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四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6 麻雀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语言运用:通过品词析句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循序渐进地让学生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思维能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审美创造:感受老麻雀勇敢无畏的精神,体会母爱的伟大。
【课前解析】
关注内容:《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的很明白。作者观察很细致,捕捉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了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挓挲起翅膀的紧张,又听到了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叫声,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作者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形。
关注作者: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主题鲜明,结构紧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代表作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父与子》等。《猎人笔记》描写了俄国农奴制度下农奴的悲惨生活,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的黑暗和残酷,在俄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节选自《猎人笔记》。
关注语言: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往往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征。如,“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等,这些描写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关注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课后题直接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并懂得这样写有利于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第二题引导学生探究,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知道写事的时候不只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写听到的和想到的。
关注插图:课本插图呈现的是猎狗与麻雀相遇时的情形。猎狗的激情与贪婪、小麻雀的弱小与无助、老麻雀的惊恐与无畏都隐藏在一个个细致入微的动作与神态里,这样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机和老麻雀的勇敢。
【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重点】
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难点】
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2.知道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课件3:麻雀的图片)提问:你认识图片中的小动物吗?
展示麻雀资料:
麻雀,鸟类,头圆,尾短,嘴呈圆锥状,翅膀短小,不能远飞,善于跳跃,啄食谷粒和昆虫。有的地区叫家雀儿(jiā qiǎr)。
教师过渡:(出示课件4)当麻雀遇到猎狗,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以图片导入,用直观的方式将学生带入课文内容。通过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1.作者简介(出示课件5)
屠格涅夫(1818—1883),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在大学时期就开始创作,《猎人笔记》是其成名作。
主要作品:《罗亭》《贵族之家》《猎人笔记》《父与子》等。
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1)(出示课件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读完课文,教师出示本课“学认字”中的生字新词。(出示课件7)指名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跟读,相机正音。
预设:“拯”是翘舌音,“嘶”是平舌音,“庞”是后鼻音。
(3)(出示课件8)识字游戏。通过游戏巩固识记生字。
(4)(出示课件9)出示本课“我会写”中的生字,指导记忆、书写。
提示:让学生观察生字,找出适合自己记忆的方法。
重点指导:(出示课件10)“嗅”和“庞”不要漏掉最后一画“点”。
(出示课件11)“躯”中的“身”字作偏旁时要变窄,撇画不出头。“幼”的第一个撇折较平,第二个撇折向右上倾斜。
师:能够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词语是一个非常好的阅读方法。你还有哪些不懂的词语?
预设:挓挲。
教师出示发怒的麻雀或公鸡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他们的羽毛,并结合上下文理解“挓挲”。
预设:挓挲,在文中是张开、伸开的意思。
三、把握文章内容
(出示课件12)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这篇课文围绕麻雀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
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
2.(出示课件13)再读课文,回顾上个单元学习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预设:(出示课件14)
起因(1-3自然段)
经过(4、5自然段)
结果(6、7自然段)
3.(出示课件15)教师提问:你能根据刚才对课文的了解,填写下面的示意图吗?
出示示意图,全班共同填写。
老麻雀
拯救
逼退
小麻雀
猎狗
攻击
(经过)
(结果)
(起因)
(板书)预设:
4.教师过渡:我们一起根据示意图来梳理课文结构吧。
小组讨论,派代表展示。
预设:(出示课件16)
事情的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
事情的经过: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
事情的结果: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后退。
(设计意图:一方面划分段落层次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层次,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分段的段意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随堂练习及小结
1.(出示课件17、18)随堂练习
2.(出示课件19)本课小结:初读这篇课文,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伟大的母爱。下节课我们看看老麻雀如何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
1.(出示课件20)说一说:文中讲了哪几个角色?
指名回答。
预设:小麻雀 老麻雀 猎狗
2.(出示课件21)这几个人物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请两位同学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
预设:
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
经过:老麻雀保护小麻雀
结果:猎狗退缩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防止学习断层,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新课程的学习,温故而知新。)
二、发现课文是怎样把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写清楚的
1. (出示课件22)自读课文,勾画出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预设:
起因部分:(出示课件23)
①“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这句话是在设置悬念。
②“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呆呆地”“无可奈何”写出了小麻雀的茫然无助,让人十分同情,也为老麻雀的出现埋下伏笔。
经过部分:
①(出示课件24)“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从“走近”“嗅了嗅”“张开” “露出”这一系列关于猎狗动作的描写可以看出,小麻雀的处境十分危险。
②(出示课件24)“突然,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表现了它的勇气和胆量。“挓挲起全身的羽毛”,说明老麻雀心里很紧张,充分表现了老麻雀无畏地保护自己孩子的感人情景。
③(出示课件25)“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发抖”“嘶哑”突出了老麻雀的紧张,虽然自己没有把握阻止猎狗伤害小麻雀,但还尽力用尖叫保护自己的孩子。
④(出示课件26)“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在老麻雀的眼中,猎狗无异于一个庞大的怪物。从侧面表现出了麻雀与猎狗之间力量的悬殊,突出了老麻雀的勇敢、无畏精神。“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老麻雀身上母爱的力量。
结果部分: (出示课件27)
①“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猎狗没有想到老麻雀会有勇气来和自己搏斗,缺乏心理上的准备,所以退却了。也可能是猎狗被老麻雀的这种伟大的母爱深深的感动了。这与之前猎狗凶残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小组合作:给这些关键词句归类。(出示课件28)
出示分类标准。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4.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聚焦关键词句,全班一起探究:作者是怎样把印象深刻的部分写清楚的?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梳理。
(出示课件29)看到的:动作、姿态
猎狗:慢慢地走近、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老麻雀: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浑身发抖。
(出示课件30)听到的:声音
老麻雀:绝望地尖叫、发出嘶哑的声音。
(出示课件31)想到的
猎狗:好像嗅到前面有什么野物、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
老麻雀: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5.(出示课件32)引导总结: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印象深刻的部分写清楚的?
指名学生自由说。
教师小结:写一件事,不仅可以写看到的,还可以把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这样才能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三、牢记方法,学以致用
(出示课件33)小练笔:观看视频,试着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1.教师播放小鸭子跟随鸭妈妈过马路视频,学生集体观看,并试着练笔。
2.(出示课件34)展示例文,共同学习。
示例:
小鸭子过马路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鸭妈妈决定带着鸭宝宝们到公园散步。
一路上,鸭宝宝们唱着歌,非常高兴。小鸭子有的东瞧瞧,西望望,好奇地看着这个繁华的城市;有的在问哥哥,那个长着四个轮的“怪物”是什么;有的则跟着鸭妈妈,想快一点到达公园,去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鸭妈妈大摇大摆地在前面带路,还不时地回过头来,好像在对鸭宝宝们说: “孩子们,快跟上,不要掉队!”
3.点评一篇班级优秀片段。
4.学生完善修改自己的片段。
四、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1.课文小结。(出示课件35)
老麻雀的奋不顾身,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你们也一样,在爱的包围中健康成长着。
2.主题概括。(出示课件36)
这篇课文围绕麻雀描写了“我”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亲眼看到大猎狗想吃掉小麻雀,老麻雀在大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事情。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8-40)
4.课后作业。(出示课件41)
把这个温暖的故事分享给自己的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让学生自己感悟和体会为主。
2.通过小练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写习作的时候,可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清楚展现事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3.在作业设计中把初试身手前置,让本单元教学目标更清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麻雀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明确目标,学习新课,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初识因果,借助词句 ,感悟母爱,领悟表达,感情升华 总结表达, 尝试表达,初试身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