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含解析)第1页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含解析)第2页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二)(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东汉《论衡》一书中提到“顿牟掇芥”,指的是摩擦过的玳瑁(海龟)外壳吸引草屑的现象,这是因为( )
    A. 异种电荷间存在引力B. 摩擦创造了新的电荷
    C. 同种电荷间存在引力D.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中华民族茶文化源远流长,庐山云雾茶是中国名茶系列之一。周末,小明到庐山云雾茶产地的茶厂体验手工制茶,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将新鲜的茶叶摊晾于通风干燥处是为了减慢蒸发
    B. 图乙:炒茶叶的过程中闻到的清香是由物体的机械运动产生的
    C. 图丙:茶叶被揉捻卷在一起是由于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 图丁:烘焙的过程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茶叶的内能的
    3.如图所示,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甲、乙烧杯中,待小球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烧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B. 乙烧杯中小球排开液体的质量大
    C. 甲烧杯中液体的密度大D. 乙烧杯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大
    4.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中封入一段金属丝,金属丝下端所指示的温度为9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路工作时电磁铁上端为S极
    B. 报警器利用了水银导电和热胀冷缩的性质
    C. 温度达到95℃时,报警器中的红灯亮同时铃响
    D. 报警器利用了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的特点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
    5.利用图像可以描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图像与其描述的物理知识不正确的是( )
    A. 物重与质量的关系
    B. 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
    C. 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中电流的关系
    D.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体积的关系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图乙是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发光越暗
    B.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小灯泡变暗
    C. 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电流表示数变大
    D. 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一定是小灯泡灯丝断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7.最早向人们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是______,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最先准确测出了大气压强值。
    8.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马兰花儿童合唱团唱响了《奥林匹克颂》,歌声嘹亮,响彻会场。歌声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响彻会场”描述了歌声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9.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两个容器中的液面相平。则两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的关系是FA______FB,两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的关系是p甲______p乙.(两空均选填“>”、“”、“=”或“ρ球,ρ乙液=ρ球,所以ρ甲液>ρ乙液,故C正确;
    D、两杯中液面相平,且ρ甲液>ρ乙液,根据p=ρ液gh可知,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p甲液>p乙液,故D错误。
    故选:C。
    (1)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小球受到浮力的大小关系;
    (2)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开液体的重力,从而分析得出排开液体质量的关系;
    (3)根据小球在液体中的状态分析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4)根据公式p=ρgh分析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和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4.【答案】A
    【解析】解:A.电路工作时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上端为N极,故A错误;
    B.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同时水银导电,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使得控制电路连通,故B正确;
    C.当温度升高到95℃时,水银和金属丝接通,由于水银和金属丝都是导体,所以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电磁铁吸引衔铁,报警器中的红灯亮同时铃响,故C正确;
    D.电磁继电器的核心是电磁铁,利用了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A。
    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
    当温度未升高到95℃时,水银和金属丝没有接通,控制电路是断开的,在弹簧作用下,动触头和绿灯的电路接通,绿灯发光。
    当温度升高到95℃时,水银和金属丝接通,由于水银和金属丝都是导体,所以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电磁铁吸引衔铁,动触头和电铃的电路接通,电铃响,红灯亮。
    明确图中左侧为控制电路,右侧为工作电路,两电路依据中间的电磁铁来发生相互作用,是搞清这一装置原理的关键点之一,同时,还应明确水银也是导体,当其与上方金属丝接通时,也成为了电路的一部分。
    5.【答案】ACD
    【解析】解:
    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其图象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故A错误;
    B、该图为v−t图象,阴影部分的面积为vt,根据s=vt可知,该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故B正确;
    C、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如果横轴表示电流,纵轴表示电压,其图象应该是一条过原点的斜向上的直线,故C错误;
    D、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体积无关,其图象应该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故D错误。
    故选:ACD。
    分析图象确定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确定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象反应的物理量间的关系作出判断。
    学会分析图象是本题考查的主要能力,其次还要对图象中包含的公式或原理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6.【答案】BC
    【解析】解:A.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故A错误;
    B.分析电路可知,灯泡和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阻值变大,则总电阻变大,根据I=UR可知电路电流变小,根据U=IR可知灯泡电压变小,根据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小,则小灯泡变暗,故B正确;
    C.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变阻器阻值变小,则总电阻变小,根据I=UR可知电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故C正确;
    D.闭合开关后,小灯泡不发光,除了小灯泡灯丝有可能断了外,也可能是电路中的其它地方断路,造成电路中没有电流,还可能小灯泡被短路了,故D错误。
    故选:BC。
    灯泡的亮度是由灯泡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实际功率越大,小灯泡越亮;
    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和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方向分析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和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根据P=UI分析灯泡实际功率的变化和亮度的变化;
    灯泡不发光的原因:电路出现了断路现象或者灯泡被短路。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
    7.【答案】马德堡半球实验 托里拆利
    【解析】解:
    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实验有很多,历史上,在德国的马德堡市广场上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将两铜制的半球合在一起,抽出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方向拉,半球未被拉开,从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将两半球压在一起,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利用液体水银间接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此实验运用了平衡法,即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过计算水银柱的压强也就得出了大气压的数值。
    故答案为: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
    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是与大气压强有关的著名实验,但他们的意义和结果却有着较大的区别,一个重在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一个重在测量大气压值。
    本题考查学生对有关大气压的两个著名实验的掌握情况,属物理常识,是我们应该熟知的。
    8.【答案】振动 响度
    【解析】解: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响彻会场描述了歌声的响度。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理解声音的产生条件,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9.【答案】= <
    【解析】解:(1)由于两个长方体A、B完全相同,则重力相等,由图可知:A在甲液体中悬浮,B在乙液体中漂浮,
    由物体的漂浮、悬浮条件可知:F甲=G,F乙=G,所以F甲=F乙。
    (2)甲液体中的A悬浮,
    ρ甲液=ρA,
    乙液体中的B漂浮,
    ρ乙液>ρB,
    因为ρA=ρB,
    所以两种液体的密度:
    ρ甲液

    相关试卷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有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有答案),共9页。

    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三中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