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清远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地理冲刺卷一
展开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各地人口呈现出更复杂的流动状况,如江苏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口的流动。下图是2015~2018年长三角四省市人口净流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A.安徽、江苏、上海、浙江B.安徽、上海、浙江、江苏
C.上海、安徽、江苏、浙江D.上海、江苏、浙江、安徽
2.关于长三角四省市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净流入最大的省市经济实力最强B.产业转型升级和政策调控是主导因素
C.交通改善是甲地人口流入变化的主因D.四省市人口流动受自然增长模式影响
3.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心地的级别越高,六边形的面积就越大B.同一级别的六边形服务范围是互相嵌套的
C.不同级别的六边形服务范围是相互嵌套的D.同一级别的六边形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
长白山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变化最为完整。而火山灰分布区易受流水侵蚀,植被生长环境很不稳定,植被发育较差。下图示意长白山火山灰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
A.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针叶林一亚高山岳桦林一高山苔原
B.常绿阔叶林一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高山草甸一高山苔原
C.针叶林一亚高山岳桦林一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高山冰原
D.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高山草甸一针叶林一高山冰原
5.东坡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
A.气温B.降水量C.光照D.土壤
6.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伊犁河上游指雅马渡水文站以上河段及支流,地处天山山脉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随着河谷内经济的发展,有专家提议在雅马渡水文站上游1.3km处修建雅马渡水坝。下图示意伊犁河水系及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伊犁河上游水源主要来自天山的直接原因是天山( )
A.地下水资源丰富B.冰雪融水丰富C.拦截东南季风D.湖泊数量较多
8.若修建雅马渡水坝,则伊犁河( )
A.流量大幅度减少B.径流变得稳定C.河水水质变清洁D.结冰期渐长
9.影响伊犁河上游支流多分布在北岸的因素是( )
A.地势B.气候C.植被D.土壤
乘坐飞机出行是人们常见的行为,保证安全平稳飞行是航空公司的职责,气压相对较高,有利飞行。民航客机起飞和降落阶段处于对流层,在平流层都是巡航阶段,也是飞机平飞阶段。民航客机一般巡航在一万米左右高空。孟晚舟女士2021年9月25日乘坐中国航空包机,从加拿大温哥华(49°13′N,123°06′E)出发,途经北极上空到达中国深圳(22°30′N,114°E)。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对流层气温存在垂直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大气逆辐射强,地面增温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D.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1.孟晚舟女士回国乘坐的客机,其飞行所在大气层的变化是( )
A.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B.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C.一直在平流层飞行D.一直在对流层飞行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自2007年开始,马铃薯种植面积与总产量长期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2015年,农业部提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马铃薯成为继水稻、小麦和玉米后的第四大主粮。图1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划图,图2示意1960—2010年我国四大主粮每产一吨粮食所需土地面积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马铃薯种植区划图反映了( )
A.气候、地形造成马铃薯的分布差异B.马铃薯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C.马铃薯对环境的适应性比小麦弱D.马铃薯将成为我国第一大主粮作物
13.我国四大主粮作物单产最高的是( )
A.小麦B.水稻C.玉米D.马铃薯
14.国家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影响是( )
A.马铃薯耐寒耐贫瘠B.加重资源环境压力
C.利于增加就业机会D.取代水稻、小麦地位
糜子为一年生农作物,生长期短,5月下旬或6月份开始种植,生长周期在3个月左右,单产低,最高亩产在300kg左右,在东北地区全境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均可种植。糜子种植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曾经是我国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糜子加工出来的大黄米又糯又甜,做出来的米饭口感香浓,在东北地区农民的餐桌上,大黄米饭是最受农民欢迎的主食。在种植水稻之前,糜子是东北地区农民的主要细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在我国东北地区,水稻取代糜子的主要原因是( )
A.口感好B.分布广C.单产高D.技术优
16.扩大我国糜子生产规模最合理的措施是( )
A.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量B.调整种植结构,扩大种植面积
C.加大营销力度,扩大市场D.培训从业人员,提高生产效率
二、综合题(3题,共52分)
17.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读非洲塞内加尔河流域图、塞内加尔河①、②两地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和③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 每年5、6月,来自撒哈拉沙漠强烈干热的哈马丹风影响塞内加尔河流域,往往使流域北部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创,大批庄稼幼苗死亡,不得不重播或改种其他作物。
(1)比较塞内加尔河①、②两地洪峰流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简析塞内加尔河流域北部5、6月经常出现大批庄稼死亡的原因。(8分)
(3)渔业占塞内加尔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为该国第一大创汇产业。分析渔业成为塞内加尔经济支柱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敦格铁路是连接甘肃省敦煌市至青海省格尔木市的国铁Ⅱ级电气化铁路,为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沿线地区脱贫攻坚增添了“新引擎”。铁路沿线的沙山沟特大桥是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高架桥梁,受风沙活动影响小。阿尔金山的山前洪积平原因受地壳运动和洪水冲刷侵蚀而形成沙山沟,在沙山沟两侧,被剥蚀的丘陵台地上覆厚度仅0.5--1米的沙层,沙层覆盖台地形成高约50米的沙山。下图示意敦格铁路分布及沙山沟特大桥周边地形情况。
(1)从气候角度说明工人修建沙山沟特大桥时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2)简析沙山沟特大桥两侧沙山的形成过程。(8分)
(3)简述敦格铁路修建的积极意义。(6分)
19.贵州省遵义市空气质量优良,水土清洁干净,农业资源丰富,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遵义市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石漠化是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喀斯特地区,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植被严重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贵州省目前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从2011年起,遵义市13个县、区(市)列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
(1)推测遵义市石漠化最严重的时期,并分析石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回答石漠化对贵州省农业生产条件的不利影响。(6分)
时间
1950年
1965年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2016年
森林覆盖率
32.5%
16.16%
15.11%
14.12%
26.13%
39.18%
57.69%
参考答案:
1.D 2.B 3.B
【解析】1.据所学知识,产业结构调整会影响人口流动。根据材料可知,甲地体现的主要是人口流出,据所学知识,上海市作为四个城市中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受政策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劳动力外流,人口流动状况以人口流出为主,符合甲地的人口流动特征;乙地人口净流入量较少,根据材料,江苏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将制造业等向省外转移,对劳动力需求小,乙地人口流动状况符合江苏省的特征;浙江省经济发达,外来人口多,第三产业服务业就业机会多,人口净流入呈增加态势,丙图符合浙江省特征;安徽作为新加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的省份,在承接产业转移前,劳动力需求量不大,承接产业转移后,劳动力需求增大,因此其人口流动净迁入量先降低后增加,丁地符合其。故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 根据材料和上题可知,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但人口净流入量不是最大的,A错;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产业转型升级和政策调控是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B正确,C错误;四省市人口流动并不受自然增长模式影响,D错误。故选B。
3.中心地的级别越高,六边形的面积就越大,A叙述正确;高一级和低一级别的六边形服务范围是互相嵌套的,B错误,C叙述正确,同一级别的六边形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存在竞争,D叙述正确,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在现代社会中,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需注意的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规划中,上海作为龙头城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控制人口增长,注重劳动力由数量向质量转变,故对人口流入管理最为严格;江苏全力推行产业结构调整,也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口流入的态势;浙江省承接上海和江苏转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大,故其人口净流入呈增长态势。
4.A 5.D 6.D
【解析】4.该山脉是长白山,山麓地带是针阔混交林带,B、C错。北坡植被带自下而上垂直分布为针叶阔叶混交林一针叶林一亚高山岳桦林一高山苔原,A对。高山草甸比针叶林分布的海拔高,在针叶林上面,D错。
5.东坡火山灰分布广,易受流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生长环境不稳定。只有地势较平坦处形成了小面积森林,其主导因素是土壤,D对。气温影响植被类型,不是面积小的原因,A错。降水量丰富,适宜森林生长,B错。光照条件比北坡好,C错。
6.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火山灰在东坡最厚,表明历史时期天池大规模火山喷发时吹西北风,季节是冬季,D对。A、B、C错。
7.B 8.B 9.A
【解析】7.伊犁河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天山海拔高,气温低,冰雪丰富,所以伊犁河上游水源直接来自天山,B正确;伊犁河上游地势高,地下水补给少,A错误;天山距海遥远,东南季风难以到达,C错误; 天山北坡并未有较多的湖泊,D错误,该题选B。
8.修建水坝会对伊犁河的径流起到调节作用,使流量变得更加稳定,B正确;修建水坝不会减少河水的流量,A错误;水坝能够拦截径流,使流速变缓可能会影响水质,C错误;结冰期主要受温度影响和修建水坝无关,D错误,该题选B。
9.伊犁河上游处于北部博罗科努山与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北岸多山地,地势北高南低,河流随地势注入伊犁河;伊犁河南岸地势低,地表径流难以汇入伊犁河,A正确;伊犁河上游气候差别小,不会影响支流的分布,B错误;植被和土壤对支流的分布影响较小,CD错误,该题选A。
【点睛】河流补给形式判读技巧:1、依据河流所在的地区判断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云贵高原区地下水补给较多;东北地区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和雨水补给,河流有多种补给。2、依据径流变化过程判断雨水补给,径流变化较大,与降水变化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决定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而可靠;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较小;春季有明显春汛的则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10.D 11.A
【解析】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形成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该层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量很少,让大部分的太阳辐射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后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对流层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离地面越远的大气,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少,因此海拔越高气温越低,D正确;大气逆辐射是对面的保温作用,与对流层气温变化无关,A错误;被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是已经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对这部分辐射几乎没有吸收作用,B错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对流层大气的升温作用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11.孟晚舟女士乘坐飞机,起飞和降落阶段在处于对流以内。从加拿大温哥华出发途径北极上空到达中国深圳,保持一万米左右高空巡航,对流层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在低纬度为17~18千米,中纬度为10~12千米,高纬度为8~9千米,因此孟晚舟女士乘坐的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由对流层到平流层(北极上空)最后进入到对流层(深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对流层是贴近地面的大气最低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对流层受地面的影响大,其高度随纬度、季节而变化。就纬度而言,低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高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高仅8-9千米;就季节而言,任何纬度地区,夏季较厚而冬季较薄,中纬度尤其明显。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这是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12.A 13.D 14.C
【解析】12.从图中可以看出,马铃薯的种植区域的分布广,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差异较大,反映出气候、地形是造成马铃薯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A正确。图中未显示马铃薯与其他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对比,无法确定马铃薯是否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B错误。马铃薯在多个气候和地形条件下都有种植,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非较弱,C错误。题目中提到马铃薯成为第四大主粮,而非第一大主粮,D错误。故选A。
13.分析四大主粮每产一吨粮食所需土地面积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主粮中,马玲薯每产一吨粮食所需的土地面积最少,因此单产最高的是马玲薯。所以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
14.马铃薯耐寒耐贫瘠是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与国家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政策无直接关联,A错误。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缓解粮食压力,不会加重资源环境压力,B错误。马铃薯种植和加工都需要劳动力投入,因此国家推进马铃薯主粮化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C正确。马铃薯作为第四大主粮,其地位不可能完全取代水稻和小麦,D选项错误。故C。
【点睛】在种植方面,马铃薯的种植需要适当的催芽处理、整地需求、入栽定植以及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种植之前需要将土壤进行清洁,栽培基质应以松散肥效足且含有有机物的土壤为主导。同时,马铃薯不太适合连种,否则容易产生病虫害。
15.C 16.A
【分析】本题以糜子、水稻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及变化、扩大农业生产规模的合理措施。
15.材料“糜子为一年生农作物,单产低,最高亩产在300kg左右”,说明糜子的单产低,而中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单产高,土地产出率高,故C正确;材料“大黄米又糯又甜,做出来的米饭口感香浓”,说明糜子的口感好,A错误;材料“在东北地区全境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地区均可种植”,说明糜子的分布广,B错误;材料未体现种植技术的优劣,D错误;故选C。
16.材料“糜子为一年生农作物,单产低,最高亩产在300kg左右”,说明糜子的单产低,因此扩大我国糜子的生产规模,可以参考培育高产水稻的做法,即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量,A正确;扩大种植面积并不能解决糜子单产低的问题,B错误;单产低与营销和生产效率关系不大,故CD错误;故选A。
【点睛】第1题,结合材料,水稻的突出优点是单产高;第2题,扩大我国糜子的生产规模,可以参考培育高产水稻的做法,即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单产量。
17.(1)差异:②地流量大于①地,且流量最大的月份早于①地。原因:②地处于上游,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多支流,雨季出现时间早;①地处于下游,气候干燥,支流少,蒸发强,雨季出现时间晚。
(2)降水偏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庄稼处于幼苗期,抗干热能力弱。
(3)靠大河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经济落后,产业结构单一;国内外渔业市场需求量大。
【分析】考察了非洲区域的河流特征,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难度不大,对学生思维逻辑能力要求较强,要在联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材料以及图表。紧扣着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等特点,多角度综合思维分析。
【详解】(1)比较两个地区洪峰流量的差异,可以从流量的大小,以及洪峰出现的时间去比较,很明显②的流量要大于①,并且②洪峰出现的时间要早,②季节差异大。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地区分别处于河流的不同位置,①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②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并且降水量大,可达1500mm,支流多,容易出现短时间内汇聚大量水流的情况,河流汇水速度快,洪峰流量大,出现时间早,而下游地区地处于下游,降水量不足250mm,气候干燥,蒸发强,沿岸寒流经过,减湿作用明显,从图中可以看出,支流少,③地雨季出现时间晚,导致①地流量洪峰时间也较晚。
(2)有材料可知,每年5、6月,来自撒哈拉沙漠强烈干热的哈马丹风影响塞内加尔河流域,往往使流域北部的农业生产遭受重创,此时的气候是干热特征,哈马丹风的到来,带来了极端干燥的空气,使本区的空气相对湿度急剧下降。空气也随之由湿润变得干燥,植物生长缺乏水分,温度过高影响植被的生长,大批庄稼幼苗死亡,幼苗抵抗干热能力较弱,易死亡。
(3)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渔业为该国第一大创汇产业,说明渔业占比重较高,从地理位置上或者原料分析,靠大河和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同时渔业占塞内加尔国内生产总值的30%左右,说明国内外渔业市场需求量大,本国对渔业的依赖性较高。考虑本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塞内加尔经济很落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
18.(1)风沙活动频繁;气温年较差及昼夜温差大;夏季山洪暴发;冬季暴风雪。
(2)山前洪积平原受到地壳抬升;裸岩经风化及外力侵蚀成丘陵台地;风力搬运细沙覆盖在丘陵台地之上。
(3)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和对外运输;完善该区域铁路网,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
【分析】本题以我国的敦格铁路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交通的区位条件,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交通建设的意义,考查了学生调用基础知识,并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根据题目要求,需要从气候角度进行说明,气候角度主要从光照、热量、风、温差、降水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材料信息,铁路沿线的沙山沟特大桥是一座穿越活动性沙漠的高架桥梁,受风沙活动影响小。并结合沙山沟特大桥所处的位置可知该地区风沙活动频繁,工人修建大桥时会受到风沙威胁。该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气温年较差及昼夜温差大,不利于工人工作。同时夏季降水以及冰雪融化,容易导致山洪暴发;海拔高,气温低,冬季容易发生暴风雪影响工人工作。
(2)
根据材料信息,阿尔金山的山前洪积平原因受地壳运动和洪水冲刷侵蚀而形成沙山沟,在沙山沟两侧,被剥蚀的丘陵台地上覆厚度仅0.5~ 1米的沙层,沙层覆盖台地形成高约50米的沙山。可分析得出其形成过程,首先山前洪积平原在地壳运动的作用下抬升;地壳抬升之后,岩石裸露出来,裸岩经风化及洪水冲刷等外力侵蚀形成丘陵台地;之后受风力搬运来的细沙覆盖在丘陵台地之上,形成了沙山。
(3)
敦格铁路修建的积极意义主要从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敦格铁路的修建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沿线矿产资源开发和对外运输,将沿线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进行发展。同时完善该区域铁路网,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
19.(1)时期:1975—1985年前后。自然原因:该地大多为石灰岩山地,坡度较大,土层浅薄;森林覆盖率较低;降水多且集中,易引发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
(2)水土流失加剧,耕地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气候恶化,旱涝灾害频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水资源不足。
【分析】本题以遵义市的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地理图表的绘制、石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农业的区位条件等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
(1)结合题目可判断该市石漠化最严重的时期应在1975~1985年前后,因为此时的森林覆盖率最低。据材料可知当地为喀斯特地区,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坡度较大,土层浅薄;森林覆盖率较低,表土易被侵蚀;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
(2)石漠化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可耕种的面积减少;部分地区气候恶化,出现极端天气,旱涝灾害频发;流水带走表层土壤,土层变薄,土壤变得贫瘠;森林覆盖率下降,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地表水流失速度快,导致水资源不足。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D
D
B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D
C
C
A
2023届湖北省高三新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湖北省高三新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地理(一)学生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 (新高考)2021届高考考前冲刺卷 地理(一)学生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马西纳—迪雷河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广东省新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广东省新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