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1. 已知集合,集合,那么等于(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解不等式化简集合,再由并集的概念,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集合,集合,
∴.
故选:D.
2. 设复数z满足,则z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复数的乘除法运算法则化简,根据几何意义确定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
【详解】由,
则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的坐标为,位于第一象限.
故选:A.
3. 设,且,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选项A,B,C,通过取特殊值,即可判断出正误;选项B,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结合条件,即可判断出正误.
【详解】对于选项A,取,显然满足,但,所以选项A错误,
对于选项B,因为,由不等式的性质知,所以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取,显然满足,但,此时,所以选项C错误,
对于选项D,取,显然满足,此时,所以选项D错误,
故选B.
4. 下列函数中,在区间上单调递增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单调性,结合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判断ABC,举反例排除D即可.
【详解】对于A,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故A错误;
对于B,因为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故B错误;
对于C,因为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故C正确;
对于D,因为,,
显然在上不单调,D错误.
故选:C.
5. 若圆与轴,轴均有公共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利用圆的一般方程满足的条件得到,再分别令,利用,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表示圆,所以,得到,
令,得到,则,得到,
令,得到,则,得到,
所以,
故选:A.
6.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点在抛物线上,,则线段的中点的纵坐标为( )
A. B. C. 3D. 4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抛物线定义求得点的纵坐标,再求中点纵坐标即可.
【详解】抛物线的焦点,又,解得,
故线段的中点的纵坐标为.
故选:C.
7. 在中,,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正弦定理的边角变换与余弦定理即可得解.
【详解】因为,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即,
则,故,
又,所以.
故选:B.
8. 已知.则“”是“”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
【分析】求解出成立的充要条件,再与分析比对即可得解.
【详解】,,
则或,
由得,
由得,
显然,,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点睛】结论点睛: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p对应集合是q对应集合的真子集.
9. 随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突破,以深度学习计算模式为主的AI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现有一台计算机每秒能进行次运算,用它处理一段自然语言的翻译,需要进行次运算,那么处理这段自然语言的翻译所需时间约为(参考数据:,)( )
A. 秒B. 秒C. 秒D. 秒
【答案】B
【解析】
【分析】设所需时间为秒,则然后两边取对数化简计算即可
【详解】设所需时间为秒,则
∴,
秒,
故选:B.
10. 一组学生站成一排.若任意相邻的3人中都至少有2名男生,且任意相邻的5人中都至多有3名男生,则这组学生人数的最大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考虑前7个人,分别每相邻的3人取成一组与每相邻的5人取成一组,从而推出矛盾,再考虑人数为6的情况,由此得解.
【详解】如果人数大于6,考虑前7个人:,
每相邻的3人取成一组,则有5组,
因为任意相邻的3人中都至少有2名男生,所以这5个组里至少有10名男生,
即这15人中至少有10名男生;
每相邻的5人取成一组,则有3组,
因为任意相邻的5人中都至多有3名男生,所以这3个组里至多有9名男生,
即这15人中至多有9名男生;
显然矛盾,故人数不可能大于6,
当人数为6时,用表示男生,表示女生,则可以.
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解决的关键是找到矛盾的分界人数,利用条件推出矛盾,从而得解.
二、填空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 已知双曲线C焦点为和,离心率为,则C的方程为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给定条件,求出双曲线的实半轴、虚半轴长,再写出的方程作答.
【详解】令双曲线的实半轴、虚半轴长分别为,显然双曲线的中心为原点,焦点在x轴上,其半焦距,
由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得,解得,则,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
故答案:
12. 已知平面内四个不同的点满足.,若,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得到为的中点,再利用,得,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所以为的中点,又,
所以,
又,
而,所以,故,
所以,
故答案:.
13.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提到了一种名为“刍甍[chúméng]”的五面体(如下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棱.若此几何体中,,和都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则此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过作平面,垂足为,取的中点,连结,过作,垂足为,连结,延长交于点,连接.把此“刍甍”分为两侧各一个四棱锥,中间一个三棱柱.再分别求出四棱锥和三棱柱的体积得解.
【详解】过作平面,垂足为,取的中点,连结,过作,垂足为,
连结,延长交于点,连接.
因为和都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
所以,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
,
如图,把此“刍甍”分为两侧各一个四棱锥,中间一个三棱柱.
因为,,平面,
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
所以,
所以四边形是矩形.
.
故答案为:.
14. 已知函数,
①当时,的值域为______;
②若关于的方程恰有个不同的实根,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①. ②.
【解析】
【分析】①当时,分别判断两段的值域,取并集得的值域;
②方程恰有个不同的实根,作出的图象,结合函数图象判断出的取值范围.
【详解】①当时,f(x)=12x,x≤02x,x>0,
当时,,函数单调递减,,
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所以的值域为;
②函数,
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的图象,
其中函数与的图象相交于点和,
函数与的图象相交于点和,
函数与的图象相交于0,1,
函数与的图象交于,
又关于的方程恰有个不同的实根,
当时,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1,
由图知,不合题意,
当时,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2,
结合图象可知方程恰有个不同的实根,
为,,,和,满足题意,
当时,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3,
结合图象可知方程恰有个不同的实根,
为,,,和,满足题意,
当时,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4,
由图知,不合题意,综上所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15. 已知数列满足,则
①当时,存在,使得:
②当时,为递增数列,且恒成立;
③存在,使得中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
④对任意的,存在,当时,恒成立.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
【答案】②③④
【解析】
【分析】对于①②,根据数列递推式,求出,结合题意,即可判断;对于③,举出特例,即可判断;对于④,分和情况讨论,结合数列的项的变化情况,即可判断.
【详解】对于①,由于,故,
则,则,结合,
则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则,
令,则,n不存在,
故不存在,使得,①错误;
对于②,当时,由①知,是以为首项,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则,
则,得,
故为递增数列,而,故恒成立,②正确;
对于③,当时,当时,,
此时中有最大值2,有最小值为-2,
即存在,使得中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③正确;
对于④,由①知,,
当时,当时,,符合题意;
当时,,随着,,
又,则,则必存在,当时,恒成立
综合以上对任意的,存在,当时,恒成立,④正确,
故选:②③④
三、解答题共6道小题,共8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
16. 已知函数,其中.请从条件①、条件②、条件③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使函数存在且唯一确定,并解答下列问题.
条件①:;
条件②:最大值为;
条件③:在区间上单调,且最大值为;
(1)求函数的对称中心;
(2)若方程在区间内有且仅有1个实根,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利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化简函数,选②求得两个值,对应两个不同函数,不符合题意,由条件①③求出函数式,再借助正弦函数性质求出对称中心.
(2)确定函数相位的范围,由零点情况列式求出范围.
【小问1详解】
依题意,,
若选②,,解得或,
当时,,当时,,
因此选②,可以求得两个不同函数,不符合题意,即条件②不可选;
于是选条件①③,由①知,,解得,,
由③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即,解得,,函数唯一确定,
由,得,
所以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小问2详解】
由(1)知,,由,得,
当时,,依题意,在内有且仅有1个实根,
则,解得,
所以m取值范围是.
17. 在四棱锥中,分别为的中点,平面,.
(1)若平面,求证:;
(2)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的长.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解析】
【分析】(1)根据条件得到,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得到,即可证明结果;
(2)过作面于,连接,则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从而有,得到,设,根据条件得到,再利用等体积法,即可求解.
【小问1详解】
因为平面,又面,所以,
又,,面,
所以面,又面,
所以,
又平面,面,面面,所以,
故,又是的中点,
所以.
【小问2详解】
过作面于,连接,
则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所以,
又,所以,
设,由(1)知,所以,
又平面,面,所以,又为中点,
所以,又,所以,
得到,又,所以,得到,
又,由,
得到,整理得到,
所以.
18. 某学校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所有学生在学年中完成规定的科普学习任务,并通过科普测试获得相应科普过程性积分.现从该校随机抽取60名学生,获得其科普测试成绩(百分制,且均为整数)及相应过程性积分数据,整理如下表:
用频率估计概率.
(1)从该校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估计这名学生科普过程性积分不低于2分的概率;
(2)从该校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三名学生,估计这三名学生的科普过程性积分之和恰好为6分的概率;
(3)从该校科普过程性积分不低于1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记这两名学生科普过程性积分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的概率估计值记为,这两名学生科普过程性积分之差的绝对值不低于1的概率估计值记为,试判断和的大小(结论不要求证明).
【答案】(1)
(2)
(3)
【解析】
【分析】(1)利用图表及古典概型计算即可;
(2)分类讨论结合相互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计算即可;
(3)依次分类讨论计算并比大小即可.
【小问1详解】
由图表可知从样本空间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
科普过程性积分不低于2分的人数的频率为,
所以估计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该生科普过程性积分不低于2分的概率为;
【小问2详解】
随机抽取三人,得分为6分的可能有:
情况1:1人0分,2人3分;
情况2:1人1分,1人2分,1人3分;
情况3:3人都是2分,
结合图表知得0分,1分,2分,3分的概率分别为
,
所以随机抽取3人得6分的概率为
;
【小问3详解】
根据题意从样本中科普过程性积分不低于1分的学生中抽取1人,得1分、2分、3分的频率依次为,
所以从全校科普过程性积分不低于1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其积分,为1分、2分、3分的概率估计依次为,
则任意取2名同学,其积分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的可能有:{1分,1分};{1分,2分};{2分,2分};{2分,3分};{3分,3分}五种可能,
即,
任意取2名同学,其积分之差的绝对值不低于1的可能有:{1分,2分};{1分,3分};{2分,3分}三种可能,
即,
显然.
19.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左、右顶点分别为.上、下顶点分别为,且面积为2.
(1)求椭圆C的方程;
(2)点P是椭圆C上一点(不与顶点重合),直线与x轴交于点M,直线、分别与直线交于点N、D,求证:与的面积相等.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列出关于的方程组,求出即可得解;
(2)由题意引入参数表示的斜率,进一步表示出的坐标(含参),结合弦长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即可得证.
【小问1详解】
由题意可得,注意到,,解得,故椭圆方程为;
【小问2详解】
由题意,
因为点不与椭圆顶点重合,所以直线斜率存在且不为0,且不等于,
所以设,
联立,显然,
由韦达定理可知,从而,
所以,
在中令,得,所以,
易知,联立,所以,
注意到直线的斜率为,
所以,
联立,所以,
记点到的距离、点到的距离依次为,
则,
同理,
综上所述,与的面积相等,命题得证.
20. 设函数,为曲线在处的切线.
(1)求的方程;
(2)求的极值;
(3)若曲线除了切点之外都在直线的上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极小值为,无极大值
(3)
【解析】
【分析】(1)求导得,结合导数几何意义得切线斜率,利用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即可;
(2)利用导数研究极值的方法计算即可;
(3)将问题转化为与切线方程的差函数恒大于等于零,根据处的相应函数值及零点存在性定理含参分类讨论即可.
【小问1详解】
易知,所以,
又,
所以的方程为:;
即为.
【小问2详解】
由上知有,
当x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所以当时,函数有极小值,极小值为,无极大值;
【小问3详解】
若曲线除了切点之外都在直线的上方,
即,当且仅当时取得等号,
令,则,
令,则,
令有,
当x变化时,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所以当时,函数有极小值,极小值为,也是最小值,
显然当时,,且时,无限趋向于零,
又,作出其大致图象如下:
若,则可由向下平移个单位得到,又,
此时在上单调递减,上单调递增,
所以,符合题意;
;
若,则可由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
此时令,
不难得出时,,即此时单调递增,
时,,即此时单调递减,
即,所以恒成立,
则,
由于且时,无限趋向于零,所以当向上平移时,在之间必有一个零点,
而时,,所以之间也必有一个零点,
不妨设两个零点依次为,故在上,即单调递增,在上,即单调递减,
时,,即此时有,不符题意;
综上,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第三问,问题转化为恒成立求参数范围,再构造函数并讨论参数研究恒成立.
21. 设,且都是奇数,m行n列的数表满足.对任意的,都有.记,若,则称第i行为“正行”,若,则称第j列为“负列”,记A中正行与负列的数目之和为.
(1)设,直接写出的值:
(2)求证:;
(3)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证明见解析 (3)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分别计算数表中各行之和与各列之和,根据“正行”与“负列”条件判断即可;
(2)用反证法,从行与列两个角度求数表总和则可推出矛盾;
(3)用反证法证明,从行列两个角度分析的个数可推出矛盾,再举出的数表即可.
【小问1详解】
数表,由题意可得,,
故只有第3行是“正行”;
,故第列是“负列”,第1列不是“负列”.
故;
数表,由题意可得,,
故只有第2行“正行”;
,故第列是“负列”,第列不是“负列”.
故.
综上所述,.
【小问2详解】
用反证法证明.
由数目之和,假设,
即数表没有“正行”,也没有“负列”.
即任意,,则数表中所有数和;
且任意,,则数表中所有数的和;
故数表中所有数的和为,
由题意任意的,,
即数表中1的个数与的个数相同.
所以数表中必有偶数个数,
但由于均为奇数,数表中共有个数,为奇数,
这与数表中必有偶数个数矛盾.
故假设错误,不成立.
故成立.
【小问3详解】
当时,数表为行1列数,
若,则各行都为1,则这1列数这和,不可能为“负列”;
由数表,.
故当时,最大为;
同理可知当时,最大为.
当时,.
下面用反证法证明.
假设,则满足条件的数表分三类:
,即行都是“正行”且列都是“负列”;
或,其中行都是“正行”,列是“负列”;
或,其中行是“正行”,列都是“负列”.
①若,行都是“正行”且列都是“负列”:
即任意,,则数表中所有数和;
且任意,,则数表中所有数的和;
故产生矛盾,此类情况不可能;
②若,行都是“正行”且列是“负列”:
由行都是“正行”,由题意可知,每行各数之和都为正数,
由题意任意的,,
则每行个数中1的个数必大于的个数,即至少有个1,
故数表中所有数中至少有个1;
由列是“负列”,由题意可知这列中每列各数之和都为负数,
则每列个数中的个数必大于1的个数,即至少有个,
故数表中所有数中至少有个,则至多有个1;
又,
故产生矛盾,此类情况也不可能;
③若,其中行是“正行”,列都是“负列”.
由列都是“负列”,由题意可知,每列各数之和都为负数,
由题意任意的,,
则每列个数中的个数必大于1的个数,即至少有个,
故数表中所有数中至少有个;
由行是“正行”,由题意可知这行中每行各数之和都为正数,
则每行个数中1的个数必大于的个数,即至少有个1,
故数表中所有数中至少有个1,则至多有个;
又,
故产生矛盾,此类情况也不可能;
综上所述,假设错误,
故.
如下图给出的数表:
如上图,各行除第行外,其余都是“正行”;各列除第列外,其余都是“负列”;
故正行与负列的数目之和为.
故当,且时,的最大值为.
综上所述,当时,最大值为;当时,最大值为;当,且时,的最大值为.
【点睛】关键点点睛:该题目属于新定义题型,根据对定义的理解,从行与列两个角度的分析求解是解题的关键,如定义中行数与列数均为奇数的应用;再如第(2)问中从每行与每列各数之和两个角度分别求解总和,从而推出矛盾;又如第三问中从各行与各列两个角度分别探讨与1的个数从而推出矛盾,也是从行与列与1的个数入手,构造了满足的数表.科普测试成绩x
科普过程性积分
人数
3
20
2
10
1
15
0
15
x
0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x
0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数学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数学试卷(原卷版),共5页。
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练习(解析版):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练习(解析版),共19页。
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练习: 这是一份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数学练习,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