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第1页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第2页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第3页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第4页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第5页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第6页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第7页
    2024-2025学年 生物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随堂检测·精评价,课后精练·重达标,相对静止,活跃状,反射弧,脑与脊髓,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无须训练,条件反射,学习和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任务1 探究反射与反射弧
    学习任务2 探究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实例,明确反射弧与反射的关系,构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通过分析条件反射的构建过程,明确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归纳条件反射的意义。(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探究反射与反射弧
    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如图)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活动1 阅读课本P22 ~23,思考讨论反射弧的组成与功能
    仔细观察右侧缩手反射示意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射弧中2、4分别代表什么?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 2为传入神经,4为传出神经。判断依据:①运动神经
    2.直接刺激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发生相应的反应,这是否属于反射?为什么?
    提示 不属于。因为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系统中,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②根据脊髓灰质的结构判断,与脊髓灰质粗大的前角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的后角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3.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由神经元构成的吗?
    提示 感受器是指感觉(传入)神经末梢,并不是完整的神经元。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也不是神经元。
    4.针刺手指皮肤时,人会感到疼痛,写出人体受到针刺后产生痛觉的过程。
    5.膝跳反射示意图与缩手反射示意图相比,主要的区别在哪里?
    提示 膝跳反射只有两个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参与,没有中间神经元。
    4.需要有一定的刺激才能发生反射活动。能够引起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值叫阈值,刺激强度只有超过阈值才能引起反应,刺激的强度只和反应的有无有关,与反应的强度无关。5.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如膝跳反射。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例1 下图为躯体运动神经系统中某反射弧的模式图,①~⑤是该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②是传出神经,④是传入神经B.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C.该反射弧的结构⑤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D.刺激②后⑤产生反应,该过程发生了反射
    探究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出生后__________就具有的反射。
    活动2 分析课本P24图2-5,结合材料,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世说新语·假谲》描述:“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曹军为何会出现“士卒闻之,口皆出水”的现象?
    提示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属于条件反射。
    2.日常生活中,经常看见出生几个月的婴儿会把手指塞进嘴里,也会“口皆出水”,与1中的“口皆出水”有何不同?
    提示 婴儿把手指塞进嘴里后流口水是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而1中的“口皆出水”是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
    3.你能归纳出1、2中引起“口皆出水”的神经结构吗?
    提示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组成通常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
    4.树上的“梅子”和文字“梅子”分别属于哪种刺激?
    提示 文字“梅子”既属于无关刺激,又属于条件刺激;树上的“梅子”则要分开讨论,若吃树上的“梅子”,属于非条件刺激,若看树上的“梅子”,属于条件刺激。
    5.“吃梅止渴”“看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
    提示 不一样。“吃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非条件反射;“看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谈梅止渴”是与人类语言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1.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先天性,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其数量是有限的。2.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后天性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其数量几乎是无限的。3.能够引起非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叫作非条件刺激;能够引起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既不能引起非条件反射发生,也不能引起条件反射发生的刺激,称为无关刺激。
    4.条件反射建立的关键是将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之后要维持下去,还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5.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例2 美国史上著名的恐怖实验“小艾伯特实验”饱受各界争议和诟病,因为他们居然用九个月大的婴儿来做实验。当小婴儿第一次看到老鼠时,表现出好奇甚至是喜悦,当他伸手去摸它时,一根钢筋被锤子击中,发出很大的声音,每次他试图伸手去摸老鼠时,这种巨大的噪声就会产生。几次后,小婴儿只要看到老鼠就表现出特别恐惧。关于此条件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此条件反射中,巨大噪声属于无关刺激,老鼠属于非条件刺激B.人类恐惧条件反射的形成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和适应性C.此条件反射的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但其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D.条件反射建立后,老鼠反复出现而没有噪声,此反射不会消退
    [解析] 第一次看到老鼠的九个月大的婴儿,表现出好奇甚至是喜悦,并没有表现出恐惧,老鼠属于无关刺激,巨大噪声属于非条件刺激,A错误;人类恐惧的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能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B正确;条件反射建立后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巨大噪声)的强化,否则该反射会消退,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此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D错误。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判断
    对点练2 人类在婴儿时期就可完成一些简单的非条件反射,之后由于机体不断接触外界环境,经过学习和训练可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一定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B.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可以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C.迅速走过斑马线这一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D.在个体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
    [解析]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是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需要神经中枢参与,A正确;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脊髓可以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B正确;迅速走过斑马线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条件反射的存在能提高人体的适应性,C错误;在个体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非条件反射的数量是有限的,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D正确。
    素能提升 联系实际,分析反射弧的完整性(科学探究能力)
    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实现,反射弧结构中任一环节受损,反射活动就不能完成。为了证明该结论,某实验小组利用脊蛙(去除脑的青蛙)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1) 实验一与实验二的结果说明,损坏反射弧的________,反射活动不能进行。
    [解析] 比较实验一和实验二,不同之处是实验二中蛙左后肢脚趾上缺少皮肤,结果是实验一中蛙的左后肢出现屈腿,实验二中蛙的左后肢无屈腿,说明损坏反射弧的感受器,反射活动不能进行。
    (2) 坐骨神经中既有传入神经又有传出神经,麻醉效果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综合分析实验三、四和五的结果,得出坐骨神经中的__________(填“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
    [解析] 实验四和实验五均在坐骨神经处滴加了麻醉剂,实验四刺激感受器,实验五刺激传出神经,实验五开始出现麻醉的时间晚于实验四,说明坐骨神经中先被麻醉的位置在传出神经之前,即坐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先被麻醉剂彻底麻醉。
    (3) 上述实验中,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完成右后肢屈腿反射的实验组是____________。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解析] 在本实验中,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实验三、四、五中右后肢均出现了屈腿,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实验三、四刺激的均是右后肢中趾,经过了完整的反射弧,可以完成屈腿反射;实验五刺激的是右肢背部传出神经所在位置,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能完成屈腿反射。
    (4) 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验证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五后隔一段时间(麻醉剂失效后),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用硫酸刺激该蛙的右后肢中趾
    [解析] 此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自变量应为有无脊髓,因此,实验思路是实验五后隔一段时间(麻醉剂失效后),用针捣毁该蛙的脊髓,用硫酸刺激该蛙的右后肢中趾。预期的实验结果为右后肢不出现屈腿。
    反射弧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只要效应器功能完好,即使反射弧不完整,效应器也可能发生反应。若反射弧某处受损或被麻醉,则在该处的近效应器段给予适宜刺激,效应器可发生反应;在该处的近感受器段给予适宜刺激,效应器不发生反应。
    例3 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在脊柱下部打开脊椎骨,剥离出脊髓一侧的一对脊神经根(包含一个背根和一个腹根,见图)。分别电刺激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已知背根含有传入神经,
    腹根含有传出神经,背根和腹根合并组成脊神经。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实验用具自选)设计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以分别验证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
    预期结果:电刺激1处发生蛙后肢运动反应,电刺激2处不发生运动反应,说明背根有传入功能。
    预期结果:电刺激3处不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4处发生运动反应,说明腹根有传出功能。
    [解析] “分别电刺激背根与腹根均可引起蛙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证明制备出的标本是完好的,同时也给我们启示,可以选用电刺激神经的方法来进行验证实验。由于需要以后肢运动为观察指标,因此必须阻断神经,阻断方式上可用剪刀剪断神经,也可用麻醉药麻醉阻断神经。神经被阻断后,再分别电刺激神经的向中段(1处、3处)和外周段(2处、4处),由于背根含有传入神经,电刺激背根向中段(1处)时蛙应发生后肢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2处)时蛙不发生运动反应,表明背根有传入功能,没有传出功能。而腹根含有传出神经,电刺激腹根向中段(3处)时蛙不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4处)时蛙发生运动反应,表明腹根有传出功能,而无传入功能。解题时需要注意:要做对照实验。阻断脊神经背根后,分别电刺激背
    根向中段(1处)和外周段(2处),观察后肢运动反应。若电刺激背根向中段(1处),后肢发生运动反应,说明背根具有传入功能,但不能说明它是传入神经;若电刺激背根外周段(2处),后肢不发生运动反应,表明它没有传出功能,这时才能证明背根是传入神经。若电刺激背根外周段(2处),蛙也发生后肢运动反应,则此神经是含有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的混合神经。先进行背根实验,再进行腹根实验,否则腹根被剪断,传出神经通路被破坏,再做背根实验时,电刺激背根向中段神经,兴奋沿神经传到中枢,但由于传出通路已断,肢体仍不会运动,无法作出判断。
    对点练3 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结果如表,结果表明反射弧被破坏的部分可能是( ) 。
    A.感受器B.感受器和传入神经C.传入神经和效应器D.效应器
    [解析] 根据题意,破坏反射弧在左后肢的部分结构前施加刺激,左后肢和右后肢都能收缩,说明兴奋可以通过反射弧传递到左后肢和右后肢的效应器,破坏后刺激左后肢,左、右后肢不收缩,说明左后肢上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或神经中枢可能被破坏;刺激右后肢,左后肢不收缩而右后肢收缩,说明神经中枢未被破坏,左后肢上的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能被破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
    1.判断下列有关反射、反射弧的叙述的正误。
    (1) 反射弧通常是由5个部分组成的。 ( )
    (2) 在反射活动过程中,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是感受器。 ( )
    (3) 兴奋可以在反射弧和中枢神经系统中传导。 ( )
    (4) 各种感觉的形成过程都属于条件反射。 ( )
    (5) 条件反射一旦建立,就不会消退。 ( )
    (6) 条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过程都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 )
    2.宠物猫的主人为了训练猫定点排便,可在它将要排便的时候,带它到固定地点,在排便前后进行语言或动作刺激,并可饲喂食物进行“鼓励”,使它形成一种条件反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猫的排便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在建立上述反射后,主人的语言或动作由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C.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但该过程的消退与大脑皮层无关D.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使生物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适应性
    [解析] 猫的排便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在猫排便反射过程中语言或动作是无关刺激,在训练猫定点排便的过程中,语言或动作这种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使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B正确;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该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根据题述实例可以看出,条件反射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建立的,条件反射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能够识别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从而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D正确。
    3.[2023·北京高考] 人通过学习获得各种条件反射,这有效提高了机体对复杂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
    A.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B.司机看见红色交通信号灯踩刹车C.打篮球时运动员大汗淋漓D.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
    [解析] 食物进入口腔引起胃液分泌是人类先天就有的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皮层,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A错误;司机看到红灯踩刹车这一反射是在实际生活中习得的,因此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属于条件反射,B正确;运动时人体通过出汗来增加散热,这是人类生来就有的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C错误;新生儿吸吮放入口中的奶嘴是其与生俱来的行为,该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D错误。
    题组1 探究反射与反射弧
    1.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刺激蛙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属于反射B.直接刺激腓肠肌引起腓肠肌收缩属于反射C.寒冷环境中,机体产生冷觉的过程不属于反射D.直接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可以引起缩手反射
    [解析] 只有刺激感受器,通过神经中枢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才称为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引起效应器作出反应都不属于反射,A、B、D错误;冷觉的产生过程只有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参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C正确。
    2.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含羞草受到刺激后叶子收缩属于反射②反射弧完整,受刺激时,反射不一定能进行③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结构组成④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不相同的⑤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射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解析] 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没有反射,①错误;反射弧完整,且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发生反射活动,②正确;参与反射弧结构组成的是神经中枢,而不是中枢神经,③错误;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是一种规律性的应答反应,④正确;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但刺激传出神经使得效应器产生的反应不属于反射,⑤错误。
    3.现象一: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二: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被口头拒绝后,将手缩回。下列关于以上两个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现象一是非条件反射,现象二是条件反射B.现象二的发生需要大脑皮层相关中枢的参与C.两种现象都涉及多个神经元的先后兴奋D.现象一中参与的反射弧是完整的,现象二中参与的反射弧不完整
    [解析] 现象一属于非条件反射,现象二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参与,A正确,D不正确;现象一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现象二为条件反射,不仅需要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的参与,还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两种现象都涉及多个神经元的先后兴奋,B、C正确。
    4.给某人脚部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刺激此处,人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 。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A.①②B.②③C.①③D.④⑤
    [解析] 还能运动说明引起运动的反射弧结构完整,但没有痛觉,而药物注射在踝关节处,所以该局部麻醉药可能作用于感受器和传入神经,A正确。
    题组2 探究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5.训练宠物猫在固定的地点大小便,你需要做的事情是( ) 。
    A.给猫喂食,使食物成为非条件刺激B.给猫听铃声,使铃声成为无关刺激C.当猫在固定地点大小便后喂其食物D.每次猫大小便前都先让它听到铃声
    [解析] 给猫喂食会引起猫分泌唾液,食物是非条件刺激,不需要训练,A错误;训练宠物猫在固定的地点大小便,在猫将要大小便的时候,将它转移到固定大小便的地点,完成大小便后给猫喂食,这个过程,不用让猫听到铃声,C正确,B、D错误。
    6.条件反射消退的机理是( ) 。
    A.条件反射弧的消失B.条件刺激变为非条件刺激C.两个刺激间有了新的联系D.条件刺激的退化
    [解析] 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而是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因此,条件反射的消退使得动物获得了两个刺激间新的联系,是一个新的学习过程,C符合题意。
    7.养鸡场的鸡有听到饲养员的哨声就会回来吃食物的反射活动,以下有关该反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射的形成无须学习和训练,属于非条件反射B.在个体生活过程中,上述反射活动的数量是有限的C.大脑皮层参与后天建立的非条件反射D.条件反射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解析] 题述反射是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建立起来的,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A错误;题述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数量几乎是无限的,B错误;后天建立的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条件反射能扩展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识别出刺激物的性质,预先作出不同的反应,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D正确。
    [解析] 电击是受训练雄鼠闻苯乙酮表现出恐慌这一条件反射的非条件刺激,苯乙酮的气味是条件刺激,A、B正确;实验中可以设置两组对照,即一组雄鼠用另一种气味的化合物处理,另一组雄鼠不作处理,C正确;甲基化修饰不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D错误。
    9.某人腰椎部位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时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位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 。
    A.①②B.③④C.④⑤D.⑤⑥
    10.(新情境)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地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测量到眼眨肌电信号。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发生了下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作用于大鼠的声音信号属于非条件刺激B.经过训练后气流信号不再引起大鼠眨眼反射C.经过训练后大鼠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D.若反复只给予声音信号刺激,已形成的反射不会消退
    [解析] 非条件刺激能引起机体发生非条件反射,声音信号引起大鼠发生条件反射,所以声音信号属于条件刺激,A错误;气流信号引起的大鼠眨眼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经过训练后依旧存在,B错误;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同时给予声音信号能引起大鼠发生眨眼反射,经过训练后只有声音刺激,大鼠眼眨肌还能出现电信号,说明大鼠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C正确;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以至最后完全不出现,因此条件反射必须不断强化,否则就会消退,D错误。
    11.(新情境)当右脚踩到一个尖锐物时会产生屈肌反射,通过弯曲而远离伤害性刺激,同时承重被转移至左侧肢体,以下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右脚的皮肤B.产生运动是由位于脊髓的神经中枢决定的C.左侧承重时伸肌运动神经元产生了兴奋D.大脑皮层不参与受伤害产生痛觉并远离的过程
    [解析] “当右脚踩到一个尖锐物时会产生屈肌反射”说明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右脚的皮肤,A正确;屈肌反射为非条件反射,由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决定,B正确;另一侧接受承重转移时,与受尖锐物刺激侧相反,其伸肌兴奋而收缩,屈肌兴奋抑制而舒张,C正确;产生感觉一般都需要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参与,D不正确。
    12.右图是脑的结构以及反射弧模式图,A、B代表的是脊髓中能够向上、向下传导兴奋的传导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
    (2) 成年人则会在有尿意的时候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排尿,这种反射属于______反射。在感受器接受了刺激产生兴奋,并沿传入神经传导到[③]________________之后,经过脊髓里的上行传导束将兴奋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尿意,再经过下行传导束传导到脊髓,由脊髓神经中枢发出指令并传导到效应器,完成反射。由该反射过程可知,脊髓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解析] 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并经过脊髓中的上行传导束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信号经过下行传导束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兴奋再沿着传出神经传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外界环境不适宜(比如在课堂上),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这属于条件反射。可见,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由该反射过程可知,脊髓具有反射、传导的功能。

    相关课件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课文配套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细胞外液的成分,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课文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随堂检测·精评价,课后精练·重达标,器官移植,活动1疫苗,活动2器官移植,题组2器官移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图片ppt课件,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活动2免疫缺陷病,题组1过敏反应,题组2自身免疫病,题组3免疫缺陷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