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素养测评练习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素养测评练习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素养测评练习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素养测评练习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素养测评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综合素养测评练习,共8页。
    第一章 综合素养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化学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疫情防控期间,使用消毒用品可有效杀灭病毒,已知次氯酸钠(NaClO)是某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2.下列关于浊液、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浊液不稳定,久置易分层或沉淀B.氢氧化铁胶体是纯净物C.浊液、胶体、溶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D.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可以3.复分解反应本质是离子间的组合。HCl和NaOH的反应本质如图,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OH-===H2O。结合题目信息,下列反应也可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NH3·H2O+HCl===NH4Cl+H2OB.Ba(OH)2+H2SO4===BaSO4↓+2H2OC.HNO3+KOH===KNO3+H2OD.NaHCO3+NaOH===Na2CO3+H2O4.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HF的还原性比H2S强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个数之比为1∶45.ClO2是可代替Cl2进行自来水消毒的新一代消毒剂。我国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NaClO2转化为ClO2的过程是还原反应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ClO2===2ClO2+2NaCl6.如图所示为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H2SO4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aCl2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大于KCl溶液的导电能力B.固态KCl不导电,所以KCl是非电解质C.在相同温度下,强酸溶液一定比弱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在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导电能力强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 eq \o\al(\s\up1(+),\s\do1(4)) 、Ba2+、Br-、CO eq \o\al(\s\up1(2-),\s\do1(3))  B.Cl-、SO eq \o\al(\s\up1(2-),\s\do1(3)) 、Fe2+、H+C.K+、Na+、SO eq \o\al(\s\up1(2-),\s\do1(4)) 、MnO eq \o\al(\s\up1(-),\s\do1(4))  D.Na+、H+、NO eq \o\al(\s\up1(-),\s\do1(3)) 、HCO eq \o\al(\s\up1(-),\s\do1(3)) 9.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3+、I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下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3Cl2+6FeI2===2FeCl3+4FeI3 B.Cl2+FeI2===FeCl2+I2C.Co2O3+6HCl===2CoCl2+Cl2↑+3H2O D.2Fe3++2I-===2Fe2++I210.已知反应:①2BrO eq \o\al(\s\up1(-),\s\do1(3)) +Cl2===Br2+2ClO eq \o\al(\s\up1(-),\s\do1(3)) ;②5Cl2+I2+6H2O===2HIO3+10HCl;③ClO eq \o\al(\s\up1(-),\s\do1(3)) +5Cl-+6H+===3Cl2↑+3H2O。下列微粒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O eq \o\al(\s\up1(-),\s\do1(3)) >BrO eq \o\al(\s\up1(-),\s\do1(3)) >HIO3>Cl2 B.BrO eq \o\al(\s\up1(-),\s\do1(3)) >Cl2>ClO eq \o\al(\s\up1(-),\s\do1(3)) >HIO3C.BrO eq \o\al(\s\up1(-),\s\do1(3)) >ClO eq \o\al(\s\up1(-),\s\do1(3)) >Cl2>HIO3 D.Cl2>BrO eq \o\al(\s\up1(-),\s\do1(3)) >ClO eq \o\al(\s\up1(-),\s\do1(3)) >HIO311.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Na+、Cu2+、Cl-、NO eq \o\al(\s\up1(-),\s\do1(3))  B.酸性溶液:NH eq \o\al(\s\up1(+),\s\do1(4)) 、Fe3+、Cl-、CO eq \o\al(\s\up1(2-),\s\do1(3)) C.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K+、SO eq \o\al(\s\up1(2-),\s\do1(4)) 、NO eq \o\al(\s\up1(-),\s\do1(3))  D.碱性溶液:K+、Al3+、SO eq \o\al(\s\up1(2-),\s\do1(4)) 、NO eq \o\al(\s\up1(-),\s\do1(3)) 1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铁片放入稀盐酸中:Fe+2H+===Fe2++H2↑B.大理石放入稀硝酸中:CO eq \o\al(\s\up1(2-),\s\do1(3)) +2H+===CO2↑+H2O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Cu+2Ag+===Cu2++2AgD.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u2++SO eq \o\al(\s\up1(2-),\s\do1(4)) +Ba2++2OH-===Cu(OH)2↓+BaSO4↓13.高铁酸钾(K2FeO4)作净水剂,既能消毒杀菌,也能吸附水中悬浮物。K2FeO4制备方法为Fe2O3+4KOH+3KClO===2K2FeO4+3KCl+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2O3作还原剂 B.KClO发生氧化反应C.反应后K元素化合价升高 D.KClO失去电子14.某蓝色溶液中含有下列离子中的若干种:Cu2+、Na+、Ba2+、Cl-、NO eq \o\al(\s\up1(-),\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且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取适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硝酸后仍存有沉淀。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中可能有Na+ B.溶液中可能有Ba2+C.溶液中可能有NO eq \o\al(\s\up1(-),\s\do1(3))  D.溶液中可能有SO eq \o\al(\s\up1(2-),\s\do1(4)) 15.“价—类二维图”是一种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归纳方法。碳元素“价—类二维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 B.物质a是无机物C.向水中通入d可以生成e D.f对应的钠盐只有1种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16.(10分)有一瓶无色透明溶液,含Cl-、CO eq \o\al(\s\up1(2-),\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Na+、K+、Mg2+、Cu2+中的几种。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③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的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否正确(填“是”或“否”)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0分)X、Y、Z三种物质有如下转化关系:(1)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X________、Y________、Z________;试剂甲________,试剂乙________。(2)写出①、③、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12分)(Ⅰ)某活动小组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操作,充分反应后:(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中铜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a、b实验现象可知,Fe、Cu、Ag的还原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某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氯离子(提示:Ag2SO4微溶于水),该小组进行了如下操作:第一步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检验CO eq \o\al(\s\up1(2-),\s\do1(3)) 并将其除去;第二步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 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1分)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5种物质:S、H2S、HNO3、NO、H2O。已知水是该反应的产物之一。(1)从硫和氮元素的价态看,只有氧化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只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2)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剂是________。(3)氧化性:HNO3________S(填“>”或“Cl2>Fe3+>I2,所以A项中不可能生成FeI3。答案:A10.解析: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判断即可。①中BrO eq \o\al(\s\up1(-),\s\do1(3)) 是氧化剂,ClO eq \o\al(\s\up1(-),\s\do1(3)) 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BrO eq \o\al(\s\up1(-),\s\do1(3)) >ClO eq \o\al(\s\up1(-),\s\do1(3)) ;②中Cl2是氧化剂,HIO3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HIO3;③中ClO eq \o\al(\s\up1(-),\s\do1(3)) 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O eq \o\al(\s\up1(-),\s\do1(3)) >Cl2,则氧化性强弱顺序为BrO eq \o\al(\s\up1(-),\s\do1(3)) >ClO eq \o\al(\s\up1(-),\s\do1(3)) >Cl2>HIO3,故C正确。答案:C11.答案:C12.解析:A对,Fe和HCl反应生成Fe2+和H2。B错,大理石为难溶于水的物质,应写为CaCO3,而不是CO eq \o\al(\s\up1(2-),\s\do1(3)) 。C对;D对,Cu(OH)2和BaSO4都难溶于水。答案:B13.解析:反应中,K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降低为-1,得电子被还原,KClO为氧化剂;Fe2O3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升高为+6,失电子被氧化,Fe2O3为还原剂。答案:A14.解析:溶液呈蓝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Cu2+。取适量该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硝酸后仍存有沉淀,白色沉淀是氯化银或Ag2SO4,因此存在Cl-、SO eq \o\al(\s\up1(2-),\s\do1(4)) 中至少一种,由于各种离子的数目相等,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下列四种情况,第一种:Cu2+、Cl-、NO eq \o\al(\s\up1(-),\s\do1(3)) ,第二种:Cu2+、Cl-、SO eq \o\al(\s\up1(2-),\s\do1(4)) 、Na+,第三种:Cu2+、SO eq \o\al(\s\up1(2-),\s\do1(4)) ,第四种:Cu2+、Na+、SO eq \o\al(\s\up1(2-),\s\do1(4)) 、NO eq \o\al(\s\up1(-),\s\do1(3)) 。所以B错误。答案:B15.答案:C16.解析:因溶液为无色,一定不存在有色离子Cu2+;实验②中,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不产生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不存在CO eq \o\al(\s\up1(2-),\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实验①中,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结合实验②则判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实验③中,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已判断溶液中无CO eq \o\al(\s\up1(2-),\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则该白色沉淀为AgCl,故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由上述分析可知:(1)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Mg2+、Cl-;一定不含有的阴离子是CO eq \o\al(\s\up1(2-),\s\do1(3)) 、SO eq \o\al(\s\up1(2-),\s\do1(4)) ;可能含有的离子是Na+、K+。(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该溶液中唯一的阴离子即Cl-一定存在,所以实验③可省略。(3)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产生Mg(OH)2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答案:(1)Mg2+、Cl- SO eq \o\al(\s\up1(2-),\s\do1(4)) 、CO eq \o\al(\s\up1(2-),\s\do1(3))  Na+、K+(2)是 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3)Mg2++2OH-===Mg(OH)2↓17.答案:(1)MgSO4 Mg(OH)2 MgCl2 BaCl2 AgNO3(2)①SO eq \o\al(\s\up1(2-),\s\do1(4)) +Ba2+===BaSO4↓③Mg(OH)2+2H+===Mg2++2H2O⑤SO eq \o\al(\s\up1(2-),\s\do1(4)) +Ba2+===BaSO4↓18.解析:(Ⅰ)铁可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其还原性:铁>铜;铜与AgNO3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银附在铜丝表面呈银白色,该反应说明还原性:铜>银。(Ⅱ)(1)溶液中,BaCl2可分别与Na2SO4、K2CO3反应生成BaSO4、BaCO3沉淀,故第二次检测结果不正确。(2)SO eq \o\al(\s\up1(2-),\s\do1(4)) 的检验可用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O eq \o\al(\s\up1(2-),\s\do1(3)) 可产生干扰,后面还要检验Cl-,故用硝酸检验CO eq \o\al(\s\up1(2-),\s\do1(3)) 并将其除去;Cl-的检验用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 eq \o\al(\s\up1(2-),\s\do1(4)) 会对Cl-的检验产生干扰,故应先检验SO eq \o\al(\s\up1(2-),\s\do1(4)) 并将其除去。答案:(Ⅰ)(1)Fe+Cu2+===Fe2++Cu(2)红色铜丝上有银白色金属附着 Cu+2AgNO3===Cu(NO3)2+2Ag(3)Fe>Cu>Ag(Ⅱ)(1)二 (2)HNO3 检验SO eq \o\al(\s\up1(2-),\s\do1(4)) ,并将其除去 AgNO3 Ag++Cl-===AgCl↓19.解析:水是生成物之一,说明反应物中肯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含有氢元素的有H2S和HNO3,含有氧元素的有HNO3和NO;观察五种物质,含硫元素的有S和H2S,含氮元素的有HNO3和NO。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如果S是反应物,则H2S是生成物,此时S得电子,N只能失电子,即NO是反应物,两种反应物中均没有氢元素,所以S和NO不可能是反应物;由以上分析可知,反应物只能是H2S和HNO3,生成物只能是S、NO和H2O。答案:(1)HNO3 H2S NO、S (2)H2S HNO3 (3)> (4)3H2S+2HNO3===3S↓+2NO+4H2O20.解析:(1)根据化合价升高数=化合价降低数,则该反应方程式为2NaNO2+2KI+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2)根据反应方程式2NaNO2+2KI+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得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O eq \o\al(\s\up1(-),\s\do1(2)) +2I-+4H+===2NO↑+I2+2H2O。(3)一氧化氮是有毒气体,能污染大气,该反应中生成了一氧化氮,所以会造成大气污染;亚硝酸根有毒,从环保角度来讲,要处理NaNO2,所用的物质的还原性比KI更强,使其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无污染的0价氮,如NaNO2+NH4Cl===NaCl+N2↑+2H2O。(4)已知亚硝酸钠溶液显碱性,而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则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是测定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也可酸化后用淀粉­KI溶液加以鉴别。(5)氯化铵和亚硝酸钠反应得到氮气、氯化钠和水,方程式为NaNO2+NH4Cl===N2↑+NaCl+2H2O,反应中氯化铵失电子,亚硝酸钠得电子,则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答案:(1)2NaNO2+2KI+2H2SO4===2NO↑+I2+K2SO4+Na2SO4+2H2O(2)2NO eq \o\al(\s\up1(-),\s\do1(2)) +2I-+4H+===2NO↑+I2+2H2O(3)有NO这样的污染性气体产生 还原性 强(4)测定亚硝酸钠和氯化钠溶液的酸碱性,亚硝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或取两溶液用H2SO4酸化后,滴入淀粉­KI溶液,变蓝色的为NaNO2。(5) 检测次数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第一次KCl、K2SO4、Na2CO3、NaCl第二次KCl、BaCl2、Na2SO4、K2CO3第三次Na2SO4、KCl、K2CO3、NaCl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