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课堂(同步课件)
化学人教版(2024)课题2 氧气授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2024)课题2 氧气授课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氧气的发现历程,回顾常见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溶解性,氧气的物理性质,-183℃,-218℃,淡蓝色雪花状固体,淡蓝色液体,无色无味气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养气、轻气、绿气、淡气
氧气、氢气、氯气、氮气
氧气初名“养气”,它是我国清末化学先躯者徐寿所取的。顾名思义,它是养育众生的气体,后来,为了显示它的气体特性,统一气体名称而把它命名为氧气
请同学阅读教材P33页,总结氧气的物理性质
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 mL氧气,不易溶于水
很多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比如氮气、二氧化碳等,所以该性质并不是氧气所唯一具有的,不能作为检验氧气的依据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反之,则不是氧气
注意:氧气本身是不能燃烧的
生成有刺激性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本实验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减少污染空气
回顾实验,思考以下问题,在氧气与硫的反应中,
集气瓶内应预先加入少量水,目的是?
盛有硫的燃烧匙为什么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热量
(2)若过快插入到瓶底,会由于受热膨胀使大量氧气逸出,造成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夹木炭的坩埚钳应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1)确保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现象明显
通过上述实验,分析硫、碳分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不同的原因?
物质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低,所以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纯氧中剧烈
只红热,不燃烧;冷却后恢复原状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中要预先加入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沙目的是什么?
增大受热面积,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防止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回顾实验,思考以下问题,在氧气与铁丝的反应中,
铁丝使用前为什么需要用砂纸打磨?
铁丝末端应系一根火柴,目的是什么?
实验中为什么将铁丝应绕成螺旋状?
以免火柴燃烧消耗过多氧气,是现象不明显
待火柴快燃尽时再把铁丝伸入集气瓶,目的是什么?
分析下列四个化学反应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 一般指的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氧化反应?
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水
镁 + 氧气 氧化镁
锌 + 盐酸 氯化锌+氢气
有氧气参加反应的化合反应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请思考以下问题并回答:
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人
世界上最早发现氧气的是我国唐朝的炼丹家—马和。他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空气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是由阳气(氮气)和阴气(氧气)两种气体组成的,其中阳气比阴气多得多。马和还认为,在水中也存有大量的阴气,不过很难把它们放出来。马和对氧气研究的这些重大发现,比欧洲早1000多年
1.(2023·青海西宁·校考二模)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请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烟雾,放出热量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冒出浓烈的白烟,生成白色粉末,错误;B、描述实验现象时,只需要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因此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就是实验结论,应改为生成黑色固体,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热量,错误。故选C。
2.(2023·湖南邵阳·模拟预测)2023年海峡两岸春节焰火晚会于1月22日(正月初一)20:00举行,厦门、金门两地焰火同时绽放,点燃两岸浓浓的亲情。有关烟花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有木炭粉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C.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D.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详解】 C、硫粉在空气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所以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硫粉,而不是铁粉,故C选项推测不合理,符合题意;故选C。
3.(2023春·广西南宁·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详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故选D。
4.(2023春·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末)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一些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氧化镁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A正确;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故B不正确;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不能直接提及生成物名称,故C不正确;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实验结论,故D不正确。故选A。
5.(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蔗糖的溶解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
【详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不符合题意; B、蔗糖的的溶解是扩散过程,属于物理变化,不包含缓慢氧化,选项符合题意;C、酒和醋的酿造是植物籽粒中的糖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选项不符合题意;D、食物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结果,则包含缓慢氧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 制取氧气说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我又来了,催化剂,催化剂的特点,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3 制取氧气课堂教学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96℃,-186℃,-183℃,物理变化,反应条件简单容易达到,生成氧气纯净便于收集,KMnO4,K2MnO4,MnO2,墨绿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教学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时,课题2氧气,化合反应,引导归纳,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讨论点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