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展开2022级高三学年暑假开学初考试题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 分值: 150分命题人:王娜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 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心理学有一个由来已久且不曾间断的争论,就是关于人类意识的建构。一种观点是通用智能说,即人类意识是“万能解题器”,意识中有一套通用的解题技巧, 意识把它们运用于无限多的认知任务上。不管人们是在计数,还是要决定去哪家饭馆吃饭,亦或是在努力学一门外语,所使用的都是同一套认知能力。另一种观点是模块性假说,即人类意识中包含大量专门的子系统或模块,每一种都被设计用来执行非常有限的一类任务, 而不能执行其他任务。例如,人们普遍相信有一个特殊的语言习得模块,这一观点源自语言学家诺姆·乔姆斯基。他认为,儿童并不是通过听取成人的谈话后用他们的通用智能来找出所说语言的规则;而是他们的意识中有一种独特的、自行运转的“语言习得机制”,它唯一的功能是,在适当刺激的情形下,让儿童学会语言。模块性假说提出的一些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这种研究也被称为“缺陷研究”。如果人类意识是万能解题器,我们就能预知,脑损伤会大致同等地影响所有认知能力。现实却并非如此。相反,脑损伤通常削弱某些认知能力而不伤及其他认知能力。例如,被称为“韦尼克区”的脑部伤害会使得病人不能理解言语,尽管他们仍然能够说出流畅的、符合语法的句子。这就表明,句子的生成和理解有独立的模块。另外一些脑损伤的病人失去了长期记忆,但是短期记忆以及说话和理解能力丝毫没有受损。这似乎再次支持了模块性观点而否定了把意识看成万能解题器的观点。这种研究尽管很有说服力,却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模块性的问题。一方面,这种研究的证据比较稀少——显然不能只是为了了解认知能力受影响的状况而随意损坏人脑。另一方面,关于数据应该如何解释存在着严重分歧。一些人认为,所观察到的脑损伤病人的认知障碍模式并不意味着意识是模块性的。他们声称, 即使意识是万能解题器, 即不是模块性的,脑损伤不同程度地影响不同的认知能力仍然是可能的。所以他们主张不能仅从缺陷研究来“轻率判断”意识的结构,这种研究最多只能提供有瑕疵的证据。美国心理学家杰里·福多尔在研究模块性假说时, 认为大脑模块有三个重要特征: 它们是领域化的,运行是强制性的,信息是分隔的。首先,认知系统是领域化的,即它是专门化的:它负责一组有限的、精确划定的任务。乔姆斯基所提出的“语言习得机制”就是领域化系统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机制的唯一功能就是使儿童学会语言——它并不帮儿童学会下棋、数数或者做其他任何事。其次,认知系统是强制性的,即我们不能选择是否让该系统运作。语言的感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你听到一个用你所通晓的语言说出的句子, 你就不得不把它听成是一个句子。如果有人要你把该句听成“纯粹的噪音”,不论如何努力,你都无法做到。第三,信息是分隔的,即大脑模块分隔强调某些特定的信息,存储在认知意识的一块区域中,这块区域是我们的感知机制所不能达到的。拿恐蛇症来说,人类普遍对蛇有一种恐惧, 即使明知有些蛇不危险, 也很难克服这种恐惧症。因为蛇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非常危险,所以通过自然选择,就很容易进化出对蛇的本能恐惧,存储在认知意识的一块区域中。即使你知道特定的一种蛇没有危险性,你仍然很可能害怕这条蛇,而且不愿意触摸它。该蛇不危险的信息不能进入你意识的这一部分,该部分在你看到蛇时会引起害怕的反应。这说明,每个人身上可能都有与生俱来的、信息分隔式的“恐蛇”模块。最热衷地赞成模块性假说的人相信意识完全由模块构成,但是这种观点并不被广泛接受。福多尔认为,人类意识虽非全部但部分是模块化的,感知和语言是模块化的,但思考和推理不是。为什么不是?假设你正参加陪审团,在裁决被告有罪还是无罪。你将怎样处理这一任务? 你会考虑的重要问题是, 被告的陈述在逻辑上是否一致,是否没有矛盾,你可能问自己,现有的证据是否刚好与被告的罪行相符,或者是否很强地支持了罪行的成立。显然你在此所用的推理技巧——检查逻辑一致性和评估证据——是通用的技巧,它们不是专门设计出来用于陪审团的,你在许多领域都使用这些技巧。所以你在仔细裁决被告的罪行时所运用的认知能力不是领域化的。同样它们的运用也不是强制性的——你必须有意识地思考被告是否有罪,并且能够在任何你想要停止的时刻停止这种思考。最重要的是,这里同样也没有信息分隔。你的任务是全面考虑,决定被告是否有罪,所以你也许必须运用所拥有的任何背景信息,只要你认为相关。例如,如果被告在审问下紧张痉挛,并且你相信紧张的痉挛总是有罪的一种标志,你就可能会利用这一推论来作出裁决。简言之,这里不存在决定一名被告是否有罪的模块,你是用“通用智能”解决这一认知问题的。意识的模块性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它在根本上是一个哲学问题。赞成模块性的人认为意识包含执行不同认知任务的特定模块,反对模块性的人否定这一点。但是我们如何判定两个认知任务是同一类还是不同类呢?脸部识别是单一的认知任务还是由两个不同的认知任务(识别男性的脸和识别女性的脸)构成的?做除法和乘法是不同的认知任务,还是都是一般的算术运算任务的一部分? 这类问题是概念上的, 或者说是哲学上的,而不是直接经验上的,它们对于模块性争论可能非常重要。福多尔的观点,即意识尽管不是全部但部分是模块化的,这样看来便十分合理。但是确切说来有多少模块、这些模块具体负责什么,在当前的研究状况下还是无法回答。(摘编自萨米尔·奥卡沙《科学哲学·意识是模块化的吗?》, 韩广忠译)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们普遍相信,儿童主要靠意识中的语言习得模块找出所说语言的规则,从而学会语言。B.“缺陷研究”最多只能为研究者提供有瑕疵的证据,它不能完全证明模块性假说的观点。C. 被告在审问下紧张痉挛,这是有罪的一种标志,我们可利用罪犯这一反应特征作出裁决。D. 赞成模块性假说的人认为脸部识别是一个认知任务,而反对者认为是两个不同认知任务。2.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根据人类意识是万能解题器的观点,如果人脑受损,就有可能影响到他的所有认知能力。B. 模块性假说研究者根据脑损伤病人的表现推断,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属于不同的模块。C.“语言习得机制”具备大脑模块的三个重要特征,这使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更加专注。D. 裁决被告是否有罪,基本上要靠“通用智能”解决,这一论断反驳了模块性假说的观点。3.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章从哲学的高度探讨了诺姆·乔姆斯基提出的模块性假说,剖析其内涵和重要特征。B. 第三段运用“尽管”“却”“即使”“一些”“最多”等词语, 体现了论述的严谨性。C. 文章列举了大量人类意识如何建构的具体事例,从而有力地证明意识是模块化的观点。D. 文章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 文末指出模块性假说的研究方向。4. 下面是米勒-利耶尔错觉图,人们普遍感觉上面的横线更长, 即使被告知两条横线一样长,这种错觉也不会消失。请结合材料, 解释上述现象。(4分)5.学术论文发表时,一般都有提要,便于读者迅速了解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请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内容,为本文写一段提要。(4分)人类意识的建构一直是心理学领域争论不休的话题。文章主要探讨____________,在与通用智能说的比较中,从“缺陷研究”、大脑模块特征以及哲学本质等方面加以论证。最后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6~9题。布莱克·沃兹沃斯(英) 奈保尔一天下午大概四点钟的时候,米格尔街来了一个非常古怪的流浪汉。他叫住我:“小弟弟,我可以进你们家院子里来么?”他身形瘦小,衣着整洁,戴一顶帽子,穿一件白衬衫一条黑裤子。我问:“你想干嘛?”他说:“我想看看你们家的蜜蜂。”我跑上台阶,喊道:“妈,有个人在院子里,他说想看看蜜蜂。”妈妈走出来,上下打量他,极不友善地问:“你要干嘛?”那人说:“我想看看你们家的蜜蜂。”我看出妈妈有些不放心。她对我说:“你待这儿, 看着他点。”那人说:“谢谢您, 太太。您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我们一块看蜜蜂。他和我, 蹲在棕榈树下, 大概有一个小时的光景。那人说:“我喜欢看蜜蜂, 能一连看上好几天, 还有蚂蚁、蜈蚣什么的, 你喜欢看吗?”我摇摇头。“你是干什么工作的, 先生?”他站起身来说:“我是诗人。”“你叫什么名字, 先生?”“布莱克·沃兹沃斯, 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我就是看到一朵像牵牛花一样的小花, 都想哭出来。”我问:“为什么哭?”“等你长大就会明白啦。要知道, 你也是个诗人。你成了诗人以后,任何一件事都会让你哭出来的。”我说:“你真认为我是个诗人?”“你像我一样有才华。”他说,“你喜欢妈妈吗?”“她不打我的时候, 喜欢。”他从后裤兜里掏出一张印有铅字的纸片,说:“这上面是首描写母亲的最伟大的诗篇。我打算贱卖给你,只要四分钱。”我跑进屋,说道:“妈, 你想花四分钱买一首诗吗?”妈妈说:“你听着, 告诉那个该死的家伙,赶快给我夹起尾巴滚出去。”我对沃兹沃斯说:“妈妈说她没有四分钱。”沃兹沃斯说:“这就是诗人的遭遇。”后来,沃兹沃斯走了。我希望还能再见到他。大约一个星期后的一天下午,放学路上,我又看见他了。他说:“我院里有西班牙港最好的一棵芒果树,现在芒果都熟透了,红彤彤的,果汁又多又甜。我就为这事在这儿等你,一来告诉你,二来请你去吃芒果。”他住在阿尔贝托街上一间小屋里。院子里绿荫荫,还有一棵高大的芒果树、一株可可和一株李子,这地方看上去很荒僻,好像根本不在城里。他说得不错,芒果汁多味美,我一连吃了六个。回到家里,妈妈问我:“你窜到哪里去疯玩啦? 去,给我把鞭子拿过来!”她打得真够狠,我从家里逃出来,来到沃兹沃斯家。沃兹沃斯说:“别管啦, 我们一起去散散步!我们到草坪上躺会,看看天空,我想让你猜猜那些星星离我们这里有多远。”我按他说的做了,明白了他的意思。我忘记了一切,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如此骄傲和愉快。我的气愤一扫而光,我忘掉了眼泪,忘掉了刚刚饱尝过的那顿鞭挞。忽然, 一道光打在我们脸上,一个警察出现在面前。我们赶紧站起来。“你们在这干嘛?”警察问。沃兹沃斯说:“已经四十年了, 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从此, 我们成了好朋友。我很喜欢他的小屋。有一天我问他:“沃兹沃斯先生, 你为什么在院子里留这么多野树?”他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很久以前, 有个男孩遇见一个女孩, 他们深深相爱, 后来就结婚了,他俩都是诗人,少年喜欢文学, 姑娘喜欢花草树木。有一天, 女诗人对那位少年诗人说:‘咱们家里又要增加一个诗人啦!’但是, 那个小诗人并没有出生, 因为姑娘死了, 他也随她而去。少年非常难过, 决定从此再也不去动姑娘花园里的一草一木。就这样, 花园留下来了, 花草、树木没人管, 越长越高。”我看着沃兹沃斯, 当他讲这个动人故事时, 他显得更加苍老。有一天他对我说:“我准备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我正在写一首诗。每个月写一行, 到现在, 我已经写了五年啦。”我问:“上个月写的那行是什么?”他仰起头看着天空说:“往昔深邃而奇妙。”我说:“是行很美的诗。”沃兹沃斯说:“我希望能把一个月的感受全部倾注到这行诗句中去, 这样二十二年后我就会写出一首震撼全人类的诗篇。”我充满惊叹之情。后来, 我们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我又问:“这个月的诗写好了吗?”他没有吟诗, 只是说:“噢, 就要好啦, 你知道, 就要好啦。”从此, 我再也没有听到那首世界上最伟大的诗篇。我觉得他一天天老下去。一天, 我到他的小房子去看他, 发现他躺在小床上。看上去那么虚弱苍老, 我真想哭。他说:“诗写得不太顺利。”他没有看我, 而是透过窗户看着那株可可树, 喃喃地说:“二十岁的时候, 我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突然, 我敏锐地感觉到了, 死神已经爬上了那张憔悴的脸。他看着我, 看着我满含眼泪, 挣扎着坐起来。他把我搂到他那瘦削的胸前, 说:“你想听我再给你讲个有趣的故事么?”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他说:“我给你讲完这个故事, 你要答应我马上回家, 再也不要来看我了, 好么?”我点点头。他说:“以前我给你讲过一个关于少年诗人和女诗人的故事, 你还记得吗? 那不是真事, 是我编出来的。还有那些什么作诗和世界上最伟大的诗, 都是假的。你说这是不是你听过最好笑的事情?”他的声音中断了。我离开了小房子, 跑回家, 大哭了一场。像诗人一样, 看到什么都想哭。一年以后,我又来到阿尔贝托街, 可是再也看不到那栋小房子了。一幢两层楼房代替了它。芒果树、可可树还有李子树也被人砍伐了, 留下一片水泥砖地。一切都好像表明, 沃兹沃斯从来没有到过这个世界。(改编自奈保尔《米格尔大街》)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沃兹沃斯虽如“流浪汉”般生活落魄,但他出现时“衣着整洁”, 说明他本质上依然保持着诗人的尊严。B.“妈妈”对沃兹沃斯抱有戒心、口出恶言,狠狠责打与他同玩的“我”,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冷漠的现实。C. 沃兹沃斯带“我”仰望星空以安抚“我”,却遭到警察质问,他答非所问, 是他对世俗规则秩序的反抗。D. 沃兹沃斯临终前告诉“我”他所讲故事是假的,是不希望“我”重蹈覆辙,也体现了他诗歌理想的幻灭。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小说中“我”、沃兹沃斯、母亲三人间的对话形成比照,沃兹沃斯一个是了解世俗却依然保持着童心的中间人物。B. 沃兹沃斯的“小房子”多次出现,从“我”初见它到它被拆,折射出了沃兹沃斯的生活经历,使小说前后呼应、结构严谨。C. 沃兹沃斯打破“谎言”的结局出人意料,结尾处“好像”一词,并不是否认沃兹沃斯的存在,而是富有悲剧感的诗意表达。D. 小说通过“我”这一儿童视角叙事,回避了生活的残酷本质,这与鲁迅在《孔乙己》一文中以酒店小伙计的视角表达效果一致。8. 文中多次提到“哭”,展现了“我”怎样的心理状态?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9. 小说由大量的对话和少量的叙述构成,这样的行文方式有什么好处?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10~14 题。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令弟子趣驾,辞而行。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子墨子游公上过于越。公上过语墨子之义,越王说之,谓公上过曰:“子之师苟肯至越,请以故吴之地,阴江之浦,书社三百,以封夫子。”公上过往复于子墨子。子墨子曰:“子之观越王也,能听吾言、用吾道乎?”公上过曰:“殆未能也。”墨子曰:“不唯越王不知翟之意,虽子亦不知翟之意。若越王听吾言、用吾道,翟度身而衣,量腹而食,比于宾萌,未敢求仕。越王不听吾言、不用吾道,虽全越以与我,吾无所用之。”凡人不可不熟论。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今可得其国,恐亏其义而辞之,可谓能守行矣。其与秦之野人相去亦远矣。荆昭王之时,有士焉,曰石渚。其为人也,公直无私,王使为政。道有杀人者,石渚追之则其父也。还车而反,立于廷曰:“杀人者,仆之父也。以父行法不忍阿有罪废国法不可,失法伏罪,人臣之义也。”于是乎伏斧锧,请死于王。王曰:“追而不及,岂必伏罪哉!子复事矣。”石渚曰:“不私其亲,不可谓孝子。事君枉法,不可谓忠臣。君令赦之,上之惠也。不敢废法,臣之行也。”不去斧锧,殁头乎王廷。正法枉必死,父犯法而不忍,王赦之而不肯,石渚之为人臣也,可谓忠且孝矣。(节选自《吕氏春秋·离俗览》)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以父行【A】法【B】不忍【C】阿【D】有罪【E】废【F】国法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黔首、黎民、庶民都有百姓的意思。B.比行,并列、并排,此处指相提并论。这里的“比”与《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比及三年”不同。C. 书社,即将社员之名籍书于社簿,是一种基居行政管理体制。后多用做出版社的名称。D. 殆,相当于大概、恐怕,表推测语气,与《项脊轴志》“殆有神护者”中的“殆”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谒见齐景公,齐景公送给他廪丘作为食邑。孔子不肯接受,因为他认为自己无功不能接受俸禄, 并立刻催弟子驾车离开。B. 公上过到越国游说,越王欣赏公上过,想把大片土地和百姓分封给他,作为他游说墨子到越国的条件, 公上过回去禀告了墨子。C. 墨子认为越王和公上过都不了解他的心意。假如越王不听从、不采纳他的主张,即使把整个越国都给他, 他也觉得用不着。D. 楚昭王认为石渚追赶杀人的人没有追上,不一定要受到惩处, 想赦免石渚让他重新任职。石渚感激但没有接受君主的恩惠。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2) 秦之野人,以小利之故,弟兄相狱,亲戚相忍。14.“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本文使用了哪些事实支撑这个观点? 结合文本内容概括说明。(3分)(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清溪行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放还”之后,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这首诗歌情景交融,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 寄托了诗入喜清厌浊的情怀。B. 诗的首句描写了自己的感受,赋予客观景物主观化特性, 突显出清溪水色的特异。C. 诗的颔联借问新安江, 用衬托手法突出地表现清溪水色的清澈。D. 此诗的诗眼是“行”,围绕诗人在清溪的行踪表现他对清溪的喜爱, 情由境出。16. 日本汉学家近藤元粹在《李太白诗醇》一书中点评此诗“五、六笔有画致,七、八使人凄然”,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赏析。(6分)(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 6分)1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乐曲演奏中停顿的留白艺术也能够传递感情,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2) 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主客投入自然怀抱后, 兴之所至,吟诵《诗经》中的诗句的场景,同游之人比时心境开阔, 无拘无束。(3) 在《登泰山记》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三、文言实词及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8. 下列各选项中选与“事倍功半”中的“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 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C.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D焉用亡郑以倍邻?19. 下列画线字在句子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以手抚膺坐长叹 当相坐 B. 危乎高哉 危言危行C. 谢家来贵门 多谢后世人 D. 徒留无所施 老大徒伤悲20. 下列句子中,画线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一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B.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C. 自伐者无功, 自矜者不长 每一令出, 平伐其功D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人穷则反本21. 根据所给的解释, 写出成语。(5分)(1) ____________: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2) ____________:指言谈行动超出常情, 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3) ____________: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4) ____________:坚持作恶, 不肯悔改。(5) ____________: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达到更高的水平。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要想获得无籽水果,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培育或者筛选出种子发育不良的个体。但是, 如果用这种方法来培育石榴, 我们最终就只能得到石榴皮了。你可能已经猜到了, ①_,是因为我们吃的就是石榴籽。石榴籽是由种子和种皮组成的, 只不过石榴的种皮分成了两层——骨质的内种皮和肉质的外种皮。这层外种皮就是我们最喜欢的石榴“果肉”了。如果培育出无籽石榴, ② 。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呢? 我们可以从内种皮的质地入手来解决问题。那么,③_?研究发现, 石榴内种皮的硬度与细胞中木质素的积累有关, 在育种过程中, 选出那些种皮木质素积累表达缺陷的个体, 就能得到优秀的软籽石榴, 其口感接近无籽。由此看来, 吃石榴不用吐石榴籽儿的日子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一样东西, 如果太想要, 就会把它看得很大, 甚至成了整个世界。我的劝告是, 你应该及时从中跳出来, 如实地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周国平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要求: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语文答案4. ①上面的横线更长的认知被大脑分隔强调,并存储在人的感知机制所不能达到的一块区域中。②即使知道两条横线一样长, 但该信息不能进入到这一区域,因此错觉不会消失。5. 模块性假说在意识中的合理性 意识可能部分模块化,但确切的模块数量和功能尚待进一步研究8. ①当“我”去看望虚弱地躺在床上的沃兹沃斯时,“我”“想哭”且“满眼含泪”,是因为他是“我”的知交,而“我”却只能看着他在潦倒中一步步走向死亡,因此“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②当沃兹沃斯为安慰“我”而亲自否认自己的爱情故事时,“我”“大哭一场”, 是因为他放弃了“最伟大的诗”,他所追求的诗意人生败给了社会现实,因此“我”为他理想幻灭的结局而难过伤心。③小说最后“我”“像诗人一样看到什么都想哭”,是因为“我”在与沃兹沃斯相处过程中受他启发,开始对自然、对生命、对万事万物有了更强的理解和共情能力,面对沃兹沃斯的现实之痛,“我”心中的悲伤之情更加浓烈。9. ①大量的对话使人物更鲜活。人物语言个性化,能很好地彰显沃兹沃斯的诗人气质以及“我”的天真善良。②大量的对话使行文更简洁。通过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省去了不必要的交代,事件内容集中,情节发展迅速。③大量的对话使读者更有代入感。读者能够体会双方的情感变化和情感交集,拉近读者和小说的距离, 增强叙事的生动性。④少量的叙述既使小说的主体事件内容丰富完整,又能将两位人物具体遭遇的细节设置留白,留给了读者对其命运的想象空间。(前三条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第四条必须有。)13.(1) 现在我劝说景公,景公还没有实行我的主张,却要赏赐给我廪丘,他太不了解我了。(2)秦国的鄙野之人,因为(一点) 小利, 弟兄之间相互打官司, 亲人之间相互残害。14. ①孔子遵循义, 拒绝景公封赏。②墨子不愿损害义, 不接受越国土地。③石渚捍卫义, 选择自杀。15. D诗眼是“清”不是“行”,全诗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从首联“清我心”的主观感受, 到颔联以新安江比不上清溪的清澈见底, 到颈联的比喻都是围绕清溪的清澈, 没有突出诗人的行踪。16. ①五六句有画致,诗人以明镜比喻清溪, 把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之中,就如入行走在明镜中,鸟儿在屏风中飞翔。这样一幅美丽的倒影,画面感强,诗中有画。②七八句凄然,入晚时,猩猩的声声啼叫, 创造了一个悲切凄凉的清寂境界,在诗人听来, 猩猩的啼叫, 就是在为他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内心落寞郁闷的情绪。17.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21.不足为训 匪夷所思 涣然冰释 怙恶不悛 登堂入室22.①之所以没有培育无籽石榴②那石榴也不用吃了(那石榴就没人吃了) ③如何培育优秀的软籽石榴呢23.参考立意:1.减少欲望, 才能如实看清事物的本质。2.“跳出来”, 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3.淡化欲望, 放下“执念”。1236710111215181920BCBCDBCEDBDBDC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x、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龙东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茅盾曾说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附答案),文件包含202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试题docx、2025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