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3 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教案
展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
倒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分数除法的基础,教材编排了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使学生通过计算、观察、讨论等活动,归纳出它们的共同规律,引出倒数的定义,并用实例突出“互为倒数”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如果两个数都是分数,那么这两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如果一个是整数,那么另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分母就是该整数,为例1的学习打下基础。例1教学求倒数的方法。教材先安排找倒数的活动,初步体验找倒数的方法:调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在总结求倒数的方法时,要分三种情况:求分数的倒数;求整数的倒数;1和0的倒数的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求出倒数。
2.采用自学与小组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质疑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认识倒数并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解决求倒数的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在计算、观察、讨论的活动过程中,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再通过二次观察引导学生体验、发现找倒数的方法,归纳交流形成认识。
2.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等方法来学习倒数的认识。
承前启后链
学习:倒数的意义及求倒数的方法。
延学:分数除法的相关知识。
复习: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交流引入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我知道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聪明伶俐、头脑反应快,现在我说一个字或词,你们来说出它的反义词,看谁答得又快又准。教师说出:上、黑、左、强、大……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同学们刚才回答的这些字或词它们都是相互依存的。例如,没有上就没有下,没有黑就没有白,我们在五年级还学过因数和倍数。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倒数。(教师揭示课题)
【品析: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拉开一节课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本节课的新知做好铺垫。】
卡片激趣法: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写着数的卡片,这些卡片上的数可以是自然数,也可以是分数。卡片上的数不重复,其中4张卡片用红笔写数,其余卡片用黑笔写数。首先,每排座位中第一个同学从红字卡片中任意抽取一张,黑字卡片分发给其他同学,拿红字卡片的同学高举自己手中的卡片,其他同学用自己卡片上的数分别和每张红字卡片上的数相乘,得出的乘积是1的同学举起手,然后把得数是1的每组卡片分别粘贴到黑板上,请同学们观察数字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品析:从众多卡片中寻找那个特殊的,本身具有神秘感,这样的活动恰好迎合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也会使学生在寻找中提高注意力,从而较大概率地发现乘积是1的两个数字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样设置,可以给学生留下倒数特征的直观印象。】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探究讨论,理解倒数的意义。
出示学生计算的结果,引导学生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
×=1 ×=1 5×=1 ×12=1
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学生发现它们的积都得1后,追问:为什么都得1?引导学
生说出: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揭示课题,出示概念。
师:像这种乘积是1的两个数还有很多对。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像
的倒数是,的倒数是。
追问:想一想,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理解互为倒数的呢?
能举例吗?
完成第28页“练习六”第1题,找一找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参考答案】提示:互为倒数的是:和,8和,和,和,100和,和。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求倒数的方法。
教师出示例1:下面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6 1 0
引导学生归纳求倒数的方法。
学生先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集体汇报,教师同时板书。
归纳小结: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需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
思考特殊数:0和1,引导学生讨论0和1有没有倒数。
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再集体汇报。
指出:0没有倒数。(理由:①因为0作分母没有意义。② 0×任何数≠1。)
追问:1有没有倒数?
学生可能有异议。
有人认为1的倒数是1,反对方可能认为把1的倒数当成是1,不具有概念中的“两个数”的特征。
在师生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达成共识。即
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运用方法。
完成教材第27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参考答案】
◎讨论,概括求倒数的方法。
思考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
(2)如何求整数的倒数?0有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多少?
(3)怎样求分数的倒数?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交换位置。0没有倒数,1的倒数是1。
【品析:通过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倒数的意义,在比较、发现、质疑、交流、讨论中,引导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通过对特殊数的交流辨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的思考更积极主动。】
三、反馈质疑 ,学有所得
在学生学习倒数的认识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及时消化吸收,小组间互相叙述倒数的意义和求法,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帮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一: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
学生讨论后明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时,只要把它的分子和分母调换位置即可。
质疑二:1的倒数是多少?0有倒数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质疑三:真分数、假分数、非0的自然数的倒数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1)真分数的倒数是大于1的假分数;(2)大于1的假分
数的倒数是真分数;(3)非0自然数的倒数是几分之一。
【品析:通过反馈质疑,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倒数的意义及其算法,注重学生思维的推进,有效实现概念的自我建构。】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品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加深对倒数知识的理解。】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对学生而言,倒数的认识难度不大,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关注基础知识,让学生在深入剖析倒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导入部分,通过让学生计算几组乘积为1的乘法算式,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充分的准备,也为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做了铺垫。新授部分,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然后通过举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练习部分,设计了基本练习、专项练习、拓展练习、深化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倒数的认识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人教版3 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人教版3 分数除法1 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倒数的认识教案及反思,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