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分数除法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144039/0-172572212298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2分数除法第三课时分数混合运算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144039/0-1725722123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2 分数除法第三课时教案
展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32页例3及相关练习。
内容简析
例3是分数除法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问题已在“分数乘法”单元解决了,学生在此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既是分数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也为后面学习利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体现了不同的分析思路。先分步列式,再列综合算式解答。对于不带括号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既可以从左至右按步骤计算,也可以直接转化为分数连乘后同时约分计算。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及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正确计算、认真检验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法与学法
本课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做到灵活、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学中,以具体的情景引入,通过不同思路的计算比较,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展示、点评,提高计算能力、解题能力。
本课时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法来学习分数混合运算,引导学生对两种不同的思路进行充分比较,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品尝成功的喜悦。
承前启后链
延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学习:分数混合运算。
复习:整数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情景展示法:播放课件,呈现学生在医院看病拿药的情景,然后画面定格在医生嘱咐学生如何吃药的场景,播放“每次吃半片,每天吃3次”,学生听到后,心中产生一个数学问题:这盒药共12片,可以吃几天?课件播放暂停,由问题导入本课课题,鼓励学生由此展开讨论,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算式思考。(详见配套课件部分)
【品析:以具体的情景方式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其思维积极主动起来,对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用法、用量】口服 每次半片 每天3次
【包 装】12片/盒
实物展示法:课堂上,教师展示几盒形状、功效不同的药品,询问:“相信大家在家里也见过药品吧,就像感冒药、止痛药等。每次吃药的数量,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此时会有部分学生回答是家长告诉的,当然也会有学生能回答出是看到用法用量的说明。不管大家是否能说出正确的答案,此时都可以重点给大家展示一下每种药品的说明部分,同时做出对比,让学生知道不同的药品,用法、用量是不一样的。例如:
观察过后,可以引领学生思考:从这则说明书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能提出一道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点出本课课题。
【品析:实物展示,直观形象,而且选用常见药品,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加深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的情况,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究,其思维与课堂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后面开启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32页例3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并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整理获得的信息:每次半片;每天3次;一共12片。
要求12片可以吃多少天,可以先算出每天吃多少片,再算出12片可以吃多少天,也可以先算出12片可以吃多少次,再算出可以吃多少天。
◎自主学习,分析思路,探究解题方法。
根据学习经验,学生可以自己列出对应两种思路的算式。
教师追问,你能把上面的过程用综合算式表示吗?
学生用综合算式表示,并计算。
12÷×3 12÷÷3
=12÷ =24÷3
=8(天) =8(天)
◎比较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比较两道综合算式的解题思路,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解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可以从问题思考,也可以从条件思考,但计算结果相同。综合算式中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品析:通过学生的独立计算,让学生自觉地把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分数混合运算中,为后续的运算定律的教学奠定基础。在整数运算定律的教学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空间,让学生自主迁移,并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分数运算同样适用,学生亲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在合作中获得新知,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
在学习例3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及时消化吸收,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不带括号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可以怎样计算?
学生在讨论后明确:不带括号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可以从左往右按步骤计算,也可以直接转化成分数连乘后同时约分计算。
【品析:通过反馈质疑,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算法,培养学生掌握灵活的计算策略。】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品析: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
本课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拓展思路,在交流中内化思路,通过两种不同思路的比较,深化分数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运用,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学生在用多种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我的反思:
板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
思路一:先算出每天吃多少片;
×3=(片)
再算出12片可以吃多少天。
12÷=8(天)
思路二:先算出12片药可以吃几次;
12÷=24(次)
再算出可以吃多少天。
24÷3=8(天)
小学人教版2 分数除法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版2 分数除法优秀教学设计,共26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2 分数除法教案,共25页。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 分数除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