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生物试题 (原卷版)
展开考试时间:2024年9月6日下午14:30-17:05;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为了探究某杀虫剂对小麦根尖生长的影响,实验小组使用不同浓度杀虫剂溶液处理一定时间以后,观察并测定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占观察细胞数的比例),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剪取小麦根尖2~3cm的部位,因为此处细胞分裂旺盛
B. 小麦根尖装片制作过程中需要清水漂洗解离后的根尖以便于染色
C. 杀虫剂浓度为0时,有丝分裂指数为10%,说明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D. 随着浓度的增加,杀虫剂对小麦根尖细胞的分裂能力抑制作用增强
2. 纺锤丝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若某纺锤丝被破坏,未能移向两极的整条染色体可形成微核,即没有进入子细胞核而残留在细胞核外的微小染色质块。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母细胞中的姐妹染色单体均附着于纺锤丝上,才能启动中—后期转换,转换过程的部分图解如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S与分离酶结合抑制分离酶的活性,有丝分裂中—后期转换是由活化APC启动的
B. 有活性的APC能够降解蛋白S使分离酶活化,进而黏连蛋白被切割使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C. 若细胞质分裂时微核随机进入其中一个子细胞,则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DNA含量增加
D. 要观察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的植物根尖细胞中的微核,最好选择处于末期的细胞观察
3.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团队找到了“保持细胞年轻态”的分子开关——人类基因中诱导细胞衰老的基因KAT7,该基因失活小鼠的寿命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明显延长。相关研究还筛选得到了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激活人体干细胞,延缓衰老。该研究对于我国建设健康老龄化社会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B. 衰老细胞内部分酶活性下降,细胞呼吸等代谢活动减弱
C. 衰老细胞和年轻细胞中都含有KAT7基因
D. 被小分子化合物激活的人体干细胞,细胞周期变长
4. 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一种蛋白质——缺氧诱导因子(HIF)在细胞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中作用。当体内氧含量正常时细胞中几乎不含HIF;当氧含量减少时,HF的含量增多.HIF能促进肾脏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促进贫血病人缺氧诱导因子基因的表达,可能会缓解贫血症状
B. 体内氧含量的变化是影响缺氧诱导因子基因表达的关键因素
C. 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能促进肾脏中的细胞增殖、分化生成红细胞
D. 肾脏细胞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5. 壁虎自然再生出的尾巴只是一堆由脂肪、肌肉和皮肤组成的同心管,缺少了原生尾巴的脊椎、神经组织等。科研人员则通过植入胚胎干细胞的方式,帮助壁虎拥有一条接近于原装版本的尾巴,实现了2.5亿年来断尾壁虎都没能自行完成的“进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
A. 壁虎自然再生出尾巴不能体现尾部细胞的全能性
B. 胚胎干细胞分化形成尾部细胞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 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不同细胞内,细胞器的功能一般不发生改变
D. 胚胎干细胞的增殖具有周期性,且绝大多数胚胎干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6. 一株紫粒豌豆自交,所结种子为紫粒:白粒=43:2,下列关于此特殊分离比产生原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亲本紫粒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相等
B. 一株紫粒豌豆植株产生的种子数量不够多
C. 亲本紫粒植株生长过程中控制粒色的基因发生突变
D. 白粒基因所在染色体上出现致死突变,导致部分花粉败育
7. 已知一家四口人关于某单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的电泳结果如图所示,其中1、2为亲代,3、4为子代。不考虑基因突变等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1、2均正常,则4一定是男孩且患病
B. 若3、4均患病,则1、2再生一个患病女孩概率一定为1/4
C. 若3、4均正常,则该病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 若1、2均患病,则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为1/2
8.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或染色体组数量变化的部分图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则a时刻前发生了着丝粒分裂、c时刻后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
B. 若图示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则a时刻前没有发生着丝粒分裂、c时刻后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C. 若图示为核DNA的数量变化且a时刻前已复制,则ab段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不相等
D. 若图示为染色体组的数量变化且a时刻前已加倍,则ab段染色体组数为2个
9. 野茉莉是一种雌雄同花的植物,其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控制图示相应的生化途径,若为隐性基因,相应的生化途径不能进行,且C基因与D基因间的相互影响不考虑。(注: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黄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绿色,三种色素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野茉莉花共有243种基因型和6种表现型
B. 可以利用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自交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 将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株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绿色:蓝色=1:1:2
D. 若某植株自交所得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是9紫色:3绿色:4蓝色,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有6种
10. 果蝇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多个等位基因(例如:B的等位基因包括B1~Bn)。亲代果蝇与两只子代果蝇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代雌蝇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C3
B. 基因A、B、C的遗传方式肯定不是伴X染色体遗传
C. 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若再产一只F1果蝇,该果蝇A基因组成为A2A4,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
11. 我国早在《诗经》中就有“田祖有神,秉畀炎火”的记载,意思是用火除去田中害虫,该除虫方法后来被用于消灭蝗虫。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4(22+XX),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2n=23(22+X)。图1是一张蝗虫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照片,图2是该细胞内的染色体组成。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这张照片展示的是雄蝗虫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的细胞
B. 该蝗虫体内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23、11、24、22这4种情况
C. 减数分裂Ⅰ前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会出现11个四分体
D. 通常选用雄蝗虫来观察减数分裂过程,但是蜜蜂的雌蜂比雄蜂更适合
12. 人类在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中,认识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阐明了遗传物质的构成和传递途径等,这些认知的形成是众多科学家通过实验得出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赫尔希与蔡斯利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应用X射线衍射技术得到DNA衍射图谱,并推算出DNA呈螺旋结构
C.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和差速离心技术验证了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D. 摩尔根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并通过果蝇杂交实验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结论
13. 某同学欲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准备了足够的相关材料。下列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
A. 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接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B. 制成的模型上下粗细相同,是因为A——T碱基对与G——C碱基对的形状和直径相同
C. 在构建的不同长度DNA分子中,碱基G和C的数量越多化学结构越稳定
D. 观察所构建模型中只连接一个五碳糖的磷酸基团位置,无法看出DNA两条链方向相反
14. 我国科学家发现在体外实验条件下,某两种蛋白质(M和C)可以形成含铁的杆状多聚体,这种多聚体能识别外界磁场并自动顺应磁场方向排列。编码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家鸽的视网膜细胞中能共同表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编码M和C蛋白质基因只在家鸽的视网膜细胞中表达
B. 家鸽所有体细胞都含有这两种基因
C. 如果这两种基因失去功能,家鸽会在飞行中迷失方向
D. 一个基因2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别指导蛋白M和C合成
15. 15号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综合征是由于每个细胞中多一条异常染色体,这条染色体在医学上被称为15号等臂双着丝粒染色体。双着丝粒染色体可由两个都发生顶端缺失的姐妹染色单体的断头重接形成,也可由染色体与另一有着丝粒的非同源染色体断头重接形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双着丝粒染色体综合征是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结果
B. 能稳定遗传的双着丝粒染色体,只能有一个着丝粒功能正常
C. 有丝分裂后期受两个着丝粒反向拉力影响,易再次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
D. 双着丝粒染色体只能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
16. 神农架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物种和国家极度濒危物种,研究者于1977年首次在湖北神农架发现川金丝猴种群,随后我国在神农架建立了国家自然保护区,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禁止人类猎杀、加强栖息地植被保护等。栖息地碎片化是指在自然干扰或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大面积连续分布的栖息地被分隔成小面积不连续的栖息地斑块的过程。一些捕食者总是沿着被捕食者栖息地的边界觅食,并可深入到某一固定深度(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安全区范围影响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协同进化的速率
B. R/H增大,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存压力随之减小
C. 栖息地的碎片化会导致神农架川金丝猴形成不同的种群,产生地理隔离,导致物种多样性下降
D. 增加相邻“碎片”的连通性,R值增大,有助于生态恢复
17. 建构模型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器官模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如果器官为小肠,则氨基酸含量A处低于B处,此时处于餐后状态
B. 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 若A处尿素含量低于B处,则器官可能为肾脏
D. 若B处CO2含量低于A处,则器官为肺,且B处葡萄糖含量也低于A处
18. “人造子宫”是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大塑料袋,科学家利用“人造子宫”来抚育早产的羊羔,他们与在母羊子宫中待到足月出生的小羊一样健康。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人造子宫”内的电解质溶液给羊羔提供适宜的温度和酸碱度等,仍需要及时更新
B. 若血氧交换系统短时间发生障碍,羊羔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明显下降
C. 如果将“人造子宫”中的电解质溶液换成蒸馏水,则羔羊不会成活
D. 如果电解质溶液提供营养不足,可能导致羊羔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引起组织水肿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 粳稻和籼稻的杂交种具有产量高的优势,但杂交种的部分花粉不育。科研人员对花粉不育的遗传机理展开研究。
(1)将纯合粳稻和纯合籼稻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统计发现,F2仅有粳—籼杂交种和籼稻,且二者比例接近1:1。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两个亲本花粉均正常,但F1产生的花粉中近一半的花粉粒形态异常(败育),据此推测亲本粳稻作为______(填“父本”或“母本”)。
(2)经过精细定位,科研人员将导致花粉败育的基因定位于12号染色体上的R区(区域内的基因不发生交换)。粳稻和籼稻R区DNA片段上的基因如下图。
①科研人员将F1杂种植株中A~E基因分别单独敲除,得到A、B、C、E的单基因敲除植株,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敲除植株的花粉粒形态。科研人员推测其中的C基因导致一半花粉败育,其他基因不影响花粉育性,支持这一推测的显微镜观察证据是______。
②F1杂种植株单独敲除D基因,其花粉均不育,C、D基因双敲除植株花粉均可育。推测C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毒害作用,D基因编码的蛋白可______。
(3)研究发现,C基因编码的毒素靶向线粒体中的一种细胞色素氧化酶,导致毒害作用,这导致C、D基因的基因频率易于升高,形成基因驱动效应。请结合上述机制,解释基因驱动效应的形成原因______。
20. 2月29日为国际罕见病日。甲基丙二酸血症(MMA)是一种有机酸血症,主要是由于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位酶(MCM)自身缺陷导致旁路代谢增强、有机酸积累引起,由等位基因A、a控制,发病率约为1/250000。图1为MCM在正常机体细胞内所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XLI是人类另一种较罕见的鱼鳞病分型,由等位基因T、t控制,在男性群体中发病率约为1/2000。图2是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其中Ⅰ—2不携带MMA和XLI相关的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1,引起MMA的原因除了MCM自身缺陷外,还包括______。推测MMA的患病机理是______。
(2)分析图2,XLI的遗传方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Ⅰ—1的基因型为______。Ⅱ—2与Ⅱ—3再生育一个女孩,患病概率为______。
(4)MMA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多数见于新生儿期,常引起肝、肾、脑等多脏器损伤。结合以上分析,提出临床治疗的思路______。
21. 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没有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下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该机制可以用来治疗癌症。图中的①②③④表示过程,a、b、c、d表示合成的多肽链。回答相关问题:
(1)已知过程①产生的mRNA链(a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48%,a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
(2)过程②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填“从右到左”或“从左到右”),该过程中还需要的RNA有______。从图中可知合成蛋白质的速度非常快的原因是______。
(3)将一个全部DNA分子双链经32P标记的秀丽线虫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2n=12)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2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一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最多为______条,含有标记染色体的细胞数可能为______个。
(4)癌细胞被称为“不死细胞”,能够进行无限增殖,其根本原因是______。利用上图展示的调控过程,分析当癌细胞缺乏氨基酸时分裂受抑制的机理:______。
22. 血浆渗透压包括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主要指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如Na+和Cl-)形成的渗透压;胶体渗透压主要指由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
(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会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某人食物中长期缺乏蛋白质,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______,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
(2)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蛋白质含量7%~9%,无机盐含量约1%,但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中占重要地位,原因是______。溶血是指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溢出红细胞的现象。体外实验表明,若红细胞处于低于0.45%NaCl溶液中,会出现溶血现象,请从血浆渗透压的角度分析,溶血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3)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则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______(填“R型向T型”或“T型向R型”)转变,原因是______。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在肺部毛细血管处的变化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杀虫剂浓度(μml/L)
0
5
20
50
100
有丝分裂指数(%)
10
5
4
2
1.5
个体
P雄蝇
P雌蝇
F1雄蝇
F1雌蝇
基因组成
A2A5B7B5C2C4
A3A4B8B4C3C5
A4A5B7B8C4C5
A3A2B5B4C2C3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生物试题+,文件包含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生物试题docx、生物答题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起点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 这是一份2022届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起点考试生物试题 PDF版,文件包含高三九月联考-生物pdf、生物答案定稿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生物试题(图片版含答案),文件包含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生物试题pdf、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生物试题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