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共11页。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① ”,这是一句形容建筑与音乐间和谐关系的经典话语,两者从审美角度最大的共通点即节奏与和谐的韵律。不同的是,音乐的节奏感依赖于人的听觉,而建筑的节奏感依赖于人的视觉。但是,两者都使人产生了内在节奏与韵律的呼应。就是说,我们从听音乐产生的节奏感,相似于欣赏建筑产生的节奏感,这里是否有共通的内在基础存在在两者间?希腊神话中记载,青年奥尔菲斯是天赋歌喉的歌者,收到了阿波罗神赠予的七弦竖琴,他的歌声令木石具有了生命与灵气,被妙乐炫音感染的木石,在地面构筑起凝聚着音乐节奏与旋律的建筑。虽然这是一则古希腊神话,但这恐怕是关于建筑与音乐相伴相生最早的信息。公元前六世纪,把“数”作为世界的本原由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这一观点在美学上产生一定影响,美就是数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音乐的基本原则在于数的排列,由高低长短轻重各种不同的音调组成和谐的音乐节奏,按照一定数量的比例所组成。他们也谈到了建筑艺术与数的关系,同样的原理,数的和谐运用到建筑上也同样会产生和谐的形式。“ ② ”,如黄金比例除了是数学上的一大有趣发现之外,更是建筑设计的常客: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艺术家普遍认为,黄金分割是建筑艺术必须遵循的规律。
    通过数字作为媒介,音乐这种产生于瞬间,消失于瞬间的艺术被保存记录下来。由高点或低点不同的音符在乐谱上的起伏变化,由音符与音符之间形成的长距离或者短距离的不同。距离代表长度,属于一种空间关系。音符这种相对位置与间隔距离使音乐产生了空间感,这与由建筑元素构筑的建筑产生的空间感类同。由音乐间距离带来了空间感,也同样为音乐带来历经时间的延续性,音乐成为时间与空间的艺术。通过数字作为媒介,建筑中的构件自身处于各种数字比例的规范,结构与结构间也处于数字比例的规范之中。早期中国古建筑设计建造可能没有经过建筑师精准的数字比例计算,但是会遵照一定比例尺度控制整座建筑结构。中国宋代就有专门通过各种数字尺寸规范了的建筑构件及框架建造标准与要求。清代《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在《营造法式》及古人的建筑建造基础之上,随着社会文化的过渡及审美文化的演变,呈现出不同的建筑建造规范,仍是以数字尺寸的精确记录。“ ③ ”,这启示我们要在数字的理性世界中来认识和理解建筑艺术。
    乐谱上的音符是音乐的视觉呈现,而建筑艺术由视觉形式带来的审美范畴是很重要的部分。这样一来,音乐与建筑在视觉的审美上产生了关联。乐谱上高低错落的音符,是音乐产生时间的根本原因,从一个音符到另一个音符的过程就是时间的延续。中国古建筑艺术表达了深刻的宇宙观。《淮南子》记载,“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在这里“宙”解释为“往古来今”,寓意时间;“宇”即“四方上下”,包含了六个方向,也就是指空间上的无限。作为中国古代时空宇宙观,代表了空间上的广延性与时间的连续性。《周易》“大壮”卦有“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的说法。在《说文解字》中,建筑的屋檐被解释为“宇”。而在《淮南子》中,建筑结构构件梁栋被解释为“宙”。“宙”同时具有了时间延续性与梁栋具象所指的双重意义,当然也是对梁栋能够持久坚固的寓意。古建筑空间包容了宇宙观的方向无限延展与时间无限延续的特性。当我们行走在建筑中,从这个构件看到另一个构件,从这个空间漫步到另一个空间,感叹建筑空间意境的深远,同样感受到了时间的流动,从几千年前木构的精美繁盛到今天木构的浓郁与深邃,从初踏空间的陌生感,到如鱼水中游的流连忘返。
    建筑艺术中重要的形式审美因素是节奏和韵律。梁思成在谈论建筑节奏与韵律时,曾多次将建筑与音乐做类比,分析了故宫紫禁城中轴线上不断重复的门与出现的重点建筑,与左右千步廊、等距离柱子共同形成的节拍韵律。在平行方向上,将中国古建筑中出现的柱与窗的布置形式类比为音乐的2/4拍;一根柱子与两个窗子的布置形式比作圆舞曲;一根柱子与三个窗子的布置形式比作为4/4拍等。在垂直方向上,梁思成以北京天宁寺塔为例,来说明建筑与音乐间在垂直方向节奏韵律的相通性。
    “ ④ ”,建筑与艺术分属不同属性的艺术形式,但二者同属于时间与空间的艺术,带给了欣赏者很多相同的审美感受。无论是人在听到音乐会不自觉跟着旋律哼唱,或者是在建筑最初建造时并没有精确的测量,而是通过人体对自身固有的尺度进行衡量,并且作为建筑空间建造尺度的标准,都暗示我们人才是节奏与旋律最初的创造者与最终的发掘者——人体固有的节奏感与五官的通感作用,将我们看到的建筑形式转化成了听到的节奏,将我们听到的音乐节奏转化为可视的建筑空间形式节奏,在人的内心深处产生共鸣。
    (摘编自李林《梁思成建筑艺术研究》,有改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指出,听音乐和欣赏建筑时,二者产生的节奏感相似,此理论最早可能是在古希腊神话中提出的。
    B. 音乐与建筑在营造空间感方面具有共通性,它们都通过数字作为媒介,模拟和传达出了空间的感觉。
    C. 《淮南子》中的“宙”具有深层次的宇宙观意义,既指时间,又传达了对建筑结构具有稳固性的愿景。
    D. 文末强调了人类在创造和感知这些艺术形式中的核心作用,并指出了欣赏者产生异质同构的感受来源。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引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意在阐释只有数的和谐产生了,人类对于建筑与音乐才会有审美的体验。
    B. 文中《周易》之语连接上下文对“宇”的不同解释,过渡自然,也包含对古建筑屋顶功能与装饰的描述。
    C. 文章以幽默语言插入神话,增强知识性与趣味性;以清新笔调描述行走在建筑中的感觉,给人真切体验。
    D. 文章首尾呼应,在提出疑问的基础上,从数的和谐、视觉关联、节奏韵律三方面来进行分析,最后总结。
    3. 引用名言论证是本文一大特点。将下列名言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音乐尽管和建筑是对立的,却也有一种亲属关系”
    b.“建筑和音乐都是数的子孙”
    c.“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d.“宇宙的伟大建筑是现在开始以纯数学家的面目出现了”
    A. ①a②d③b④cB. ①a②b③d④c
    C. ①c②b③d④aD. ①c②d③b④a
    4. 下图为梁思成所绘“北京天宁寺塔的节奏分析图”。请依据本文,结合该塔描述,补充完成下列两点结论。
    “(天宁寺)塔由下看上去,最下面是一个扁平的不显著的月台;下面是两层大致同样高的重叠的须弥座;再上去是一周小挑台,专门名词叫平座;平座上面是一圈栏杆,栏杆上是一个三层莲瓣座,再上去是塔的本身,高度和两层须弥座大致相等;再上去是十三层檐子;最上是攒尖瓦顶,顶尖就是塔尖的宝珠。”(梁思成)
    (1)图文显示,十三层檐子的结构相当紧凑,因此______,音符距离较短,给人感觉较紧张。
    (2)图文显示,塔本身的节奏在整个节奏中最为缓和,这是因为______。
    5. 除了音乐,梁思成还研究了建筑与绘画、服饰等之间的相通性;在《中国建筑特征》中,他提出建筑的“可译性”问题。你准备在“梁思成学术素养启示会”上发言,请依此写出你的发言提要。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变形记(节选)【批注一】
    【奥地利】卡夫卡
    直到薄暮时分格里高尔才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与其说是沉睡还不如说是昏厥。其实再过一会儿他自己也会醒的,因为他觉得睡得很长久,已经睡够了,可是他仍觉得仿佛有一阵疾走的脚步声和轻轻关上通向前厅房门的声音惊醒了他。街上的电灯,在天花板和家具的上半部投下一重淡淡的光晕,可是在低处他躺着的地方,却是一片漆黑。他缓慢而笨拙地试了试他的触角,只是到了这时,他才初次学会运用这个器官,接着便向门口爬去,想知道那儿发生了什么事。他觉得有一条长长的、绷得紧紧的不舒服的伤疤,他的两排腿事实上只能瘸着走了。而且有一条细小的腿在早晨的事件里受了重伤,现在是毫无用处地曳在身后——仅仅坏了一条腿,这倒真是个奇迹。【批注二】
    他来到门边,这才发现把他吸引过来的事实上是什么:食物的香味。因为那儿放了一个盆子,盛满了甜牛奶,上面还浮着切碎的白面包。他险些儿要高兴得笑出声来,因为他现在比早晨更加饿了,他立刻把头浸到牛奶里去,几乎把眼睛也浸没了。可是很快又失望地缩了回来;他发现不仅吃东西很困难,因为柔软的左侧受了伤——他要全身抽搐地配合着才能把食物吃到口中——而且也不喜欢牛奶了,虽然牛奶一直是他喜爱的饮料,他妹妹准是因此才给他准备的;事实上,他几乎是怀着厌恶的心情把头从盆子边上扭开,爬回到房间中央去的。【批注三】
    有一天他花了四个小时的劳动,用背把一张背单拖到沙发上,铺得使它可以完全遮住自己的身体,这样,即使她弯下身子也不会看到他了。
    虽然格里高尔无法直接得到任何消息,他却从隔壁房间里偷听到一些,只要听到一点点声音,他就急忙跑到那个房间的门后,把整个身子贴在门上。在头几天里,格里高尔的父亲便向母亲和妹妹解释了家庭的经济现状和远景。他常常从桌子旁边站起来,去取一些文件和账目,这都放在一个小小的保险箱里,这是五年前他的公司破产时保存下来的。他打开那把复杂的锁、窸窸窣窣地取出纸张又重新锁上的声音都一一听得清清楚楚。他父亲的叙述是格里高尔幽禁以来听到的第一个愉快的消息。他本来还以为父亲的买卖什么也没有留下呢,至少父亲没有说过相反的话;当然,他也没有直接问过。那时,格里高尔唯一的愿望就是竭尽全力,让家里人尽快忘掉父亲事业崩溃使全家沦于绝望的那场大灾难。所以,他以不寻常的热情投入工作,很快就不再是个小办事员,而成为一个旅行推销员,赚钱的机会当然更多,他的成功马上就转化为亮晃晃圆滚滚的银币,好让他当着惊诧而又快乐的一家人的面放在桌上。那真是美好的时刻啊,这种时刻以后就没有再出现过,至少是再也没有那种光荣感了,虽然后来格里高尔挣的钱已经够维持一家的生活,事实上家庭也的确是他在负担。大家都习惯了,不论是家里人还是格里高尔,收钱的人固然很感激,给的人也很乐意,可是再也没有那种特殊的温暖感觉了。只有妹妹和他最亲近,他心里有个秘密的计划,想让她明年进音乐学院,她跟他不一般,爱好音乐,小提琴拉得很动人,进音乐学院费用当然不会小,这笔钱一定得另行设法筹措。他逗留在家的短暂时间,音乐学院这一话题在他和妹妹之间经常提起,不过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美梦;只要听到关于这件事的天真议论,他的父母就感到沮丧;然而格里高尔已经痛下决心,准备在圣诞节之夜隆重地宣布这件事。这就是他贴紧门站着倾听时涌进脑海的一些想法,这在目前当然都是毫无意义的空想了。有时他实在疲倦了,便不再倾听,而是懒懒地把头靠在门上,不过总是立即又得抬起来,因为他弄出的最轻微的声音隔壁都听得见,谈话也因此停顿下来。
    他往往躺在沙发上,通夜不眠,一连好几个小时在皮面子上蹭来蹭去。他有时也集中全身力量,将扶手椅推到窗前,然后爬上窗台,身体靠着椅子,把头贴到玻璃窗上,他显然是企图回忆过去临窗眺望时所感到的那种自由。因为事实上,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稍稍远一些的东西他就看不清了;从前,他常常诅咒街对面的医院,因为它老是逼近在他眼面前,可是如今他却看不见了。倘若他不知道自己住在虽然僻静,却完全是市区的夏洛蒂街,他真要以为自己的窗子外面是灰色的天空与灰色的土地常常浑然成为一体的荒漠世界了。【批注四】他的妹妹只看见扶手椅两回都靠在窗前,就明白了;此后她每次打扫房间总把椅子推回到窗前,甚至还让里面那层窗子开着。
    如果他能开口说话,感激妹妹为他所做的一切,他也许还能多少忍受她的怜悯,可现在他却受不住。她工作中不太愉快的那些方面,她显然想尽量避免;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确逐渐达到了目的,可是格里高尔也渐渐地越来越明白了。她走进房间的样子就使他痛苦。她一进房间就冲到窗前,连房门也顾不上关,虽然她往常总是小心翼翼不让旁人看到格里高尔的房间。她仿佛快要窒息了,用双手匆匆推开窗子,甚至在严寒中也要当风站着做深呼吸。她这种吵闹急促的步子一天总有两次使得格里高尔心神不定;在这整段时间里,他都得蹲在沙发底下,打着哆嗦。他很清楚,她和他待在一起时,若是不打开窗子也还能忍受,她是绝对不会如此打扰他的。
    (选自《变形记》第二章,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继续让异化后的格里高尔适应新的环境,写了他慢慢学会使用触角及视力变模糊等情况。
    B. 格里高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并很快晋级,这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和对工作的积极主动。
    C. 格里高尔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于承担家计,沉溺在以往拿钱回家时不曾重现的美好之中。
    D. 文中两次写妹妹打开窗户,第一次表现其细心,第二次点明她对格里高尔的情感已发生改变。
    7. 有同学阅读本文时以批注的形式赏析艺术特色,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批注一】《变形记》以象征手法为主暗含真实细节,《促织》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合传奇色彩,二者均表现了时代困境中的荒诞与悲凉。
    B. 【批注二】运用细节描写,受伤的纤细的腿脚,既对应主人公格里高尔的软弱与无助,同时也隐喻地表现出那个时代很多普通人悲惨的命运。
    C. 【】批注三】“喜爱”与“厌恶”形成情感上的对比,写出了格里高尔内心对妹妹不了解他变成甲虫后饮食习惯发生变化的深深失望之情。
    D. 【批注四】这句话以“灰色”为主色调描绘了一个色彩单一、缺乏生机的场景,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特点,也深刻揭示了格里高尔的苦闷与忧郁。
    8. 变形前,格里高尔的空间是“高大空旷的房间”;变形后,沙发是格里高尔卧室里的一个重要空间意象。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空间变化的作用。
    9. 有人认为“《变形记》的故事内容和叙述者叙述态度之间的反差已经构成了怪诞的审美效果”,请结合选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吴子使札来聘。①吴无君,无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贤季子也。何贤乎季子?让国也。其让国奈何?诸樊也,余祭也,夷昧也,与季子同母者四②。季子弱而才,兄弟皆爱之,同欲立之以为君。诸樊曰:“今若是迮③而与季子国,季子犹不受也,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国乎季子。”皆曰:“诺。”故诸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苟有吴国,尚速有悔于予身。”故诸樊也死,余祭也立;余祭也死,夷昧也立;夷昧也死,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僚者长庶也,即之。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阖庐④曰:“先君之所以不与子国而与弟者,凡为季子故也。将从先君之命与,则国宜之季子者也;如不从先君之命与,则我宜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乎?”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季子不受曰:“尔弑吾君,吾受尔国,是吾与尔为篡也。”去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君子以其不受为义。贤季子则吴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为臣,则宜有君者也。
    (选自《春秋公羊传》,有删改)
    材料二:
    太史公曰: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选自《史记·吴太伯世家》,有删改)
    材料三:
    臣士奇⑤曰:寿梦贤季札欲立之又牵于少长之序约以次传,必致国于季子,此与宋杜太后之欲太祖兄弟并为天子,而终反之于德昭,皆误计也。无论岁月绵邈,事体未可料。假令诸樊、余祭、夷昧俱登大耋,而季子或不幸而先死,则倦倦与贤之意成子虚矣。至札之让国,固出至诚,然子臧⑥之义可慕,而父兄之志亦不可违也。季札过徐,徐君欲其宝剑,还役而徐君已死,挂其剑于墓树,曰:“吾已心许之。”吁!徐君倾盖之交也,深体其心,至于如此,独于父兄之志不能曲成,无乃轻重之不伦耶?至夷昧既卒,又不反国,而归之诸樊之子光,使王僚越次得立,以启争端。专诸之刃,难免由我之憾矣。身为叔父,社稷之镇,公子乃坐视骨肉相残,如秦、越之肥瘠,莫之匡正,其得谓之贤乎?
    (选自《左传纪事本末·吴通上国》,有删改)
    [注]①此句是《春秋》的记载。②四人俱是吴王寿梦之子。③迮(zé):仓猝。④阖庐:诸樊之子,名光。⑤士奇:《左传纪事本末》编者高士奇,清代人。⑥子臧:春秋时期曹宣公之子,著名节士,有让国之贤。
    10. 材料三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寿梦贤A季札B欲立C之D又牵于少E长之F序G约H以次传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与《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围郑”的“侯”“伯”均是爵位。
    B. 苟,如果,与苏洵《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中“苟”的意思相同。
    C. 恶,怎么、哪里,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彼恶知之”的“恶”意思不同。
    D. 乃,竟然、却,与《谏逐客书》中“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的“乃”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材料一可知,三位兄长都不惧死亡、勇往直前,并在吃饭时候祈祷自己承担灾祸,从而让季札继承国君之位。
    B. 《春秋公羊传》叙述了季子让国及决不回吴都的过程,认为《春秋》此处记载是对季札的称赞,并说君子认为这是“义”。
    C. 材料三认为,如果兄长三人活到了很大岁数,而季札又不幸先他们而死,那么他们这种诚心诚意的传贤之心就化成泡影了。
    D. 材料三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杜太后的例子是为了与吴王寿梦的决定形成对比,以“秦、越之肥瘠”来进行比喻论证。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季子使而反,至而君之尔。
    (2)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14. 材料一和材料二均认为季札是“贤”,而高士奇却认为季札是“不贤”,请简要概括高士奇的理由。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紫菱洲歌①
    曹雪芹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
    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
    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
    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注]①选自《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贾赦将贾迎春许嫁了孙绍祖,并将她接出大观园去。贾宝玉十分惆怅,天天到迎春住过的紫菱洲一带徘徊,只见“轩窗寂寞,屏帐翛然”,“那岸上的蓼花苇叶,也都觉摇摇落落”,情不自禁吟此一歌。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写池塘被秋风吹得冷清;菱角、荷花二者花瓣纷纷坠落,红玉般的倒影被风吹散的情景。
    B. 颈联虚写,再也听不到白天一起敲扣棋子的声音,看不到燕子筑巢洒落点点污泥铺满棋盘的情景。
    C. 尾联以古人惜别之情作比,强调自己与迎春的手足之情更加深厚,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情色彩。
    D. 全诗不仅是对迎春个人命运哀叹,也是对贾府生活从繁盛走向衰败的无限惋惜与惆怅之情的抒发。
    16. 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与本诗均使用了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十渐不克终疏》中指出唐太宗“贞观之初,抑损嗜欲”,可现在“稍乖曩志,渐不克终”,这两句用《谏太宗十思疏》中句子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
    (2)北宋商业活跃,小刚欲以“北宋商肆之广告”为题写一篇论文。他可以选择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为例证。
    (3)以空间之大来衬人、物之小是古诗文常见写法,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贵 反正这孩子混蛋,吃人家的钱粮,就得受人家管。好好的,要罢工,现在又得靠我面子跟老爷求情啦!
    鲁四凤 您听错了吧。哥哥说他自己要见老爷,不是找您求情来的。
    ……
    周朴园 (大声喊)站住!你上哪儿去?
    蘩漪 (不在意地)到楼上去。
    周朴园 (命令地)你应当听话。
    繁漪 (好像不明白地)哦!(停,不经意地打量他)你看你!(尖声笑两声)你简直叫我想笑。(轻蔑地笑)你忘了你自己是怎么样一个人啦!(又大笑,由饭厅跑下,重重地关上门。)
    18.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有时很有表现力。有人认为画横线句应用问号,可文中却用了句号。请简要分析文中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19. 戏剧语言具有丰富的潜台词,它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请依此简要分析文中“你应当听话”中“应当”的妙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素食是指不吃畜禽等动物性食物的饮食模式。其中全素素食为其模式之一: A ,包括五谷杂粮、蔬菜瓜果、豆类、菌类等。不过,人是杂食性动物。现代人常罹患的慢性病“元凶”并非荤食,而是膳食结构不均衡等。只有主食、肉类、蔬菜、水果、水分均衡摄入, B 。
    ①根据调查数据显示,②素食主义者相较于肉食者和杂食者出现精神疾病风险、患抑郁症的可能性要更高。③研究者在一项研究中纳入了16万名年龄范围为10~96岁的参与者,④几乎涵盖了年龄段所有的人群。⑤被调查者有8500多名素食主义者和14万名非素食主义者。⑥科研人员对他们经过测试后发现:⑦素食主义者存在抑郁、焦虑的风险超过健康心理人群的2倍。⑧这是因为素食者不吃动物、肉、鱼等食品很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叶酸等缺乏。⑨而维生素B12对于阿尔兹海默病、抑郁症发作等一系列精神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⑩补充叶酸则可改善抑郁状态。
    另外,部分素食者更有同情心、更敏感,也更容易感受到别人的痛苦。他们觉得“生命可贵”,相信“不忍杀生”之类的观念。这部分素食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对于其他生命的怜悯,更加细腻。他们在生活中遇到应激事件后,有的可以进行自我开解;有的却情绪低落、难以自拔。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1.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 下列句子中的“相信”和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这一感觉。
    B. 听了恩格斯的演讲后,无产者受到极大鼓舞,更相信马克思主义。
    C.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依然隐忍求安,相信自己能安稳度过一个冬天。
    D. 祥林嫂捐了门槛,满心欢喜地相信别人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看待她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意思是君子每天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品行,积小德而成大德。)
    ——《易经》
    材料二:
    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意思是品德不优秀的人,不会胸怀远大理想。)
    ——东汉·王充《论衡》
    材料三:
    德与年俱进,如日升月恒。(意思是德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就如同升起的太阳和月亮放出的光亮。)
    ——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代》
    古代文化经典包含着先贤对社会、人生、历史的深刻思考,至今还能给我们很多启示。上述三则名言,给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合理引用这三则名言,以“修德立身,行稳致远”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课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1页。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A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上海市建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A卷(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识记,选择,鉴赏,六句情韵俱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