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化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测试+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题卡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下列离子组中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75分钟完卷)
命卷人:袁丽慧 审卷人:张香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题卡中。
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留。
常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a 40 Cu 64
第Ⅰ卷(共40分)
一、单选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10题,每题4分)
1.中国诗词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柳絮的主要成分属于糖类
B.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句中海市蜃楼形成美景的本质原因是丁达尔效应
C.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姐妹舞翩跹:“火树银花”中的焰火实质上是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的各种艳丽色彩
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青丝与白发的主要成分均属于蛋白质
2.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B.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
C.用电子式表示KCl的形成过程:
D.的名称:2-甲基-4-乙基戊烷
3.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魏萜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与溶液反应
B.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2种
C.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均可生成高聚物
D.与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
4.固氮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一种新型人工固氮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元素均呈现了两种价态
B.反应①②③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Li是催化剂,只有是中间产物
D.整个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5.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6.下列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通入溶液:
B.甲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
C.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向溶液通入足量:
8.CuCl可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已知。工业上用黄铜矿(主要成分是,含有少量)制备CuCl的流程如图1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浸取”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B.“滤渣①”是和CuO
C.“还原”时加入NaCl和浓盐酸主要是为了提供,跟铜元素形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D.CuCl的晶胞如图2所示,氯离子的配位数是12
9.下列离子组中加(或通)入相应试剂后,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
10.制造隐形眼镜的功能高分子材料Q的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剂a为NaOH乙醇溶液B.Y易溶于水
C.Z的结构简式可能为D.M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
第Ⅱ卷(共60分)
二、填空题
11.(15分)根据以下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请完成下列填空
(1)磷能形成多种具有独特性质的物质。
①磷能形成红磷、白磷、黑磷等多种单质,它们互为________(填“同位素”或“同素异形体”)。
②磷的一种组成为的盐,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下列有关、的分析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是酸式盐B.均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是正盐D.是三元弱酸
(2)碳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如CO、、、已知,写出将0.1ml缓慢通入到100mLNaOH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氧化物也可与热的CuO反应,则Iml最多还原________mlCuO。
(3)某化合物的晶胞如图,其化学式是________,晶体类型是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电负性:B>N>OB.离子半径:
C.第一电离能:Ge
已知:①的沸点是-61℃,有毒:②装置A内产生的气体中含有酸性气体杂质。
请回答: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
(2)完善虚框内的装置排序:A→B→________F+G
(3)下列干燥剂,可用于装置C中的是________。
A.氢氧化钾B.五氧化二磷C.氯化钙D.碱石灰
(4)装置G中汞的两个作用是:①平衡气压:②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实验操作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B.装置D的主要作用是预冷却
C.加入的固体,可使溶液保持饱和,有利于平稳持续产生
D.该实验产生的尾气可用硝酸吸收
(6)取0.680g产品,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将生成的CuS置于质量为31.230g的坩埚中,煅烧生成CuO,恒重后总质量为32.814g。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
13.(14分)磷石膏主要成分为,含少量、等,以此为原料可制备轻质碳酸钙和铝铵矾,流程如下图:
(1)转化步骤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除杂时所得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
(3)碳化过程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依次先后通入两种气体,直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则按先后通入的气体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4)称取流程中轻质碳酸钙0.5000g,用盐酸充分溶解,过滤,将滤液和洗涤液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取出25.00mL,加入指示剂(铬黑T),调节pH>12,用0.02000标准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与按1:1反应),至终点时消耗溶液23.60mL。产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制取铝铵矾的实验方案:a、在滤液中加入________至不再产生气泡,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硫酸铵固体;b、在烧杯中加入溶液,不断搅拌下加入制得的硫酸铵固体,当固体完全溶解后,________(填操作),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铝铵矾产品。(部分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4.(19分)甲磺司特(M)是一种在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和过敏性鼻炎等疾病的药物。M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条件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
(2)B→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
(3)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4)由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G和H相比,H的熔、沸点更高,原因为________。
(6)K与E反应生成L,新构筑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
(7)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1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种。
(a)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2;
(b)红外光谱中存在C=O和硝基苯基()吸收峰。
其中,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8)根据上述路线中的有关信息,由乙酸和苯为主要原料,设计制备的合成路线:________。
高三化学月考1答案
1-10:BDBDD BCDAA
11.(共15分,方程式3分,其他每空2分)
(1)同素异形体 BC
(2) 4
(3) 分子晶体
(4)CD
12.(共12分,每空2分)
(1)圆底烧瓶 (2)E→C→D (3)BC (4)液封 (5)ABC (6)99%
13.(共14分,每空2分)
(1)将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和硫酸铝铵 (2)、
(3) (4)94.4%
(5)硫酸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4.(共19分,合成路线3分,其余每空2分)
(1)丙烯酸 (2)加成反应
(3) (4)
(5)H分子中存在羟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6)酰胺基
(7)6
(8)
高三化学月考1答案详解:
1.B
【详解】A.柳絮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属于糖类,A项正确;
B.雾是一种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这是胶体的性质,海市蜃楼是物理现象,本质为光的折射,B项错误;
C.火树银花就是锂、钠、钾、锶、钡、铜等金属化合物在灼烧时呈现的各种火焰颜色,C项正确;
D.蛋白质是组成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血液等的主要成分,青丝与白发均指头发,主要成分均属蛋白质,D项正确。
2.D
【详解】A.质子数为8,质量数为18,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可算得中子数为10,A说法正确;
B.中心原子S价层电子对数:,其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为平面三角形,B说法正确;
C.KCl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C说法正确;
D.有机物主链上有6个碳原子,第2、4号碳原子上连有甲基,命名为:2,4-二甲基已烷,D说法错误;
3.B
【分析】由阿魏萜宁的分子结构可知,其分子中存在醇羟基、酚羟基、酯基和碳碳双键等多种官能团。
【详解】A.该有机物含有酚羟基,故又可看作是酚类物质,酚羟基能显示酸性,且酸性强于;溶液显碱性,故该有机物可与溶液反应,A正确:
B.由分子结构可知,与醇羟基相连的C原子共与3个不同化学环境的C原子相连,且这3个C原子上均连接了H原子,因此,该有机物发生消去反应时,其消去反应产物最多有3种,B不正确;
C.该有机物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有2种,其中一种含有碳碳双键和2个醇羟基,这种水解产物既能通过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也能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另一种水解产物含有羧基和酚羟基,其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C正确;
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酚羟基且其邻位上有H原子,故其可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还含有碳碳双键,故其可发生加成,因此,该有机物与反应时可发生取代和加成两种反应,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4.【答案】D
【详解】A.根据转化关系可知:在转化过程中H始终呈+1价,A错误:
B.反应②为,该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因此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Li是催化剂,和LiOH均是中间产物,C错误;
D.根据分析,整个过程的总反应为氮气和水生成氨气和氧气,可表示为,D正确;
5.D
【详解】A.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氮,则题给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溴乙烷水解液中含有的氢氧根离子会干扰溴离子检验,向水解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中和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排出干扰,再滴入硝酸银溶液,溶液中有淡黄色沉淀生成,说明溴乙烷中含有溴元素,则题给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氨气极易溶于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水,烧瓶内压强减小,气球体积变大,则题给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使溶液褪色,则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不能达到除去乙烯中的二氧化硫气体的实验目的,故D符合题意;
6.B
【详解】A.HCl为一元强酸,为一元弱酸,酸性:,陈述Ⅰ正确;浓度相同时,pH:盐酸<醋酸:未告诉浓度关系,无法比较两者pH的相对大小,陈述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将煤分解可获得苯、甲苯等化工原料,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陈述Ⅰ、Ⅱ均正确,也有因果关系,B符合题意;
C.将氯气通入到溴水中,氯气会少量溶于水,溴水不会褪色,氯气也不具备漂白性,陈述Ⅰ、Ⅱ均错误,C不符合题意;
D.将金属Na加入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硫酸钠、氢气,陈述Ⅰ错误,D不符合题意;
7.C
【详解】
A.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氧化生成,若少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若过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A错误;
B.醛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并加热生成碳酸铵、氨气、银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项错误;
C.羧酸的酸性比酚羟基的强,则与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羧基先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项正确;
D.与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8.D
【分析】“浸取”时,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二氧化硅不和硫酸反应,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氧化铜调节pH的目的是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除去,因此“滤渣①”的成分是和过量的CuO,“还原”时加入NaCl和浓盐酸主要是为了提供,跟铜元素形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CuCl。
【详解】A.“浸取”时,在酸性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正确;
B.加入过量氧化铜调节pH的目的是将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铁除去,因此“滤渣①”的成分是和过量的CuO,B正确;
C.“还原”时加入NaCl和浓盐酸主要是为了提供,跟铜元素形成可溶于水的物质,然后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CuCl,C正确;
D.由CuCl的晶胞图可知,与氯离子距离最近的有4个,则配位数为4,D错误。
9.A(解析略)
10.A
【分析】
X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可知X为乙烯: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与Z发生反应生成单体M,结合Q可反推知单体M为;则Z为;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1,2-二溴乙烷发生水解反应,反应所需试剂为NaOH水溶液,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Y为,含羟基,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增大在水中溶解度,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Z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正确;
D.M结构简式:,含碳碳双键、酯基和羟基3种官能团,D正确;
故选A。
11.(1)同素异形体 BC
(2) 4
(3) 分子晶体
(4)CD
详解:(1)①红磷、白磷、黑磷是磷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答案为:同素异形体;
②由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说明为正盐、为一元酸,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中磷元素为+1价,由磷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3价、+5价可知,、均具有强还原性,故选BC;
(2)由题意可知,等物质的量的三氧化二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铜具有氧化性,能与三氧化二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1ml三氧化二碳最多还原4ml氧化铜,故答案为:;4;
(3)由晶胞图可知,化学式为;由晶胞图可知构成品胞的粒子为分子,故为分子晶体;
(4)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强,故顺序为O>N>B,A错误;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顺序为,B错误;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电离能增大的趋势,ⅤA族和ⅥA族相反,故顺序为Ge
12【答案】(1)圆底烧瓶 (2)E→C→D (3)BC
(4)液封 (5)ABC (6)99%
【解析】
【分析】A作为的发生装置,由于不能骤冷,所以D、E都是冷却的装置,C装置干燥,F冷却并收集,G作为平衡气压和尾气处理装置,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仪器X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小问2详解】制备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和尾气处理,由于不能骤冷,要逐步冷却,所以B连E,E连C,C连D,D连F;
【小何3详解】是酸性气体,不可以用碱性干燥剂,所以不可以用氢氧化钾和碱石灰,故选BC;
【小问4详解】装置G中汞的两个作用是:①平衡气压;②液封;
【小问5详解】A.有毒,该实验操作须在通风橱中进行,故A正确;
B.气体不能骤冷,装置D的主要作用是预冷却,故B正确;
C.加入的固体,可使溶液保持饱和,有利于平稳持续产生,故C正确;
D.该实验产生的尾气不可用硝酸吸收,硝酸的氧化性虽然可以把氧化为S单质,但是稀硝酸产生的NO或者浓硝酸产生的,会污染空气,故D错误;故选ABC。
【小问6详解】根据铜守恒,氧化铜的质量为32.814g-31.230g=1.584g,则氧化铜物质的量为0.0198ml,
,硫化铜物质的量为0.0198ml,则物质的量为0.0198ml,的质量为0.6732g,产品纯度为。
13.(1)将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和硫酸铝铵 (2)、
(3) (4)94.4%
(5)硫酸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分析】磷石膏中加入碳酸氢铵-氨水,将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沉淀,得到硫酸铝铵溶液,过滤得到滤渣,滤渣主要有碳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铁,向滤渣中加入盐酸、再通入氨气,过滤得到滤渣,滤渣主要是氢氧化铁、二氧化硅,滤液主要是氯化钙、氯化铵,将滤液碳化,最终得到轻质碳酸钙。
【详解】(1)根据题中前后物质分析,转化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将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和硫酸铝铵;故答案为:将硫酸钙转化为碳酸钙和硫酸铝铵。
(2)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二氧化硅不与盐酸反应,氯化铁溶液通入氨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因此反应除杂时所得滤渣的成分为、;故答案为:、。
(3)碳化过程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依次先后通入两种气体,直至不再有沉淀生成,由于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二氧化碳在水中溶液度小,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溶液后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则先后通入的气体分别为、;故答案为:;。
(4)根据题中信息得到产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94.4%。
(5)制取铝铵矾的实验方案:由于溶液中还存在碳酸氢根,因此在滤液中加入硫酸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得硫酸铵固体;在烧杯中加入100mL溶液,根据图中曲线,可能硫酸铝过量,因此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硫酸铵固体至完全溶解,因溶解度曲线看出铝铵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非常明显,所以,蒸发浓缩至饱和,冷却结晶,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干燥,即得产品;故答案为:硫酸,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14.(1)丙烯酸 (2)加成反应
(3) (4)
(5)H分子中存在羟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6)酰胺基
(7)6
(8)
由流程图可知,A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B,则A的结构简式为;B与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C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酯的水解反应,酸化后生成D,则D的结构简式为;D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由F的分子式可知,F的结构简式为;F发生硝化反应生成G,G的结构简式为;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H的结构简式为;H与发生取代反应生成I;I与乙醇钠发生反应生成J;J发生硝基的还原生成K,K的结构简式为;K与E发生取代反应生成L;L与反应生成M。
【详解】(1)
由A→B的反应条件和B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步骤为酯化反应,因此A为,其名称为丙烯酸。
(2)B与发生加成反应,—H和—分别加到双键碳原子上生成C。
(3)结合C和E的结构简式以及C→D和D→E的反应条件,可知C→D为C先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后酸化,D为,D与亚硫酰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
(4)F→G的反应中,结合I的结构可知,苯环上碳氯键的对位引入硝基,浓硫酸作催化剂和吸水剂,吸收反应产物中的水,硝化反应的条件为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由分析可知,G的结构简式为,H的结构简式为,H分子中存在羟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G分子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沸点显著升高。
(6)根据分析可知,K与E反应生成L为取代反应,反应中新构筑的官能团为酰胺基。
(7)I的分子式为,其不饱和度为6,其中苯环占4个不饱和度,C=O和硝基各占1个不饱和度,因此满足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中除了苯环、C=O和硝基之外没有其他不饱和结构。由题给信息,结构中存在“”,根据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3:2:2:2可知,结构中不存在羟基、存在甲基,结构高度对称,硝基苯基和C=O共占用3个O原子,还剩余1个O原子,因此剩余的O原子只能插入两个相邻的C原子之间。不考虑该O原子,碳骨架的异构有2种,且每种都有3个位置可以插入该O原子,如图:,(序号表示插入O原子的位置),因此符合题意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其中,能够水解生成H()的结构为。
【点睛】第(7)问在确定同分异构体数量时也可以采用排列法,首先确定分子整体没有支链,且甲基和硝基苯基位于分子链的两端,之后可以确定中间的基团有亚甲基、C=O和氧原子,三者共有种排列方式,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6种。
A.收集气体
B.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
C.验证氨气易溶于水
D.除去乙烯中的SO2气体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HCl的酸性强于
盐酸的pH一定小于醋酸溶液
B
通过煤的干馏可获得苯、甲苯等化工原料
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C
将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具有漂白性
D
将金属Na加入溶液中,析出红色固体
还原性:Na>Cu
选项
离子组
加(或通)入试剂
判断和分析
A
、、、、
足量
能大量共存
B
、、、
足量NaOH溶液
不能大量共存,只发生下列反应
C
、、、
足量溶液
不能大量共存,因和之间会发生完全双水解生成气体和沉淀
D
、、、
少量
不能大量共存,只发生下列氧化还原反应
CuS~CuO
1 1
n 0.0198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定时练习化学试题pdf,文件包含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定时练习化学试题1pdf、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定时练习化学答案1pdf、成都石室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期高2025届定时练习化学答题卡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漳州市兰水中学等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