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同步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同步训练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同步训练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3.1分子和原子同步训练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训练:
    1.(2023秋•山东德州夏津县期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很小
    2.(2024春•重庆沙坪坝区月考)“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
    C.水分子间隔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
    3.(2023秋•江苏泰兴市期中)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4.(2023秋•山东东营垦利区期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很多,如图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气体分子间隔增大了B.气体分子体积变大了
    C.气体分子个数增多了D.气体分子运动加快了
    5.(2023秋•宁夏西宁期末)我国有雄浑壮丽的山河美景,以下对四季美景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冬天白雪皑皑,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6.(2023春•山东淄博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
    A.H2CO3B.MnO2C.SO2D.O2
    7.(2023秋•河北廊坊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关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
    D.通过气味辨别SO2与CO2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8.(2023春•湖南娄底双峰县月考)水可以变成冰,在一定条件下,水还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冰>“气凝胶冰” B.“气凝胶冰”中分子静止不动
    C.“气凝胶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D.水变成“气凝胶冰”分子体积变大
    9.(2023秋•河南驻马店正阳县期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10.(2023秋•山东济宁期末)物质的分子间有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 ,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
    11.(2023秋•黑龙江绥化北林区校级期中)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填写名称)是 ;
    (2)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 ;
    (3)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由此得出,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能力提升:
    12.(2024春•山东诸城市期中)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可以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形状复原——分子的体积变大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13.(2024春•湖南长沙开福区期中)通过学习化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众多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是因为冷水中分子停止了运动
    D.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14.(2024春•山东淄博周村区期中)在①水(H2O)②过氧化氢(H2O2)③液氧④空气几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5.(2023秋•山东东营河口区期末)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微粒基本性质观点证据的是( )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
    C.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向1L黄豆中倒入1L大米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16.(2023秋•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期中)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氧气可用于抢救病人。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消毒。构成过氧化氢的微粒是 。
    (3)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
    (4)天气炎热时,更容易闻到花香: 。
    17.(2023秋•山东新泰市期末)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面的横线上,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构成不同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
    ②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衣服变干: 。
    ③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支持燃烧: 。
    ④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
    (2)在一个细口容器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向其中加入一小块冰糖,作二记号,然后搅拌,过一会发现冰糖消失了且液面比记号处低,这一实验能说明的是 (填字母)。
    A.冰糖分子跑到空气中去了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18.(2023秋•广西崇左期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1)从宏观知微观。
    ①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在一起,结果总体积小于100mL,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 。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 构成的。
    (2)从微观知宏观
    图中黑、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用A、B、C、D填空,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19.(2023秋•湖北黄石阳新县期末)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酒香不怕巷子深 。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2023秋•山东德州夏津县期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弄花香满衣”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的质量很小
    【答案】C
    2.(2024春•重庆沙坪坝区月考)“等一帘烟雨,候十里春风”,是对二十四节气中“雨水”的形象描述。随着“雨水”之后雨量的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的原因是( )
    A.水分子体积变大B.水分子分解加快
    C.水分子间隔增大D.水分子数目增多
    【答案】D
    3.(2023秋•江苏泰兴市期中)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B.八月桂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D.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答案】C
    4.(2023秋•山东东营垦利区期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很多,如图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手握试管一段时间后,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气体分子间隔增大了B.气体分子体积变大了
    C.气体分子个数增多了D.气体分子运动加快了
    【答案】A
    5.(2023秋•宁夏西宁期末)我国有雄浑壮丽的山河美景,以下对四季美景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春天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夏天云消雾散,水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
    C.秋天层林尽染,分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 D.冬天白雪皑皑,水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答案】D
    6.(2023春•山东淄博期末)下列物质中含氧分子的是( )
    A.H2CO3B.MnO2C.SO2D.O2
    【答案】D
    7.(2023秋•河北廊坊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关于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自然界中水的循环﹣﹣水分子不断运动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改变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分子的体积变小
    D.通过气味辨别SO2与CO2气体﹣﹣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答案】C
    8.(2023春•湖南娄底双峰县月考)水可以变成冰,在一定条件下,水还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间隔,冰>“气凝胶冰” B.“气凝胶冰”中分子静止不动
    C.“气凝胶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 D.水变成“气凝胶冰”分子体积变大
    【答案】C
    9.(2023秋•河南驻马店正阳县期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
    (2)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答案】(1)气体间隔比液体间隔大;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10.(2023秋•山东济宁期末)物质的分子间有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其分子间的 ,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
    【答案】间隙;间隙比较大;间隙比较小
    11.(2023秋•黑龙江绥化北林区校级期中)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
    (1)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填写名称)是 ;
    (2)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是因为 ;
    (3)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一定不变的微粒是 ;由此得出,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1)氧分子;(2)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3)氢原子、氧原子;化学变化
    能力提升:
    12.(2024春•山东诸城市期中)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可以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形状复原——分子的体积变大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答案】C
    13.(2024春•湖南长沙开福区期中)通过学习化学,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众多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因为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气体容易被压缩,说明构成气体的分子在不断运动
    C.蔗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更快,是因为冷水中分子停止了运动
    D.过氧化氢(H2O2)与水(H2O)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答案】D
    14.(2024春•山东淄博周村区期中)在①水(H2O)②过氧化氢(H2O2)③液氧④空气几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A
    15.(2023秋•山东东营河口区期末)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微粒基本性质观点证据的是( )
    A.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
    C.CO和CO2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向1L黄豆中倒入1L大米体积小于2L——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答案】D
    16.(2023秋•湖南张家界慈利县期中)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氧气可用于抢救病人。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2)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消毒。构成过氧化氢的微粒是 。
    (3)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
    (4)天气炎热时,更容易闻到花香: 。
    【答案】(1)氧分子;(2)过氧化氢分子;(3)分子间有间隔;
    (4)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17.(2023秋•山东新泰市期末)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下面的横线上,选择填写有关分子基本特征的序号。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分子构成不同
    ①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
    ②湿衣服经晾晒一段时间后,衣服变干: 。
    ③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支持燃烧: 。
    ④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
    (2)在一个细口容器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向其中加入一小块冰糖,作二记号,然后搅拌,过一会发现冰糖消失了且液面比记号处低,这一实验能说明的是 (填字母)。
    A.冰糖分子跑到空气中去了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答案】(1)①D。②B。③C。④A。(2)B。
    18.(2023秋•广西崇左期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
    (1)从宏观知微观。
    ①把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在一起,结果总体积小于100mL,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是因为 。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温度计中的水银是由 构成的。
    (2)从微观知宏观
    图中黑、白小球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请用A、B、C、D填空,表示纯净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是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答案】(1)分子之间有间隔;氧分子;汞原子;(2)ACD;AD;C
    19.(2023秋•湖北黄石阳新县期末)化学是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
    (2)在水、汞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用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观点说明下列事实。酒香不怕巷子深 。
    【答案】(1)原子;(2)氯化钠;水分子;(3)分子在不断运动

    相关试卷

    化学人教版(2024)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2024)课题1 分子和原子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端午到,粽香飘”,下列微观解释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达标测试,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