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生物的演变》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143795/0-172570875162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生物的演变》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143795/0-17257087517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上册4 生物的演变教案
展开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生物演变的过程和证据。
(2)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3)能够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生物演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1)生物演变的过程和证据。
(2)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2. 教学难点
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物演变的过程和证据,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生物演变的视频,让学生观察不同时期生物的形态和特征。
(2)提问:同学们,你们在视频中看到了哪些生物?这些生物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
(3)引出课题:生物的演变。
2. 新课教学
(1)生物演变的证据
①展示化石图片,让学生观察化石的形态和特征。
②提问: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化石对研究生物演变有什么作用?
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④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化石的形成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过程。化石是研究生物演变的重要证据,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等。
⑤展示不同地层中的化石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有什么不同。
⑥提问:为什么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⑦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⑧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不同,说明生物是不断演变的。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等;越晚近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2)生物演变的过程
①展示生物进化树图片,让学生观察生物进化的过程。
②提问: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④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⑤展示不同时期生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不同时期生物的形态和特征。
⑥提问:不同时期的生物有什么不同?这些不同是怎样形成的?
⑦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⑧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不同时期的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
(3)生物进化的原因
①展示长颈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长颈鹿的形态和特征。
②提问: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
③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④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长颈鹿的脖子长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古代,长颈鹿的脖子有长有短。在干旱的环境中,脖子长的长颈鹿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大;脖子短的长颈鹿吃不到高处的树叶,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小。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脖子长的长颈鹿就越来越多,脖子短的长颈鹿就越来越少。
⑤展示桦尺蛾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桦尺蛾的形态和特征。
⑥提问:桦尺蛾的颜色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⑦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⑧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桦尺蛾的颜色变化是环境变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在工业革命前,桦尺蛾的颜色主要是浅色的,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在工业革命后,工厂排放的废气使周围环境的颜色变深,浅色的桦尺蛾容易被天敌发现,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小;深色的桦尺蛾不容易被天敌发现,生存下来的机会就大。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深色的桦尺蛾就越来越多,浅色的桦尺蛾就越来越少。
3. 巩固练习
(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小结
(1)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演变。我们了解了生物演变的证据、过程和原因。生物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是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结果。
5. 布置作业
(1)让学生收集有关生物演变的资料,制作一份手抄报。
(2)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思考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不够理想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科学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上册4 生锈与防锈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五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1716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4 生锈与防锈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上册3 化石里的古生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268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化石里的古生物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上册2 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六年级上册<a href="/kx/tb_c402688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2 相似与差异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