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爱莲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爱莲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7《爱莲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爱莲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根据本课特点,教学目标如下:
    1、文化自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2、语言运用:学习过程中应掌握莲花的特点,理解托物言志、衬托的写作手法。
    3、思维能力:分析文章中菊、牡丹二花的的作用,理解衬托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
    4、审美创造:体会文言文意境美、含蓄美,教育学生在当今社会也该“出淤泥而不染”,理解廉洁清正之风的深远意义。
    【教学重点】
    体会“莲--君子”的美好形象,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和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
    【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共同完成了课文的翻译,现在老师想验收一下上节课的课后作业:哪位同学想给大家说一说你找到的有关“莲”或“荷”的诗句?(预设学生回答: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最喜欢莲花的当数我们《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了,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合作探究悟品格
    小组讨论:从文中可见,周敦颐在百花之中唯独爱莲。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呢?
    明确:
    1.从生长环境方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质朴
    2.从外在体态方面:“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正直
    3.从香味方面:“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玩焉”--芳香
    4.从风度气质方面:“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品行端正。
    教师总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
    (三)深入分析探感情
    1.课文除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作者把莲比作君子,将其他花朵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的?
    预设:还有菊花、牡丹。
    态度:陶渊明——菊——隐逸者——鲜有闻
    予——莲——君子——同予者何人
    世人——牡丹——富贵者——宜乎众矣
    学生根据助读材料理解不同花朵寓意:
    晋代的陶渊明因不满官场,辞官归隐田园,种菊,食菊,颂菊。菊,不与桃李争辉,不与群芳斗艳,酷爱霜秋,独居深山野外;陶渊明超凡脱俗的人格和菊的品性是相似,陶渊明写菊花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菊因陶渊明而成为隐士的象征。
    牡丹绚丽浓艳,国色天香,因此它是雍容华贵的象征。唐朝初期,特别推崇牡丹,把它视为珍品,誉为国花。到贞元时,对牡丹的赏玩,更成为盛行长安的风气。暮春时节,车水马龙,权贵们不惜高价争相购买。
    预设学生回答:
    菊花代表的陶渊明——隐居,孤高避世
    牡丹代表的大众——追名逐利
    教师明确:写作手法——衬托
    菊花是花中的隐士,作者把菊比作“隐逸者”,他不完全赞美隐逸生活,只赞同陶渊明不苟于世人的品格,流露出“惋惜”之情,因此它是从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牡丹雍容华贵,作者把牡丹比作贪慕荣华,追名逐利的“富贵者”,对这种人流露出“鄙视”之情。因此它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形象。
    通过不同角度的衬托,突出莲花的清雅高洁。含蓄地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人生态度。
    2.我们已经读懂了周敦颐对于三种花的不同情感,那么该怎样理解“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呢?
    一叹爱菊花的人少,实则感叹真正的隐士太少;
    二叹爱莲的人少,实则感叹与自己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人太少;
    三叹爱牡丹的人多,实则表达了对世间争名夺利、追求富贵者的厌恶。
    (四)主旨写法两手抓
    1.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的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 明确:这种写法就叫托物言志。
    2.细究写法:托何物言何志?
    莲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涟而不媚于世。处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刚正不阿,不攀附权贵,这是莲的气质风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写照。作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气节,表现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五)课堂小结课下练
    课堂小结:全文以物喻人,托物言志,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德。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和鄙视。
    布置作业:运用本科学习的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一篇小作文,介绍自己最喜爱的植物。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表格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出示学习目标,课前学习任务检查,课堂任务,课堂小结,拓展积累,课后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爱莲说表格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熟读篇,精思篇,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陋室铭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配乐朗诵,课文精读,导入新课,写法指津,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