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3课《人生的境界》《人应当坚持正义》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3课《人生的境界》《人应当坚持正义》知识清单-【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2024)三 人生的境界精品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职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2024)三 人生的境界精品导学案,共3页。
    冯友兰 (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5年自中国公学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中国哲学,1920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博士毕业,回国后担任过燕京大学哲学教授教授、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946年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之邀赴美讲学,用英文写了《中国哲学简史》,1952年担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内容: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讲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首段的第二句便是主旨句,即: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此为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阐述人生四种不同的境界。
    第一层(第2):概述由于每个人的觉解程度不同而形成从低到高四个不同等级的人生境界。
    第二层(3、6):分别阐述什么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第三层(7):综合评价人的四种境界。
    第2-7自然段主要谈人生的四种境界,关键句子是(关键句方法):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第三部分(第8~12自然段):照应深化。
    第一层(第8、9自然段):在明确什么是人生境界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哲学的任务,阐述实现哲学任务的方法,回答哲学任务的问题,指出哲学的任务是帮助人们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
    第二层(第10-12自然段):中外哲学家对于如何到达天地境界的不同阐述以及由此引出中国哲学的特点和对中国哲学发展的展望。关键句是“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
    《人应当坚持正义》知识清单
    文学常识: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唯心论哲学家和思想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使唯心论哲学体系化的人。他的著作和思想对后世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柏拉图20岁拜苏格拉底为师,直到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28岁至40岁,他都在海外漫游。柏拉图留下了许多著作:《辩诉篇》《曼诺篇》《理想国》《智者篇》《法律篇》等,多数以对话体的形式写成。理念论是柏拉图哲学体系的核心。他认为现实世界之外还有一个非物质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真实的,而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是理念世界的模糊反映。
    对话体:是艺术、政治、哲学和科学著作中的一种文体,采用两个或多个角色对话的形式。原则上区别于其他体裁的作品中用以表现人物性格和作为艺术语言手段的对话。它通常设置尖锐冲突,对话方发表各自的见解,而最终表露出作者关于论争的倾向。这种文体可以使那些并不属于文学艺术领域的、关于科学和哲学问题的对话也具有异常鲜明的情趣及出色的艺术性。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一位个性鲜明、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论和思想多见于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著作,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在教学的方法上,他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法,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本人称之为“产婆术”。“产婆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所以又叫“问答法”。这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直到今天,问答法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他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国人才。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他认为,治国者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字词梳理:
    字音
    恫( dònɡ)吓
    成语
    ①拳拳服膺: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
    ②恫吓:恐吓,威胁。
    ③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④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可用来形容人、事、思想、行动、品质等。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苏格拉底直接表明自身观点,格黎东的意见如果合乎正道,我就听从,否则便不能从命,因为“我”一向坚持正道。
    第二部分:从重视好的意见,不管坏的意见的角度分析,表明“我”听从真理本身。
    第三部分:针对格黎东逃跑或越狱的理由,从分析逃跑或越狱行为是否正当的角度,证明坚守道义不越狱是正当的。
    背景介绍: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判决执行前夕,苏格拉底的朋友格黎东潜入监狱,试图劝说他越狱逃跑。苏格拉底不赞同逃跑,他针对格黎东的建议,抛出了“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他所坚守的“正义”理念,层层铺垫,步步设问,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唯正义是从的道德信念,说服格黎东放弃劝说自己越狱的努力。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把握上述理念的内涵,理解苏格拉底据此提出的观点,探讨他是如何一步一步使格黎东的思路进入自己的逻辑轨道的,从而学习一种既以理服人又生动活泼的劝说艺术。

    相关学案

    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三 人生的境界精品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高教版(2023)三 人生的境界精品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2024)二 “友邦惊诧”论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部编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上册(2024)二 “友邦惊诧”论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