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清单(新高考通用)
专题39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知识清单)-【复习清单】最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通用)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39 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知识清单)-【复习清单】最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通用),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思维导图1
知识梳理2
知识清单1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2
知识清单2 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5
易混易错5
典例精析7
真题赏析10
知识清单一: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一、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1.侵权责任:
⑴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注意:侵权责任(侵犯权利)≠违约责任(合同履行)
(2)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知识拓展: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惩罚性赔偿:是指当侵权人以恶意,故意欺诈等方式实施加害行为而致权利人受到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获得实际损害赔偿之外的增加赔偿。其目的是通过对义务人施以惩罚,阻止其重复实施恶意行为,并警示他人不要采取类似行为。
注意:这些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诉讼时效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二、侵权责任中的情理法
1.一般侵权责任
⑴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⑵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①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
注意: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往往并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
③该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注意: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法律通常要求受害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
2.特殊侵权责任:过错推定与无过错侵权责任
⑴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例如:动物园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责任。
【知识拓展】常见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遭受人身损害的,推定教育机构具有过错;
②患者因医疗机构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或者医疗机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遭受损害的,推定医疗机构具有过错;
③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
④动物园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推定动物园具有过错;
⑤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致人损害的,推定其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具有过错;
⑥堆放的物品倒塌致人损害的,推定堆放人具有过错;
⑦林木折断致人损害的,推定林木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具有过错
⑧地下施工(包括窨井)致人损害的,推定施工人具有过错。
⑵无过错侵权责任
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例如: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责任、生产者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
【知识拓展】常见无过错侵权责任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②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致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
③提供个人劳务一方因劳务致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④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生产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⑤机动车与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无过错责任;
⑥因环境污染致人损害的,由污染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⑦从事高空、高压、地下挖掘活动或者使用高速轨道运输工具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经营者承担无过错责任;
⑧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无过错责任;
⑨建筑物倒塌致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无过错责任。
3.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①法律规定侵权责任,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②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中适用过错推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社会某些群体的合法权利给予特别保护,体现了社会公正。
③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知识清单二: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1.民事权利有限制
2.妥善处理相邻关系
提醒 民法典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通行等提供必要的便利;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一、权利保障 于法有据
1.在民法规定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中,每种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只可以单独适用。(×)
【解析】民法规定的多种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2.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法律通常要求侵权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
【解析】一个人只能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负责,法律通常要求受害人确定损害结果发生的真实原因。
4.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不管能不能证明尽到管理职责,都应当承担责任。
【解析】动物园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园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5.行为人如果主观上不是故意的,可以不承担侵权责任。(×)
【解析】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往往并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
6.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解析】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过错推定责任;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才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二、权利行使 注意界限
1.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
【解析】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而权利通常意味着人们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实施某一行为的自由。但是,人们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
2.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
【解析】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支付使用费,这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
3.相邻关系是对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解析】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4.远亲不如近邻,相邻关系的处理都应按照当地习惯。(×)
【解析】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1.(2023·海南·模拟预测)张某等人因不满某商家的“剧本杀”游戏服务,上网发布差评,该商家遂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与张某等人的微信群聊记录、游戏包厢监控视频录像片段和张某等人的微信账号信息,还称“可向公众提供全程监控录像”。下列对此案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商家的行为侵害了张某等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与隐私权
②商家应明白消费者的网上评价不是衡量商家唯一的标准,不应关注消费者差评
③可以判令商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并向张某等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④张某等人发布的“差评”系对“剧本杀”服务的主观感受,应承担侵害商家名誉权的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该商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与张某等人的微信群聊记录、游戏包厢监控视频录像片段和张某等人的微信账号信息,侵害了张某等人的个人信息权益与隐私权,①符合题意。
②:消费者的网上评价不是衡量商家唯一的标准,但“不应关注消费者差评”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该商家的行为构成侵权,可以判令商家在微信公众号发布致歉声明,并向张某等人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③符合题意。
④:张某等人发布的“差评”系对“剧本杀”服务的主观感受,不属于虚构事实,不构成侵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3·福建·二模)方某在小区居民楼电梯内吸烟,邻居吴某劝阻,二人因此发生言语争执。方某出电梯后猝死,方某之妻袁某遂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吴某赔偿40万元。对此案,法院判决( )
①吴某劝阻与方某死亡存在法律因果关系
②吴某为方某之死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③吴某劝阻行为符合公序良俗,应当鼓励
④吴某并无不当,不应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吴某劝阻方某的吸烟行为本身不会造成方某死亡的结果,吴某的劝阻与方某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①错误。
②:吴某劝阻方某在电梯内吸烟的行为,仅发生言语争执,未超出必要的限度,属于正当劝阻行为,吴某也没有侵害方某生命健康的故意或过失,不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②错误。
③:吴某的劝阻行为体现了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利益及公序良俗等法律精神,应当鼓励,③正确。
④:吴某的劝阻过程中,双方仅发生言语争执,未超出必要的限度,吴某也没有侵害方某生命健康的故意或过失,不应承担任何民事责任,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2023·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石某在王某摩托车店里购买了一辆摩托车,该车的生产商为M摩托车公司。两个月后,石某在一次正常驾驶时突然发生翻车事故,受伤严重,花去医疗费3万多元,后经鉴定,事故原因为石某所驾驶的摩托车车轮材料不正常疏松所致。在本案中( )
①石某无权向王某索赔医疗费
②石某有权向王某索赔医疗费
③M公司要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④M公司要承担过错推定侵权责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C
【详解】①②:第四十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石某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有权向王某索赔医疗费,②正确,①错误。
③④:《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此产品责任纠纷属于特殊的侵权,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所以M公司要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③正确,④错误。
故本题选C。
4.(2023·湖北武汉·武汉市第一中学校考二模)2023年3月7日,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今年要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有条件的要加装电梯。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本是为方便居民出行,但在实际改造中,低楼层住户因为自己出行、通风、采光等权益受到影响,阻挠加装电梯事也时有发生,不少住户还为此打起了官司。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加装电梯占用小区建设用地,影响到低层住户的房屋和建设用地所有权
②加装电梯要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相邻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精心设计和实施
③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权,低楼层住户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有权制止加装电梯
④不同楼层住户作为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利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住户没有建设用地所有权,①错误。
②④:加装电梯涉及到不动产的相邻关系,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利益,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相邻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②④符合题意。
③:民法强调对权利的保护,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③错误。
故本题选C。
5.(2023·辽宁·校联考三模)罗某乘坐火车未在所持车票对应车站下车,而是更换车厢继续乘坐。被发现后罗某拒绝补票。央视在对罗某隐名并对其面部进行马赛克处理后对该事件进行报道。罗某认为,央视的报道侵犯了其名誉权,诉至法院,要求央视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一审法院驳回罗某的诉讼请求。罗某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终审维持原判。从法律角度看,该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高铁乘客罗某违反与高铁承运人的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
②法院判决体现了自然人在行使权利时,要遵守权力的边界
③央视客观准确报道涉案事件属依法履行舆论监督职责
④罗某做法是应受道德谴责的不文明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罗某乘坐火车未在所持车票对应车站下车,而是更换车厢继续乘坐,被发现后罗某拒绝补票,罗某违反与高铁承运人的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①符合题意。
②:央视在对罗某隐名并对其面部进行马赛克处理后对该事件进行报道,并未侵犯罗某的边界,②表述错误。
③:题干央视作为新闻媒体,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客观、真实进行报道,合理合法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③符合题意。
④:罗某乘坐火车未在所持车票对应车站下车,而是更换车厢继续乘坐。被发现后罗某拒绝补票,罗某做法违背了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是违法行为。也是不文明行为,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6.(2023·福建泉州·校联考模拟预测)王女士是一个四岁孩子的妈妈,因小区没有儿童游乐设施,她在征得物业公司同意后,自费购置了一套儿童滑梯,放在楼下大厅的角落里供孩子们玩耍。儿童滑梯未设置警示标牌或隔离带。业主肖女士在穿过大厅时,一脚踩在了滑梯配套的垫子上,当场后仰摔倒,造成T12椎体骨折,花去医药费等共计10万余元。关于本案,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肖女士自身存在过错,应承担部分责任
②按照相邻关系规定,王女士应承担部分责任
③适用一般侵权责任,物业公司应承担部分责任
④适用过错推定侵权责任,物业公司应承担部分责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本案中肖女士作为成年人,理应根据周围环境谨慎行走,其未尽到审慎义务,存在过错,应承担部分责任,①正确。
②: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本案中儿童滑梯属于动产,不适用相邻关系规定,王女士也无过错,不需要承担责任,②错误。
③:物业公司在同意张女士放置滑梯后,应该对公共游乐设施承担日常的维护管理和安全防范等义务,本案中物业公司未设置警示标牌或隔离带,存在过错,其行为与受伤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应承担部分责任,③正确。
④:本案不属于过错推定的情形,④错误。
故本题选A。
一、单选题
1.(2022·海南·高考真题)张某饲养了一只宠物狗,拴在自家院内。小周(15周岁)路过时拿棍子戏逗,宠物狗受到惊吓挣脱绳子冲出院门,把路过的王爷爷撞倒在地,造成其左腿粉碎性骨折,入院治疗一个多月,由此产生纠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王爷爷的生命权受到侵犯
②王爷爷的身体权受到侵犯
③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支付医疗费
④王爷爷有权请求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②:王爷爷被宠物狗撞倒在地,造成左腿粉碎性骨折,其健康权受到侵犯,不是生命权、身体权受到侵犯,①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条规定,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请求赔偿,也可以向第三人请求赔偿。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小周(第三人)未满18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王爷爷有权请求张某或小周父母支付医疗费,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2022·北京·高考真题)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是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回应。下面是该法的部分条文:
根据上述条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B.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在民事上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C.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均可适用第70条的规定
D.发生第70条规定情形的,该条规定的机构和组织有提起诉讼的职责
【答案】D
【详解】A:根据第69条第1款,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应该承担损害赔偿侵权责任,这是过错推定,而不是无过错侵权,A不选。
B: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的,在民事不仅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而是要根据具体的侵权程度和造成的影响,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B不选。
C:第70条仅仅是针对侵害众多个人权益的行为,没有对侵犯单个人信息行为的做出法律规定,C不选。
D:发生第70条规定情形,侵犯众多个人权益的,该条规定的机构和组织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职责,D入选。
故本题选D。
3.(2022·海南·高考真题)著作权是权利人针对特定作品依法享有的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擅自使用作品,有可能构成侵权。下列属于侵犯著作权的是( )
①小董从网上下载了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
②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了近代学者梁启超的署名文集
③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
④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使用了林某已发表文章的大段原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小董从网上下载一首流行歌曲供个人欣赏,这符合作品的合理使用情形,未侵犯著作权,①不合题意。
②:著作权属于自然人的,保护期是作者有生之年加去世后50年。某出版社无偿原文出版近代学者梁启超(1873-1929年)的署名文集,没有侵犯著作权,②不合题意。
③:最新版的教辅用书匿名全文收录了当代作家莫某的一篇短文,“匿名全文收录”已经侵犯了著作权,③符合题意。
④: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小郑的毕业论文未标出处,属于侵犯著作权,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2022·辽宁·高考真题)小曹在打印硕士毕业论文时遗落U盘,其同班同学小孙发现后,将U盘中小曹的搞怪视频上传到校内网论坛,引发学生围观,评论不乏挖苦调侃,导致小曹抑郁。学校知道后立即删除帖子并对小孙进行批评教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小孙侵害了小曹的隐私权,但未侵害其身体权
②小孙父母应对小孙侵权行为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③责任承担可以采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方式
④若小曹向法院提起诉讼,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身体权是指自然人享有身体权,自然人的身体完整和行动自由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身体权。隐私权 是指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题干中小孙侵害了小曹的隐私权,责任承担可以采取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方式,①③正确。
②:侵权行为发生时子女不满18周岁,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并有经济能力的,应由子女本人承担民事责任;子女没有经济能力的,应当由父母承担民事责任。子女致人损害时年满18周岁的,应当由本人承担民事责任;没有经济收入的,由抚养人垫付,垫付有困难的,也可以判决或者调解延期给付,②错误。
④:所谓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指基于法律规定,将通常情形下本应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一般是原告)就某种事由不负担举证责任,而由他方当事人(一般是被告)就某种事实存在或不存在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该方当事人不能就此举证证明,则推定原告的事实主张成立的一种举证责任分配制度,④错误。
故本题选A。
5.(2021·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小区业主吴亮与该小区宠物店老板赵勇因服务问题发生几次争执后,多次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布信息指责赵勇,使用“欺骗客户”“装疯卖傻”“人格分裂”等言辞,并用赵勇的照片作配图。这对赵勇及宠物店经营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如果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有真实成分,则并无不当
②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
③吴亮使用照片作配图的行为侵犯了赵勇的隐私权
④赵勇有权要求吴亮在小区范围内消除给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即便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有真实成分,其做法也不当,故①错误。
③:吴亮使用照片作配图的行为侵犯了赵勇的肖像权,故③错误。
②:吴亮在小区业主微信群中发表的言论侵犯了赵勇的名誉权,故②入选。
④:这对赵勇及宠物店经营造成了诸多负面影响,这表明赵勇有权要求吴亮在小区范围内消除给其带来的不良影响,故④入选。
故本题选D。
二、材料分析题
6.(2022·浙江·高考真题)芝麻动画公司制作了一部名为《航海王》的动画片,原创了若干角色。西瓜游戏公司制作了一款卡牌类网络游戏,将芝麻动画公司的动画角色加入游戏之中,并进行了细节上的重新制作,然后在各大平台上线,获得了较高的用户量和关注度。芝麻动画公司认为西瓜游戏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遂提起诉讼,法院经审理认定西瓜游戏公司确有侵权。
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西瓜游戏公司侵犯了芝麻动画公司的什么权利,并阐述理由。
(2)列举西瓜游戏公司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方式。
【答案】(1)西瓜游戏公司侵犯了芝麻动画公司的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西瓜游戏公司在芝麻动画公司原创动画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细节上的重新创作,已经构成改编,侵犯了芝麻动画公司的改编权;将改编后的动画角色加入其游戏中并传播到网络平台,使相关公众只要联网登录游戏即可获得,构成对芝麻动画公司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
(2)西瓜游戏公司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责任。
【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指出西瓜游戏公司侵犯了芝麻动画公司的什么权利,并阐述理由。属于说明类、理由类主观题,知识没有具体限定。解答时,需要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和设问要求调动教材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芝麻动画公司制作了一部名为《航海王》的动画片,原创了若干角色。西瓜游戏公司制作了一款卡牌类网络游戏,将芝麻动画公司的动画角色加入游戏之中,并进行了细节上的重新制作,然后在各大平台上线,获得了较高的用户量和关注度→说明西瓜游戏公司侵犯了芝麻动画公司的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有效信息②:西瓜游戏公司制作了一款卡牌类网络游戏,将芝麻动画公司的动画角色加入游戏之中,并进行了细节上的重新制作,然后在各大平台上线,获得了较高的用户量和关注度→说明西瓜游戏公司在芝麻动画公司原创动画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细节上的重新创作,已经构成改编,侵犯了芝麻动画公司的改编权;将改编后的动画角色加入其游戏中并传播到网络平台,使相关公众只要联网登录游戏即可获得,构成对芝麻动画公司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西瓜游戏公司侵犯了芝麻动画公司的改编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西瓜游戏公司对芝麻动画公司的原创产品进行改编并在网络传播。
得分点②:西瓜游戏公司在芝麻动画公司原创动画角色的基础上,进行细节上的重新创作,已经构成改编,侵犯了芝麻动画公司的改编权+在原创基础上改编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
得分点③:西瓜游戏公司将改编后的动画角色加入其游戏中并传播到网络平台,使相关公众只要联网登录游戏即可获得,构成对芝麻动画公司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通过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
(2)本题要求列举西瓜游戏公司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方式,属于简答题,知识限定明确,属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可首先调动教材知识,结合本案选择性说明西瓜游戏公司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的责任即可得分。
7.(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4年,甲媒体委托张某为即将拍摄的动画片创作人物形象,张某先用铅笔勾勒了三个人物概念图。后由甲媒体在原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重塑了三个人物形象,载明“人物设计:张某"。
2012年,张某与乙公司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转让金额为伍万元人民币,并交割。乙公司向A省版权局成功申请三个人物概念图的作品登记,作者为张某,著作权人为乙公司。
2013年,甲媒体就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向B直辖市版权局申请作品登记,取得相应作品登记证书,作者为张某,著作权人为甲媒体。
2019年,甲媒体发现乙公司已把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加载至某商城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甲媒体认为乙公司构成侵权,遂起诉至人民法院。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甲媒体诉乙公司侵权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甲媒体诉乙公司侵权成立。
理由:①1994年,张某用铅笔勾勒了三个人物概念图,对三个人物概念图享有著作权。2012年,张某与乙公司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乙公司成功申请三个人物概念图的作品登记,著作权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获得三个人物概念图的著作权。
②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甲媒体在原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重塑了三个人物形象,并于2013年取得相应作品登记证书,甲媒体享有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的著作权。
③他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乙公司将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加载至某商城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侵犯了甲媒体著作权。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判断甲媒体诉乙公司侵权是否成立,首先应表明立场,并说明理由,属于原因分析类试题。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有效信息①:张某与乙公司签订《著作权转让合同》→可联系乙公司成功申请三个人物概念图的作品登记,著作权转让给乙公司,乙公司获得三个人物概念图的著作权。
有效信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可联系甲媒体在原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重塑了三个人物形象,并于2013年取得相应作品登记证书,甲媒体享有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的著作权。
有效信息③:已把重塑的三个人物形象图,加载至某商城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可联系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8.(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色剧本杀”以角色扮演方式在游戏中传承红色基因,这种沉浸式体验深受青少年喜爱。A剧本杀店张贴海报,吸引玩家纷至沓来。某日,大三学生小明约同学去该店玩以某英雄连事迹为主线的情景式剧本杀。在游戏过程中,小明发现剧本内容包含对某英烈的侮辱性言辞。震惊之余,小明与主持人发生争执,不牢固的布景装置导致了小明小腿骨折。小明向执法机关举报了该店。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A剧本杀店涉嫌哪些违法行为;若小明诉至法院请求损害赔偿,可提出哪些理由。
【答案】(1)①剧本内容包含对某英烈的侮辱性言辞,侵犯了英烈的名誉权,损害社会共利益。
②不牢固的布景装置导致了小明小腿骨折,侵犯了小明的身体权和健康权。
③在宣传海报中,“海量下载,改编的红色剧本”涉嫌侵犯他人的著作权。
(2)理由:
①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也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自然人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②英烈和小明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该店主观上存在过错,该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剧本杀店的违法行为和小明可以提起的申请赔偿的理由,从积极维护人身权利、尊重知识产权、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等方面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该店涉嫌哪些违法行为:
关键词①:小明发现剧本内容包含对某英烈的侮辱性言辞→可联系侵犯了英烈的名誉权;
关键词②:不牢固的布景装置导致了小明小腿骨折→可联系侵犯了小明的身体权和健康权;
关键词③:海量下载,改编的红色剧本→可联系著作权的相关知识。
理由:
关键词①:若小明诉至法院请求损害赔偿,可提出哪些理由→可联系《民法典》关于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相关规定;
关键词②:震惊之余,小明与主持人发生争执,不牢固的布景装置导致了小明小腿骨折→可联系一般侵权的构成要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停止侵害
这主要是要求行为人不实施某种侵害,这种责任方式能够及时制止侵害,防止侵害后果的扩大。例如:某人正在散布谣言诽谤他人,受害人有权请求其停止侵害。
排除妨碍
这是指行为人实施的行为,使他人无法行使或者不能正常行使人身、财产权益,受害人可以要求行为人排除妨碍权益实施的障碍。例如:某人在他人家门口堆放垃圾,妨碍他人通行,同时污染了他人的居住环境,受害人有权请求行为人将垃圾清除。受害人也可以自己排除妨碍,但排除妨碍的费用由行为人承担。
消除危险
是指行为人的行为对他人人身、财产权益造成现实威胁,他人有权要求行为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种现实威胁。
例如:某人的房屋由于受到大雨冲刷,随时有倒塌的可能,危及邻居的人身、财产安全,但房屋的所有人不采取措施。此时,邻居可以请求该房屋的所有人采取措施消除这种危险。
返还财产
因行为人无权占有他人财产而产生。例如:某人借用他人的电脑,到期不还、据为己有,构成了无权占有,电脑所有人有权要求无权占有人返还电脑。
恢复原状
是指行为人通过修理等手段,使受到损坏的财产恢复到损害发生前的状况的一种责任方式。
赔偿损失
是指行为人向受害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以弥补其损失的责任方式。
赔礼道歉
是指行为人通过口头、书面或者其他方式向受害人道歉,以取得谅解的一种责任方式。主要适用于侵害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等人格权益的情形。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是指人民法院根据受害人的请求,责令行为人在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方式消除对受害人名誉的不利影响,以使其名誉得到恢复的一种责任方式。主要适用于侵犯名誉权等情形,一般不适用于侵犯隐私权的情形。例如:在报刊上或者网络上发表文章损害他人名誉权的,就应当在该报刊或者网站上发表书面声明,对错误内容进行更正。
含义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对不同民事权利的限制
名誉权的限制
①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是,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捏造、歪曲事实;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的,则构成侵权,需承担民事责任
著作权的限制
①作品的合理使用:在特定的情形中,使用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必不必支付使用费
②作品的法定许可使用:在某些情形中,除非权利人事先声明不许使用,他人可以不经著作权人同意,直接使用著作权人的作品,但应当按照规定支付使用费
③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指明作者和作品出处
含义
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主要类型
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
处理原则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处理依据
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承担责任
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第69条第1款:“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个人信息权益造成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等侵权责任。”
第70条:“个人信息处理者违反本法规定处理个人信息,侵害众多个人的权益的,人民检察院、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和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三条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其著作权由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总复习考点规范练39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39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时巩固卷39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