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36250/0-17256051686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36250/0-172560516876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36250/0-17256051687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36250/0-172560516883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36250/0-172560516886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36250/0-172560516890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36250/0-172560516892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2025学年生物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激素调节的过程 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136250/0-172560516895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授课ppt课件,共46页。
学习任务1 探索激素调节的过程
学习任务2 认识激素调节的特点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调节血糖水平的激素,建立血糖调节模型,培养建模与模型分析的思维习惯,领悟反馈调节对人体稳态调节的重要性。(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通过资料分析,归纳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型。运用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的原理探索有关生命系统的调节规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结合实例分析,总结激素调节的特点。基于对激素作为信使来起作用的认识,从信息的角度阐释生命的本质,深化结构与功能观。(生命观念)4.通过总结糖尿病的症状、发病机理及治疗措施,培养关注人体健康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
探索激素调节的过程
激素调节的实例1.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正常情况下)
(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
(3)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2.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
活动1 血糖平衡的调节
1.一个健康的人进食半个小时后的血糖、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浓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2) 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血糖浓度的变化引起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浓度变化。当血糖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胰岛B细胞的活动增强,胰岛素分泌量明显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血糖浓度降低时,胰岛A细胞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
(3)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节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吗?请阐述理由。
提示 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胰岛素含量升高,使血糖浓度降低,继而又会使胰高血糖素浓度上升,使血糖浓度升高。
(4) 血糖浓度高就会出现糖尿吗?出现糖尿就患糖尿病吗?
2.糖尿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请分析这类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糖、多食和体重减轻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提示 尿中含糖的原因是胰岛素缺乏导致葡萄糖氧化分解和转化障碍,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超过肾小管、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葡萄糖随尿液排出;多食的原因是胰岛素缺乏导致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机体供能不足而产生饥饿感;体重减轻的原因是葡萄糖氧化分解障碍导致脂肪参与氧化分解供能。
一、血糖调节过程中,影响相关激素分泌的因素分析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①血糖浓度——高浓度。②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升高血糖含量而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
2.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①血糖浓度——低浓度。②胰岛素——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③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3.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均可升高血糖。4.血糖调节的方式主要是体液调节,其次为神经—体液调节。
二、糖尿病的病因及症状
例1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血糖平衡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乙表示胰岛A细胞,②为胰岛素C.胰岛素能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形成降低血糖浓度D.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平衡时相抗衡
[解析] 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①为胰高血糖素,②为胰岛素,③为肾上腺素,B正确;胰岛素能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方式使血糖浓度降低,C正确;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在调节血糖平衡时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
对点练1 下图曲线表示某人从早餐开始到12时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早餐到9时之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引起血糖上升B.9时到10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加快C.10时半到11时半经过肝脏的血管中葡萄糖的含量上升D.从早餐到12时有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解析] 早餐到9时之间食物消化分解形成葡萄糖,葡萄糖进入血液引起血糖上升,A错误;体内胰岛素水平的上升,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肌肉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等,故9时到10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加快,B正确;肝脏中的肝糖原可以分解形成葡萄糖,故10时半到11时半经过肝脏的血管中葡萄糖的含量上升,C正确;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故从早餐到12时有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正确。
活动2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摘除大鼠的垂体,其甲状腺萎缩,甲状腺激素显著减少,这说明什么?
提示 这说明垂体对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
3.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请结合上述问题和相关知识思考缺碘为什么会引起大脖子病(甲状腺肿大)。
提示 缺碘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负反馈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肿大。
4.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各种激素的水平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主要是通过什么调节机制实现的?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模型
1.模型解读(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实现。(2)下丘脑通过释放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来调节垂体,进而调节甲状腺。(3)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全身各处,只有垂体细胞有它的受体,所以它会与垂体受体结合发挥作用,A正确;该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小鼠的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低,所以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正常小鼠低,B错误;若这只小鼠仅下丘脑受损,则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可以促进其垂体产生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产生更多的甲状腺激素,因此其甲状腺激素含量明显大于注射前,C错误;若仅有垂体受损,则注射后该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明显变化,D错误。
认识激素调节的特点
激素调节的特点1.通过______进行运输。2.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激素选择靶细胞,通过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识别,并发生________结合实现。3.作为______传递信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______了。4.微量和______。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活动3 激素调节的特点
阅读课本P54~55 激素调节的特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在体检时,只检测血样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就可以判断甲状腺的功能是否正常?
提示 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中,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故血液中含有甲状腺激素,且在正常情况下其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2.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有哪些?为什么只有靶细胞才有激素的相应受体,其他细胞却没有?
提示 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只有靶细胞中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基因才会表达,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3.激素的受体都在细胞膜表面吗?
提示 不是。根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蛋白质)可推测,其受体应位于细胞膜上,但性激素主要是类固醇,它属于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故其受体可位于细胞内。
4.为什么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提示 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会被灭活,因此人体内需要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5.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它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吗?
提示 激素不能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信使来传递信息,对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代谢起调节作用。
6.人和动物激素在生活实际中有哪些应用实例?试谈谈激素使用的利弊。
提示 注射胰岛素可治疗糖尿病,适时注射生长激素可治疗侏儒症等。合理使用激素可以治疗相关疾病,乱用和滥用激素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健康和特定器官的正常功能。
1.人和动物激素、酶、抗体、神经递质的比较
2.激素的受体不都在细胞表面
例3 下列关于激素、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激素、酶和神经递质都是有机物B.激素弥散在全身的体液中,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即失活C.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结合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D.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也一定能产生酶
[解析] 神经递质大多是有机物,但也有无机物,如一氧化氮,A错误;酶发挥作用后,不被灭活,酶可重复利用,B错误;激素和神经递质都是信息分子,都可以与特定分子(受体)结合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C正确;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兼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合成的,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错误。
对点练3 人体内的激素种类多,作用复杂,但是它们在发挥调节作用时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素能提升 结合实例,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验证实验的设计(简单设计及实验分析能力)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高,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导致患者尿中出现葡萄糖。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促进鸢尾素(蛋白质类激素)的分泌,该激素可加快脂肪细胞内葡萄糖和脂肪的氧化分解,还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 激素调节的特点,除微量和高效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解析] 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2) 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原因可能是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被破坏或数量少或空间结构改变(与胰岛素结合受阻)
[解析] 靶细胞上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具有特异性,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的原因可能是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被破坏,导致受体数量少,或靶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不能与胰岛素结合。
由上表可知,甲组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青砖茶水提物能够促进糖尿病患者分泌鸢尾素,提高胰岛素的功效,降低血糖浓度。
导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有很多,如靶细胞膜上识别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导致受体数量少;靶细胞膜上识别胰岛素的受体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不能与胰岛素结合;靶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数量减少或空间结构改变,转运葡萄糖能力降低;胰岛素结构受损等。
① 将若干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平均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小白鼠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② 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________(填器官名称)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切除此器官。
(2) 实验结果及结论:
对点练4 科学的发现,总会导致实践上的应用,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激素的发现也是这样。评价应用激素类药物时要考虑到药物的利与弊。下列关于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 。
A.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来进行治疗B.在养殖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时,人们给雌、雄亲鱼饲喂或注射性激素类药物,就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C.临床上用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治疗侏儒症D.环境激素或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解析]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失去作用,糖尿病主要是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因此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来治疗糖尿病,A错误;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的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因此给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药物,就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B错误;侏儒症的病因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故临床上可以用适量的生长激素治疗侏儒症,C错误;一些工业废弃物、杀虫剂、除草剂等,在分解过程中能产生与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产物,它们称为环境激素或内分泌干扰物,可能对人和动物的内分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D正确。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都会反过来影响其自身的分泌。 ( )
(2)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 )
(3) 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等可升高血糖。 ( )
(4) 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少饮、少食、少尿、消瘦。 ( )
(6) 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甲状腺。 ( )
(7) 下丘脑中的细胞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 )
(8) 人体内只有甲状腺激素存在分级调节。 ( )
(9) 人体存在下丘脑—垂体—胰岛轴等分级调节系统。 ( )
(10) 临床上可以通过测定血液中的激素含量来检测某些疾病。 ( )
3.[2023·北京高考]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促甲状腺激素能刺激甲状腺增生。如果食物中长期缺乏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会导致( ) 。
A.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B.甲状腺激素合成降低,甲状腺肿大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降低,甲状腺肿大
[解析]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若食物中长期缺碘,则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对于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作用于甲状腺,导致甲状腺肿大,A、C错误,B正确;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时,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D错误。
4.[2023·全国乙卷改编] 激素调节是哺乳动物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解析]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的调节,A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所受的刺激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错误;促甲状腺激素作为一种激素,由垂体细胞合成和分泌后,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
题组1 探索激素调节的过程
1.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下列情况可以导致血糖浓度降低的是( ) 。
A.健康人早餐食用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B.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C.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D.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
[解析] 馒头、面包和米粥等食物中富含糖类,经消化分解产生葡萄糖,因此健康人食用后,血糖浓度会上升,A不符合题意;胰岛A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会导致胰高血糖素水平上升,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B不符合题意;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胰岛素受体活性降低,会导致血糖浓度上升,C不符合题意;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使胰岛素水平上升,而胰岛素受体活性正常,会导致血糖浓度下降,D符合题意。
2.下图为一段时间内人体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3.右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题组2 认识激素调节的特点
4.(原创)人类的糖尿病分为1和2两种类型。研究人员发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存在胰岛B细胞的抗体;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虽数目不减少但有结合力减弱等缺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胰岛B细胞抗体、胰岛素受体都是蛋白质B.胰岛素是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C.激素作用效果显著,故胰岛素可多次发挥调节作用D.注射胰岛素不能有效稳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浓度
[解析]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C错误。
5.右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B.激素③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属于正反馈调节C.缺碘时激素①和激素②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
6.睾酮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也是最重要的雄激素,它的降低是男性发生抑郁症的病因之一。睾酮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8.褪黑素是由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起到调节睡眠的作用。褪黑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1所示,人体内某激素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临床上可通过抽血检测机体内褪黑素的水平B.褪黑素分泌的调节过程既有分级调节,又有反馈调节C.图2所示的激素可能是性激素,起到信号分子的作用D.图2所示的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体,穿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内起作用
10.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对小鼠进行了①~⑥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注射适量的促性腺激素 ②进行手术并切除性腺 ③不手术 ④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⑤进行手术但不切除性腺 ⑥不注射
A.促性腺激素由性腺分泌B.该实验检测的因变量指标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的含量C.对照组处理是②④,实验组处理是②①D.切除性腺后,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
[解析] 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错误;该实验要探究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对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否存在负反馈调节,需要切除性腺,实验的因变量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B错误;切除性腺,排除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其中对照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组需要注射等量的促性腺激素,C正确;切除性腺后,性激素分泌量减少,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增加,D错误。
神经系统调节饱觉、饥觉的产生或摄食行为的变化;二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等作用于脂肪细胞消耗体脂;三是直接作用于脂肪组织消耗体脂。上图表示其发挥作用的部分途径。请回答相关问题:
(1) 当人体内脂肪含量偏高时,瘦素的释放量增加,引起神经元A上发生的离子跨膜运输情况是_________;此时神经元B上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从而在__________处形成饱觉,抑制饥觉的产生,降低食欲。
大脑皮层
瘦素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研习1,研习2,研习3,激素调节的特点,网络构建,要语必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问题探讨,反馈调节,负反馈,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激素的功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二生物选择性必修一32《激素调节的过程》课件pptx、32激素调节的过程备作业精编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32激素调节的过程备作业精编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