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原卷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3,则两群落的共有物种数为4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12页,2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是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反渗透技术在生活和工业水处理中已有广泛应用,如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医用和工业用水的生产、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加工浓缩、气体分离等。下列关于反渗透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自然状态下的渗透装置,达到渗透平衡时,若半透膜两侧溶液存在高度差,则一定存在浓度差
B. 若用反渗透技术处理海水,在膜的低压侧得到淡水,在高压侧得到卤水
C. 反渗透技术可用于乳品、果汁的浓缩,高压泵应该安装在稀溶液侧
D. 海水淡化时,反渗透膜的成分与结构会影响反渗透膜的脱盐率和水通量
2. 蛋白质糖基化是在酶的控制下,蛋白质附加上糖类的过程,起始于内质网,结束于高尔基体。在糖基转移酶作用下将糖转移至蛋白质,和蛋白质上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糖苷键;蛋白质经过糖基化作用,形成糖蛋白。下列关于糖基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据题干信息推断,糖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粗面内质网上
B. 为保护自身不被酶水解,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推测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
C. 若内质网功能发生障碍,将影响细胞膜对信息分子的识别
D. 糖基化的结果使不同的蛋白质打上不同的标记,不改变蛋白质的构象,但有利于蛋白质的分选
3.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揭示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机制所做出的贡献。人体细胞内有一种类似“开关”的被称为缺氧诱导因子(HIF)的蛋白质。研究发现,在正常的氧气条件下HIF会迅速分解,但当氧气含量下降时,HIF的含量会增加,进而促进肾脏细胞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PO是一种人体内源性糖蛋白激素,可刺激骨髓生成新的红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在缺氧环境中,二氧化碳的生成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
B. 与正常环境相比,缺氧环境中人体细胞中的NADH会积累
C. EPO在肾脏细胞中合成后通过胞吐的形式分泌出去
D. 长期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体内,HIF的含量较低
4. 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研究发现,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负责调节细胞的供能体系,被称作人体代谢的总开关,还可促进细胞自噬。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突变蛋白质在神经细胞中堆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失调症。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B. AMPK被激活后,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
C. 激活神经细胞中AMPK的活性能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D. 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来参与细胞的自噬过程
5. 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Pα~Pβ~Pγ);结构类似,两者的区别是ddNTP中脱氧核糖第3位碳原子上的羟基被氢原子取代。在DNA复制时,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4种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和1种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ddNTP可以与dNTP竞争核苷酸链延长位点,将会使DNA链分别在A、G、C、T位置上终止,而形成不同长度的DNA片段,这些片段可被电泳分开并显示出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测得未知DNA的序列为5’-TCAGCTCGAATC-3’
B. ddNTP与dNTP竞争脱氧核苷酸链的3’末端和5’末端
C. 电泳图谱中的箭头所指的DNA片段以含鸟嘌呤的核苷酸结尾
D. 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需要激活才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6. 基因型为AaBb的一个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4)精原细胞,其DNA都用32P进行标记,将其放入含31P的培养基中培养并分裂,其中某个子细胞染色体及其基因位置示意图如下,且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只发生了除基因重组外的一种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只有1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B. 若只有2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前只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
C. 若只有3条染色体有放射性,说明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D. 若4条染色体均有放射性,说明该精原细胞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
7. 乙型肝炎病毒(HBV)由外膜和内核两部分组成,外膜厚7nm,由蛋白质和膜脂质组成,称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一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③可诱导靶细胞裂解。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和呈递抗原S蛋白的功能
B. 细胞②和细胞④都是记忆细胞,在二次免疫时发挥的作用相同
C. 经N过程形成的细胞⑦,其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 细胞⑦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能与HBV结合并抑制其侵染细胞
8. 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不考虑突变和互换)。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5为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6是一个男孩,则6可能不患病
B. 若该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则1的基因型为XAYa
C. 若1和2再生一个子女,该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2
D. 若4和5所生女儿一定患病,则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9. 已知肌肉细胞内不存在催化6-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的酶(G-6-pase),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的机制如图1所示;当血糖含量较低时,兴奋传导至下丘脑过程中某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肌糖原不能直接被水解成葡萄糖可能是因为肌肉细胞内缺少相关酶
B. 神经纤维置于稍高浓度的溶液中,c点上移
C. 胰高血糖素与受体结合后糖原合成酶失活会导致肝脏细胞消耗的葡萄糖减少
D. bc段大量内流,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10. 拟南芥种子中含有一种能感受蓝光的受体隐花色素(CRY1),可调控种子萌发。为了进一步探究CRY1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将野生型拟南芥、CRY1缺失突变体的种子进行4℃低温处理2~3d,先打破休眠,分别放在MS培养基(基本培养基)和含有不同浓度ABA的MS培养基中,置于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种子的发芽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A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B. 推测CRY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能是通过降低种子对ABA的敏感性来实现的
C. 实验结果说明ABA能抑制种子萌发,且在一定范围内ABA浓度与发芽率呈正相关
D. 脱落酸与赤霉素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作用效果相抗衡
11. 蝗灾指飞蝗聚集引起的自然灾害,干旱年份,更容易发生蝗灾。近年来治蝗问题备受关注。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缺失突变体,发现其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飞蝗迁移能力强,调查其幼虫的种群密度宜用标记重捕法
B. 4VA通过负反馈调节的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
C. 飞蝗释放的引发大量聚集的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D. 干旱等自然灾害对飞蝗的种群密度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12. 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生物分别属于三个相邻的营养级,三者的数量变化(甲是生产者)如图1所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2所示,其中a2和b3分别为第二、第三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流入该农场的总能量是现有生物拥有的总能量和人工饲料中的总能量
B. 图2中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
C. 该农场中第二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D. 乙为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丙处于第三营养级,且乙和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13. 生活在进步,人类对美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琳琅满目的食品端上饭桌,但我们的生活仍然离不开传统发酵技术,如葡萄丰收时节自制的果酒和果醋,还有广告常说的老坛酸菜也别有一番风味。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酿果酒时不需对葡萄严格灭菌,原因是发酵用的菌种来自葡萄表面
B. 在果酒基础上进行醋酸发酵时,气泡的产生数量会明显减少
C. 在腌制泡菜前,用开水烫一遍泡菜坛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D. 泡菜腌制过程泡菜坛内长出白膜是由于氧气进入导致乳酸菌大量繁殖
14. 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非常普遍,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筛选耐盐促生微生物菌株,为次生盐渍土壤改良提供菌种资源。某研究团队用含盐量5%的LB培养基进行盐渍化土壤样品中耐盐菌株的筛选;采用浸种法筛选具有促生作用的耐盐菌株,对耐盐促生效果较好的菌株YQ-1-8、SN-1-4、3A-2、L1-2和L3-3进行耐盐能力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菌株在不同NaCl浓度下的生长情况
-:菌落受到抑制:+;菌落直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3,则两群落的共有物种数为4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docx、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