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模拟试卷(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模拟试卷(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范围1~2单元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 实验室几种仪器和物品在聊天,你认为叙述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酒精灯:王磊用完忘了盖上灯帽,酒精挥发了
B. 细口瓶:有些同学操作不规范,我的标签被腐蚀了
C. 日光灯: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大家带来了光明
D. 陶土网:别小看我,我有隔热作用
2. 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氮气难溶于水B. 酒精具有挥发性
C. 氢气具有可燃性D. 液氧是淡蓝色液体
3. 某市于某日下了一场大雨,下表是该市连续两天的空气质量日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B. 造成该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
C. 该市11月4日空气质量状况优
D. 雨后一氧化碳含量变化不大,说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4. 化学课上老师吹灭燃烧的蜡烛时,有白烟产生。为探究白烟成分,有同学提出“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建立假设B. 设计实验C. 获得结论D. 交流评价
5. 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一致的是
A 试管炸裂B. 试剂外流
C 酒精洒出D. 读数偏小
6. 按如图所示进行趣味实验,量筒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实验中涉及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A. 产生的泡沫可用于灭火B. 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反应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同D.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涉及分解反应
7. 在做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排水法收集)及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对出现这些现象或结果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加热很长时间集气瓶内只有少量气体——制气装置气密性不好
B. 停止加热后试管底部破裂——先撤酒精灯,后从水中抽出导管
C. 水槽中的水变红——试管口没有加一团棉花
D. 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未观察到铁丝燃烧——集气瓶内没有氧气
8.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 物质发生缓慢氧化时没有放出热量
C.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D. 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用淡蓝色火焰
C.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0.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生成物质只有一种,所以有一种物质生成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 制取氧气必须检查装置气密性,所以制取气体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任何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D.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11. 下列选项中,X、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X 是化合反应,Y 是氧化反应
B. X 是化合反应,Y 是分解反应
C. X是化合物,Y是纯净物
D. X 是氦气,Y是稀有气体
12. 下列实验可以达到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1~2秒后取出,观察到火焰___________(填“a”、“b”或“c”)处对应的火柴梗部分最先变黑。
(2)对于图2操作造成的后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如图3是持试管的几个不同角度,用字母填空:
①用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固体粉末,试管应为___________。
②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试管应为___________。
③洗干净的试管放置到试管架上,试管应为___________。
14.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b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相比于B装置,选用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4)E装置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欲使用E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15. 空气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下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进行合成农业上一种重要的化肥-尿素的工艺流程。请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它占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
(2)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医疗急救B. 食物防腐C. 航天火箭D. 气焊气割
(3)空气分离出X气体和氧气的变化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___________变化。
(4)从环保角度看,下列保护空气措施合理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将会排放大量污染气体的工厂搬到人烟稀少的地方
B. 提倡步行、骑自行车等出行方式
C. 在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强节日气氛
D. 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新型清洁能源
(5)写出合成尿素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无需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___。
16.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1:验证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1)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IV称得的固体质量为___________g。
(3)证明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实验2:探究催化剂种类和质量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的影响。
【进行实验】
称取催化剂置于三颈瓶中,塞紧胶塞,用注射器将3mL5%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注入。测定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所用的时间,实验记录如表:
注:①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过氧化氢已完全分解。
②在可控范围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催化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4)实验2中,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
(5)实验⑤⑥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7.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就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实验探究:
(1)甲组同学选用教材中的实验装置(见图Ⅰ)进行实验,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应该在装药品前先 ___________。
乙组同学对图Ⅰ装置进行了大胆改进(见图Ⅱ),选用容积为30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进行实验,效果良好。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ⅰ将足量红磷装入试管中,将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图Ⅱ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ⅱ点燃酒精灯。
ⅲ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ⅳ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2)图Ⅱ实验中,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___________mL刻度处才停止。若上述步骤ⅲ中,未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其他步骤不变,则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的活塞将先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后向___________(“左”或“右”)移动,最终活塞停在2mL刻度处。
(3)对照图Ⅰ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_____(回答一点即可)。日期
污染物及污染指数
质量级别
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PM10
11月3日
21
84
31
25
二级
11月4日
20
23
12
11
一级
A.检验装置的
气密性
B.验证二氧化锰可作
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C.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D.比较二氧化碳
含量的高低
序号
初始温度/℃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所用时间/s
①
30
二氧化锰
0.03
8
②
30
氯化铁
0.03
32
③
30
氯化铁
0.04
29
④
30
氯化铁
0.05
28
⑤
30
氯化铜
0.03
3364
⑥
30
氯化铜
0.04
837
⑦
30
氯化铜
0.05
46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淮海中学2023_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