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园地二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语言运用: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体会排比句和设问句的表达效果。
思维能力:能结合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积极提问、敢问、善问的习惯,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学会筛选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审美创造:在对比品读中,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古人名句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课前解析】
关注内容:《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阅读时养成一边读一边提问题的好习惯。“识字加油站”意在让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且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另一部分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设问句。“日积月累”是让学生积累关于质疑的名人名言,丰富自己的语言库,提高认知能力。
关注学情:“交流平台”揭示了一边读一边提问的读书方法和习惯,这是精读文章的重要方法。读文章时一定要潜下心来,仔细体会、揣摩文章中的词语、句子以及文章描写的细节,这样才有可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并在语言表达方面有所收获。所以,教学时引导学生交流这方面的读书体会是非常重要的。“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关于质疑的名句,闪耀着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他们对于成长、对于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还可以谈谈各自对这些名句的理解,或联系生活中自己或他人的例子谈谈体会。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2.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字。
3.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4.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5.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教学重点】
1.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2.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策略进行阅读的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2.能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驻、钞”等12个字。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的教学
1.谈话导入,明确主题。
宋代理学家、教育家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告诉大家学习最怕没有疑问,能够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就会有所进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对提问有了很多的认识,让我们一起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吧。(出示课件3)(板书:语文园地 提问)
2.自由交流,畅谈收获。(出示课件4、5)
预设:①学习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我知道既可以针对局部,也可以针对整体来提出问题。
②学了《夜间飞行的秘密》,我知道还可以从内容、写法和启示等角度来提问。但是,从文章的“写法”角度提问太难了,我常常不知道怎么提。
③学了《呼风唤雨的世纪》,我明白了要提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④我觉得在学课文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阅读的过程,好像就是提问的过程。
(板书:整体-局部 内容-写法-启示 有意义、有价值)
过渡:大家谈到了自己在这个单元学习的收获,也谈到了自己的困惑。看来同学们确实是很有感受。让我们看看书上的学习伙伴又有些什么体会呢?(出示课件6、7)
3.自读“交流平台”,启发收获。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勾画关键信息,说说学习伙伴都交流了哪些内容。
(2)启发思考:阅读时,积极提出问题究竟有什么好处?(出示课件8)
预设:能让我的阅读更加主动;能让我对课文的思考更深入,理解也更全面。
小结:边读边思考,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能保持一种较为专注的阅读状态,学习的效率会很高。
(3)回顾:本单元的一个学习收获,就是知道了要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这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升。不过,从写法的角度提问,确实比较难。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提出了哪些有关写法的问题?(出示课件9)
学生根据学习实际自由交流。
(4)学习伙伴提出“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那么,什么样的问题对理解文章作用更大呢?(出示课件10)
全文的问题,有启发的问题。
(5)教师总结: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多,但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因此,我们还需要进行比较,根据文章的需要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出示课件11)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习伙伴提醒我们以后也要多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出示课件12)(板书:敢于 善于)
二、“识字加油站”的教学
1.过渡:认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识字加油站”又迎来了12位客人,他们和老朋友们手牵手,排着整齐的队列,向我们走来了。和他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13)
2.出示12个生字(出示课件14),学生自由认读。
3.仔细观察这两组生字,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15)
第一组是读音相同的形近字,前面是熟字,后面注音的是生字。第二组汉字偏旁相同,读音和字形都不同。
4.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学习第一组生字。(出示课件16)
学习“驻”“钞”。
根据形旁猜测“驻”的意思是“马停下来,停留”,根据意思组词语,如“驻扎”“驻足”“进驻”。
(出示课件17)为什么“驻”是马字旁?(结合古代的交通工具理解。)“钞”为什么是金字旁?(结合古代钱币来理解。)
(2)自主学习“培、赌、媒、氛”4个生字。(出示课件18)
5.利用偏旁了解字义识字,学习第二组生字。(出示课件19)
(1)说说形旁“贝”“木”“犭”表示的意义。
(2)尝试组词,理解字义。
(3)查字典验证。
6.积累词语。(出示课件2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体会每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2. 能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
3. 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词句段运用”第一题的教学
1.自由朗读两组句子,比较每组中两个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不是一样,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出示课件21)
(1)比异同:第一组的第一句反复运用“没有”,一共在句中出现了四次,第二句中只有一个“没有”。第二组中的第一句反复使用“叫”,第二句没有反复使用。(出示课件22)(板书:反复)
(2)体会表达的妙处:读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出示课件23)
第一组的第一句更能凸显那时候什么也没有,十分落后。第二组中的第一句更能凸显那条狗十分爱叫。
2.小练习:运用反复的方法改写句子。(出示课件24)
二、“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教学
1.读题中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出示课件25)
在同一个句子里,自己回答自己提的问题。(板书:设问 自问自答)
2.出示非自问自答的句子,与原句比较,体会到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人类呼风唤雨。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单是为了观赏景物吗?不是。他是去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的。
竺可桢每天去北海公园为的是观察物候,作科学研究。
自问自答的句子表示“强调”。(板书:强调)
3.在学过的课文里找出自问自答的句子,并读一读。(出示课件26)
4.抄写句子,进一步体会自问自答的表达效果。(出示课件27)
三、“日积月累”的教学
过渡:“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善于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我国古人就很重视“问”,来看一些名句。(出示课件28)
1.自由朗读名句,注意“裕、慎、笃、孰、惑”等字的读音。
2.你对这些名言是怎样理解的呢?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示课件29)
大意:喜欢思考问题会变得聪明,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使自己狭隘、渺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示课件30)
大意:要广博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审辨、追问,要慎重地、深入地开展思考,要明白地辨别真伪、美丑、善恶,要切实地身体力行,这样才能收获人生真谛。
◎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出示课件31)
大意: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 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说明学习是获得知识、增长智慧的必由之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出示课件32)
大意: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告诉我们不用为自己不懂得一些道理而感到羞耻,告诫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能有了问题不去向老师请教。
3.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提问 整体-局部 敢于
内容-写法-启示
有意义、有价值 善于
强调
反复
设问(自问自答)
【教学反思】
在本次语文园地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识字加油站”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举形声字的词语,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在“词句段运用”的授课中,我通过对比朗读、讲解,让他们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这样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理解了该表达方式的作用,并让学生们运用,加以巩固。
美中不足的是,在讲授“日积月累”句子时,讲得不够详细,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通观两节课,教学目标准确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务实,既有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巩固,又有对新知识的理解认知,形成了一个动态的知识链,教学任务完成得较为理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