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3、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3、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01
    3、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02
    3、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3、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3、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共13页。

    2024-2025学年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学生版)知识点: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一、经典赏读。水漫金山西天有一只乌龟,因躲在如来佛莲座底下听了几年经,学到一些法术,趁如来佛打瞌睡,偷了他三样宝贝——金钵、袈裟和青龙禅杖,跑到凡间,变成一个又黑又粗的莽和尚,自名法海。后路过金山寺,暗地使法害死当家老和尚,自己做起了方丈。法海嫌金山寺香火不旺,便在镇江城散布瘟疫,想叫大家到寺里来烧香许愿。但保和堂药店施的“辟瘟丹”、“驱疫散”控制了瘟疫蔓延。法海气得要命,决定报复。法海来到保和堂,发现开药方的白娘子根本不是凡人,而是白蛇变的!于是心生坏计。等白娘子上楼时,他便装作化缘,邀请许仙七月十五到金山寺烧香结善缘,许仙答应了。七月十五那日,许仙来到金山寺,法海说他的娘子是蛇妖,让许仙拜自己为师驱妖除魔。许仙不答应,法海便 ,把他关了起来。白娘子在家里等不到许仙,便和小青到金山寺去寻找。法海见了白娘子,就嘿嘿一阵冷笑:“大胆妖蛇,竟敢入世迷人,破我法术!如今许仙已拜我为师,要知道‘ ’。老僧慈悲为本,放你一条生路,趁早回去修炼正果。如若再不回头,那就休怪老僧无情了!”白娘子按住心头之火,好声好气地央告:“你做你的和尚,我开我的药店, ,又何苦硬做对头呢?求你放我官人回家吧!”法海哪里听得进去,举起手里的青龙禅杖,朝白娘子兜头就敲。青龙禅杖敲下像泰山压顶,白娘子有孕在身,渐渐支持不住,只败下阵来。他们退到金山寺下,白娘子和小青各施法术,引来滔天大水,调遣虾兵蟹将,一齐涌上金山寺去。大水漫到金山寺门前,法海连忙脱下袈裟,往寺外一遮,一道金光闪过,袈裟变成一堵长堤,把滔天大水拦在外边。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高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高一丈,任凭你波浪怎样大,总是漫不过去。白娘子看胜不了法海,只得叫小青收兵。她们又回到西湖去修炼,等待机会报仇。 ——节选自五年级“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中国民间故事》1.“莽”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草,密生的草;②广大,辽阔;③古书上指一种短节竹;④粗鲁,冒失;⑤特指王莽。联系上下文,“莽和尚”中的“莽”应取第 种解释。2.梳理情节,完成表格,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根据以上梳理,我能简要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故事中经常会引用一些俗语,将下面三句俗语放入文中空白处,依次为 、 、 。①井水不犯河水     ②不管三七廿一     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4.学习民间故事,要学会创造性地复述,这样能使故事更生动。请你大胆想象,为文中“﹏﹏﹏”部分增加合理情节,进行故事内容再创造。 5.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百姓智慧的结晶。整本书阅读中,我们了解到,《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并称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A.《牛郎织女》和《孟姜女》 B.《牛郎织女》和《刘三姐》C.《孟姜女》和《长发妹》 D.《田螺姑娘》和《一幅壮锦》6.本学期整本书阅读中,我们不但走近了中国民间故事,还领略了欧洲、非洲民间故事。这些国外的民间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故事讲了什么内容?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二、阅读与理解。包公审驴宋朝的时候,有一个穷人叫王五。他有一头驴,帮他运送干柴和木炭,挣钱养家糊口。这头驴是王五唯一的财产,因此,王五像爱护珍宝一样爱护它。无论谁见到这头驴,都要夸奖一番:“这简直是一头四条腿的宝贝啊!”一天,王五牵着驴驮了木炭到小市镇上。他把驴拴在市镇门口外的树上,自己背了一袋木炭去卖。等卖完木炭回来,他大吃一惊。驴还拴在树上,却变成了一头毛色难看的瘦驴!王五到处寻找,可是,自己的驴还是踪影全无。王五又气又恨,懊恼极了,最后决定告这头瘦弱的驴。包公来到公堂,开始审理案件。轮到王五时,他把瘦驴牵上公堂,道:“包大人在上,这畜牲不知来自何方,竟敢冒名顶替!”驴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包公了解了案情,让王朝马汉把嘴套给驴套上,关上三天再说。衙役们差点儿没笑出声来。衙役们遵命把这头瘦弱难看的驴被告关进了空荡荡的圈栏。与此同时,这个消息向四面八方传开了,人们都十分吃惊,这真是有生以来闻所未闻的奇案。到了第三天,又下令升堂了。这次,到庭听审的不只是几十号人,而是有好几百人,他们个个都想来看热闹。三通鼓罢,包公升堂,他命令衙役们立即把驴牵来。这驴的嘴巴已陷下去了,脑袋耷拉着,看上去怪可怜的。包公一拍惊堂木,大声叫道:“喂,当差的!把这头冒名顶替的蠢驴打四十大板,要用劲打!”衙役们纷纷拿起板子痛打驴子,打得驴子又蹦又跳,放声大叫。末了,包公下令道:“现在把它放了,随它爱上哪儿就上哪儿。”这头瘦驴三天没吃没喝,又挨了四十大板,受够了惊吓。于是飞奔出了公堂,跑得那个快啊,一下子就不见了。包公随即命令一个差役和王五一起跟踪前去看个究竟。王五便和差役去了,他们走了整整十五公里路,看到那头驴跑进了某田庄的一户人家,他们跟着走了进去。当然,他们在那里找到了王五被偷走的那头好驴,也捉住了小偷。7.请你快速阅读这个语段,也像包公一样判一判,在正确的选项后打“√”。(1)这个民间故事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小偷动了一番心思,想用“偷梁换柱”之计获得一头好驴。( )(3)包公审驴时,衙役和四面八方的人们反应不同,衙役们“差点儿没笑出声来”这是因为衙役们很喜欢看热闹。  ( )(4)包公审驴时巧施计策,破获奇案,抓住小偷,帮王五找回自己的“宝贝”。( )8.请你替包公说一说破案过程。( )——( )—— ( )—— ( )9.小明在跟妈妈复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把文中划线的句子说得非常有趣,你能用上小明的妙招,创造性复述故事的结局吗?让同学们有身临其境之感。结局:他们在那里找到了王五被偷走的那头好驴,也捉住了小偷。 10.民间故事素来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比如:穷人王五竟然状告那头瘦弱的驴,再比如文中 ,这样的情节,读起来非常有趣,在这里,我也和大家分享两个民间故事,请你写出书名和不可思议的地方。四、(23-24五年级上·重庆忠县·期末)阅读一组《民间故事》,并按要求作答。鲁班借龙宫①鲁班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能工巧匠。②有一次,他为了建造一座壮观漂亮的房屋,去向东海龙王借一座宫殿来作模样。鲁班水遁到东海龙宫,向海龙王借宫殿。海龙王赞赏鲁班的好手艺,答应把龙宫借给他三天。③这座宫殿庄严富丽,气象万千,鲁班指点着弟子紧张地照样造屋。④期限到了,只完成了宫殿的骨干,细部来不及装饰,可鲁班信守承诺必须归还。怎么办呢?鲁班紧盯龙宫,弟子叫他,他不应。弟子们眼见小龙将军爬上了屋顶,鲤鱼翘起尾巴来打门,虾兵蟹卒抬起四角……很快把龙宫取走。⑤天亮了,鲁班按照记忆,指挥弟子们忙碌起来,而且鲁班还雕刻了龙头伸在宫殿屋顶外的一角,龙身蜿蜒在屋脊上,鲤鱼粘在大门的门柱上。比龙宫更加壮观气派。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死。从此,山海关被后人认为是“孟姜女哭长城”之地,并在那里盖了孟姜女庙,南来北往的人们常在这儿洒下一掬同情之泪。钟馗嫁妹唐开元年间,钟馗落凡为一乡间举子,赴京城应试,途中遭遇鬼害,毁了面容,奇丑无比。在应试时中了一甲一名,因奸臣作梗,未能得中,钟尴怒而撞死在金殿之上。钟馗的冤魂在皇上遇害时斩鬼除妖救了皇上性命。皇上命宫廷画师吴道子绘出钟馗像,御封钟为“镇邪将军,嫉恶状元”并颁行天下。钟馗奉命铲除天下邪恶。钟馗受封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带领300鬼兵鬼将连夜赶回家看望妹妹钟花。钟馗敲门,钟花喜出望外,忙去开门,见一鬼怪立于面前,吓得魂不附体,随将门紧闭。后经钟尴苦苦诉说,钟花开门认了兄长,兄妹二人抱头痛哭,肝肠寸断。钟馗为妹妹选一良家嫁出,并带领众鬼为妹妹送嫁。11.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故事要点。(1)将表格填完整。(2)从横向、竖向观察表格内容,对于中国民间故事,有哪些发现?(至少3条) (3)写出《钟馗嫁妹》中划横线部分的主要意思。 12.忠忠在学生“外交官”模拟联合国大会分享《鲁班借龙宫》,你觉得哪个情节应该讲得更具体,为什么? 13.将《孟姜女哭长城》中,划横线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14.《 》《 》《 》《 》都是我国经典民间故事。15.读民间故事,是我们课外阅读的一部分,可有的同学认为,读民间故事没意思,而且很多故事类型相似,段落重复,你该怎么去说服同学?(至少两条理由) 五、阅读。三兄弟牵金牛①义乌南乡,有一条剡(yǎn)水,剡水里有一头金水牛,这头金水牛是从八宝山逃出来的。②人们都这样传说着:这头金水牛,需要一个人拿着千年陈稻草在前头叫唤,一个人拿千年棕榈毛搓成的绳子牵着走,再一个人拿千年菩提树在后面赶,才能把牛牵到家。不过,最要紧的,还是要大家“一条心”。曾经有不计其数的人去试着牵过这头金水牛,可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③有兄弟三个,也想去牵这头金水牛。一番谋划之后,他们想出了办法,除了保证大家同心协力以外,还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分配了擅长的工作:老大喉咙最亮,他拿千年陈稻草去叫唤金水牛:老二力气最大,他在前面牵金水牛:老三最聪明,他去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④兄弟三个就这样谈好了。第二天,老三就辞别家人,找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去了。这三样东西,只有金水牛的老家八宝山才有。于是,老三一直朝八宝山走去。走了三天三夜,连个瞌睡都不敢打,才走到八宝山的山脚;又走了三天三夜,才爬上了八宝山:第三个三天三夜过去了,才找到了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⑤盼星星盼月亮,老三终于顺利归来。当天晚上,他们便把千年棕榈毛搓成了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天亮啦!⑥第二天天一亮,兄弟三个精神抖擞地来到剡水边。老大一手拿着千年陈稻草,一手向水边招引,嘴里大声叫唤着:“哞哞!哞哞!”河水泛起了波澜。老大又第二遍叫唤着:“哞哞!哞哞!”河水汹涌得更厉害了;等老大叫过了第三遍,金水牛慢慢地浮上来了:金闪闪的脊背看见了,金闪闪的头也看见了,金闪闪的金水牛慢慢地上岸来了!兄弟三个,眼看着金闪闪的金水牛,喜不自禁。老大拿着千年陈稻草,一个劲儿叫唤着在前引路;老二把绳子向牛鼻孔一穿,一个劲儿牵着走;老三跟在后面,拿着千年菩提树,也一个劲儿赶。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得得得,得得得”,牛儿赶得很松快,只一下子,就赶出了一程路。⑦走着走着,老大动了心思。他想:“如果不是我的喉咙响亮,怎能把金水牛唤上岸来?又怎能把它唤回家?老实说,我理所当然得整只金水牛,老二给他一个牛头,老三给他一条牛尾巴,也算不错了!”⑧老二心里也想:“如果不是我力气大,怎能牵得动这头金水牛?又怎能把它牵回家?老实说,老大只配分一个牛头,老三只配分一条牛尾巴,就算不错了。其余都该归我!”⑨老三心里也想:“ 。”⑩当他们心里这样想着的时候,不知不觉中,金水牛就慢慢地重起来了,脚步也愈发慢了。⑪老大看看离村子不远了,心里一盘算,这个意见还是早点儿说出来好,待会儿到家了,再提起这事,不太迟了吗?老二、老三也这样盘算。于是兄弟三个只怕自己吃亏,都抢着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⑫大家正吵作一团,突然“嘣”的一声,那条看不见的“一条心”的绳子断了!“哞哞”,金水牛一个打虎跳,一溜烟儿跑掉了。三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傻眼了。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⑬从此,人们用叹息的口气继续讲着金水牛的故事,可是水里却再也没有金水牛了。——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田螺姑娘》,有改动15.给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谋划(huá  huà) 同心协力(bàn  xié)  擅长(shàn  chàn) 辞别(xīn  cí)瞌睡(kē  hē)  精神抖擞(shǔ  sǒu)  波澜(lán làn)   待会儿(dài dāi)16.本篇选文比较长,为了快速阅读全文,你使用了哪些方法?请写在下面。(至少写出3条) 17.选择成语代替文中的俗语,将成语的序号写在对应的俗语后面。A.齐心协力      B.徒劳无功      C.自作自受      D.望眼欲穿(1)竹篮打水一场空( )(2)盼星星盼月亮( )(3)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4)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8.为了加深听众的印象,民间故事一般有意思重复的段落。读短文第⑨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猜猜老三可能会怎样想?把你猜到的写在下面。老三心里也想: 19.读一读,照样子把“喜不自禁”的意思用具体情境表现出来。千辛万苦:走了三天三夜,才走到八宝山的山脚;又走了三天三夜,才爬上了八宝山:第三个三天三夜过去了,才找到了千年陈稻草、千年棕榈毛和千年菩提树。喜不自禁: 20.请你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编故事,把下面的情节写得更具体。人们用叹息的口气继续讲着金水牛的故事。 21.你还读过哪些民间故事?请写出3个故事名称。并选择其中一个,简单写一写故事内容。我读过的故事:《 》《 》《 》。其中《 》的主要内容是: 六、阅读理解。颠公①舔盘颠公小时候家里很穷,靠父母租种地主的几亩薄田勉强维持一家四口半饱的生活。颠公有个姐姐叫田花,长得水灵灵的,非常漂亮。有一次,田花去邻村走亲戚,路上遇见地主的驼背儿子虾公。虾公看见田花,以为是仙女下凡,呆呆地看着,连眼睛都不眨,回家就立即叫地主公请媒婆去提亲。颠公的父母不同意把女儿嫁给虾公。后来,地主公亲自上门来要田花的生辰八字。颠公父母不给,地主公威胁说:“不愿把女儿嫁给我儿做媳妇也行,明年你别种我的田,欠我家的二十两银子也马上还清!”颠公父母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把田花的八字给了他。田花整天哭哭啼啼,不吃不喝,宁死也不嫁给虾公。虾公怕遇出人命,婚期一拖再拖,定不下来。一天下午,颠公对田花说:“姐姐你别哭了,我今天就去地主家把你的八字要回来。”他父母说:“没有银子,想要回你姐姐的八字,比登天还难啊。”颠公晚上到地主家,对虾公说:“姐夫,我姐同意了,喊我来问你什么时候去迎亲,她好准备准备。”虾公很高兴,于是留颠公在他家吃晚饭。吃饭的时候,颠公装出很贪吃很嘴馋的样子,筷子频繁地往盘子里夹菜,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饭吃了一碗又一碗。虾公一家人都吃饱了,他还在吃。桌上四只盘子的莱吃光了,颠公就拿起空盘子来舔,舔干净一只又换另一只,舌头舔不到的地方,就用手把残渣刮进嘴里,油汤沾湿了胸前的衣服也不顾。虾公一家在一旁看着颠公大吃大喝,就像看傻子耍杂技一样。地主婆说:“孩子,你这样舔盘子太难看了,没吃饱我们可以再炒嘛。”地主公嗤之以鼻,说:“穷鬼的肚子就像潲(shào)水桶一样,有填饱的时候吗?”颠公不停地舔着刮盘子的两只手,还恬不知耻地说:“我舔盘子算什么?我姐把家里炒菜的锅都舔亮了哩!”地主公大吃一惊,说:“要这种儿媳妇简直是败坏门风,丢十八代祖宗的脸。”说完,他把田花的八字丢给颠公,厉声说:“饿鬼,给我滚!”家丁把颠公轰出大门,颠公一阵风似的跑回家向姐姐和父母报喜。注释:①颠公:壮族民间传说人物,为人诙谐幽默,是智慧的化身。2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1)走投无路: (2)嗤之以鼻: 23.故事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颠公的动作,请你用“﹏﹏﹏”在文中画出两个这样的句子。2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颠公的姐姐不愿意嫁给地主公驼背的儿子,颠公故意 ,利用地主公、地主婆 的弱点,讨回了姐姐的八字。25.短文第7自然段主要抓住颠公的(    )进行描写,表现了颠公的机智。A.语言 B.动作 C.心理 D.外貌26.简要复述故事内容,限200字。 27.有同学说“恬不知耻”是一个贬义词,却用来描写机智勇敢的颠公,是用词不当。你怎么看? 七、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①西晋时,祝庄有个祝员外,他家有一女叫作祝英台。祝英台从小就十分聪明灵秀,一心想要出门求学。但那时候书院不收女学生,祝英台只能干着急。她看着背着书箱去读书的男子,内心感到十分不平。后来,她想到了一个好主意,要是自己女扮男装不就也能去求学吗?②想到这儿,祝英台赶紧回到房间,鼓起勇气向父母请求:“爹,娘, ”祝员外夫妇虽觉女儿的想法荒唐,但经不住英台的再三请求,只好答应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祝英台就和丫鬟穿上男装,辞别父母,带着书箱,兴高采烈的出发去杭州了。③去杭州的路上,祝英台遇见了一个叫梁山伯的男同学。他学问出众,人品也十分优秀。恰巧梁山伯和祝英台要去的又是同一家书院。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于是两人结拜为兄弟。在读书期间他们常常一起谈论诗文,相互关心体贴。④三年后,祝英台接到家书,父亲催他速归,他只好向教书先生告假。这三年来,梁山伯的勤恳好学深深打动了祝英台,他倾慕这位梁兄,但是又不好开口,这次归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所以祝英台把自己的蝴蝶玉扇坠单交给了对自己关爱有加的师母,让他日后转交给梁山伯。而梁山伯听说祝英台要回家的消息,立马找来祝英台,一定要为她送行。这送别一送就是十八里。⑤后来梁山伯从师母那里得知祝英台乃女子,高兴地到祝家去提亲。但此时英才已被父亲许配给马太守之子马文才。祝员外让英台好生劝慰梁山伯。于是梁祝二人在住家楼台上相会,两人互诉相思之情。梁山伯回到家中万念俱灰,一病不起,没多久就死去了。⑥听到梁山伯去世的消息,一直在与父母抗争以反对包办婚姻的祝英台反而突然变得异常镇静。她套上红衣红裙,走上了迎亲的花轿。迎亲的队伍一路敲锣打鼓,好不热闹!路过梁山伯的坟前时,忽然间飞沙走石,花轿不得不停了下来:只见祝英台走出轿来,脱去红装,一身素服,缓缓地走到坟前,跪下来放声大哭。霎时间风雨飘摇,雷声大作,“轰”的一声,坟墓裂开了,祝英台似乎又见到了她的梁兄,那温柔的面庞,她微笑着纵身跳了进去。接着又是一声巨响,坟墓合上了。这时风消云散,雨过天晴,各种野花在风中轻柔地摇曳,一对美丽的蝴蝶从坟头飞出来,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翩翩起舞。28.读第②段,想想祝英台会怎么请求父母同意自己外出求学?写在文中的横线上。29.下面列出的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几个主要回目,它们的主要剧情应该在本文哪一段中?照样子,将正确自然段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别亲 ②       祷墓化蝶      十八相送 楼台会      草桥结拜 30.张力在复述这个故事时,想要更多地体现祝英台与梁山伯同窗读书时结下的深厚情谊,他应该对 段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可以添加一些内容,如: ; 。31.读了故事结尾,再看第④段划横线的句子,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2.这是一张《梁祝》音乐会的海报,你觉得这幅海报设计得如何?至少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价。(提示:可以是画面内容、图案风格、文字内容等) 学习目标❶转变角色讲故事。❷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❸变换顺序讲故事。单元概览本单元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这个主题,共安排了《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三篇课文。《猎人海力布》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赞颂了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由于“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篇幅过长,本单元在安排教学的时候,把故事进行了分割,将完整的故事分为两篇课文,这样既方便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也方便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进行基础积累。《牛郎织女》是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故事的前半段讲牛郎是一个善良、勤劳、诚实、命苦的孩子,从小与老牛相依为命。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被成天关在机房里,织女在下凡游玩时,与牛郎结识,最后牛郎娶到织女为妻。这个故事赞美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故事的后半段笔锋一转,讲牛郎与织女一家四口过着幸福生活,王母娘娘得知此事,异常生气,派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并强行将织女带到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的牛皮,挑着一双儿女追赶,王母娘娘拔下玉簪划了一条天河,从此牛郎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在七月七相逢的一天。天河艰险也不能阻挡牛郎织女相见,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阅读要素本单元编排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能够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提取主要信息,编写故事。1.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本单元的三篇文章都是民间传说,都是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来体现人物特点的。如《猎人海力布》一文中,通过“救小白蛇”“要宝石”“听鸟语”“劝乡亲”“变石头”这几个故事体现出海力布善良、勇敢、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牛郎织女(一)》则通过详细介绍牛郎认识织女的过程,表现出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特点以及织女心灵手巧、渴望自由的美好愿望。《牛郎织女(二)》通过描述织女跟王母娘娘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体现出王母冷酷自私、凶恶霸道的特点以及织女渴望自由的真情和勇敢。2.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我们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复述。我们可以换一种人称,可以对故事情节进行“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还可以大胆想象,续编故事。拓展提升阅读技巧点睛:提取信息小技巧1.当遇到概括文章大意,或文章主要写里一件什么事时,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用“谁+何时何地+干什么+结果如何”的句式进行回答。2.当遇到概括文中事物或人物特点特征时,答案不止一点要认真概括提炼,注意连接词:“首先、其次、还、也”等词语,包含这些词语的句子往往就是描写事物的特征。概括人物特征时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句子进行提炼。3、当遇到分析某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时,找到句子在文中的位置。(1)如果出现在文章开头,则起引出下文,照应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2)如果出现在文章中间,则起承上启下,推动故事发展的作用;(3)如果出现在文章结尾,则起总结全文,照应前文,照应文章题目等作用。提示:以上方法技巧,不一定适用所有阅读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起因法海报复白娘子,关了许仙。经过 结果 书或故事题目不可思议的地方    故事题目故事时间主要人物不可思议的情节故事结局鲁班借龙宫春秋时期鲁班  孟姜女哭长城秦朝孟姜女  钟馗嫁妹唐朝钟馗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3、五上语文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阅读教案【要点梳理+真题演练】学生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