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提分训练(三) (13-14课) 试卷2024-2025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提分训练(三) (13-14课) 试卷2024-2025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文件包含提分训练三试卷教师版2024-2025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docx、提分训练三试卷学生版2024-2025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提分训练(三)(13-14课)【A层 基础达标】1.(2023秋·连云港期中)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村出现了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的新的经营方式。这表明西欧社会产生了 ( )A.封君封臣制 B.班田收授法C.封建庄园制 D.资本主义经济2.制作历史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边卡片中横线处应填写 ( )名称: 出现时间:13世纪特点:雇工分工合作影响:出现了资本与劳动力的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A.垦殖运动 B.手工工场C.庄园制度 D.城市的兴起3.(2023秋·泉州期中)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体被认为是有罪的。因此,它必须始终被覆盖,不得过分装饰。但是,14世纪生活水平提高的市民和希望精美商品尽快转换成货币的意大利商人,都很赞同世俗知识分子对教会禁欲的进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源于 ( )A.基督教会的衰落B.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C.近代科学的兴起D.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壮大4.(2023秋·重庆期末)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全面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5.(2023秋·青岛期中)有学者认为,佛罗伦萨工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规模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新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冲破教会的桎梏,摆脱经院哲学的世界观,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就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同封建制度与教会展开了斗争。材料反映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教会神学的桎梏B.复兴希腊罗马文化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D.宗教神学至上6.他在一部作品中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这里的“他”及他的“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彼特拉克——《蒙娜丽莎》B.莎士比亚——《最后的晚餐》C.但丁——《神曲》D.达·芬奇——《哈姆雷特》【B层 素养提升】7.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土地不断集中,建立租地农场,雇用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产品不断富余,城市需求不断增加,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农村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经济发展中的哪一重要因素 ( )A.产品规模 B.市场 C.技术 D.人才8.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鲜有作者的姓名。到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等艺术家纷纷将自己的签名或形象绘入作品中(如图)。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 )A.肯定自我价值 B.认同宗教权威C.批判教会腐败 D.逃避现实生活9.(2023秋·杭州期中)在经历了近千年的沉睡后,欧洲大陆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在材料一的思维导图空格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2分)材料二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2)材料二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是指什么?(1分)这层“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是因为什么事件?(1分)(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分析这些变化会对欧洲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C层 拓展延伸】10.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探究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果材料一 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画中盛放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如画中右侧附图所示),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群神宴》中神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画家为什么会这样塑造。(2分)【探究二】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材料二 意大利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始终是西方文化之源,它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欧美诸国中也遥居领先地位。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乃至利玛窦首传西学,郎世宁饮誉艺坛(注:利玛窦、郎世宁都是明清时期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在科学、绘画、建筑等领域推动了西学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始终不乏辉煌的篇章。——据朱龙华《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整理(2)请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写一篇100字左右小短文。(6分,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文明发展的趋势)
提分训练(三)(13-14课)【A层 基础达标】1.(2023秋·连云港期中)14世纪中叶以后,欧洲农村出现了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少量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的新的经营方式。这表明西欧社会产生了 ( )A.封君封臣制 B.班田收授法C.封建庄园制 D.资本主义经济2.制作历史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边卡片中横线处应填写 ( )名称: 出现时间:13世纪特点:雇工分工合作影响:出现了资本与劳动力的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A.垦殖运动 B.手工工场C.庄园制度 D.城市的兴起3.(2023秋·泉州期中)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体被认为是有罪的。因此,它必须始终被覆盖,不得过分装饰。但是,14世纪生活水平提高的市民和希望精美商品尽快转换成货币的意大利商人,都很赞同世俗知识分子对教会禁欲的进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源于 ( )A.基督教会的衰落B.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C.近代科学的兴起D.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壮大4.(2023秋·重庆期末)在中世纪,雕塑只是为了给教堂的神龛和大门作装饰。而在文艺复兴时期,矗立在城市广场上的雕像往往充满动感,参观者可以从各个角度全面观察,充分欣赏人体之美和人的力量之美。这实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 )A.雕塑使用范围扩大 B.宗教退出人们生活C.雕塑装饰功能增强 D.人文主义思想流行5.(2023秋·青岛期中)有学者认为,佛罗伦萨工场手工业发达,商业贸易规模大,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新文化的发展必然要冲破教会的桎梏,摆脱经院哲学的世界观,于是新兴资产阶级就从文化的各个方面同封建制度与教会展开了斗争。材料反映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 ( )A.教会神学的桎梏B.复兴希腊罗马文化C.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D.宗教神学至上6.他在一部作品中抨击了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和理想。这里的“他”及他的“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A.彼特拉克——《蒙娜丽莎》B.莎士比亚——《最后的晚餐》C.但丁——《神曲》D.达·芬奇——《哈姆雷特》【B层 素养提升】7.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土地不断集中,建立租地农场,雇用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产品不断富余,城市需求不断增加,更多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得以进入市场……一些商人将在农村收购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这些现象都反映了经济发展中的哪一重要因素 ( )A.产品规模 B.市场 C.技术 D.人才8.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鲜有作者的姓名。到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等艺术家纷纷将自己的签名或形象绘入作品中(如图)。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 )A.肯定自我价值 B.认同宗教权威C.批判教会腐败 D.逃避现实生活9.(2023秋·杭州期中)在经历了近千年的沉睡后,欧洲大陆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在材料一的思维导图空格处依次填上恰当的内容。(2分)材料二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异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瑞士]雅各布·布克哈特(2)材料二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是指什么?(1分)这层“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是因为什么事件?(1分)(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思想两个角度分析这些变化会对欧洲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4分)【C层 拓展延伸】10.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探究一】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成果材料一 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画面上,众神或坐或立,谈笑宴饮,穿着打扮与常人无异。画中盛放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如画中右侧附图所示),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群神宴》中神的形象有什么特点,画家为什么会这样塑造。(2分)【探究二】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认识材料二 意大利从古罗马到文艺复兴,始终是西方文化之源,它与中国的文化交流,在欧美诸国中也遥居领先地位。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乃至利玛窦首传西学,郎世宁饮誉艺坛(注:利玛窦、郎世宁都是明清时期来华的意大利传教士,在科学、绘画、建筑等领域推动了西学的传播和中西文化的融合),中意文化交流史上始终不乏辉煌的篇章。——据朱龙华《从“丝绸之路”到马可•波罗——中国与意大利的文化交流》整理(2)请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写一篇100字左右小短文。(6分,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文明发展的趋势)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