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
展开1.距今5100年左右,良渚遗址群所在区域突然涌现出超大型聚落,显然都不是在原有聚落(社会)的基础上自然发展而来。这样大规模的聚落营建,可能需要调动较大空间范围的人力物力,已经打破了原有各氏族社会的局限,一定程度上凸显了地缘关系,各族群经历了一番“成建制”的整合。这表明良渚文化( )
A.是早期国家诞生的标志B.奠定了中华文明基本格局
C.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D.完成了向阶级社会的过渡
2.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宗教,但中华文明的宗教意识却相对淡薄。例如传说中周文王作《周易》是用来推演或解释未来,并不是像西方的《圣经》那样宣扬上帝造人。这反映出周(朝)人( )
A.迷信色彩严重B.缺乏严谨系统的神灵体系
C.试图掌握自然的因果关系D.宗教地位边缘
3.晚商金文中一些器物类象形文字,在构型上与同时代器物存在明显的形态差异,反而与年代较早的二里头文化器物风格接近。这些器物类象形文字创制时间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据此可知( )
A.二里头文化辐射力强B.中原地区成为文明发展核心
C.华夏文明一脉相承D.文字起源呈现出多中心特点
4.据商代甲骨文记载,当时酒的种类分为鬯与醴,每逢祭祀,用酒量很大,有时一次多至上百卣,而且贵族频繁地举行祭祀。仅在商王武丁时期的妇好墓中就发现40尊青铜爵,足见当时社会饮酒之风的盛行。这表明商代( )
A.宗教与王权紧密结合B.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
C.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D.贫富差距的持续拉大
5.“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公元前422年,秦灵公“作吴阳上畴(祭坛),祭黄帝;作下畴,祭炎帝”,这是现存最早祭祀炎帝、黄帝的历史记录。它可以用来说明秦国( )
A.顺应了民族交融趋势B.遵循了宗法分封制度
C.开创了祭祀炎黄先例D.完成了一统天下大业
6.战国时期,赵国已经形成完备的赏罚制度,据下表可推知该制度( )
A.是士卒晋升的主要渠道B.加速贵族等级分封制解体
C.保障了赵国的吏治清明D.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权威
7.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 )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8.战国时期,道家学派衍生出了吸收儒、墨、阴阳等学派思想的黄老之学;韩非子借鉴了儒家的三纲,吸收了道家的君人南面之术;《吕氏春秋》融合了各家之长,是杂家学派的代表作品。这些现象( )
A.说明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增强B.反映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趋势
C.表明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速D.适应了统治者富国强兵的需要
9.下图为秦简牍出土地示意图。其中云梦睡虎地秦简一千余枚,其中多是秦律及法律问答。龙山里耶秦简三万余枚,是一个县的档案,主要为政令与文书。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两湖地区秦制更为突出B.楚文化被秦文化所取代
C.历史解释依赖一手史料D.秦有效推动了文书治国
10.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占领陈后,三老、豪杰建议“复立楚国之社稷”,陈胜乃建号“张楚”。项羽在彭城建“楚”,号西楚霸王,分封诸侯。这折射出( )
A.秦朝的暴政是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B.农民起义迫切需要树立政权合法性
C.秦文化的扩张严重滞后于政治发展D.楚文化在秦朝末年最具社会影响力
11.秦郡的划分,基本上是以山川为界(如下表所示),郡的辖区范围与自然地理区域颇为吻合。
这反映了( )
A.地理环境决定行政区的划分B.政治统一消解地方割据威胁
C.耕地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D.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被改变
12.下面是秦朝和唐朝时期京城至广州主要交通干线示意图,图1到图2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B.南北联系逐渐加强
C.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D.统治疆域日益扩大
13.秦汉疆域、郡县设置及管辖大致在秦长城以南,贾谊曾论及,“今陛下(汉文帝)杖九州而不行于匈奴”,天子皇帝的“称号甚美,而实不出长城”;汉武帝诏书曰:“今中国一统而北方未安”。这反映了(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B.现代中国版图定型
C.中国一统格局初步形成D.民族交融不断加深
14.在汉高祖十二年之前,朝廷对各郡国的献礼没有明确规定,因而各郡国的献礼大多十分厚重;汉高祖十二年,朝廷明确规定了郡国献礼的数额,郡国献礼额度较之前显著减轻。据此可知,这一调整意在( )
A.削弱诸侯王的统治势力B.规范政府的管理
C.促进汉朝社会经济恢复D.倡导节俭的风气
15.下表是两汉各区域市场面积、人口、商业都市一览表,该表反映出当时( )
A.丝绸贸易沿线商业都市最先崛起B.南北方商业市场发展趋向平衡
C.区域经济基础影响商业发展水平D.关东地区的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16.有学者认为秦二世诛杀大臣及诸公子,致使宗室振恐,秦帝国中央孤立无援,由此为秦帝国逻辑上的灭亡,汉代“禄去公室,权在外家”才以至于王莽成功篡汉。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宗法血缘阻碍社会转型B.官僚政治不利于政权稳定
C.集权政治的历史局限性D.法家逻辑无法应用于治国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禅让制的真实性是一桩千古疑案,历代争论不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诸子的争论
学者的结论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
——司马迁(汉)《史记·五帝本纪》
观近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或废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废其弟,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载一揆。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语耳。
——刘知几(唐)《史通·疑古》
“唐虞揖让”“汤武征伐”,都是为公而不为私,实在是儒家的学说,并非实有其事。……儒家的学说,都是孔子所创造,并没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等的圣人。……世界究竟是“进化”的,后世总比古人好。譬如“政体”,断没有后世是“专制”,古时候反有所谓“禅让”之理。
——吕思勉(1884—1957)《中国史》
考古发掘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被学者认为是早期尧舜之都。1978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没有发现这一时期有突发的大规模人员伤亡的遗存,这与历来暴力夺权都会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常理不符,由此证明尧舜禅让是历史真实存在的。
——据《探索发现—考古进行时·寻找尧舜之都》
(1)诸子关于禅让制的争论折射出怎样的时代特征?(4分)
(2)指出三位史学家各是从什么角度研究禅让制的?(6分)
(3)陶寺遗址能否证明历史上存在禅让制?谈谈你的看法。(3分)
(4)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你认为禅让制是否真实存在?说明理由。(2分)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
——摘编自《礼记·表记》
材料二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摘编自【西周】《尚书·泰哲》
材料三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摘编自【春秋】《管子·牧民·四顺》
材料四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摘编自【战国】《孟子·尽心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朝社会治理的表现。(2分)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与商人相比,周代以来人们对“天人关系”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析先秦思想的当代价值。(4分)
19.古代青铜器主要用铜、锡经烧制、锻造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国家禁止出境展览的青铜器文物(先秦至汉)一览表
——国家文物局于2002、2012、2013年发布
材料二
西汉主要手工业与资源分布情况
——《史记·货殖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版)
材料能够反映先秦至秦汉青铜器的发展变化趋势,指出这些趋势并说明其原因。(1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儒法国家的构建
材料一
秦国在统一中国之后,仍然选择法家的治理手段,对它囊括天下的组织能力的有效性以及它在全民战争时期发展出来的一套严酷的统治手段过于自信,其他社会力量于是就失去了对帝国政府权力的制衡能力。
——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
“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也。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无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
——《淮南子》中对汉初社会风气的描述
汉承百王之弊,高祖拨乱反正,文、景务在养民,至于稽古礼文之事犹多阙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班固《汉书·武帝纪》
材料二
儒法国家,实际指的是在西汉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以帝国儒学思想作为官方统治意识形态和合法性基础,同时运用法家手段对国家进行实质性管理的国家模式。
无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动乱,亦或是佛教、伊斯兰教的冲击,不可避免的形成了本土化或汉化的结局,这就是儒法国家最鲜明的印证,同时,这一种较为保守的社会风气,即使是宋元明以来的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仍然无法使得中国跨越出儒法秩序的枷锁。
材料三
韧性在汉语词典中意思是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破裂的性质,也指顽强持久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同时,韧性也代表着一种经久不变、保守的性格。
(1)材料一体现了秦朝、汉初、汉武帝时期怎样的治国价值观念。(3分)
(2)试评述古代中国儒法政治体系的韧性。(8分)
高三入学摸底测试
历史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15分)
(1)时代特征: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社会制度发生剧烈变革(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诸子积极宣扬自己的治国主张,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4分)
(2)角度:西汉司马迁从宣扬儒学、倡导孝行的实际需要(立场)出发,肯定禅让制的存在;唐代刘知几针对当时政局混乱的现状,以历史发展规律为依据,否定禅让制的存在;当代史学家吕思勉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认为禅让制是儒家为宣扬自己的学说而创造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6分)
(3)不能。由于缺乏其他的史料为佐证,对陶寺遗址为尧舜之都的结论存在疑问:单凭一处遗址的考古发现,不能准确判定当时政权过渡究竟通过哪种方式或发生的具体地点。(任意一条论据即可)。
能。考古发掘是第一手资料,能够佐证当时的政权过渡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3分。选取一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4)原始社会末期,受原始的部落(氏族)民主制的影响,禅让制有存在的可能。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压迫的出现,部落之间、氏族贵族之间必然会出现争权夺利的现象。(2分。任选一种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18.(14分)(1)崇拜神灵;先鬼后礼;神权和王权相结合。(2分,任答一点即可)
(2)变化:民意即天意的体现:政权成败在于人心的顺逆:为政以德,敬天保民:以道德自律“立命”,修身养性以安身立命。(4分,任答两点即可)
原因:夏商灭亡的历史教训;周代以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士人阶层在天人关系上的不断探索。(4分,任答两点即可)
(3)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注重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尊重和利用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利用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4分,任答两点即可)
19.(12)
变化:服务对象由贵族扩展到民众:数量上逐渐减少;种类上礼乐器逐渐减少,实用性的生活用器(如铜镜等)增多;形制上逐渐小型化;制作工艺(如嵌错工艺等)进一步提高。(6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从政治变革的角度作答,如春秋战国以来,宗法分封制崩溃,礼崩乐坏;(2分)从青铜器取材的角度作答,如青铜所需材质铜、锡主要出自南方,青铜器制造成本高于铁器;(2分)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作答,如随着手工业的发展,铁器、漆器对青铜器的替代作用增强等。(2分)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11分)
(1)秦朝:从注重法家、皇权独尊的角度作答:(1分)
汉初:从汉初黄老无为思想、顺其自然角度作答。(1分)
汉武帝:从汉武帝尊崇儒术、兼济百家角度作答。(1分)
(不必拘泥于答案固定表述,符合大意均可得分)
(2)内容部分:
①表现角度:从面临的威胁角度作答:民族、王朝更替等社会战乱、佛教等宗教的冲击、商品经济等;
从中国文化的应对角度作答:新儒学、统一民族国家(民族政权汉化)、外来宗教本土化。(威胁需与应对一对应,答出一点即可得到2分,此部分满分2分,只答威胁不答应对或者不存在与威胁相对应的应对手段,最多得一分)
②原因角度:从统治者巩固统治需要角度作答:儒家的社会秩序,法家的治理手段等等;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先进性角度作答;从科举制、宗法制、文官政治等儒法统治基础角度作答。(任一角度均可得1分,此部分满分2分,若有其他合理原因,也可酌情给分)
③影响角度:从对民族性格塑造角度作答;从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作答;从中国古代缺乏社会变革动力角度作答。(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各占1分,局限性需答出变革一类字眼才可得分,此部分满分2分)
④实质角度: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基础角度作答: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角度作答。(任一角度均可得2分,此部分满分2分)
层次划分:(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
层次1:作答角度具有一定合理性,说明不够充分,表述不够完整;(1分)
层次2:作答角度合理,能密切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完整充分,逻辑严密。(2分)
记载
出处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蔺相如出使强秦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现
示例
每个秦郡大体即是按照一个地理单元来划分
汉中郡的范围与汉中盆地大体相当
南阳郡的辖区也即相当于南阳盆地
如果自然区域的范围比较大,就分设为两郡
云中与九原两都共同管辖河套冲积平原
巴郡和蜀郡一起统辖四川盆地
每郡大多以一个肥沃的盆地或平原为核心,然后推广到四周的高原或山地
北地、上郡、上党、太原、河东、代郡、雁门等郡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区域市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
商业都市
平均每商业都市
面积
人口
关陇市场
969315
6661849
长安、姑臧
484657
3330924
巴蜀市场
896948
4248040
成都
896948
4248040
关东市场
894649
31584084
陶、洛阳、邯郸、蓟、淮阳、涿、温、荥阳、阳翟、平阳、软、扬、临淄
68819
2429545
楚越市场
1682407
14461202
宛、江陵、寿春、吴、陈、合肥、番禺
240344
2065886
言论
出处
古者舜耕历山……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尚贤》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命也。
《孟子·万章》
世俗之为说者曰:“尧、舜擅让。”是不然。天子者,鼓位至尊,无敌於天下,夫有谁与让矣?道德地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
《荀子·正论》
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韩非子·说疑》
名称
时代
名称
时代
后母戊鼎(商王祭祀其母戊所制,832.84千克)
商
淅川出土铜禁(94.2千克)
春秋
青铜神树(一号树高395厘米)
新郑出土莲鹤铜方壶(64.28千克)
子龙鼎(230千克)
越王勾践剑(0.875千克)
四羊方尊(34.5千克)
铸客大铜鼎(400千克)
战国
龙纹兕觥(盛酒或饮酒器,5.9千克)
曾侯乙编钟(134.8—2.4千克)
大禾方鼎(12.85千克)
曾侯乙青铜尊盘(约30千克)
铜立人像(180千克)
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18.65千克)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7.95千克)
西周
中山王铁足铜鼎(60千克)
大盂鼎(153.5千克)
商鞅方升(0.69千克)
虢季子白盘(215.3千克)
错金银镶嵌丝网套铜壶(6.25千克)
晋侯苏钟(一套14件)
铜车马
秦代
大克(贵族名)鼎(201.5千克)
齐王墓青铜方镜(56.5千克)
西汉
太保鼎(26千克)
长信宫灯(15.85千克)
墙盘(墙为纪念其先祖而作,12.45千克)
铜屏风构件5件
淳化大鼎(226千克)
诅盟场面贮贝器
何尊(名叫何的贵族所作祭器,14.6公斤)
彩绘人物车马镜(1.46千克)
天亡簋(盛食器,7.6千克)
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15.2千克)
伯矩鬲(7.6千克)
摇钱树(通高198厘米)
东汉
晋侯鸟尊(酒器,7.9千克)
铜奔马(7.3千克)
害夫(hú)簋(60千克)
西周速盘(18.5千克)
夫山西饶材、竹、毂、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瑁、珠玑、齿革……吴,东有海盐之饶,章山之铜……豫章出黄金,长沙出连、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C
B
A
B
C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A
C
C
C
C
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公元809年,唐宪宗下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时练习历史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时练习历史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是《顺风相送》的内容要点, 下列示意图旨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时练习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时练习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是《顺风相送》的内容要点, 下列示意图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