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模拟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模拟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料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
A. 哺乳动物的红细胞B. 酵母菌细胞
C. 大肠杆菌细胞D. 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C
【分析】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详解】A、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为真核生物的相关细胞,属于真核细胞,A错误;
B、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有真正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B错误;
C、大肠杆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C正确;
D、口腔上皮细胞为真核生物的相关细胞,属于真核细胞,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操作,错误的是( )
A. 转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B. 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并观察
C. 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
D. 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后,把要放大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答案】B
【分析】高倍显微镜使用的正确步骤应为:一“找”,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二“移”,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由于显微镜下呈的是倒立的虚像,移动时观察到的物像在视野的哪一方向就向哪方向移动装片即可,口诀“偏哪向哪移”;三“转”,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物镜;四“调”,调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详解】A、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增大视野亮度,使视野明亮,A正确;
B、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B错误;
C、找要观察的物像,将其移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C正确;
D、在低倍物镜观察清楚后,找到要观察的物像,将其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D正确。
故选B。
3. 下列有关水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B. 水分子在细胞中有两种存在形式:自由水和结合水
C. 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
D. 水可以和多糖、蛋白质物质结合,促进细胞的代谢
【答案】D
【详解】A、—般而言,水在细胞中常常含量达到80%以上,所以它最多的化合物,A正确;
B、细胞中的水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B正确;
C、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是反应发生的场所,C正确;
D、水可以和多糖、蛋白质物质结合,该水为结合水,细胞内结合水所占比例越大,代谢越慢,D错误。
故选D。
4. 下列所列举的糖类中,不属于二糖的是( )
A. 蔗糖B. 葡萄糖C. 麦芽糖D. 乳糖
【答案】B
【分析】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的糖,如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乳糖是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
【详解】A、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A不符合题意;
B、葡萄糖是单糖,B符合题意;
C、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形成的二糖,C不符合题意;
D、乳糖是由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二糖,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正常的生鸡蛋的蛋白呈液体凝胶状态,但经煮沸后的蛋白却呈固体状态,原因是高温导致蛋白质的( )
A. 基因发生了改变B. 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C. 肽链数目发生了改变D. 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答案】D
【分析】高温、过酸、过碱以及重金属盐均会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其变性。
【详解】ABC、高温只是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不会使其基因、氨基酸序列以及肽链数目发生改变,ABC错误;
D、依据题意“正常的生鸡蛋的蛋白呈液体凝胶状态,但经煮沸后的蛋白却呈固体状态”,是因为高温导致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使其变性导致的,D正确。
故选D。
6. 抗体是一种分泌蛋白,下列参加抗体合成的细胞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C. 细胞核→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答案】B
【分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
【详解】细胞内分泌蛋白(如抗体)合成的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由内质网产生的囊泡包裹运输到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又由囊泡包裹蛋白质将其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综上,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7.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核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
C.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内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D.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答案】B
【分析】①核膜:核膜是双层膜,外膜上附有许多核糖体,常与内质网相连。②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详解】A、核膜是双层膜,其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保证细胞内相应的代谢快速高效进行,A正确;
B、除极少数细胞外,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植物的筛管细胞等不含有细胞核,真核细胞大都有细胞核,B错误;
C、染色质(间期)和染色体(分裂期)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内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C正确;
D、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NA,其中含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正确。
故选B。
8. 下列物质中可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行跨膜运输的是( )
A. 甘油B. 氨基酸C. 葡萄糖D. 钾离子
【答案】A
【分析】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能量, 不需转运蛋白,例如: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转运蛋白, 不需能量,例如: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转运蛋白, 需要能量,例如: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等。
【详解】A、甘油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A正确;
B、氨基酸跨膜运输常见方式为主动运输,B错误;
C、葡萄糖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错误;
D、钾离子跨膜运输为主动运输,D错误。
故选A。
9. 图甲表示渗透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图甲装置中 c为半透膜
B. 图甲中漏斗内溶液b浓度高于漏斗外溶液a
C. 图甲装置中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行扩散,属于渗透现象
D. 图甲中液面不再升高时,c两侧的溶液浓度差为0
【答案】D
【分析】渗透作用: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
【详解】A、图甲装置中c为半透膜,a为半透膜外液,b为半透膜内液,A正确;
B、图甲中漏斗内的液面升高了,说明b溶液的浓度高于a溶液的浓度,B正确;
C、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图甲装置中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进行扩散,属于渗透现象,C正确;
D、图甲中液面不再升高时,通过半透膜进出渗透装置的水分子相等,这时液体压强和浓度差的作用达到了平衡的状态,但b溶液的浓度应大于a溶液的浓度,c两侧的溶液浓度差不为0,D错误。
故选D。
10. 在生物体中,能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
A. 葡萄糖B. 糖原C. ATPD. 脂肪
【答案】C
【分析】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
【详解】A、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
B、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主要分布于人的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B错误;
C、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C正确;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C。
11.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其产物是( )
A. 丙酮酸B. 二氧化碳
C. 水和二氧化碳D. 丙酮酸和二氧化碳
【答案】C
【分析】有氧呼吸的概念: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合成大量ATP的过程。
【详解】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合成大量ATP的过程,由此可知,其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 下列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
B. 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
C. 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D. 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答案】B
【分析】(1)色素提取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提取色素;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纸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
(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详解】A、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包含叶黄素、胡萝卜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A正确;
B、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B错误;
C、色素提取原理是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C正确;
D、叶绿体中的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D正确。
故选B。
13. 下列物质中不在类囊体薄膜上消耗的物质是( )
A. 水B. NADP+C. ADP和PiD. CO2
【答案】D
【分析】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被叶绿体内类囊体膜上的色素捕获后,将水分解为O2和H+等,形成ATP和 NADPH,于是光能转化成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ATP和NADPH驱动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暗反应,将CO2转化为储存化学能的糖类。
【详解】ABC、光反应阶段中,将水分解为O2和H+,ADP+Pi+光能形成ATP,NADP++H++e-形成 NADPH,其场所在类囊体薄膜,AB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参与碳反应,其场所为叶绿体基质,D符合题意。
故选D。
14. 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B. 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C. 所有细胞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D. 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间遗传的稳定性
【答案】C
【分析】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成为成体。生物体内也不断有细胞衰老死亡,需要通过细胞增殖加以补充。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详解】A、生物体通过细胞增殖增加体细胞数量及生殖细胞数量,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从而使生物体完成生长、发育、繁殖、遗传,A正确;
B、细胞增殖先要经历物质准备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再进行细胞分裂,整个过程是连续的,B正确;
C、原核生物进行的是二分裂,真核生物可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细胞增殖,C错误;
D、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染色体的正确复制和平均分配,保持亲子代细胞之间的遗传稳定性,D正确。
故选C。
15.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染色体形态的最佳时期是( )
A. 前期B. 中期C. 后期D. 末期
【答案】B
【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中期的染色体高度螺旋,易于观察。
【详解】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6. 下列关于豌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B.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孟德尔应用了假说一演绎法
C. 豌豆只具有2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
D. 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
【答案】C
【分析】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详解】A、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A正确;
B、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遗传定律,应用了假说—演绎法,B正确;
C、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C错误;
D、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之一是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D正确。
故选C。
17. 对某豌豆进行测交, 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 、Aabb、aaBb和aabb, 则该植物体的基因型是( )
A. AAbbB. aaBbC. AabbD. AaBb
【答案】D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测交是指将该豌豆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由于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 、Aabb、aaBb和aabb,说明该豌豆能产生AB、Ab、aB和ab四种配子,因此其基因型是AaBb。D正确,ABC错误。
18. 下列关于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个小桶模拟的是雌,雄生殖器官
B. 甲,乙小桶内的乒乓球分别代表F1产生的雌、雄配子
C. 每只小桶中两种乒乓球数目要相等
D. 甲、乙两桶的乒乓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答案】D
【分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乒乓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因为自然界雌配子的数量和雄配子数量一般不相等,故两小桶内乒乓球数目无需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乒乓球的数量必需相等,代表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详解】ABC、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小桶内的乒乓球分别代表F1产生雌、雄配子,每个小桶内两种乒乓球的数量必需相等,代表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ABC正确;
D、自然界雌配子的数量和雄配子数量一般不相等,故两小桶内乒乓球数目无需相等,D错误。
故选D。
19. 血友病的基因(h)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男性血友病的基因型为( )
A. XHYB. XhYC. XHXHD. XhXh
【答案】B
【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
【详解】由于血友病的基因(h)只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只含有一条X染色体,故男性血友病的基因型为XhY,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0. 在精细胞形成过程中,联会、同源染色体分离和着丝粒分裂分别发生在( )
A. 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Ⅰ
B. 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
C. 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Ⅰ
D. 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Ⅱ,减数分裂Ⅰ
【答案】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故选B。
21. 如图为某动物细胞中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中Ⅰ、Ⅱ表示染色体,①②③④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共含有4个四分体
B. ①②为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C. ③④之间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D. 此图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图中Ⅰ和Ⅱ为同源染色体,①和②为姐妹染色单体,③和④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详解】A、据图可知,图中共有2对同源染色体,构成了2个四分体,A错误;
B、①②为一对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
C、互换通常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③和④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
D、图中正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正确。
故选A。
22.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可以揭示基因化学本质的是( )
A. 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B. 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D. 碱基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答案】C
【分析】(1).基因的概念:一般来说,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详解】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化学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
故选C。
23. 如图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表示翻译过程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DNA分子的复制,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④表示逆转录过程。
【详解】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对应图中的③。
故选C。
24. 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 )
A. DNAB. 多糖C. 磷脂D. 蛋白质
【答案】A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多糖不是遗传物质,B错误;
C、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磷脂不是遗传物质,C错误;
D、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A。
25. 下图表示基因表达的某一过程,该过程是( )
A. DNA复制B. 转录C. 翻译D. 逆转录
【答案】B
【分析】图示为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即转录过程。
【详解】A、DNA复制是只以DNA两条链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A错误;
B、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B正确;
C、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C错误;
D、逆转录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26.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和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其原因是( )
A. 发生的频率大
B. 能产生新基因
C. 能产生大量有利变异
D. 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答案】B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是点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在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A错误;
B、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B正确;
C、基因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C错误;
D、基因突变可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有可能改变生物的表现型,D错误。
故选B。
27. 诱变育种的原理是( )
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变异D.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分析】农作物育种上,采用的方法有: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详解】诱变育种是指利用人工诱变的方法获得生物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其方法是辐射诱变、激光和化学物质诱变、太空(辐射、失重)诱发变异→选择育成新品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BCD错误。
故选D。
28. 优生,就是让每个家庭生育健康的孩子。下列与优生无关的措施是( )
A. 适龄结婚,适龄生育B. 遵守婚姻法,不近亲结婚
C. 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D. 产前诊断,以确定胎儿性别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禁止近亲结婚(直系血亲与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2、进行遗传咨询,体检、对将来患病分析;3、提倡“适龄生育”;4、产前诊断。
【详解】A、适龄结婚,适龄生育,可以减少患病儿童的出生,A错误;
B、禁止近亲结婚可以降低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几率,B错误;
C、进行遗传咨询,做好婚前检查,可以减少患病孩子的出生,C错误;
D、产前诊断是为了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不是为了确定胎儿性别,D正确。
故选D。
29.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
C. 生物大分子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C
【分析】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自然界中每个物种都具有独特性,从而构成了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的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多样化,还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等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不包括生物大分子多样性。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0. 从某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若基因型为AA、Aa和aa个体分别为20只,50只和30只,则A,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40%、60%B. 35%、65%
C. 45%、55%D. 40%、60%
【答案】C
【分析】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
【详解】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叫作基因频率,所以A的基因频率=(20×2+50)/200=0.45,即45%,a的基因频率=1-45%=55%。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31. 回答“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探究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1)1、2试管形成的对比实验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对比3、4试管现象,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3)过氧化氢酶的本质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
(4)在细胞内不能通过加热来提高反应速率,因为温度过高会使酶的___________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答案】(1)温度 (2)高效性
(3)①. 蛋白质 ②.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空间结构##结构
【分析】该实验中自变量是加入催化剂的种类和温度,因变量是产生氧气的速率,以气泡产生的速度为观测指标。
(1)据表可知,1、2试管形成的对比实验,该实验中温度不同,说明自变量为温度。
(2)对比3、4试管现象,3号试管放出气泡相对4号少,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3)过氧化氢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酶催化反应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温度过高会导致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酶失活。
32. 真核细胞的细胞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答案】 ①. 线粒体 ②. 细胞核 ③. A ④. DNA ⑤. 蛋白质
【详解】(1)该细胞器表示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该结构表示细胞核,由于细胞核中含有DNA,因此它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正确。
(5)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33. 黄瓜是餐桌上常见的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对抗衰老有一定帮助,且清脆爽口,深受人们喜爱。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栽培型黄瓜是由野生型黄瓜培育而来。根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________(填“叶”或“果实”)比野生型黄瓜更苦。
(2)黄瓜果实有苦味是因为细胞中有苦味素,苦与不苦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图2的杂交结果可知,果实有苦味这一性状为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杂交过程中,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子二代不仅有苦的,也有不苦的,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
(3)图2中,用D和d分别表示苦味的显性和隐性基因,为确定子二代某一株果实苦的黄瓜基因型,让它与果实不苦的黄瓜杂交,产生足够的后代,若后代全为果实苦的黄瓜,则基因型为_________。
(4)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共同控制的。
【答案】(1)叶 (2)①. 显性 ②. 性状分离
(3)DD (4)基因和环境
【分析】(1)根据图1可知,与野生型黄瓜相比,栽培型黄瓜的叶的苦味素含量高,果实的苦味素含量低,因此,栽培型黄瓜的叶比野生型黄瓜更苦。
(2)亲代的性状分别为果实苦和果实不苦,子一代都是果实苦,说明果实有苦味这一性状是显性性状。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杂交过程中,用子一代自交,结果子二代不仅有苦的,也有不苦的,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
(3)果实苦的黄瓜基因型为DD或Dd,让它与果实不苦的黄瓜(dd)杂交,产生足够的后代。若后代全为果实苦的黄瓜,则基因型为DD,若后代既有果实苦的黄瓜也有果实不苦的黄瓜,则基因型为Dd。
(4)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施肥比例、大棚温度和光照条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黄瓜果实的苦味,这说明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控制的。
34. 如图表示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核苷酸共有______种。
(2)过程Ⅰ称为________,过程Ⅱ称为________。
(3)过程Ⅱ中转运氨基酸工具是________(填“tRNA”或“rRNA”)。若图中虚线方框内的“G—C”被替换成“C—G”,那么合成的肽链中相应的氨基酸会发生改变吗?________。(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有UUU、UUC, 亮氨酸的密码子有UUG、UUA, 赖氨酸的密码子有AAA、AAG。)
【答案】(1)8 (2)①. 转录 ②. 翻译
(3)①. tRNA ②. 会
【分析】基因的表达:①转录:以DNA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mRNA;②翻译:以mRNA为模板,在核糖体的参与和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多肽链。
(1)图中包含有DNA的A、T、C、G的4种脱氧核苷酸,也含有构成RNA的4种A、U、C、G的4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
(2)图中过程Ⅰ表示转录,由DNA转录形成RNA。过程Ⅱ称为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
(3)过程Ⅱ中转运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若图中虚线方框内的“G-C”被替换成“C-G”,则相应的密码子由UUG变为UUC,其编码的氨基酸由亮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可见最后合成的肽链中的氨基酸会发生改变。
试管
加入物
条件
现象
1
2mL过氧化氢+2滴蒸馏水
25℃
几乎无气泡
2
2mL过氧化氢+2滴蒸馏水
90℃
放出少量气泡
3
2mL过氧化氢+2滴FeCl3溶液
25℃
放出较多气泡
4
2mL过氧化氢+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
25℃
放出大量气泡
细胞结构
结构名称
(1)________
叶绿体
(2)________
核糖体
功能
细胞的“动力车间”
植物进行(3)______(填选项)的场所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由于其中含有(4)________(填“DNA”或“蛋白质”),它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
(5)________(填“DNA”或“蛋白质”)的机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生物试卷(一)(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选择题, 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生物,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