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教师版).doc
    • 练习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原卷版).doc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1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2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3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1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2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专题强化16 电学实验综合(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0章专题强化16电学实验综合教师版doc、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10章专题强化16电学实验综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题型一 测电阻的其他几种方法
    考向1 差值法测电阻
    1.电流表差值法(如图所示)
    (1)基本原理:定值电阻R0的电流I0=I2-I1,电流表两端的电压U1=(I2-I1)R0.
    (2)可测物理量:
    ①若R0为已知量,可求得电流表的内阻r1=eq \f(I2-I1R0,I1);
    ②若r1为已知量,可求得R0=eq \f(I1r1,I2-I1).
    2.电压表差值法(如图所示)
    (1)基本原理:定值电阻R0的电压U0=U2-U1,流过电压表的电流I1=eq \f(U2-U1,R0).
    (2)可测物理量:
    ①若R0为已知量,可求得电压表的内阻
    r1=eq \f(U1,U2-U1)R0;
    ②若r1为已知量,可求得R0=eq \f(U2-U1,U1)r1.
    例1 (2019·天津卷·9(3))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
    (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mm.
    (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x约为100 Ω,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
    电源E(电动势10 V,内阻约为10 Ω)
    电流表A1(量程0~250 mA,内阻R1=5 Ω)
    电流表A2(量程0~300 mA,内阻约为5 Ω)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
    开关S及导线若干
    (3)某同学设计方案正确,测量得到电流表A1的读数为I1,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x=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答案 (1)0.200(0.198~0.202均可)
    (2)如图所示
    (3)eq \f(I1R1,I2-I1) 相等
    解析 (1)由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应为0 mm+20.0×0.01 mm=0.200 mm;
    (2)对提供的实验器材分析可知,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因此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于没有提供电压表,因此可以用内阻已知的电流表充当电压表,即将A1作为电压表,由于A1的内阻已知,因此A2应采用外接法;
    (3)由电路图可知,Rx=eq \f(I1R1,I2-I1);由于A1的内阻已知,因此该实验不存在系统误差,因此测量值与真实值相等.
    例2 (2018·全国卷Ⅲ·23)一课外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待测电阻Rx的阻值,图中R0为标准定值电阻(R0=20.0 Ω);可视为理想电压表;S1为单刀开关,S2为单刀双掷开关;E为电源;R为滑动变阻器.采用如下步骤完成实验:
    (1)按照实验原理线路图(a),将图(b)中实物连线;
    (2)将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置于适当的位置,闭合S1;
    (3)将开关S2掷于1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端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然后将S2掷于2端,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
    (4)待测电阻阻值的表达式Rx=______(用R0、U1、U2表示);
    (5)重复步骤(3),得到如下数据:
    (6)利用上述5次测量所得eq \f(U2,U1)的平均值,求得Rx=________ Ω.(保留1位小数)
    答案 (1)实物连线如图
    (4)eq \b\lc\(\rc\)(\a\vs4\al\c1(\f(U2,U1)-1))R0 (6)48.2
    解析 开关S2掷于1端时,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Rx的电流I=eq \f(U1,R0),将开关S2掷于2端,R0和Rx两端电压为U2,Rx两端电压为U=U2-U1,由欧姆定律可得待测电阻阻值Rx=eq \f(U,I)=eq \f(U2-U1,U1)R0=(eq \f(U2,U1)-1)R0.5次测量所得eq \f(U2,U1)的平均值为eq \f(1,5)×(3.44+3.43+3.39+3.40+3.39)=3.41,代入得Rx=(3.41-1)×20.0 Ω=48.2 Ω.
    考向2 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1.电流表半偏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先断开S2,再闭合S1,将R1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m;
    ②保持R1不变,闭合S2,将电阻箱R2由最大阻值逐渐调小,当电流表读数等于eq \f(1,2)Im时记录下R2的值,则RA=R2.
    (2)实验原理
    当闭合S2时,因为R1≫RA,故总电流变化极小,认为不变仍为Im,电流表读数为eq \f(Im,2),则R2中电流为eq \f(Im,2),所以RA=R2.
    (3)误差分析
    ①测量值偏小:RA测=R2<RA真.
    ②原因分析:当闭合S2时,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大于原电流表的满偏电流,而此时电流表半偏,所以流经R2的电流比电流表所在支路的电流大,R2的电阻比电流表的电阻小,而我们把R2的读数当成电流表的内阻,故测得的电流表的内阻偏小.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电动势较大的电源E,选阻值非常大的滑动变阻器R1,满足R1≫RA.
    2.电压表半偏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1)实验步骤
    ①将R2的阻值调为零,闭合S,调节R1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读数等于其量程Um;
    ②保持R1的滑动触头不动,调节R2,当电压表读数等于eq \f(1,2)Um时记录下R2的值,则RV=R2.
    (2)实验原理:RV≫R1,R2接入电路时可认为电压表和R2两端的总电压不变,仍为Um,当电压表示数调为eq \f(Um,2)时,R2两端电压也为eq \f(Um,2),则二者电阻相等,即RV=R2.
    (3)误差分析
    ①测量值偏大:RV测=R2>RV真.
    ②原因分析:当R2的阻值由零逐渐增大时,R2与电压表两端的总电压也将逐渐增大,因此电压表读数等于eq \f(1,2)Um时,R2两端的电压将大于eq \f(1,2)Um,使R2>RV,从而造成RV的测量值偏大.显然电压表半偏法适用于测量内阻较大的电压表的电阻.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电动势较大的电源E,选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R1,满足R1≪RV.
    例3 甲同学要把一个最大量程为200 μA的直流电流计G,改装成量程是0~4 V的直流电压表.
    (1)甲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G的内电阻rg,其中电阻R0约为1 kΩ.为使r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在以下器材中,电源E应选用________,电阻器R1应选用____,电阻器R2应选用________(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电源(电动势1.5 V)
    B.电源(电动势6 V)
    C.电阻箱(0~999.9 Ω)
    D.滑动变阻器(0~500 Ω)
    E.电位器(一种可变电阻,与滑动变阻器相当)(0~5.1 kΩ)
    F.电位器(0~51 kΩ)
    (2)该同学在开关断开情况下,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将R2的阻值调至最大.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记录R1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
    A.闭合S1
    B.闭合S2
    C.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D.调节R2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E.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F.调节R1的阻值,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3)如果所得的R1的阻值为300.0 Ω,则图中被测电流计G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________ Ω,该测量值________实际值(选填“略大于”“略小于”或“等于”).
    (4)给电流计G________联(选填“串”或“并”)一个阻值为________ kΩ的电阻,就可以将该电流计G改装为量程4 V的电压表.
    答案 (1)B C F (2)B C A E (3)300 略小于 (4)串 19.7
    解析 (1)半偏法测量表头内阻时,首先选择滑动变阻器(必须大于电路所需的最小电阻),根据电路的电压为电动势,电路的最大电流为表头的满偏电流,则最小电阻为eq \f(6,0.2×10-3) Ω=3.0×104 Ω=30 kΩ或eq \f(1.5,0.2×10-3) Ω=7.5×103 Ω=7.5 kΩ,考虑到保护电阻1 kΩ,则可知调节滑动变阻器使表头满偏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接近29 kΩ或6.5 kΩ,电路图中R2是滑动变阻器,不能选D和E,只能选F.表头满偏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大,实验的误差越小,所以电源选择电动势为6 V的B,而且滑动变阻器F的阻值也满足调节所需,而R1是用来测量表头内阻的电阻箱,只能选C.
    (2)实验步骤:第一步闭合S2;第二步调节R2阻值,使电流计满偏;第三步闭合S1;第四步调节R1阻值,使电流计半偏;第五步读出R1阻值即为待测表头的内阻,故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为BCAE.
    (3)R1的示数为待测表头的内阻是300.0 Ω,闭合S1后,电路的总电阻减小,当表头半偏时干路上的电流就大于表头的满偏电流,流过电阻箱的电流就大于表头的满偏电流,所以电阻箱的阻值略小于表头的内阻.
    (4)给表头串联一个电阻可以改装为电压表,改装后的电压表的内阻为RV=eq \f(Um,Ig)=eq \f(4,0.2×10-3) Ω=2.0×104 Ω=20 kΩ,则串联电阻的大小为20 kΩ-300 Ω=19.7 kΩ.
    例4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 V 的电压表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 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0 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 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3 V),开关1个,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原理图甲连接线路;
    ②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
    ④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________(填“R1”或“R2”).
    (2)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将图乙中实物图连线.
    (3)实验步骤④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0.0 Ω,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算可得电压表的内阻为________Ω.
    (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100 μA B.250 μA
    C.500 μA D.1 mA
    答案 (1)R1 (2)见解析图 (3)2 520 (4)D
    解析 (1)本实验为测电压表的内阻,实验中电压表示数变化不大,则接入电阻箱后电路的总电阻变化不大,故需要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故选R1可减小实验误差.
    (2)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接法,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
    (3)电压表和电阻箱串联,两端电压分别为2.00 V和0.50 V,则RV=4R=2 520 Ω.
    (4)表头的满偏电流Ig=eq \f(U,RV)=eq \f(2.5,2 520) A≈1 mA,故选项D正确.
    考向3 等效替代法测电阻
    如图所示,先让待测电阻串联后接到电动势恒定的电源上,调节R2,使电表指针指在适当位置读出电表示数;然后将电阻箱串联后接到同一电源上,保持R2阻值不变,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表的读数仍为原来记录的读数,则电阻箱的读数即等于待测电阻的阻值.
    例5 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可以用来测量电阻,可供选用的实验器材如下:
    A.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55 Ω)
    B.定值电阻R0(阻值为16 Ω)
    C.电压表V1(0~3 V,内阻很大,可看成理想电压表)
    D.电压表V2(0~15 V,内阻很大,可看成理想电压表)
    E.滑动变阻器R1(5 Ω,2 A)
    F.滑动变阻器R2(50 Ω,2 A)
    G.蓄电池(电动势4.0 V,内阻忽略不计)
    H.单刀双掷开关、导线等
    (1)要完成本实验且较准确进行测量,电压表应该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该选用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序号)
    (2)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单刀双掷开关空置,把滑动变阻器触头滑到最左端.
    ②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1”,调节滑动变阻器触头,使得电压表读数为2.8 V
    ③将单刀双掷开关掷于“2”,________(填“向左滑动”“向右滑动”或“不再滑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并记录电压表读数为1.6 V.
    (3)根据实验数据,被测电阻的测量值Rx=________ Ω.
    (4)由于蓄电池内阻r的存在,Rx测量值将________真实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C F (2)不再滑动 (3)56 (4)等于
    解析 (1)由于电动势为4.0 V,15 V量程的电压表量程太大,因此选用量程为3 V的电压表;最大阻值为5 Ω的滑动变阻器会使得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3 V的电压表量程,因此不能选用,只能选用最大阻值为50 Ω的滑动变阻器.
    (2)根据实验原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R是不能改变的,否则就不能解出Rx的值.
    (3)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单刀双掷开关掷于“1”的位置时eq \f(Ux,Rx)=eq \f(E-Ux,R),即eq \f(R,Rx)=eq \f(3,7)
    单刀双掷开关掷于“2”的位置时eq \f(U0,R0)=eq \f(E-U0,R)
    即eq \f(R0,R)=eq \f(2,3),联立解得Rx=56 Ω
    (4)蓄电池的内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电阻可当作一个整体,则r的存在不影响Rx的值.
    考向4 电桥法测电阻
    (1)操作:如图甲所示,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3,使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0.
    (2)原理:当IG=0时,有UAB=0,则UR1=UR3,UR2=URx;电路可以等效为如图乙所示.
    根据欧姆定律有eq \f(UR1,R1)=eq \f(UR2,R2),eq \f(UR1,R3)=eq \f(UR2,Rx),由以上两式解得R1Rx=R2R3或eq \f(R1,R2)=eq \f(R3,Rx),这就是电桥平衡的条件,由该平衡条件可求出被测电阻Rx的阻值.
    例6 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 μA,内阻大约为2 500 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 Ω,另一个阻值为2 000 Ω);电阻箱Rz(最大阻值为99 999.9 Ω);电源E(电动势约为1.5 V);开关S1和S2.C、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
    (2)完成下列填空:
    ①R1的阻值为________ Ω(填“20”或“2 000”).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
    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④将电阻箱R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z的阻值置于2 601.0 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待测微安表的内阻为______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见解析图
    (2)①20 ②左 ③相等 ④2 550
    (3)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解析 (1)实物连线如图所示:
    (2)①滑动变阻器R1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了方便调节要选择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故R1的阻值为20 Ω;
    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滑动变阻器的左端对应的位置;
    ③将电阻箱Rz的阻值置于2 500.0 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后在BD中无电流流过,可知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
    ④设滑片D两侧电阻分别为R21和R22,由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相等可知,eq \f(Rz1,R21)=eq \f(RμA,R22);同理,当Rz和微安表对调时,仍有eq \f(RμA,R21)=eq \f(Rz2,R22);联立两式解得,RμA=eq \r(Rz1Rz2)=eq \r(2 500.0×2 601.0) Ω=2 550 Ω
    (3)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应调节R1上的分压,尽可能使微安表接近满量程.
    题型二 定值电阻在电学实验中的应用
    定值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
    (1)保护作用:保护电表,保护电源.
    (2)测量作用:已知电压的定值电阻相当于电流表,已知电流的定值电阻相当于电压表,主要有如图所示两种情况:
    图甲中流过电压表V2的电流:I2=eq \f(U1-U2,R);
    图乙中电流表A2两端的电压U2=(I1-I2)R;
    (3)扩大作用:测量电路中用来扩大电表量程;当待测电阻过小时,可串联定值电阻用来扩大待测量.
    例7 (2021·湖南卷·12)某实验小组需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器材有:一节待测电池、一个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定值电阻(阻值为R0)、一个电流表(内阻为RA)、一根均匀电阻丝(电阻丝总阻值大于R0,并配有可在电阻丝上移动的金属夹)、导线若干.由于缺少刻度尺,无法测量电阻丝长度,但发现桌上有一个圆形时钟表盘.某同学提出将电阻丝绕在该表盘上,利用圆心角来表示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将器材如图(a)连接;
    (2)开关闭合前,金属夹应夹在电阻丝的________端(填“a”或“b”);
    (3)改变金属夹的位置,闭合开关,记录每次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对应的圆心角θ和电流表示数I,得到多组数据;
    (4)整理数据并在坐标纸上描点绘图,所得图像如图(b)所示,图线斜率为k,与纵轴截距为d,设单位角度对应电阻丝的阻值为r0,该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可表示为E=________,r=________;(用R0、RA、k、d、r0表示)
    (5)为进一步确定结果,还需要测量单位角度对应电阻丝的阻值r0.利用现有器材设计实验,在图(c)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电阻丝用滑动变阻器符号表示);
    (6)利用测出的r0,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答案 (2)b (4)eq \f(r0,k) eq \f(r0d,k)-R0-RA
    (5)见解析图
    解析 (2)开关闭合前,为了保护电路中的元件,应使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根据电阻定律R=ρeq \f(l,S)可知电阻丝接入越长,接入电阻越大,金属夹应夹在电阻丝的b端.
    (4)设圆心角为θ时,电阻丝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θr0,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I(RA+R0+θr0)+Ir,整理得eq \f(1,I)=eq \f(r0,E)θ+eq \f(RA+R0+r,E)
    结合eq \f(1,I)-θ图像的斜率和纵截距有
    eq \f(r0,E)=k,eq \f(RA+R0+r,E)=d
    解得E=eq \f(r0,k),r=eq \f(r0d,k)-R0-RA
    (5)实验器材中有定值电阻R0和单刀双掷开关,考虑使用等效法测量电阻丝电阻,如图
    原理的简单说明:
    ①将开关置于R0位置,读出电流表示数I0;
    ②将开关置于电阻丝处,调节电阻丝对应的圆心角,直到电流表示数为I0,读出此时的圆心角θ ;
    ③此时θr0=R0,即可求得r0的数值.
    课时精练
    1.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微安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单掷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答案 (1)R0 A0 (2)RN A0的读数仍为I (3)平均值
    2.(2023·湖南常德市高三月考)要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1,已知其最大量程为3 V,内阻约3 k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量程0~0.6 A,内阻约为0.1 Ω
    电压表V2,量程0~5 V,内阻约为5 kΩ
    定值电阻R1,阻值为20 Ω
    定值电阻R2,阻值为2 kΩ
    滑动变阻器R3,最大阻值100 Ω,额定电流1.5 A
    电源E,电动势6 V,内阻约为0.5 Ω
    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某同学设想按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读出电压表V1和电流表A的示数后,用欧姆定律计算出RV1.该方案实际上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另一同学按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来测量电压表V1的内阻RV1.
    ①图中R0应选__________.(选填“R1”或“R2”)
    ②在虚线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③接通电路后,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适当的位置,此时电压表V1的读数为U1,电压表V2的读数为U2,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则电压表V1的内阻RV1的表达式为RV1=________.
    答案 (1)不可行 电流表量程太大 (2)①R2 ②见解析图 ③eq \f(U1,U2-U1)R0
    解析 (1)该方案不可行,因为电流表量程太大,结合电路图与电源电动势及电压表内阻可知流经电流表的电流值太小,从而导致误差太大;
    (2)①因V2的最大量程为5 V,V1的最大量程为3 V,则定值电阻的阻值应该与V1的内阻相当,故选R2;
    ②结合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③由电路可知RV1=eq \f(U1,\f(U2-U1,R0))=eq \f(U1,U2-U1)R0.
    3.某同学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Rx的电阻,已知电压表内阻约3 kΩ,电流表内阻约1 Ω.
    (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阻Rx,Rx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若被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 Ω,应采用图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电路误差会比较小.
    (2)无论是用图甲还是图乙所示电路测量,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电表内阻引起的系统误差.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以避免电表内阻引起的系统误差.该方案利用图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单刀双掷开关S2接2,闭合开关S1,调节滑动变阻器RP1和RP2,使电表读数接近满量程,但不超过量程,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1、I1.
    ①请你写出第二步操作步骤,并说明需要记录的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测得数据计算被测电阻阻值的计算式是Rx=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简要说明此实验方案为什么能避免由电表内阻引起的实验误差.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偏小 甲 (2)见解析
    解析 (1)题图甲所示电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要分流,所以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被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10 Ω,电压表内阻约3 kΩ,电流表内阻约1 Ω,则有Rx(2)①将开关S2接1,闭合开关S1,保持滑动变阻器RP1和RP2滑片位置不变,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U2、I2;
    ②Rx=eq \f(U1,I1)-eq \f(U2,I2);
    ③当单刀双掷开关S2接2,闭合开关S1时,有eq \f(U1,I1)= Rx +RA+RP2;当单刀双掷开关S2接1,闭合开关S1时,有eq \f(U2,I2)=RA+RP2,所以有Rx=eq \f(U1,I1)-eq \f(U2,I2),该实验方案中电流表的内阻所产生的影响在两次实验数据相减后被消除,电压表内阻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4.(2021·山东卷·14)热敏电阻是传感器中经常使用的元件,某学习小组要探究一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可供选择的器材有:
    待测热敏电阻RT(实验温度范围内,阻值约几百欧到几千欧);
    电源E(电动势1.5 V,内阻r约为0.5 Ω);
    电阻箱R(阻值范围0~9 999.99 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 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 000 Ω);
    微安表(量程100 μA,内阻等于2 500 Ω);
    开关两个,温控装置一套,导线若干.
    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测量电路,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示连接电路;
    ②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微安表指针满偏;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不变,断开S2,调节电阻箱,使微安表指针半偏;
    ④记录此时的温度和电阻箱的阻值.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更准确地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填“R1”或“R2”).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将实物图(不含温控装置)连接成完整电路.
    (3)某温度下微安表半偏时,电阻箱的读数为6 000.00 Ω,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 Ω(结果保留到个位),该测量值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真实值.
    (4)多次实验后,学习小组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1)R1 (2)见解析图 (3)3 500 大于 (4)减小
    解析 (1)用半偏法测量热敏电阻的阻值,尽可能让该电路的电压在S2闭合前、后保持不变,由于该支路与滑动变阻器前半部分并联,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小,S2闭合前、后该部分电阻变化越小,从而电压的值变化越小,故滑动变阻器应选R1.
    (2)电路连接图如图所示
    (3)微安表半偏时,该支路的总电阻为原来的2倍,即RT+RμA=6 000 Ω,可得RT=3 500 Ω
    当断开S2,微安表半偏时,由于该支路的电阻增加,电压略有升高,根据欧姆定律,总电阻比原来的2倍略大,也就是电阻箱的阻值略大于热敏电阻与微安表的总电阻,而认为电阻箱的阻值等于热敏电阻与微安表的总电阻,因此热敏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
    (4)由于是ln RT-eq \f(1,T)图像,当温度T升高时,eq \f(1,T)减小,从题图丙中可以看出ln RT减小,从而RT减小,因此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小.
    5.某小组用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Rx的阻值:
    方案一:如图(a)所示,先闭合开关S,然后调整电阻箱R2的阻值,使开关S0闭合时,电流表G的示数为零.已知定值电阻R1、R3的阻值,即可求得电阻Rx的阻值.
    (1)实验中对电流表G的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流表的零刻度在表盘左侧
    B.电流表的零刻度在表盘中央
    C.电流表的灵敏度高,无需准确读出电流的大小
    D.电流表的灵敏度高,且能准确读出电流的大小
    (2)若实验中未接入电流表G,而其他电路均已连接完好,调节电阻箱R2,当eq \f(R2,Rx)>eq \f(R1,R3),则B、D两点的电势的关系满足φB________(选填“>”“<”或“=”)φD.
    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用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替代R1、R3,将电阻箱R2换成定值电阻R,如图(b)所示.
    (3)闭合开关S,调整触头D的位置,使按下触头D时,电流表G的示数为零.已知定值电阻R的阻值,用刻度尺测量出l1、l2,则电阻Rx=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
    (4)为消除因电阻丝的粗细不均匀而带来的误差,将图(b)中的定值电阻R换成电阻箱,并且按照(3)中操作时,电阻箱的读数记为R4;然后将电阻箱与Rx交换位置,保持触头D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重新使电流表G的示数为零,此时电阻箱的读数记为R5,则电阻Rx=________.(用电阻箱的读数表示)
    答案 (1)BC (2)< (3)eq \f(l2,l1)R (4)eq \r(R4R5)
    解析 (1)电流表G零刻度线在中央时,可以判断电流的流向,判断B和D两点电势的高低,所以要求电流表G的零刻度在表盘中央,所以B正确,A错误;根据电流表中表针摆动的方向便可判断B和D两点电势的高低,进而进行调节,无需准确读出电流的大小,所以C正确,D错误.
    (2)当没有接电流表G时,R2与Rx串联,R1与R3串联,然后R2、Rx和R1、R3再并联,则I1R2+I1Rx=UAB+UBC=UAC,I2R1+I2R3=UAD+UDC=UAC,整理可得eq \f(R2,Rx)=eq \f(UAB,UBC)=eq \f(UAC,UBC)-1,eq \f(R1,R3)=eq \f(UAD,UDC)=eq \f(UAC,UDC)-1.所以,当eq \f(R2,Rx)>eq \f(R1,R3)时,UBC(3)闭合开关S后,调整触头D的位置,使按下触头D时,电流表G示数为零,说明φB=φD,则UAB=UAD,UBC=UDC,同时R与Rx电流相同,均匀电阻丝电流相同,设电阻丝单位长度的电阻为R0,则eq \f(UAB,R)=eq \f(UBC,Rx),eq \f(UAD,R0l1)=eq \f(UDC,R0l2),
    整理得eq \f(R,Rx)=eq \f(l1,l2),得Rx=eq \f(l2,l1)R.
    (4)l1和l2的电阻记为R0l1和R0l2,则eq \f(R4,Rx)=eq \f(R0l1,R0l2),eq \f(Rx,R5)=eq \f(R0l1,R0l2),联立得Rx=eq \r(R4R5).1
    2
    3
    4
    5
    U1/V
    0.25
    0.30
    0.36
    0.40
    0.44
    U2/V
    0.86
    1.03
    1.22
    1.36
    1.49
    eq \f(U2,U1)
    3.44
    3.43
    3.39
    3.40
    3.39
    相关试卷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7章 专题强化12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7章 专题强化12 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7章专题强化1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教师版doc、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7章专题强化1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问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7章 专题强化10 碰撞模型的拓展(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7章 专题强化10 碰撞模型的拓展(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7章专题强化10碰撞模型的拓展教师版doc、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7章专题强化10碰撞模型的拓展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章 专题强化4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3章 专题强化4 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3章专题强化4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教师版doc、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3章专题强化4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