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分层练习(原卷版+解析)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CB.COC.CO2D.O2
2.(2023·贵州·模拟预测)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构成冰的微粒是
A.分子B.原子C.离子D.无法确定
3.(2023秋·安徽安庆·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4.(2016秋·湖南湘西·九年级统考竞赛)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B.氢分子C.氧分子D.水分子
5.(2022秋·吉林·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是酸的,糖是甜的,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
C.变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6.(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化
7.(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A.B.C.D.
8.(2022秋·山东滨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
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
D.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9.(2021秋·辽宁锦州·九年级统考期中)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很小B.原子的体积很小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10.(2021秋·湖南衡阳·九年级校考期中)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11.(2023·湖南郴州·校考模拟预测)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2.(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在某密闭容器中,有关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 “代表 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变化Ⅰ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在变化Ⅱ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C.变化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D.变化Ⅱ中保持不变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
13.(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14.(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如图是空气中主要成分微观模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身处这些分子之间,这些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我们吸气时,部分分子进入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着能量变化
C.给足球打气,这些分子进入足球,分子间隔变小,球内压强变大
D.由上图可知空气属于纯净物
15.(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增多D.数目增多
16.(2022秋·广西南宁·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臭氧(O3)B.过氧化氢(H2O2)
C.二氧化碳(CO2)D.空气
17.(2023·吉林长春·统考二模)在一定条件下,水会以蓬松轻盈的固体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结成“气凝胶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D.水变为“气凝胶冰”过程中水分子体积变大
18.(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用“”代表氢原子,下列微粒棋型图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B.C.D.
二、填空题
19.(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分子中有_______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_______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021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校考开学考试)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补充完整______(在图中完成),补充此图形的依据: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每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2)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在加热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变化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一、单选题
1.(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CB.COC.CO2D.O2
【答案】C
【详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CO2,故选C。
2.(2023·贵州·模拟预测)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构成冰的微粒是
A.分子B.原子C.离子D.无法确定
【答案】A
【详解】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构成冰的微粒是水分子,故选A。
3.(2023秋·安徽安庆·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答案】A
【详解】A、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与分子是有质量的无关,故A解释错误;
B、酒精敞口放置逐渐变少,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故B解释正确;
C、固态氧气和气态氧气只是状态不同,但是构成物质的分子仍相同,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故C解释正确;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故D解释正确。
故选A。
4.(2016秋·湖南湘西·九年级统考竞赛)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原子B.氢分子C.氧分子D.水分子
【答案】D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详解】A、氧原子不能保持水化学性质,故A错误;
B、氢分子只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水化学性质,故B错误;
C、氧分子只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水化学性质,故C错误;
D、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D正确。
故选D。
5.(2022秋·吉林·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是酸的,糖是甜的,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
C.变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C
【详解】A、醋是酸的,糖是甜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选项正确;
B、干冰升华,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选项正确;
C、变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不变,选项错误;
D、气体可以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缩时间隔变小,选项正确;
故选:C。
6.(2023·上海徐汇·统考一模)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的质量一定大于原子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化
【答案】D
【详解】A、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例如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A错误;
B、分子的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的质量,如氧原子的质量大于氢分子的质量,故B错误;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但实际中原子还可以再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C错误;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会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7.(2023·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下列微粒的模型中,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的是
A.B.C.D.
【答案】D
【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则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为原子。
【详解】A、表示一个氢分子,不符合题意;
B、表示一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C、表示一个水分子,不符合题意;
D、表示一个氢原子,符合题意;
故选D。
8.(2022秋·山东滨州·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
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
D.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B
【详解】A、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A正确;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分子的,故B错误;
C、因为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故C正确;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正确。
故选B。
9.(2021秋·辽宁锦州·九年级统考期中)说“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很小B.原子的体积很小
C.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D.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答案】C
【详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可以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C。
10.(2021秋·湖南衡阳·九年级校考期中)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
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
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
D.食品变质---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D
【详解】A、花香四溢是由于构成花的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选项错误;
B、热胀冷缩是由于分子间隔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分子的大小不变,选项错误;
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但不会停止运动,选项错误;
D、食品变质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子的性质也发生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11.(2023·湖南郴州·校考模拟预测)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D
【详解】图①中含有三种模型构成的,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图②中四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所示物质为纯净物;
图③中含有三种模型构成的,含有三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图④中六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所示物质为纯净物;
表示纯净物的是②④,故选D。
12.(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在某密闭容器中,有关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代表氢原子, “代表 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变化Ⅰ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B.在变化Ⅱ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C.变化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
D.变化Ⅱ中保持不变的最小微粒是氢分子
【答案】D
【详解】A、由变化Ⅰ中微粒的变化可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说法正确;
B、在变化Ⅱ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故B说法正确;
C、由变化Ⅱ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C说法正确;
D、由变化Ⅱ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变化Ⅱ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变化Ⅱ中保持不变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3.(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分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从微观上看,混合物中含有不同种粒子,而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粒子。
【详解】A、只含有一种粒子,该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不符合题意;
B、含有三种粒子,表示由三种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C、含有一种粒子,该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C不符合题意;
D、含有一种粒子,该粒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如图是空气中主要成分微观模型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身处这些分子之间,这些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我们吸气时,部分分子进入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并伴随着能量变化
C.给足球打气,这些分子进入足球,分子间隔变小,球内压强变大
D.由上图可知空气属于纯净物
【答案】D
【详解】A、空气在我们周围,故我们身处这些分子之间,且这些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我们吸气时,空气进入人体,氧气等与人体内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从而为人体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C、给足球打气,这些分子进入足球,分子数目增多,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空气由不同种分子构成,说明空气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5.(2023·河北·统考中考真题)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增多D.数目增多
【答案】A
【详解】 将袋子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这是塑料袋里的酒精发生了汽化,而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汽化过程中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了,故选A。
16.(2022秋·广西南宁·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臭氧(O3)B.过氧化氢(H2O2)
C.二氧化碳(CO2)D.空气
【答案】D
【详解】A、臭氧只含有臭氧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A错误;
B、过氧化氢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B错误;
C、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C错误;
D、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分子,故选项D正确;
故选:D。
17.(2023·吉林长春·统考二模)在一定条件下,水会以蓬松轻盈的固体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凝胶冰”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结成“气凝胶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D.水变为“气凝胶冰”过程中水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A
【详解】A、“气凝胶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B、在一定条件下,水会形成“气凝胶冰”,则在一定情况下,水也会融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不管水处于什么状态,水分子都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水变为“气凝胶冰”过程中水分子体积不变,但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8.(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用“”代表氢原子,下列微粒棋型图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B.C.D.
【答案】D
【详解】A、该图中表示1个分子,且1个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B、该图表示4个氢原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该图表示2个氢原子和1个氢分子,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图表示2个氢分子,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9.(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分子中有_______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_______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答案】(1) 3 5
(2)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3)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
【详解】(1)①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醛分子中有碳、氢、氧三种原子,故填写:3;
②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可知,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共含5个原子,故填写:5。
(2)由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的结构模型可知,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故填写: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的分子结构,可得出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故填写: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
20.(2021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校校考开学考试)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下图是氧化汞分解的微观模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补充完整______(在图中完成),补充此图形的依据: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每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2)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在加热条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变化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答案】(1)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2)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
(3)汞原子、氧原子
【详解】(1)由微观模拟图可知,该反应为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汞单质和氧气,故C图应补充一个氧分子,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且每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如图所示: 。
(2)A到B变化的微观实质:加热条件下,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原子和汞原子。
(3)由图可知,该变化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汞原子、氧原子。选项
现象
解释
A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B
酒精敞口放置逐渐变少
分子是运动的
C
固态氧气和气态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选项
现象
解释
A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
分子是有质量的
B
酒精敞口放置逐渐变少
分子是运动的
C
固态氧气和气态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D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第1课时复习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3课时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