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7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

    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7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第1页
    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7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第2页
    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7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7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生物精品教案第八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时7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共19页。

    考点1 免疫失调现象分析
    学生用书P252
    1.过敏反应
    辨析 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2.自身免疫病
    3.免疫缺陷病
    基础自测
    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 )
    2.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艾滋病都是免疫系统反应过度的表现。( × )
    3.过敏反应发生速度快,消退也快。( √ )
    4.组胺会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大,平滑肌舒张,使组织液渗透压降低从而引起组织水肿。( × )
    5.过敏反应过程中,有细胞毒性T细胞的参与。( × )
    6.HIV主要攻击人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T细胞数量下降,特异性免疫基本丧失。( × )
    7.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时HIV复制能力较弱。( × )
    情境应用
    HIV感染人体后,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和HIV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
    (1)HIV可引起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有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一年后,辅助性T细胞的多少与HIV数量之间的关系是 随着HIV数量的增加,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 。
    (2)当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降至极低的水平时,艾滋病病人通常会罹患多器官的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这一结果体现了免疫系统具有 免疫监视 功能。
    学生用书P253
    命题点1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判断
    1.[2023浙江1月]某人的左眼球严重损伤,医生建议立即摘除左眼球,若不及时摘除,右眼会因自身免疫而受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已被完全清除
    B.正常情况下,人体内不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
    C.眼球损伤后,眼球内部的某些物质释放出来引发特异性免疫
    D.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运送至右眼球引发自身免疫
    解析 由题意可知,左眼球严重损伤会引起免疫反应,即眼球损伤后,眼球内部的某些物质(抗原)会释放出来,被相应免疫细胞识别后引发特异性免疫,说明在人体发育过程中,眼球内部的抗原性物质未被完全清除,且正常情况下,人体内存在能识别眼球内部抗原的免疫细胞,A错误、B错误、C正确;左眼球损伤后释放的抗原性物质不会被运到右眼球,D错误。
    2.[2021辽宁]如图表示人体过敏反应发生的基本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图中包含细胞免疫过程和体液免疫过程
    B.细胞①和细胞②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细胞③和细胞④分别指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D.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
    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仅包含体液免疫过程,A错误;细胞①为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细胞②为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B错误;细胞③和细胞④由细胞②(B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细胞④能分泌抗体,说明细胞④为浆细胞,细胞③为记忆细胞,C错误;据图可知,致敏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介质会引发过敏症状,因此用药物抑制致敏细胞释放生物活性介质可缓解过敏症状,D正确。
    3.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发生细菌性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B.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
    C.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A正确;该病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即使注射抗原,也不能产生浆细胞和抗体,B错误;艾滋病只是免疫缺陷病的一种,C错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不是生来就有的,是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D错误。
    命题点2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4.[江苏高考改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A.艾滋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解析 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是一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疾病,A正确。HIV是RNA病毒,有高度变异性,故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正确。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抗原),不能被免疫系统识别,有利于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C正确。HIV最初侵入人体时,机体可产生免疫应答分泌抗体,故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错误。
    5.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HIV入侵人体后,破坏免疫系统,使患者成为多种病原体的攻击目标,出现多种临床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人体免疫系统对HIV没有攻击作用
    B.HIV是艾滋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的直接病原体
    C.预防艾滋病应注意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与艾滋病患者握手
    D.艾滋病患者的特异性免疫出现缺陷,多数并发恶性肿瘤
    解析 HIV入侵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对HIV进行攻击,A错误;HIV的入侵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其他病原体趁机而入,直接导致患者出现多种病症,B错误;预防艾滋病主要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实现,应注意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但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是不会传染的,C错误;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导致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缺陷,对癌细胞的监视和清除功能减弱,患者易并发恶性肿瘤,D正确。
    命题变式
    [跨模块综合型]如图所示为HIV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图示中该病毒的所有组成物质的合成均依赖于物质A和B
    B.该病毒有两条相同的RNA,可使其在侵染后较短时间内复制出更多的病毒
    C.辅助性T细胞表面可能有该病毒表面蛋白的受体
    D.病毒包膜可能与辅助性T细胞的细胞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解析 由图可知,该病毒的包膜来源于宿主细胞,这说明图示中该病毒的所有组成物质的合成并不是都依赖于物质A和B,A错误;HIV有两条相同的RNA,这样能够提供更多的模板,可使其在侵染后较短时间内复制出更多的病毒,B正确;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这说明辅助性T细胞表面可能有该病毒表面蛋白的受体,C正确;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且该病毒的包膜来源于病毒最后所在的宿主细胞,据此推测病毒包膜可能与辅助性T细胞的细胞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D正确。
    考点2 免疫学的应用
    学生用书P254
    教材补遗 [选必1 P83“旁栏思考”]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等来制备疫苗。
    提醒(1)疫苗相当于抗原,由于灭活疫苗不具有感染性,注射灭活疫苗不会引起细胞免疫。
    (2)除了同卵双胞胎,要想在世界上找到两个HLA完全一致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3)器官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
    基础自测
    1.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 × )
    2.健康人的T细胞直接移植给肿瘤患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 )
    3.机体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发生的是体液免疫。( × )
    4.对免疫功能低下者进行免疫治疗时,只能使用免疫增强疗法,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
    5.某种传染病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多次,促进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属于被动免疫[2022浙江6月,T19A]。( × )
    情境应用
    1.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提示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注射后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可能会有轻微的症状出现。
    2.为什么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才会起作用?
    提示 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以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才具有免疫力。
    学生用书P255
    命题点1 免疫学应用的实例分析
    1.[2023湖南]某少年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
    A.伤口清理后,须尽快密闭包扎,以防止感染
    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
    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激活的记忆细胞能产生抗体
    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解析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芽孢杆菌引起的,破伤风芽孢杆菌是厌氧细菌,为了防止感染破伤风芽孢杆菌,伤口清理后,不能密闭包扎,A错误;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是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B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C错误;破伤风抗毒素属于抗体,破伤风类毒素属于抗原,注射抗原(破伤风类毒素)可以引发特异性免疫,使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抗体(破伤风抗毒素),D错误。
    2.[2022湖北]某肾病患者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针对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
    B.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C.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D.进行肾脏移植前,无需考虑捐献者与患者的ABO血型是否相同
    解析 器官移植后发生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而细胞免疫是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反应,即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A正确;免疫抑制剂的作用是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细胞的增殖和功能,所以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轻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血浆置换术可以去除器官接受者体内的抗体,减轻免疫排斥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C正确;脏器移植中,供、受者的ABO血型不相同可能导致强烈的免疫排斥反应,所以在肾脏移植前,应考虑捐献者与患者是否为同一血型,D错误。
    3.利用免疫学原理既可以预防疾病,也可以治疗疾病。如图是某人获得抗病毒抗体的两种途径及其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途径①注射的是病毒疫苗,途径②注射的是抗病毒抗体
    B.途径①常用于免疫预防;途径②常用于免疫治疗
    C.途径①曲线下降的原因可能是抗病毒抗体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
    D.途径②曲线在0~7天逐渐上升的原因是病毒逐渐增多
    解析 途径①注射的是抗病毒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可抑制抗原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抗体发挥作用快;途径②注射的是病毒疫苗,病毒疫苗作为抗原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使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A错误。由题图可知,途径①在刚开始时,抗体浓度最高,常用于免疫治疗;途径②的曲线先上升后下降,可用于免疫预防,B错误。途径②曲线在0~7天逐渐上升的原因可能是病毒疫苗作为抗原引起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浆细胞增多,分泌大量抗体,D错误。
    命题变式
    [设问拓展型]某人接种了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之后一段时间,还是患了流感,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H7N9禽流感病毒发生了变异或人感染的流感病原体不是H7N9禽流感病毒,导致原来产生的抗体或记忆细胞无法识别新的流感病毒;接种疫苗量太少或者时间过久,体内特异的记忆细胞和抗体量过少甚至没有。
    命题点2 与免疫学应用相关的实验探究
    4.[浙江1月高考,10分]欲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某同学提出了下面的实验思路。请以皮肤存活率为指标,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要求与说明:A、B系大鼠即为A、B品系大鼠。实验条件适宜。皮肤存活率是指移植存活的皮肤片数占总移植皮肤片数的百分比。排斥反应指将移植物作为“非己”成分被免疫系统识别、破坏和清除的免疫反应)
    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与处理:
    组1: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
    组2: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
    组3: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
    (2)将上述各组若干只处理后的大鼠进行饲养,每隔一定时间观测皮肤片的存活状况并记录,计算皮肤存活率。
    回答下列问题:
    (1)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其中横坐标为皮肤移植后时间):
    (2)分析与讨论:
    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大鼠是 A、B系大鼠 。
    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与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用免疫抑制剂处理的理由是 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 。还可设置组5,其处理是 切除大鼠的胸腺,再移植皮肤 ,理由是 切除胸腺后,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 。
    ③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 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
    解析 (1)根据题干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大鼠皮肤移植后的皮肤存活率。根据实验分组可知:组1是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自身的另一部位,移植皮肤的受体是A系大鼠,由于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相同,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所以皮肤存活率最高;组2是取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B系大鼠,移植皮肤的受体是B系大鼠,由于A系大鼠与B系大鼠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对于受体B系大鼠而言,A系大鼠的皮肤是异体移植的组织,会发生初次细胞免疫反应,所以皮肤存活率比组1低;组3是取与组2相同处理并出现排斥反应后的B系大鼠的T淋巴细胞,注射到未处理的B系大鼠,并将A系大鼠的皮肤片移植到该大鼠,该大鼠比组2的免疫应答更快速而猛烈,皮肤存活率比组2更低。预测实验结果如答案所示,要注意实验的横坐标是皮肤移植后时间,纵坐标是皮肤存活率,三组的曲线趋势要画正确,纵、横坐标的含义不要忘记书写。(2)①上述实验思路中,移植皮肤的受体是A、B系大鼠。②为了进一步验证大鼠对移植皮肤起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淋巴细胞,在实验思路的分组与处理中,若设置组4,其处理是给予大鼠免疫抑制剂,再移植皮肤片,免疫抑制剂处理的作用是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功能,削弱免疫排斥反应,延长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异体移植时发生的免疫应答主要是细胞免疫,而细胞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T淋巴细胞发育的场所是胸腺,若切除大鼠的胸腺,则大鼠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免疫减弱,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延长。③细胞毒性T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有对抗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和癌细胞,对抗移植器官的异体细胞。
    情境热点6 癌症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情境一:肿瘤免疫逃逸
    肿瘤免疫逃逸是指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攻击,从而得以在体内生存和增殖的现象。机体免疫系统具有① 功能,当体内出现恶变细胞时,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通过免疫机制特异地清除这些突变的细胞,抵御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但在某些情况下恶变细胞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在体内迅速增殖,形成肿瘤。
    情境二: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是目前临床上针对肿瘤的一种新型免疫细胞精准靶向治疗技术。简单来说,技术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激活,并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T细胞改造成“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利用其“定位导航装置”专门识别体内的② 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多种大量的细胞因子,其能高效地杀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情境三:癌细胞免疫疗法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发现癌细胞免疫疗法的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詹姆斯·艾利森在小鼠实验中发现,T细胞上的CTLA-4蛋白能阻止T细胞攻击癌细胞,因此,这个蛋白被称为“刹车分子”,只要使用CTLA-4抗体抑制CTLA-4蛋白,就能激活③ ,使发挥免疫作用的T细胞持续攻击癌细胞。
    1.根据已学知识,在①~③中填入对应的内容。
    ① 免疫监视 ;② 肿瘤细胞 ;③ T细胞 。
    2.CAR-T细胞疗法消灭肿瘤细胞是 细胞免疫 (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该法一般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进行改造,优势是 不会引起免疫排斥反应 。
    3.CTLA-4抗体如何治疗癌症?若用药物解除CTLA-4蛋白的“刹车”作用,发挥免疫作用的T细胞变得过度活跃,将对机体产生什么影响?
    T细胞的CTLA-4蛋白能阻止T细胞攻击癌细胞,而CTLA-4抗体能抑制CTLA-4蛋白的作用,因此使用CTLA-4抗体就能解除CTLA-4蛋白的“刹车”作用,可让细胞毒性T细胞持续攻击癌细胞而治疗癌症。若细胞毒性T细胞过度活跃,其可能会攻击人体正常组织细胞,影响人体健康。
    1.[2023浙江6月]肿瘤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及复发的过程中,必须不断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就是所谓的“免疫逃逸”。关于“免疫逃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
    B.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
    C.肿瘤细胞大量表达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
    D.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
    解析 肿瘤细胞表面产生抗原“覆盖物”,可“躲避”免疫细胞的识别,进而发生“免疫逃逸”,A正确;肿瘤细胞表面抗原性物质的丢失,可逃避T细胞的识别,进而发生“免疫逃逸”,B正确;某种产物可减弱细胞毒性T细胞的凋亡,则细胞毒性T细胞数量增加,细胞免疫加强,C错误;肿瘤细胞分泌某种免疫抑制因子,可减弱免疫细胞的作用,进而发生“免疫逃逸”,D正确。
    2.免疫检查点分子是机体调节免疫应答的重要“刹车”分子,CTLA-4就是其中之一。在肿瘤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可通过某些胞间信号分子,上调图中细胞③表面的CTLA-4的水平,导致细胞③活化受阻,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监视和清除。下图中,图 A 表示细胞免疫的起始阶段,图 B 表示细胞免疫启动后CTLA-4的“刹车”作用,图 C 表示利用CTLA-4调控细胞免疫的机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C )
    A.图中①是抗原,②是吞噬细胞,③是 T 细胞
    B.据图可知,细胞③的活化需要 2 条信号途径的共同作用
    C.细胞②表面配体分子 B7 与 CTLA-4 的亲和力小于与 CD28 的亲和力
    D.若④为针对CTLA-4的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开展肿瘤的免疫治疗
    解析 图A中,在细胞免疫的起始阶段,细胞②将①物质传递给细胞③,使其活化,则细胞③是T细胞,①是抗原,②是吞噬细胞,A正确;结合图B和图C可知,细胞③的活化除了图A中的信号途径,还需要B7与CD28结合的信号途径,B正确;图B显示,细胞免疫启动后,CTLA-4开始在细胞③表面表达,由于细胞②表面受体分子B7与CTLA-4的亲和力大于与CD28的亲和力,导致细胞②表面受体分子B7与CD28不能结合,使细胞③活化被抑制,C错误;针对CTLA-4的单克隆抗体与细胞③表面的CTLA-4特异性结合,使CD28与细胞②表面的B7恢复结合,细胞③活化的抑制作用解除,细胞③可增殖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因此针对CTLA-4的单克隆抗体有望用于开展肿瘤的免疫治疗,D正确。
    3.[8分]CAR-T细胞免疫疗法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借助基因工程导入CAR基因给患者T细胞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患者T细胞就能获得特异性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犹如“细胞导弹”,能精确“点射”肿瘤细胞,但又不会伤及正常细胞。治疗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AR-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是由于CAR-T细胞膜上具有 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 。
    (2)通常情况下,正常机体免疫系统能及时 识别和清除 癌变的细胞,但艾滋病病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其原因是 艾滋病病人的辅助性T细胞被HIV攻击,导致其免疫功能丧失 。
    (3)患者输入CAR-T细胞后,体内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杀死癌细胞,同时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快速清除癌细胞,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正反馈 (“正反馈”或“负反馈”)。
    解析 (1)结合题意“借助基因工程导入CAR基因给患者T细胞装上定位导航装置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患者T细胞就能获得特异性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的能力”可知,CAR-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是由于CAR-T细胞膜上具有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2)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监视和自稳功能,可监视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而艾滋病病人的辅助性T细胞被HIV攻击,导致其免疫功能丧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会大大升高。(3)患者输入CAR-T细胞后,体内会释放大量细胞因子杀死癌细胞,同时激活更多的免疫细胞快速清除癌细胞,这种调节机制称为正反馈。
    1.[2023北京]有些人吸入花粉等过敏原会引发过敏性鼻炎,以下对过敏的正确理解是( C )
    A.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正常反应
    B.初次接触过敏原就会出现过敏症状
    C.过敏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D.抗体与过敏原结合后吸附于肥大细胞
    解析 过敏是对“非己”物质的异常反应,A错误;有些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在过敏原的刺激下,B细胞会活化产生抗体,抗体会吸附在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的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就会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过敏反应,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出现过敏症状,B、D错误;过敏反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C正确。
    2.[2021福建]IFN-Ⅰ是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已被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人员对新冠患者的病情与IFN-Ⅰ的相关性进行了3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①: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Ⅰ,轻症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
    IFN-Ⅰ。
    研究②: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Ⅰ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Ⅰ。轻症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该种抗体,血清中检测到IFN-Ⅰ。
    研究③:3.5%的危重症患者存在IFN-Ⅰ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血清中检测不到IFN-Ⅰ。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A.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Ⅰ治疗
    B.研究③中3.5%的危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自身免疫病
    C.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Ⅰ
    D.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Ⅰ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
    解析 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Ⅰ的抗体,如果这些危重症患者用IFN-Ⅰ治疗,则抗IFN-Ⅰ的抗体可与IFN-Ⅰ特异性结合,使IFN-Ⅰ失去作用,故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Ⅰ治疗,A正确;自身免疫病是由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而研究③中3.5%的危重症患者存在IFN-Ⅰ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这属于免疫缺陷病,B错误;据题意可知,部分危重症患者血清中缺乏IFN-Ⅰ,血清中缺乏IFN-Ⅰ是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C正确;由研究①结果可知,血清中的IFN-Ⅰ的含量可以用来判定患病程度,所以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Ⅰ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D正确。
    3.[2021浙江6月]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解析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已经有该病毒,因此可以检测到病毒核酸,A错误;注射新冠病毒疫苗后,如果疫苗有效,则机体内会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B正确;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成分为灭活病毒,该病毒含有S蛋白,C正确;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为了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增多体内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D正确。
    4.[2020天津]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B )
    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
    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
    解析 题述疫苗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制作的,而利用基因工程可生产已存在的蛋白质或多肽,故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A正确;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B错误;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中增殖,C正确;题干信息显示,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而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因此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D正确。
    5.[2020浙江7月]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解析 接种某种流感疫苗引发的特异性免疫只针对这种特定的病原体,并不会对各种流感病毒都产生免疫作用,A错误。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后,机体可以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B正确。接种疫苗后机体可通过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体内保存较长时间,故接种疫苗比注射血清可使机体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C正确。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中存在抗体,因此其血清可以用于治疗新冠肺炎患者,D正确。
    学生用书·作业帮P491
    1.[2024哈尔滨检测]免疫学是人类在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学科,下列有关免疫学的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疫苗通常是由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B.接种疫苗后,人体可以产生相应的抗原
    C.免疫抑制剂可以大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D.免疫学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
    解析 疫苗通常是用减毒的或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A正确、B错误;器官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器官移植病人手术后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C正确;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除了免疫预防,还包括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D正确。
    2.[2024广东联考]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可以预防由HPV引起的几种子宫颈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接种HPV疫苗后, 机体可能会有轻微的免疫反应
    B.免疫系统对细胞外液中HPV的彻底清除只需抗体的参与
    C.已感染某种HPV的患者无需再接种相应预防性疫苗
    D.注射过疫苗, 但还会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病毒发生了变异
    解析 接种的疫苗作为外来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A正确;免疫系统对细胞外液中HPV的彻底清除,不仅需要体液免疫中抗体的参与,还需要依赖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已感染某种HPV的患者机体内已经产生相应的抗体,无需再接种相应的疫苗,C正确;注射过疫苗,但还会患病的原因可能是病毒发生了变异,之前产生的抗体对变异病毒不起作用或作用效果降低,D正确。
    3.[2024嘉兴模拟]除同卵双胞胎以外,异体器官移植通常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排斥反应。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A 等药物可以减弱排斥反应。其中环孢素A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力,对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的影响较小,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排斥药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排斥反应是由于移植器官与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不同,受体的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发生的免疫反应
    B.通常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的差异越大,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越强
    C.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前后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增强受体免疫系统的功能
    D.与环孢素A 相比,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的抗排斥药更易使受体出现严重感染
    解析 通常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的差异越大,受体的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的程度越强,B正确;糖皮质激素和环孢素A等药物可以减弱排斥反应,说明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受体免疫系统的功能,C错误;结合题干“环孢素A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力,对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的影响较小”可知,具有骨髓抑制作用的抗排斥药可以降低受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更易使受体出现严重感染,D正确。
    4.[2024绥化检测]免疫失调包括免疫功能过强与过弱两种情况。如图是重症肌无力致病的机理。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注:AchR表示乙酰胆碱受体。
    A. 图示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重症肌无力是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
    B.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中产生抗体的细胞仅来自B淋巴细胞
    C.由图示过程可以推测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
    D.过敏反应和重症肌无力都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病症
    解析 物质a能刺激机体产生抗a抗体,只有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抗体,说明物质a引发的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图中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属于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A错误;物质a属于抗原,在此过程中产生抗体的浆细胞来自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B错误;乙酰胆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重症肌无力,说明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以引起肌肉收缩,C正确;过敏反应是在机体二次接触抗原时才会有病症,而重症肌无力不是,D错误。
    5.如图表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制,组胺的释放会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进而引发过敏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过敏症状的产生是过敏原同时作用于B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结果
    B.机体免疫反应过弱会促使组胺等物质的释放,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C.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图中的过敏原在不同个体中均会引起过敏反应
    D.发生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会使皮肤红肿
    解析 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图中作用于肥大细胞的是再次进入机体的过敏原,则过敏症状的产生是过敏原先后作用于B细胞和肥大细胞的结果,A错误;接受过敏原刺激后机体免疫反应过强,使肥大细胞产生组胺和其他物质,产生过敏症状,B错误;许多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并非所有个体都会对图中的过敏原产生免疫反应,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发生过敏反应时,组胺的释放会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故会使皮肤红肿,D正确。
    6.[新情境/2024广东七校联考]研究发现,肿瘤内有一种免疫抑制细胞——CD45+EPCs细胞,其可通过产生活性氧(ROS)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导致肿瘤患者抗病毒、抗细菌以及抗肿瘤的免疫应答功能下降。研究者用健康小鼠和荷瘤小鼠(被移植了肿瘤的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推测荷瘤小鼠的CD45+EPCs细胞产生的ROS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小鼠
    B.推测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而体液免疫影响不大
    C.若清除CD45+EPCs细胞,荷瘤小鼠可能恢复清除肿瘤细胞及抵抗外来病原体的能力
    D.荷瘤小鼠完全丧失了抵抗病原体攻击的能力
    解析 由题意可知,肿瘤内的CD45+EPCs细胞可通过产生活性氧(ROS)来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推测荷瘤小鼠的CD45+EPCs细胞产生的ROS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小鼠,A错误;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再结合题干信息可推测,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都会受到比较明显的影响,B错误;若清除荷瘤小鼠的CD45+EPCs细胞,则该小鼠体内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可能恢复,其可能恢复清除肿瘤细胞及抵抗外来病原体的能力,C正确;由题意可知,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功能都会明显下降,但没有完全丧失,D错误。
    一、选择题
    7.[跨模块综合/2023青岛二模]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时发现Ash1L分子可以阻止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其机理是通过一系列机制抑制MAPK(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NF-kB(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炎症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6(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基因的表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可能与基因缺陷导致免疫系统功能减弱有关
    B.白细胞介素6有利于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
    C.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相似
    D.利用Ash1L治疗自身免疫病主要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实现的
    解析 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系统自身防御功能过强引起的,A错误;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B错误;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系统性红斑狼疮与类风湿关节炎均属于自身免疫病,这三种病的发病机理不相似,C错误;题干信息显示,利用Ash1L分子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机理包括抑制MAPK(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和NF-kB(一种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炎症信号通路及白细胞介素6基因的表达,推断该过程主要是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过程实现的,D正确。
    8.[2024嘉兴联考]艾滋病是由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的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 )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曲线CD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
    D.曲线EF段,辅助性T细胞浓度上升是骨髓中大量生成T细胞的结果
    解析 HIV无细胞结构,只有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增殖,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是它在宿主细胞中大量增殖的结果,A错误;曲线CD段,体内HIV浓度逐渐增大,而辅助性T细胞浓度逐渐减小,由于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都会降低,C错误;辅助性T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但是其需要转移到胸腺中发育成熟,D错误。
    9.[2024河南模拟]“国际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及基因治疗年会”报告中指出,生物免疫治疗是目前知道的唯一一种有望完全消灭癌细胞的治疗手段。其中细胞免疫疗法是向癌症患者体内输入具有抗癌作用的免疫细胞,直接杀伤癌细胞或激发机体抗癌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树突状细胞会摄取共同培养的癌细胞,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到细胞表面
    B.树突状细胞将抗原传递给一起培养的T细胞,不会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
    C.具有专一功能的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后会识别并接触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
    D.由于输入的是患者的细胞,所以细胞免疫疗法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和毒副作用
    解析 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会摄取共同培养的癌细胞,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到细胞表面,A正确;树突状细胞将抗原呈递给一起培养的T细胞,会引起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B错误;具有专一功能的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后,会产生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并识别、接触癌细胞,使癌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细胞免疫疗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抗癌细胞进行治疗,不会产生毒副作用和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0.[2023汉中二模,10分]某实验小组为建立一种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用豚鼠的脊髓制备脊髓匀浆作为抗原,取30只生理状态相同的野生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 免疫自稳 功能异常有关。
    (2)制备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时,以豚鼠的脊髓作为抗原的原因可能是豚鼠的脊髓和大鼠的脊髓存在相同的 抗原 。产生抗体的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是 其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和A组相比,B组大鼠实验结果有差异,原因是B组大鼠的记忆B细胞在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能够 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
    (3)根据实验结果, B组 (填“A组”“B组”或“C组”)更适合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制备。请列举一条制备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科研价值: 用于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药物的研发(合理即可) 。
    (4)试从免疫调节的角度提出自身免疫病治疗的具体措施:注射 免疫抑制剂 (某种药物)、切除 胸腺 (某种免疫器官)等。
    解析 (1)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若该功能异常,则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所以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有关。(2)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制备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以豚鼠的脊髓作为抗原,说明以豚鼠的脊髓作为抗原产生的抗体能够与大鼠脊髓特异性结合,进一步说明豚鼠的脊髓与大鼠的脊髓可能具有相同的抗原。产生抗体的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作为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够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B组大鼠的记忆B细胞在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因此,和A组相比,B组实验结果有差异。(3)据表可知,B组大鼠的发病程度分布较广,不同发病程度的大鼠都有,所以B组更适合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制备。制备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模型的科研价值有:用于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药物的研究和开发;研究自身免疫病的致病机理;用于免疫抑制剂的研发等。(4)自身免疫病是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可以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切除胸腺等减弱自身免疫力来治疗自身免疫病。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免疫失调现象分析
    2023:重庆T18、江苏T8D、北京T10、浙江1月T17;
    2022:重庆T21、湖南T11;
    2021:辽宁T10、福建T15;
    2020:浙江7月T17、全国ⅡT2、浙江1月T3;
    2019:浙江4月T4CD
    1.生命观念——稳态与平衡观:免疫失调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分析。
    2.社会责任——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关注免疫异常疾病,关爱艾滋病病人
    免疫学的应用
    2023:北京T15B、湖北T21(1)(2);
    2022:湖北T16、浙江6月T19、广东T17(3);
    2021:河北T21(4)(5)、广东T1、江苏T22(6)、重庆T16、浙江6月T15;
    2020:天津T6、浙江7月T5、浙江1月T30
    命题分析预测
    1.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常以文字叙述形式直接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也会以某种病例或实验为载体来分析免疫失调病的类型,对于免疫学的应用,多结合生活实践、最新科研进展等考查。
    2.预计2025年高考仍可能延续往年的考查形式及特点,结合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如艾滋病)等考查免疫失调现象与免疫学的应用等相关知识
    项目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过敏原
    抗原
    发生时间
    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
    初次或再次接触抗原
    抗体分布
    某些细胞的表面
    血清(主要)、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胺等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
    联系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症状表现
    组别
    无任何
    症状
    尾部无力或
    步态笨拙
    尾部无力且
    后肢无力
    肢体完
    全瘫痪
    濒临死亡
    或死亡
    A组(仅注射一次抗原)
    4只
    4只
    2只
    0只
    0只
    B组(先注射一次抗原,隔14天后再次注射抗原)
    1只
    4只
    3只
    1只
    1只
    C组(仅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10只
    0只
    0只
    0只
    0只

    相关教案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六讲免疫调节考点三免疫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1第八单元稳态与调节第六讲免疫调节考点三免疫失调及免疫学的应用,共5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