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与新定义型的四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36777/0-17267392228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与新定义型的四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36777/0-172673922295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与新定义型的四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36777/0-17267392229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与新定义型的四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36777/1-17267392444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与新定义型的四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36777/1-172673924451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与新定义型的四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6136777/1-17267392445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05 全等三角形中动点与新定义型的四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4-2025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
展开\l "_Tc15604" 压轴题型讲练 PAGEREF _Tc15604 \h 1
\l "_Tc18567" 类型一、利用三角形全等求时间或线段长的多解问题 PAGEREF _Tc18567 \h 1
\l "_Tc13504"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动点中的最值问题 PAGEREF _Tc13504 \h 6
\l "_Tc14253"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综合问题 PAGEREF _Tc14253 \h 8
\l "_Tc15051" 类型四、全等三角形中的新定义型综合问题 PAGEREF _Tc15051 \h 15
\l "_Tc9648" 压轴能力测评(10题) PAGEREF _Tc9648 \h 22
解题知识必备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压轴题型讲练
类型一、利用三角形全等求时间或线段长的多解问题
例题:如图,,于A,于B,且,P点从B向A运动,速度为,Q点从B向D运动,速度为,P、Q两点同时出发,则经过s后,与全等.
【答案】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一元一次方程,先设运动x分钟后与全等;分两种情况:①若,则,此时,≌;②若,则,得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解:∵于点A,于B,
∴.
设运动x分钟后与全等,由题意得:,,则.
分两种情况:
①若,则,,.
可知,
∴≌;
②若,则,
解得:,可知,
此时与不全等.
综上所述:运动后与全等.
故答案为:4.
【变式训练1】(23-24七年级下·陕西西安·期末)如图,中,,,,直线经过点且与边相交.动点从点出发沿路径向终点运动;动点从点出发沿路径向终点运动.点和点的速度分别为和,两点同时出发并开始计时,当点到达终点时计时结束.在某时刻分别过点和点作于点,于点,设运动时间为秒,则当为( )秒时,与全等.
A.12或B.2或或10C.1或D.2或或12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分点Q在上,点P在上;点P与点Q重合;Q与A重合三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①如图1,Q在上,点P在上时,作,
由题意得,,
∵,
∴,
∵,
∴,
∴,
当时,
则,
即,
解得:;
②如图2,当点P与点Q重合时,
由题意得,,
∵,
∴,
当,
则,
∴,
解得:;
③如图3,当点Q与A重合时,
由题意得,,
∵,
∴,
∵,
∴,
当,
则,
即,
解得:;
当综上所述:当秒或秒或12秒时,与全等,
故选D.
【变式训练2】(23-24八年级上·重庆·阶段练习)如图,在长方形中,,延长到点E,使,连接,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向终点A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当t的值为 秒时,与全等.
【答案】1或7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判定方法有:.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题意得出和即可求得.
【详解】解:由题意得:,
若,
根据证得,
,即,
若,
根据证得,
,即.
当t的值为1或7秒时.与全等.
故答案为:1或7.
【变式训练3】(23-24八年级上·山东日照·阶段练习)如图,,垂足为点,米,米,射线,垂足为点,动点从点出发以2米/秒沿射线运动,点为射线上一动点,随着点运动而运动,且始终保持,当点经过秒时(不包括0秒),由点组成的三角形与全等.
【答案】秒或秒或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分四种情况:当点在线段上,时,;当在上,时,;当在线段上,时;当在上,时,;分别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此题的关键.
【详解】解:当点在线段上,时,,
,
,
,
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当在上,时,,
,
,
,
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当在线段上,时,此时在点未动,时间为秒,不符合题意;
当在上,时,,
,
,
,
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综上所述,当点经过秒或秒或秒时(不包括0秒),由点组成的三角形与全等,
故答案为:秒或秒或.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动点中的最值问题
例题:(23-24八年级上·辽宁大连·期中)如图,钝角的面积为12,最长边,平分,点M、N分别是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答案】3
【分析】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关键是画出符合条件的图形,题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过点C作于点E,交于点M,过点M作于N,则当点C,M,N三点重合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的长.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的长,即可.
【详解】解:过点C作于点E,交于点M,过点M作于N,
∵平分,,,
∴,
∴,
即当点C,M,N三点重合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的长.
∵的面积为12,最长边,
∴,即,
∴
即的最小值为3.
故答案为:3.
【变式训练1】(23-24七年级下·广东河源·期末)如图,点P是的平分线上一点,于点B,且,,点E是上的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答案】3
【分析】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过P作于H,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得到即可,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时最小,进而可求解.
【详解】解:过P作于H,
∵点P是的平分线上一点,于点B,,,
∴,
∵当时,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的长,
∴的最小值为3,
故答案为:3.
【变式训练2】(23-24八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如图,中,,用尺规作图法作出射线,交于点,,为上一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尺规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熟练掌握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过点作于点,由尺规作图痕迹可知,为的平分线,则,由图可知,当点与点重合时,取得最小值,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过点作于点,
由尺规作图痕迹可知,为的平分线,
,
,
为上一动点,
当点与点重合时,取得最小值,
的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2
类型三、全等三角形中的动点综合问题
例题:(23-24七年级下·上海闵行·期末)如图,已知在 中, 射线 点P为射线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A重合),连接,将线段绕点B顺时针旋转角度α后, 得到线段, 连接、.
(1)试说明 的理由;
(2)延长交射线于点D,在点P的移动过程中,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若不改变,请求出 的大小(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
(3)当时, 过点Q作垂直射线, 垂足为E,那么 (用m、 n的代数式表示) .
【答案】(1)理由见解析
(2)不改变,
(3)
【分析】(1)先证明,再根据两条边相等,即可证得两个三角形全等;
(2)先证明,得到,,再计算出的值,再证明,最后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即可求得的大小;
(3)证明是的角平分线,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得到,,再根据,,即可得到和,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证明: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
∴,
∴,
∵,
∴;
(2)解:如下图所示,连接,
∵,
∴,
∴,
∵,
∴,
∴,
∴,
∵ ,
∴,
∵,
∴大小不改变,且;
(3)解:如下图所示,
∵,
∴,
∵,
∴,
∴是的角平分线,
∵,
∴,
∵,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和性质、三角形外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
【变式训练1】(23-24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末)如图,等腰中,,,点为射线上一动点,连接,作且.
(1)如图1,过F点作交于G点,求证:;
(2)如图2,连接交于点,若,求证:点为中点;
(3)如图3,当点在的延长线上时,连接与的延长线交于点,若,则.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以及性质.
(1)易证,即可证明,即可解题;
(2)过点作交于点,根据(1)中结论可得,即可证明,可得,根据可证,根据,,即可解题;
(3)过作的延长线交于点,易证,由(1)(2)可知,,可得,,即可求得的值,即可解题.
【详解】(1)证明:,,
,
在和中,
,
;
(2)证明:过点作交于点,
,
,
在和中,
,
,
,
,
,
,
,
,
点为中点;
(3)解:过作的延长线交于点,如图,
,,,
,
由(1)(2)知:,,
,,
,
,
,
.
故答案为.
【变式训练2】(23-24八年级上·江西赣州·阶段练习)如图(1),在中,,,,,现有一动点,从点出发,沿着三角形的边运动,回到点停止,速度为,设运动时间为.
(1)如图(1),当________时,的面积等于面积的一半:
(2)如图(2),在中,,,,.在的边上,若另外有一个动点,与点同时从点出发,沿着边运动,回到点停止.在两点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恰好全等于,求点的运动速度.
【答案】(1)或
(2)或或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点,清晰的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分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答;
(2)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然后分点P在上,点Q在上;点P在上,点Q在上;点P在上,点Q在上;点P在上,点Q在上四种情况,分别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1)解:如图,当P在上,的面积等于面积的一半,
∴,
∴,
当在上时,如图,的面积等于面积的一半,
∴,
∴,
综上所述,当为或时,的面积等于面积的一半.
(2)解: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
①当点P在上,点Q在上,时,
∴,
∴,
解得;
②当点P在上,点Q在上,时,
∴,
∴,
解得;
③当点P在上,点Q在上,时,
∴,
∴点P的路程为,点Q的路程为,
∴,
解得;
④当点P在上,点Q在上,时,
∴,
∴点P的路程为,点Q的路程为,
∴,
解得;
∴Q运动的速度为或或或.
类型四、全等三角形中的新定义型综合问题
例题:(23-24七年级下·辽宁本溪·期末)新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不全等但面积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积等三角形.
【初步尝试】
(1)如图1,在中,,P为边上一点,若与是积等三角形,求的长;
【理解运用】
(2)如图2,与为积等三角形,若,且线段的长度为正整数,求的长.
【综合应用】
(3)如图3,在中,过点C作,点是射线上一点,以为边作,连接.请判断与是否为积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答案】(1)2;(2)2;(3)是积等三角形,证明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利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2)证明,推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3)过过点作于点,先证明 则,然后再依据积等三角形的定义进行证明即可.
【详解】(1)解:过点作于,
与是积等三角形,
,
,
,
;
(2)解:如图2,延长至,使,连接,
与为积等三角形,
在和中,
,
在中
为正整数,
;
(3)是积等三角形
证明:如图3,过点作于点,
在和中,
,
与为积等三角形.
【变式训练1】(2024八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定义:顶角相等且顶点重合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叫做“同源三角形”,我们称这两个顶角为“同源角”.如图,和为“同源三角形”,,,与为“同源角”.
(1)如图1,和为“同源三角形”,试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若“同源三角形”和上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则______°.
(3)如图3,和为“同源三角形”,且“同源角”的度数为时,分别取,的中点,,连接,,,试说明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1),详见解析
(2)45
(3)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
(1)由“同源三角形”的定义可证,然后根据证明即可;
(2)由“同源三角形”的定义和可求出,由(1)可知,得,然后根据“8”字形图形即可求出的度数;
(3)由(1)可知,可得,根据证明,可得,进而可证结论成立;
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解】(1).
理由:∵和是“同源三角形”,
∴,
∴.
在和中,
,
∴,
∴.
(2)∵和是“同源三角形”,
∴.
∵,
∴.
由(1)可知,
∴.
∵,
∴.
故答案为:45;
(3)由(1)可知,
∴,.
,的中点分别为,
∴.
在和中,
,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变式训练2】(23-24七年级下·陕西宝鸡·期末)【阅读理解】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点A,B分别在射线,上,过点A垂直的直线与过点B垂直的直线交于点Q,则我们把称为的“边垂角”.
【迁移运用】
(1)如图1,,分别是的两条高,两条高交于点F,根据定义,我们知道是的“边垂角”或是的“边垂角”,的“边垂角”是______;
(2)若是的“边垂角”,则与的数量关系是______;
(3)若是的“边垂角”,且.如图2,交于点E,点C关于直线对称点为点F,连接,,且,求证:.
【答案】(1)
(2)或
(3)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四边形内角和定理:
(1)根据“边垂角”的定义即可得到答案;
(2)分两种情况画出图形,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
(3)延长交于点,先证明,再证明,依据题意得出,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解:根据“边垂角”的定义,的“边垂角”是;
(2)解:若是的“边垂角”,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是的“边垂角”,
,
,
,
,
②如图,
是的“边垂角”,
,
,
,
,
综上所述,与的数量关系是或;
(3)解:延长交于点,
是的“边垂角”,
∴,
,
,
,
,
,
,
,
,
,
,
,
,
点关于直线对称点为点,
,
,
;
压轴能力测评(10题)
一、单选题
1.(2024·四川资阳·二模)如图,在中,,以顶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边于点.若,,点为线段上的一个动点,当最短时,的面积是( )
A.15B.30C.45D.60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作图-基本作图,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证明,求出的长,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解:∵点E为线段上的一个动点,最短,
∴,
如图,过点D作于点E,
由基本尺规作图可知,是的角平分线,
∵,
∴,
∵,,
∴,
∵,,
∴,
∴,
∴的面积,
故选:B.
2.(23-24七年级下·广东深圳·期末)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点E、F分别是上的动点,若,当的值最小时,的度数为( )
A.B.C.D.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过点作于点,交于点,过点作于点,与交于点,连接,可证得,同理,可知,,,进而可知,即,在上时最小.由是的角平分线,可知,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可得,则,由此可得结论.
【详解】解:在上,作于点,交于点,过点作于点,与交于点,连接,,如图,则,
∵平分,
∴,
∵,,
∴,同理,
∴,,,
∴,即:,在上时最小.
是的角平分线,
,
∵,
,则,
.
故选C.
二、填空题
3.(23-24八年级上·陕西商洛·期末)如图,在中,,,,,点D是上一点,连接,点D到的距离等于的长,P、Q分别是上的动点,连接,则的最小值是.
【答案】//
【分析】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判定及性质定理,最短路径,垂线段最短.根据题意可知是的平分线,过点作交于点,再过点作交于点,此时有最小值.
【详解】解:点D到的距离等于的长,
∴是的平分线,
过点作交于点,再过点作交于点,
∴,
∵,
∴此时有最小值,
∵中,,,,,
∴,
∴,
故答案为:.
4.(23-24七年级下·江苏苏州·期末)如图,在四边形中,,.动点P以的速度从点A出发沿边向点D匀速移动,动点Q以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边向点C匀速移动,动点M从点B出发沿对角线向点D匀速移动,三点同时出发.连接,当动点M的速度为 时,存在某个时刻,使得以P、D、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全等.
【答案】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设运动的时间为,动点M的速度为,则,进而得到,再分当时,当时,两种情况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建立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运动的时间为,动点M的速度为,
由题意得,,
∴.
∵,
∴.
当时,则,
∴,
解得,
∴,
解得.
当时,则,
∴,
解得,
∴,
解得.
综上所述,动点M的速度为或,
故答案为:或.
三、解答题
5.(23-24八年级上·吉林松原·期中)如图,是的角平分线,且,,.
(1)求的度数;
(2)若,点是上的动点,求的最小值.
【答案】(1);
(2).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求出,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再利用外角的性质求解;
()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到当时,最小,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角平分线的定义,角平分线的性质,垂线段最短,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定理和知识.
【详解】(1)∵,,
∴.
∵是的角平分线,
∴,
∴;
(2)∵点是上的动点,
∴当时,最小,
∵平分,,,
∴.
6.(23-24八年级上·山东聊城·阶段练习)在中,,,点为直线上一动点,以为直角边在的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使,.
(1)当点在线段上时,如图1,试说明:;
(2)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判断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
(2),理由见解析.
【分析】(1)根据“”即可证明;
(2)先根据“”证明,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得出结论.可得出,则结论得证.
【详解】(1)
在与中
.
(2)
理由:由(1)得
在与中,
.
【点睛】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7.(22-23八年级上·福建厦门·期中)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内角满足,那我们称这个三角形为“近直角三角形”.
(1)若是“近直角三角形”,,则______度;
(2)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
①试问:是“近直角三角形”吗?并说明理由.
②求的长度.
【答案】(1)
(2)①是“近直角三角形”,理由见解析;②
【分析】(1)根据题意只存在这种情况,据此求解即可;
(2)①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由此可得,则是“近直角三角形”;②如图所示,过点D作于E,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再由,求出,则.
【详解】(1)解:∵,且是“近直角三角形”
∴,
∵,
∴,
∴此时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2)解:①是“近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在中,,
∴,
∵是的角平分线,
∴,
∴,
∴是“近直角三角形”;
②如图所示,过点D作于E,
∵,是的角平分线,
∴,
∵,
∴,
∴,
∴,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等,熟知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端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8.(23-24八年级上·吉林·阶段练习)如图1,在中,,,,.动点从出发,沿边运动,回到点停止,速度为,设运动时间为秒.
(1)如图1,当时,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2)当且的面积等于面积一半时,求的值;
(3)如图2,在中,,,,.在边有一动点,与点同时从点出发,沿边运动,回到点停止.当时,点的运动速度为______.
【答案】(1)
(2)
(3)Q运动的速度为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线的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等知识点,清晰的分类讨论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当时,点在上,利用速度乘时间即可求解;
(2)根据三角形中线的性质,且即可解答;
(3)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然后分点P在上,点Q在上;点P在上,点Q在上两种情况,分别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1)解:当时,,
故答案为:;
(2)解:∵
∴在上时,的面积等于面积的一半,
∴,
∴;
(3)解:设点Q的运动速度为,
①当点P在上,点Q在上,时,,
∴,解得;
②当点P在上,点Q在上,时,,
∴点P的路程为,点Q的路程为,
∴,解得;
∴Q运动的速度为或.
9.(22-23八年级上·湖北武汉·阶段练习)定义:有一组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叫做互补四边形.
(1)互补四边形中,若,度;
(2)如图1,在四边形中,平分,,、求证:四边形是互补四边形;
(3)如图2,互补四边形中,,,点E,F分别是边,的动点,且,周长是否变化?若不变,请求出不变的值;若有变化,说明理由;
【答案】(1)90
(2)证明见解析
(3)不变,12
【分析】
对于(1),设,则,,根据互补四边形的定义得,即可求出各角的度数;
对于(2),过点D作,,再证明,可得,然后结合可得答案;
对于(3),延长至G,使,连接,可证明,可得,,进而得出,接着证明,可得,再连接,可证明,即可得出,,然后求出,再说明的周长等于,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1)
解:设,则,,根据题意,得,
即,
解得,
则,
所以.
故答案为:90;
(2)
过点D作,交的延长线于点E,作,交于点F.
∵平分,
∴.
∵,
∴,
∴.
∵,
∴,
∴四边形是互补四边形;
(3)
不变,
延长至G,使,连接,
∵,,
∴,
∴,.
∵,,
∴,
∴,
∴.
∵,
∴,
∴.
连接,
∵,,
∴,
∴,.
在中,,,
∴,
∴的周长等于.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角平分线的性质,特殊角三角函数值,新定义的理解,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0.(22-23七年级下·江苏淮安·阶段练习)我们定义:如图1,在中,把绕点A顺时针旋转α()得到,把绕点A逆时针旋转β得到,连接.当时,我们称是的“旋补三角形”,边上的中线叫做的“旋补中线”,点A叫做“旋补中心”.
(1)【探索一】如图1,是的“旋补三角形”,是的“旋补中线”,探索与的数量关系.
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请先阅读材料:
【材料】如图2在中,若,.求边上的中线的取值范围.是这样思考的:延长至E,使,连结.利用全等将边转化到,在中利用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求出中线的取值范围.中线的取值范围是 .
请仿照上面材料中的方法,猜想图1中与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2)【探索二】如图3,当时,是的“旋补三角形”,,垂足为点E,的反向延长线交于点D,探索是否是的“旋补中线”,如果是,请给出证明,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是的“旋补中线”, 证明见解析
【分析】(1)材料: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进而可得中线的取值范围;
探索一:延长至点E使,连接,证明,可得,,求出,再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2)作于H,作交延长线于F,求出,证明,可得,同理证明,可得,求出,可证,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然后可得是的“旋补中线”.
【详解】(1)解:材料:由题意得:,,,
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可得:,即,
∴,
故答案为:;
探索一:;
证明:如图1,延长至点E使,连接,
∵是的“旋补中线”,
∴是的中线,即,
又∵,
∴,
∴,,
∵,
∴,
∵是的“旋补中线”,
∴,
∵,,
∴,
∵,,
∴,
∴.
(2)是的“旋补中线”;
证明:如图,作于H,作交延长线于F,
∵,
∴,
∴,
∵,即,
∴,
∴,
又∵,
∴,
∴,
又∵,,
∴,,
∴,
∵,
∴,
∴,
∴,
∵,,
∴,
∴,
∴是的中线,
∴是的“旋补中线”.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同角的余角相等,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专题09 线段上动点问题压轴题的四种考法-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09 线段上动点问题压轴题的四种考法-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文件包含专题09线段上动点问题压轴题的四种考法原卷版人教版docx、专题09线段上动点问题压轴题的四种考法解析版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1 二次函数的定义压轴题四种模型全攻略-《常考压轴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压轴题攻略(苏科版): 这是一份专题01 二次函数的定义压轴题四种模型全攻略-《常考压轴题》2022-2023学年九年级数学下册压轴题攻略(苏科版),文件包含专题01二次函数的定义压轴题四种模型全攻略原卷版docx、专题01二次函数的定义压轴题四种模型全攻略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8 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 这是一份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8 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常考压轴题】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文件包含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8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原卷版-压轴必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docx、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08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解析版-压轴必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