球大的三个字:王玉琳。
⑪“这就是我的大名!”他说,声音出奇的洪亮。
⑫全班男女同学被他那金属般的声音镇住了,大气也不敢出,一个个睁大双眼,屏息静听。
⑬“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
⑭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
⑮王老师却毫不理会满教室的笑声,继续用他那金属般的声音说:“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 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⑯老师在黑板上公布自己的绰号,并且希望大家以绰号相称,在那些做什么事都严肃认真、呆板教条的年代,这样的稀奇事,不是太离谱了吗? 但少年时代总是充满了叛逆,越离谱的事大家越喜欢,于是全班同学兴趣高涨。一个个洗耳恭听这矮胖幽默的绰号叫“王几何”的老师到底还要说些什么有趣的话。
⑰矮胖老师继续用黑板刷轻敲课桌,以镇住教室里的嘈杂声。 “上几届有的同学说:王老师你画的那圆圈有啥了不起? 我们也会画!”
⑭胖得像弥勒佛一般的王老师,站在讲台上眉开眼笑: “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
⑲简直要让人笑破了肚子,几何课竟变成了图画课!
⑳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 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
㉑可是,大家哪里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圆和画三角形?笑得双手发抖的同学们,一个个变得笨手笨脚,画的全是鸡蛋、鸭蛋、苹果、梨和丑陋的三角架!
㉒人人都笑得满脸泪水,喉咙发肿。
㉓几十年后。我依然可以对天发誓:这是我这辈子笑得最得意忘形、最舒畅、最厉害的一次。
㉔几何老师在同学们快乐得泪流满面的大笑中结束了第一堂课。
㉕王老师下课前的结束语是: “请注意,我并不是要大家死板地学我画圆、画三角形。我教了20多年中学几何,是一个一辈子热爱几何教学的教书匠,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 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㉖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
㉗同学们对王老师第一堂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痛快!
㉘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
15. 阅读8~26段, 完成表格内容。
16.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选文第⑮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
17. 说说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18. 从文中看,王几何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答案】15. ①呆呆地想;②哄堂大笑
16. 运用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王老师对自己绰号的喜爱,表现了王老师的幽默风趣。
17. 内容上:总结全文,点明了王老师这堂课给学生带来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学生对王老师的喜爱和敬佩之情。结构上: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18. 王几何是一个业务水平极高、幽默风趣、教学有方、严肃认真的老师。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与概括。
第一空,根据第⑨段“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段”可知学生的反应是:呆呆地想。
第二空,根据第⑬段“‘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和⑭段“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可知学生们的反应是:哄堂大笑。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第⑮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这就是那些老同学给我取的绰号。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这个句子是王老师对自己绰号的解释,因此是语言描写。“天啦,本人太喜欢这美妙的绰号了”表现了王老师对自己绰号的喜爱。“可惜,从来没有一个同学当面喊我王几何”,是王老师对学生没有当面喊他绰号的遗憾之情,展现了他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要求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在内容上,“这堂课的喜剧效果让42个中学生一辈子铭记在心”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指出了这堂课的重要意义,总结了王老师上的第一堂课的喜剧效果让刚进中学的学生们一辈子铭记在心。“让42个少年永远记住他们的中学时代:有一位业务水平极高、人人都盼望他上课的幽默风趣的老师”表达了学生对这位幽默风趣的老师的喜爱与敬佩之情。
在结构上,“他的名字叫做王玉琳,绰号叫做王几何”,与文章开头第①段“我们初一上第一节几何课时,大家睁圆了眼睛,认真而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第②段“几何老师会是怎样一个人呢”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情节更加严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第⑧段“他突然面向课堂,反手在背后的黑板上徒手画了一个篮球大的圆,紧接着,又反手画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第⑨段“那生动地站在黑板上的圆和等边三角形又标准,又好看,于是全班同学都呆呆地想:用圆规和三角板画,恐怕也不过如此吧”,王老师反手画圆和等边三角形的动作以及学生们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业务水平极高;
结合第⑬段“‘上几届的同学。承蒙他们的特别关爱,私下里给本老师取了个绰号——’矮胖老师缓缓转过身去,挥手在黑板上优雅地又写了三个大字:王几何”、第⑭段“真是太幽默了,全班男生、女生哄堂大笑”,从他介绍自己绰号时的语言和学生们的哄堂大笑,可以看出他幽默风趣;
结合第⑭段“现在,我就请同学们一个个上台来,用不着反手,只是正面徒手画圆和三角形”、第⑳段“如此喜剧的事大家岂肯放过? 转眼间,只见男女同学轮番走上讲台”,从他让学生上台画圆和三角形的教学方式,可以看出他教学有方;
结合第㉕段“我反手画圆,只是向大家说明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磨成针! 我要大家牢记的是一种热爱知识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第㉖段“奇怪的是,王老师说这番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从他最后严肃地说出那番话,可以看出他严肃认真。
三、整本书阅读(7分)
19. 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塑造得最为成功、最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下列回目均和孙悟空有关,你认为应该精读的回目是?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第九十八回 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
【答案】应该精读的回目是第七回。理由: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描写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的情节,这是孙悟空命运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他性格成长的关键阶段。在这一回中,孙悟空展现了他的勇敢、反抗精神和强大的实力,同时也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对他的成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精读这一回,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对理解整个故事的主题和意义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题目中明确指出孙悟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为成功和受欢迎的艺术形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精读回目时,要考虑哪些回目能够更好地展现孙悟空的独特魅力、性格特点和成长历程。给出的四个回目分别涉及孙悟空不同的阶段和经历。第一回是他的诞生,灵根育孕,开启了他的修行之路;第七回是他与天庭的激烈冲突以及被镇压,这是他命运的重大转折;第二十七回是他在取经途中与唐僧的矛盾冲突,凸显了他的忠诚与勇敢;第九十八回是他取经成功,功成行满。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分析每个回目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确定应该精读的回目。在分析理由时,可以从情节的精彩程度、人物形象的刻画、主题的表达等方面入手。
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的诞生,包括花果山仙石孕育出石猴等内容。这一回交代了孙悟空的起源,让我们了解到他的神奇诞生背景,为其后续的性格和行为奠定了基础。可以从中体会到神话世界的奇妙和想象力,感受作者对孙悟空这个独特形象的精心构思。
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重点展现了孙悟空与天庭的激烈冲突以及最终被如来佛祖镇压的过程。 此回充分体现了孙悟空的强大神通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他在八卦炉中历经磨难却毫发无损,还炼就了火眼金睛,再次大闹天宫,把他的勇敢、叛逆和强大的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被压五行山下的结局,既让人感慨他的命运转折,又为后文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埋下重要伏笔,在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和整个故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讲述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却被唐僧误解并驱逐的情节。这一回深刻地刻画了孙悟空与唐僧之间的矛盾冲突。孙悟空凭借火眼金睛识破白骨精的伪装,为保护唐僧不顾师父的误解坚决除妖,展现了他的忠诚、勇敢和果断。同时,被师父驱逐的情节又让我们看到了孙悟空的无奈和委屈,使他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此外,这一回也反映了取经团队内部的磨合与成长过程。
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描述了孙悟空等人取经成功后的情景。这一回标志着孙悟空取经之旅的圆满结束,让我们看到了他历经磨难后的成长和收获。可以从中体会到努力与坚持的意义,以及故事的圆满结局带来的欣慰感。
第一回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的诞生和成长背景,虽然重要,但相对来说不如第七回对孙悟空的性格和命运产生的影响直接。第二十七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与白骨精的斗争以及被唐僧驱逐的情节,虽然也很精彩,但与第七回相比,对孙悟空的整体形象塑造和故事的发展主线来说,相对次要一些。第九十八回主要讲述了取经的结局,孙悟空功成行满,虽然是故事的重要部分,但对于理解孙悟空的性格和成长过程来说,不如第七回重要。因此,综合考虑,应该精读第七回。
20. 阅读下面从《朝花夕拾》中摘录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摘录一:
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
(节选自《二十四孝图》)
摘录二: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读的书多起来,画的画也多起来; 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段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都有一大本。
摘录三: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 《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节选自《阿长与<山海经>》)
(1)摘录二选自 《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_》
(2)依据摘录的内容,说说鲁迅对儿童教育有些什么体验和看法。
【答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鲁迅的儿童教育体验:在塾师的严厉管束下,儿童的阅读兴趣受到压抑。
看法:儿童教育应该尊重儿童的天性,让儿童能够自由地阅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由摘录二“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有几个便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我是画画儿,用一种叫作‘荆川纸’的,蒙在小说的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像习字时候的影写一样……”,结合阅读积累可知,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描图等,这些内容都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关于三味书屋的描写相关,讲述了作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一些趣事。所以摘录二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的无聊生活,揭示了孩子广泛的生活爱好与束缚孩子天性的封建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孩子健康活泼成长的合理要求。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摘录一中可以看出,塾师禁止学生看略有图画的本子,甚至呵斥、打手心,这表明在塾师的严厉管束下,儿童的阅读兴趣受到了压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的自由思考和个性发展。这种教育方式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儿童教育的过度干预。
摘录二中,鲁迅回忆了自己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描图等,这体现了图画书在儿童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能够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艺术兴趣。同时,他也暗示了这种自由创作的机会在当时并不多见,反映了教育环境对儿童个性发展的限制。
从摘录三可以看出,鲁迅对带有画的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特别提到对《花镜》等书籍的喜爱,这些书籍不仅拓宽了他的知识面,也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进一步体现了鲁迅对儿童教育应提供丰富多样教育资源的看法。
综上所述,鲁迅认为儿童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让儿童能够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而不是受到过多的束缚和压抑。
四、写作题
21. 阅读材料,写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他们或许给予我们帮助,或许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或许给我们带来启示。某一天,你在公园里散步,看到一位老人正在默默地捡起地上的垃圾,他的行为让你深受感动。
题目:《那一刻,我感动了》
要求:
①请结合材料,讲述你所经历的那个让你感动的瞬间。
②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③字数不少于500字。
④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答案】例文:
那一刻,我感动了
在公园的一角,我看到一位老人默默地捡起地上的垃圾,他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那一刻,我的内心被深深触动,记忆的闸门也缓缓打开,思绪飘向了那个属于我的感动瞬间。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天空中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我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刺骨的寒风让我不禁裹紧了身上的棉衣。路过一个公交车站时,我看到一位清洁工阿姨正在认真地清扫着站台周围的积雪。
她穿着一件橘黄色的工作服,头上戴着一顶帽子,脸上围着一条围巾,只露出一双眼睛。她的手冻得通红,但依然拿着扫帚用力地扫着雪。她的动作是那么的娴熟,那么的认真,仿佛在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任务。
就在这时,一辆公交车驶进了站台。车门打开后,一位老人走了下来。他的脚步有些蹒跚,手里还提着一个沉重的袋子。清洁工阿姨看到老人后,立刻放下手中的扫帚,快步走上前去,接过老人手中的袋子,搀扶着老人走下了站台。
老人感激地看着清洁工阿姨,嘴里不停地说着谢谢。清洁工阿姨微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她又拿起扫帚继续清扫积雪。
看着这一幕,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寒冷的冬日里,清洁工阿姨的行为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的心灵。她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清洁工,但她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善良和爱心的含义。
那一刻,我感动了。我被清洁工阿姨的善良和爱心所感动,也被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所感动。我想,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像清洁工阿姨这样的人,他们默默地付出着,用自己的行动传递着正能量。
从那以后,每当我看到那些默默奉献的人,我的心中都会充满感动。我也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人,传递温暖和关爱。因为我知道,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许就能给别人带来巨大的感动。
看着公园中那位老人依然在认真地捡着垃圾,我心中再次涌起一股暖流。那个感动的瞬间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激励我在生活中也成为一个温暖他人、传递正能量的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主题明确,以“那一刻,我感动了”为题,重点在于描述自己感动的瞬间。材料关联,材料给出了在公园看到老人捡垃圾这一情景,可从该情景引发自己的联想和感悟,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动瞬间。
立意:可以从老人的行为中感悟到善良、奉献的力量,进而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品质给自己带来的感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关爱,以及这些美好情感对自己的触动;表达对生活中那些默默付出、传递正能量的人的敬意,以及自己被感动后积极向上的心态。
选材构思:开头由公园中老人捡垃圾的场景引入,表达自己被老人的行为触动后,开始回忆起自己的感动瞬间。中间:详细描述自己感动的瞬间。可以是在困难时刻得到陌生人的帮助,如在雨中摔倒被路人扶起并送了一把伞;也可以是看到身边的同学默默为班级付出,如每天最早到教室打扫卫生等。运用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和情感。比如描写陌生人的微笑、温暖的话语,同学认真打扫的动作、专注的神情等。结尾:再次回到公园中老人捡垃圾的场景,强调这种感动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表达自己将传承这些美好品质的决心。在写作时可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如一开始对这个行为不以为然,觉得再普通不过了,而且也不是什么特别值得留意的事情,但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他始终如一就让人很感动了,抓住某个瞬间,放大人物形象,给人深刻印象。
老师表现
学生反应
王老师在黑板上反手画圆和等边三角形
①
王老师写出并介绍自己的绰号
②
王老师请大家上台画圆和三角形
笑得满脸泪水, 喉咙发肿
王老师下课前讲了富有教育意义的结束语
鸦雀无声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
[语文][期末]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期末]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共8页。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市回民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