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01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02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03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04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05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06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07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礼记》二则》优质课件,共60页。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初中语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学习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文学常识识文断句精读细研拓展延伸文学常识《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识文断句虽有嘉肴《礼记》二则读准字音及停顿,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译文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有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有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勉励自我。译文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译文虽有嘉肴类比引入逐层论证引用总结强调教学相长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精读细研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从“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嘉肴”“至道”作类比,浅显易懂。也从反面论证了不学的危害。进而引出教与学的关系。类比论证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你从第一层次悟出了什么道理?实践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在第二层中分别找出与学、教相承接的词语。学教知不足自反知困自强“学然后知不足”承接上文“弗学,不知其善也”进一步展开议论,并引出下文“教学相长”的观点。这一层与上下文有什么联系?承上启下“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教学相长”的结论早已道明,最后《兑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不多余拓展延伸【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特殊句式】判断句倒装句【古今异义】不能知其旨也教然后知困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古义:甘美今义:意义古义:不通今义:困难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今义:增长【一词多义】其学学学半:向别人学习学学半:教其此之谓乎:它的不知其旨也:教多用对偶,节奏感强文中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如“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语言精炼,逻辑性强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八年级下册教学课件初中语文掌握《礼记》的基本知识感知文本,理清文章脉络,领悟“大同”社会的实质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情操。初步感知整体探究拓展延伸初步感知文学常识、作品简介、背景链接五经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四书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五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大道之行也》节选自《礼记·礼运》,《礼运》是其中的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孔子之名答问的著作。整体探究课文朗读、课文翻译、思考探究大道之行也 ——《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在大道施行的时候, 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矜、寡、孤、 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 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自己多出力)不一定是为了自己的私利。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因此,奸邪之谋就会得到杜绝而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做理想社会。“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怎样理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基本特征人人都能得到社会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怎样理解“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前半句说人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后半句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都没有“多得”的念头。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大道之行也社会纲领基本特征选贤与能社会关爱安居乐业货尽其用,人尽其力谋闭不兴盗乱不作外户不闭大同社会美好期待理想社会天下为公讲信修睦拓展延伸文言小结、对比阅读、深度赏析【通假字】选贤与能同“举”,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鳏”,老而无妻【古今异义】女有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大道之行也古义: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今义:大路不独子其子古义:指子女今义:专指“儿子”【古今异义】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伤害今义:偷东西的人【一词多义】故人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而不兴故外户而不闭天下为公不必为己副词,单、只名词,老而无子动词,闭塞动词,用门闩插上wéi,表示判断,相当于“是”wèi,介词,为了【词类活用】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形容词用作动词,以……为亲,以……为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老年人”,“壮年人”“小孩”【特殊句式】判断句 “……也”表判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倒装句介宾短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不必藏于己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桃花源记》陶渊明男有分、女有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如何评价孔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在当时看来:不满现实,向往美好。在现在来说:激励人们,仍有意义。能否实现?世外桃源,美好空想。
    语文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