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2氧气(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2氧气(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2氧气(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2氧气(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2氧气(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2氧气(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解析),共26页。


    \l "_Tc16452" 【题型1 氧气的物理性质】 PAGEREF _Tc16452 \h 1
    \l "_Tc5338" 【题型2 氧气的化学性质】3
    \l "_Tc31833" 【题型3 氧气的用途】10
    \l "_Tc846" 【题型4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13
    \l "_Tc846" 【题型5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6
    \l "_Tc846" 【题型6 氧化反应】17
    \l "_Tc16452" 【题型1 氧气的物理性质】
    1.(2023春•裕华区校级期中)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易溶于水
    B.在液态时为淡蓝色的液体
    C.在标准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小
    D.在固态时变成白色固体
    2.(2022秋•安化县期末)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3.(2022秋•阳新县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
    B.任何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水中的生物能生存,是因为水中能溶解少量的氧气
    D.用剩的药品不可以放回原瓶或带出实验室
    4.(2022秋•太平区月考)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 。
    \l "_Tc5338" 【题型2 氧气的化学性质】
    5.(2023春•新泰市期末)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鱼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6.(2023•岳阳二模)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倾倒液体
    C.点燃镁条D.量取5.5mL液体
    7.(2023•北京二模)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支持燃烧B.无色气体
    C.不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大
    8.(2023•常州二模)小王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②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③中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
    9.(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铁丝的燃烧
    (1)取一根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2)该实验预先在集气瓶的底部放入一些水的目的 。
    (3)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的作用: 。
    10.(2022秋•明水县校级期末)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的现象是
    。做这个实验时,应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或细沙,其目的是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11.(2022秋•宁阳县期末)用“W”型玻璃管进形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处是木炭粉末,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
    (2)若a处是硫粉,则b处应增加 。
    12.(2023春•张店区期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
    (1)步骤B的目的是 。
    (2)实验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实验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3.(2022秋•魏都区校级月考)探究铁丝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1)用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引燃铁丝,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发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3)在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14.(2022•威县校级模拟)分析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硫粉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
    ①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目的主要是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SO2,由此推测,S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②实验即将结束时,将燃烧匙底部接触水即可使火焰熄灭,其原理是

    (2)乙是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若实验中铁丝没有燃烧,其原因除铁丝太粗、铁丝表面事先没有打磨、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火柴刚点燃就伸入集气瓶中,还可能的原因是 。
    15.(2022秋•海东市期中)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
    (2)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
    (3)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
    16.(2022春•南湖区校级期中)学习氧气之后,结合之前关于氧气的性质的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B实验中集气瓶预先装满水,目的是 。
    (2)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实验中潮湿的滤纸和水的作用是

    \l "_Tc31833" 【题型3 氧气的用途】
    17.(2023•南平二模)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18.(2023•衡阳)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能是( )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9.(2023•凤凰县三模)近年,湘西的空气质量基本上是全省最好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占78%
    C.氧气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D.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
    20.(2023•长沙一模)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吸氧可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21.(2022秋•沈丘县校级期中)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将氧气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做“氧气”。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是利用了氧气的 性质;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 。
    22.(2022春•武侯区校级期中)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填序号)。
    A.医疗急救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硫 B.水 C.氮气
    ②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能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这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③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l "_Tc846" 【题型4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23.(2023春•武鸣区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4.(2023春•淄川区期末)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5.(2023•焦作三模)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助燃剂,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6.(2023•天津)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7.(2023•襄州区模拟)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A.磷B.木炭C.镁条D.甲烷
    28.(2022秋•江阴市校级月考)下列变化中: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硫在氧气中燃烧;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中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填编号,下同);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l "_Tc846" 【题型5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9.(2023春•泰山区期中),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森林里空气中的含氧量高于沙漠中的空气
    B.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变化
    D.教室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来自上世纪的欧洲田园
    30.(2022春•利津县期末)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有 。
    A.二氧化碳 B.可吸入颗粒 C.一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氧循环”指得是氧气的循环,多是物理变化
    C.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是释放氧气的过程
    \l "_Tc846" 【题型6 氧化反应】
    31.(2022秋•仙桃校级月考)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32.(2023•孝感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B.氧化反应都放热、发光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石油加工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33.(2023春•泰山区校级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34.(2020秋•碑林区校级月考)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有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 。
    A.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铝+氧气氧化铝
    D.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E.二氧化碳+水→碳酸
    F.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2.2 氧气(专题训练)【六大题型】
    TOC \ "1-3" \h \u
    \l "_Tc16452" 【题型1 氧气的物理性质】 PAGEREF _Tc16452 \h 1
    \l "_Tc5338" 【题型2 氧气的化学性质】3
    \l "_Tc31833" 【题型3 氧气的用途】10
    \l "_Tc846" 【题型4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13
    \l "_Tc846" 【题型5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6
    \l "_Tc846" 【题型6 氧化反应】17
    \l "_Tc16452" 【题型1 氧气的物理性质】
    1.(2023春•裕华区校级期中)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易溶于水
    B.在液态时为淡蓝色的液体
    C.在标准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小
    D.在固态时变成白色固体
    【答案】B
    【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则氧气极易溶于水的说法错误,故A说法错误;
    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在﹣183℃变为淡蓝色液体,液态氧呈淡蓝色,则在液态时为淡蓝色的液体的说法正确,故B说法正确;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则在标准状态下密度比空气小的说法错误,故C说法错误;
    D、在标准状况下,在﹣218℃变为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固态氧呈淡蓝色,则在固态时变成白色固体的说法错误,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2.(2022秋•安化县期末)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A
    【分析】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密度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鱼能在水中生活,说明氧气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确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B、液态氧是淡蓝色的,固态氧也是淡蓝色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1.293g/L)略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通常情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3.(2022秋•阳新县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
    B.任何发光发热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水中的生物能生存,是因为水中能溶解少量的氧气
    D.用剩的药品不可以放回原瓶或带出实验室
    【答案】B
    【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分析结论;
    C、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D、根据用剩的药品是处理进行分析。
    【解答】解:A、化学变化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伴随能量变化,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故说法正确;
    B、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故说法错误;
    C、水中的生物能生存,是因为水中溶解了少量的氧气,故说法正确;
    D、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故说法正确。
    故选:B。
    4.(2022秋•太平区月考)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 0.94%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 不易溶于水 。
    【答案】0.94%;不易溶于水。
    【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0.94%。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故答案为:
    0.94%;不易溶于水。
    \l "_Tc5338" 【题型2 氧气的化学性质】
    5.(2023春•新泰市期末)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水中的鱼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答案】C
    【分析】A、根据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即可,氧气有助燃性,但本身不可以燃烧,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并不是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虽然常温常压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水中有少量氧气,水中的生物就依靠这少量的氧气存活,
    D、带火星的木条能在纯氧中复燃,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它不具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以作燃料,故错误;
    B、氧气尽管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氧气并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错误;
    C、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水中的生物可以依靠这些氧气而存活,故正确,
    D、带火星的木条必须在氧气的量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复燃,并不能在含有氧气量少的集气瓶中复燃,故错误。
    故选:C。
    6.(2023•岳阳二模)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倾倒液体
    C.点燃镁条D.量取5.5mL液体
    【答案】A
    【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常见常见的夹持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点燃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尽量保证量取一次,二是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量取5.5mL液体,10mL量筒能保证量取一次,且量程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误差最小;不能使用50mL的量筒,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7.(2023•北京二模)下列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
    A.支持燃烧B.无色气体
    C.不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分析】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无色气体,描述的是颜色、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不易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密度比空气大,描述的是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2023•常州二模)小王做硫燃烧实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与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B.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C.②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D.③中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
    【答案】D
    【分析】A、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B、氧气支持燃烧。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解答】解:A、①在铺有细沙的燃烧匙里放入少量硫;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对比①和②变量是温度,可说明硫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该选项正确。
    B、②将燃烧匙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直至硫燃烧;③将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硫燃烧的更旺盛。所以对比②和③中硫的燃烧现象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该选项正确。
    C、②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说明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
    D、在③中硫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到有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9.(2022秋•鼓楼区校级月考)铁丝的燃烧
    (1)取一根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
    (2)该实验预先在集气瓶的底部放入一些水的目的 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集气瓶地炸裂 。
    (3)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的作用: 引燃铁丝 。
    【答案】(1)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集气瓶地炸裂;
    (3)引燃铁丝。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取两根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一根在酒精灯上加热会出现红热现象;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该实验预先在集气瓶的底部放入一些水或细沙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集气瓶地炸裂。
    (3)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因为直接加热铁丝,不易点燃。
    故答案为:
    (1)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2)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集气瓶地炸裂;
    (3)引燃铁丝。
    10.(2022秋•明水县校级期末)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做这个实验时,应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或细沙,其目的是 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Fe+O2Fe3O4 。
    【答案】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Fe+O2Fe3O4。
    【分析】铁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解答】解: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做这个实验时,应预先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装上少量水或细沙,其目的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Fe+O2Fe3O4。
    故答案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Fe+O2Fe3O4。
    11.(2022秋•宁阳县期末)用“W”型玻璃管进形微型实验,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处是木炭粉末,则观察到的现象是 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
    (2)若a处是硫粉,则b处应增加 尾气处理装置(合理即可) 。
    【答案】(1)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2)尾气处理装置(用合理即可)。
    【分析】(1)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分析回答;
    (2)根据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分析。
    【解答】解: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推入管中与二氧化锰接触,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迅速放出大量的热气。
    (1)若a处是木炭粉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则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2)若a处是硫粉,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污染空气,则b处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用溶液吸收或用气球收集等。
    故答案为:(1)木炭燃烧发出白光;
    (2)尾气处理装置(用合理即可)。
    12.(2023春•张店区期末)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所示。
    (1)步骤B的目的是 加热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
    (2)实验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碳+氧气二氧化碳 。
    (3)实验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
    【答案】(1)加热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碳+氧气二氧化碳;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分析】(1)根据步骤B是为了引燃木炭来分析;
    (2)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原理和现象来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原理和现象来分析。
    【解答】解:(1)步骤B的目的是加热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引燃木炭。
    (2)实验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是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
    (3)实验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故答案为:
    (1)加热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
    (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碳+氧气二氧化碳;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13.(2022秋•魏都区校级月考)探究铁丝和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
    (1)用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引燃铁丝,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发生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2)在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3)在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预先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1)Fe+O2Fe3O4;
    (2)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分析】(1)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
    (2)根据铁丝燃烧实验中为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进行分析;
    (3)根据硫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能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Fe3O4;
    (2)铁丝燃烧实验中为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需要预先在瓶底放少量的水;
    (3)硫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能溶于水,则实验时在集气瓶中放少量的水,用于吸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1)Fe+O2Fe3O4;
    (2)防止燃烧产生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3)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14.(2022•威县校级模拟)分析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硫粉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
    ①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目的主要是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SO2,由此推测,S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能溶于水 ;
    ②实验即将结束时,将燃烧匙底部接触水即可使火焰熄灭,其原理是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
    (2)乙是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若实验中铁丝没有燃烧,其原因除铁丝太粗、铁丝表面事先没有打磨、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火柴刚点燃就伸入集气瓶中,还可能的原因是 氧气不纯等 。
    【答案】(1)①能溶于水;
    ②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氧气不纯等。
    【分析】根据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灭火的原理分析回答。
    【解答】解:(1)①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目的主要是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SO2,由此推测,SO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能溶于水;
    ②实验即将结束时,将燃烧匙底部接触水即可使火焰熄灭,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乙是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若实验中铁丝没有燃烧,其原因除铁丝太粗、铁丝表面事先没有打磨、铁丝没有绕成螺旋状、火柴刚点燃就伸入集气瓶中,还可能的原因是氧气不纯等。
    故答案为:(1)①能溶于水;
    ②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氧气不纯等。
    15.(2022秋•海东市期中)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放出大量热 .
    (2)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 .
    (3)集气瓶内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现象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放出大量热.
    (2)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使未燃烧的铁丝预热便于燃烧;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原因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故答案为:
    (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放出大量热;
    (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使未燃烧的铁丝预热便于燃烧;
    (3)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16.(2022春•南湖区校级期中)学习氧气之后,结合之前关于氧气的性质的有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B实验中集气瓶预先装满水,目的是 排尽空气,收集纯净的氧气 。
    (2)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实验中潮湿的滤纸和水的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
    【答案】(1)排尽空气,收集纯净的氧气。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分析】(1)某些气体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能够溶于水,能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
    【解答】解:(1)B实验中集气瓶预先装满水,目的是排尽空气,收集纯净的氧气。
    (2)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实验中潮湿的滤纸和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故答案为:(1)排尽空气,收集纯净的氧气。
    (2)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l "_Tc31833" 【题型3 氧气的用途】
    17.(2023•南平二模)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稀有气体
    【答案】B
    【分析】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
    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
    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
    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
    【解答】解:A、二氧化碳的用途有:可以灭火、制汽水等做化工原料、固体干冰可以做制冷剂和进行人工降雨、可以做气体肥料等,故选项错误;
    B、氧气的用途是: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项正确;
    C、氮气的用途是:制氮肥、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做保护气等,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8.(2023•衡阳)有一位同学暑假去西藏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医生让他吸入了一种气体后,症状得到缓解。此气体可能是( )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答案】A
    【分析】根据氧气的用途来分析。
    【解答】解: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等。严重的高原反应是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含氧气量少,吸氧是为了供给人类呼吸。因此此气体是氧气。
    故选:A。
    19.(2023•凤凰县三模)近年,湘西的空气质量基本上是全省最好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占78%
    C.氧气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
    D.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属于稀有气体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解答】解:A、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氮气大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氧气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D、空气中臭氧(O3)含量少,但不属于稀有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0.(2023•长沙一模)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吸氧可缓解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答案】A
    【分析】根据氧气能供给呼吸,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题意,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造成的气压低、含氧量少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吸氧可缓解高原反应,是因为氧气可以供呼吸。
    故选:A。
    21.(2022秋•沈丘县校级期中)氧气的中文名称是清朝徐寿命名的。他将氧气命名为“养气”,即“养气之质”,后来为了统一就用“氧”代替了“养”字,便叫做“氧气”。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是利用了氧气的 化学 性质;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 为鱼提供氧气 。
    【答案】化学;为鱼提供氧气。
    【分析】氧气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能够供给呼吸。
    【解答】解:炼钢、气割、气焊等都要用到氧气,这主要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即氧气支持燃烧、具有氧化性;
    家庭养鱼的鱼缸内,常放入一种送气装置,使用时会连续不断地冒出气泡,通过观察分析,这套装置的作用是为鱼提供氧气。
    故答案为:化学;为鱼提供氧气。
    22.(2022春•武侯区校级期中)氧气是生产生活中重要的物质。
    (1)氧气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C (填序号)。
    A.医疗急救
    B.食品防腐
    C.航天火箭
    D.霓虹灯
    (2)如图所示“氧气”要穿过迷宫,从进口顺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应的物质才能通过(反应条件省略)。
    ①“箭头”画出了“氧气”应行走的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你认为甲处放的物质是 A (填字母)。
    A.硫
    B.水
    C.氮气
    ②氧气在进迷宫过程中,碰到了三种能阻止它前进的物质,这三个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
    ③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P+O2P2O5 。
    【答案】(1)AC;
    (2)①A;②相同;③P+O2P2O5。
    【分析】(1)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2)①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②根据基本反应的概念分析;③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析。
    【解答】解:(1)A.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故A正确;
    B.氧气具有氧化性,不能用于食品防腐,故B错误;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做火箭的助燃剂,故C正确;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可用于霓虹灯,故D错误。
    (2)①箭头”画出了“氧气”的行走路线,“氧气”不能从甲处通过,甲处的物质是硫,硫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氧气不能与水和氮气反应;
    ②铁在氧气中能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三个反应都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符号表达式是:P+O2P2O5。
    故答案为:
    (1)AC;
    (2)①A;②相同;③P+O2P2O5。
    \l "_Tc846" 【题型4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23.(2023春•武鸣区期末)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B
    【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4.(2023春•淄川区期末)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A
    【分析】根据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解答】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故A正确;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放热,不会产生大量白色烟雾,故B不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而生成白色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C不正确;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故D不正确。
    故选:A。
    25.(2023•焦作三模)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助燃剂,以下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
    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
    【分析】A、根据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6.(2023•天津)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7.(2023•襄州区模拟)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A.磷B.木炭C.镁条D.甲烷
    【答案】C
    【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不会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只能烧至红热,不会发出耀眼白光,故选项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正确。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8.(2022秋•江阴市校级月考)下列变化中: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②硫在氧气中燃烧;③红磷在氧气中燃烧;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中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 ② (填编号,下同);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③ ;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④ 。
    【答案】②;③;④。
    【分析】据木炭、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故答案为:②;③;④。
    \l "_Tc846" 【题型5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29.(2023春•泰山区期中),下列说法一定错误的是( )
    A.森林里空气中的含氧量高于沙漠中的空气
    B.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变化
    D.教室中的某个氧原子可能来自上世纪的欧洲田园
    【答案】B
    【分析】根据图示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与消耗氧气的途径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故森林里空气的氧含量高于沙漠中的空气,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保持不变,所以绿色植物的作用不能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错误;
    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正确;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教室中的某个氧原子有可能来自上世纪的欧洲田园,正确;
    故选:B。
    30.(2022春•利津县期末)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发生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有 BC 。
    A.二氧化碳
    B.可吸入颗粒
    C.一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关于自然界中的“氧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B.“氧循环”指得是氧气的循环,多是物理变化
    C.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是释放氧气的过程
    【答案】(1)混合物;物理变化;
    (2)BC;
    (3)A。
    【分析】(1)根据物质的组成与分类、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2)根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分析;
    (3)根据氧循环的知识来分析。
    【解答】解:(1)在物质分类中,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利用膜分离技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能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故答案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2)A.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B.可吸入颗粒属于空气污染物;
    C.一氧化碳有毒,属于空气污染物;
    D.稀有气体是空气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故答案为:BC;
    (3)A.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正确;
    B.“氧循环”指得是氧元素的循环,多是化学变化,说法错误;
    C.物质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是消耗氧气的过程,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A。
    \l "_Tc846" 【题型6 氧化反应】
    31.(2022秋•仙桃校级月考)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
    B.水氢气+氧气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镁+氧气氧化镁
    【答案】D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但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B、水氢气+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且该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2.(2023•孝感二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B.氧化反应都放热、发光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
    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石油加工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答案】C
    【分析】A、根据氧化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化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空气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就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如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氧化反应不一定都发光,如人的呼吸作用,没有发光,故选项说法错误。
    C、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没有参与人的呼吸作用,则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有着广泛的用途,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炼钢、石油加工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原料,而不是能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3.(2023春•泰山区校级月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D.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答案】C
    【分析】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解答】解:A、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如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不属于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是指氧元素,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故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4.(2020秋•碑林区校级月考)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有 ACE ,属于氧化反应的有 ABC ,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氧化反应的有 DF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有 AC 。
    A.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铝+氧气氧化铝
    D.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E.二氧化碳+水→碳酸
    F.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答案】ACE;ABC;DF;AC。
    【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铝+氧气氧化铝,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E.二氧化碳+水→碳酸,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F.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三种,不符合“多变一”的形式,不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
    ACE;ABC;DF;AC。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3水的组成(专题训练)【七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3水的组成(专题训练)【七大题型】(原卷版+解析),共40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2水的净化(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2水的净化(专题训练)【五大题型】(原卷版+解析),共32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3制取氧气(考点解读)(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3制取氧气(考点解读)(原卷版+解析),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气的工业制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2.2氧气(专题训练)【六大题型】(原卷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