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洞口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1. 23年9月6日《湿地公约》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国提交的关于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区域动议提案,标志着“国际红树林中心”正式落户深圳。“十四五”期间,全市目标营造及修复的红树林面积将超过51公顷,确保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0%。图所示为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美丽景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面上方的朦胧雾气是水蒸气
B. 飞鸟远离湖面,水中的像变小
C. 夏季的夜晚,走在红树林保护区的湖边感受微风,风由湖心吹向陆地
D. 走在湖边,可以根据鸟鸣的音色区分不同种类的鸟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气体,湖面上方的朦胧雾气是小水滴,不是水蒸气,故A错误;
B.飞鸟在湖面的像相当于平面镜成像,飞鸟远离湖面,像的大小不变,像也远离湖面,故B错误;
C.晚上同样放热的情况下,湖心的温度降低的慢,内陆降低的快,故湖心上方的热空气上升,微风从陆地吹向湖心,故C错误;
D.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可以根据音色区分不同种类的鸟,故D正确。
故选D。
2. 如图所示,杠杆OBA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B点悬挂一个10N的重物G,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动力使杠杆OBA水平平衡(杠杆重力及摩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时,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B. 作用在A点的力的大小为5N
C. 如果重物的悬挂点B向O点移动,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变小
D. 若将作用于A点的力变为图中,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小于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A点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时,动力臂是OA,阻力臂是OB,动力臂大于阻力臂,该杠杆是省力杠杆,故A错误;
B.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
F1×OA=G×OB
且
OA=OB+BA=3BA
则有
F1×3BA=G×2BA
解得
故B错误;
C.如果重物的悬挂点B向O点移动,则OB变小,由
F1×OA=G×OB
可知,OA与G大小不变,要使杠杆水平平衡,F1应变小,故C正确;
D.将作用于A点的力F1变为图中F2,动力臂会变小,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在OB与G不变情况下,F2应大于F1,故D错误。
3. “奋斗者号”是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今年3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与印尼国家研究创新署顺利完成为期一个月的爪哇海沟联合科考。两国科研人员借助“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178米,创下印尼深海下潜新纪录!如图所示,将“奋斗者号”简化为长方体,从水面匀速下沉至海水深处,此过程中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奋斗者号”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B. “奋斗者号”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C. “奋斗者号”底部受到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D. “奋斗者号”的机械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匀速下沉,所以速度大小不变,图中表示路程不变,故A错误;
B.“奋斗者号”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重力大小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浮力随时间的图像是一条直线,故B错误;
C.“奋斗者号”从水面匀速下沉至海水深处,深度增大,根据可知,压强增大,图中最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压强大小不变,故C错误;
D.匀速下沉,速度大小不变,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4. 下列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及其应用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孔明灯上升时所受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
B. 图乙中,舰载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不变
C. 图丙中,潜水艇靠改变浮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D. 图丁中,同一支密度计静止在不同液体中,A中液体的密度小于B中液体的密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孔明灯上升时所受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故A错误;
B.舰载机起飞后,航母自重减小,因航母仍漂浮,浮力等于重力,航母受到的浮力变小,故B错误;
C.潜水艇上浮和下潜过程中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故C错误;
D.密度计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A、B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等,由题图可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根据可得,,故D正确。
故选D。
5. 如图是小明利用V=2mL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估测大气压值的情况。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长10cm,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1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测得的针筒横截面积为5×10﹣5m2
B. 测得大气压强的值为0.9×105Pa
C. 活塞向不同方向运动时,它与针筒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同
D. 若考虑摩擦力的影响,测得大气压的值将偏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
可得,注射器中活塞的面积
故A错误;
B.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再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则大气压为
故B错误;
C.无论活塞向哪个方向运动,活塞与针筒壁中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均不变,所以活塞与针筒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同,故C错误;
D.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的摩擦较大,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大,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大,故D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烧杯内液体质量及液体初温均相同,不考虑热量损失,燃料点燃直至燃尽,三装置烧杯中液体升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时间内甲乙丙烧杯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B. 液体的比热容是液体的两倍
C. 利用装置乙和丙进行实验可以比较燃料2和燃料1的热值大小
D. 燃料燃尽时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小于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0~t1时间内甲、乙烧杯中液体吸收的热量不相等,因为甲、乙所选取的燃料不同,燃料的种类不同,相同的时间内释放的热量不同,故A错误;
B.比较a、b液体的比热容,故需要选择燃料相同,液体不同,故选择甲、丙两图对比,根据图丁可知,相同的时间内(比如0~t1),即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a液体升高的温度是b液体的两倍,根据可知,a液体的比热容为
B液体的比热容为
故b的比热容是a的两倍,故B错误;
C.乙、丙装置可知,燃料不同,液体的种类不同,无法比较燃料2和燃料1的热值大小,故C错误;
D.由于甲、丙是同一种燃料,相同的时间内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相同,相同时间内,甲、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再用甲与乙相比较,同种液体,比热容相同,质量相同,则根据,甲升高的温度高,故甲中液体a吸收的热量比乙中液体a吸收的热量多,而甲、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多于乙中液体吸收的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7. 2021年4月,中国女足通过奋勇拼搏,晋级奥运会。如图是足球落地后又弹起的示意图,分析可知,足球( )
A. 在B点时受力平衡
B. 在A、D两点动能可能相等
C. 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D. 在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其运动状态将不断改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B点时,只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受力不平衡,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足球受到空气阻力,有机械能的损失,则D点的机械能一定小于A点的机械能;机械能等于动能与势能之和,D点比A点高度低,所以D点的重力势能小,则其动能有可能与A点的动能相等,故B符合题意;
C.足球受到空气阻力,有机械能的损失,机械能不守恒,不可能只存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C点时,若所受力全部消失,将以现有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关于如图的各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容器侧面开口处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B. 乙图中:微小压强计也属于连通器
C. 丙图中: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是因为人推木箱的力小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D. 丁图中:金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上升过程中,受到水的浮力逐渐变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容器侧面开口处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故A错误;
B.测量液体压强的U形管虽然下端相连通但上端有一侧没有直接开口,所以不属于连通器,故B错误;
C.人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人推木箱的力等于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故C错误;
D.金鱼吐出的气泡正在水中上升时,因为水对它的压强越来越小,所以气泡变大,排水体积变大,受到水的浮力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9. 如图,质量,底面积相同的薄壁容器甲、乙、丙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为圆柱形,乙、丙为圆台形。分别装有A、B、C三种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C.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
D.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甲为圆柱形,乙、丙为圆台形,三种液体的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由图中容器的形状可知,B液体的体积最小,C液体的体积最大,根据可知,B液体的密度最大,C液体的密度最小,即
ρB>ρA>ρC
故A错误;
BC.液体的密度关系为
ρB>ρA>ρC
且三种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公式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pB>pA>pC
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为
FB>FA>FC
故BC错误;
D.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因三个容器的质量相同、三种液体的质量也相同,则根据G总=m总g可知它们的总重力相等,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
F甲=F乙=F丙
故D正确。
故选D。
10. 下列关于惯性现象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和头枕,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②子弹离开枪膛后还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
③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最终停下来,是因为足球的惯性小于它受到的摩擦力
④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A. ①②B. ②③C. ①②③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和头枕,可以减少汽车的运动状态突然改变时人体由于具有惯性带来的危害,故①正确;
②.子弹离开枪膛后,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在空中飞行,故②正确;
③.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但受到地面对它的阻力作用,所以会运动得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惯性不是力,不能和摩擦力比较大小,故③错误;
④.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故④错误。
故选A。
11. 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汽车受到的阻力等于汽车受到的牵引力
B. 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则汽车会慢慢停下来
【答案】A
【解析】
【详解】A.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汽车受到的阻力与牵引力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由于汽车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
B.汽车的重力是地球对汽车的吸引力,作用在汽车上;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汽车对地面施加的力,作用在地面上。这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它们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汽车对地面施加的力,作用在地面上;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地面对汽车施加的力,作用在汽车上。这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它们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因此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外力相互平衡,那么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如果汽车所受外力突然完全消失,那么汽车将保持它消失外力那一瞬间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不是慢慢停下来。故D错误。
故选A。
12. 了解社会,从了解身边的现象开始。对于身边物理现象的估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 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500N
C. 空气的密度约为D. 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0.1微米
【答案】B
【解析】
【详解】A.10枚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枚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A错误;
B.中学生的质量在5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左右,故B正确;
C.体积是1m3的空气,质量约1.29kg,所以其密度约为1.29kg/m3,故C错误;
D.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10-10m=10-4μm左右,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8分)
13. 用手很难将苹果掰成两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将苹果放在纸箱里,在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______。
【答案】 ①. 引力 ②. 无规则运动
【解析】
【详解】[1] 分子间存在斥力和引力。用手很难将苹果掰成两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2] 将苹果放在纸箱里,在箱外就能闻到苹果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4. 如图所示,工人借助滑轮组将一重的物料匀速提升,动滑轮重,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为___________,有用功为__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①. 200 ②. 2160 ③. 90%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n=3,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
[2]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540N×4m=2160J
[3]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nh=3×4m=12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00N×12m=24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5. 如图所示,重力为8牛、体积为米3的长方体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木块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______牛。若木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为0.1米,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帕。
【答案】 ①. 8 ②. 980
【解析】
【详解】[1]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
F浮=G=8N
[2]木块的下表面受到的压强
p=ρgh=1.0×103kg/m3×9.8N/kg×0.1m=980Pa
16. 如图所示,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紧贴一轻质薄塑料片,将玻璃管下端浸入水面下0.3米深处,然后沿管壁慢慢注入酒精(密度千克/米3)。当管中的酒精液面与管外的水面相平时,塑料片受到酒精的压强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水的压强。若将玻璃管缓慢向上移动时塑料片有可能掉落,为使塑料片不致掉落,则移动的最大距离为______米。
【答案】 ①. 小于 ②. 0.24
【解析】
【详解】[1]当管中的酒精液面与管外的水面相平时,即塑料片在酒精和水中的深度相同,因ρ水>ρ酒精,由p=ρgh可知,塑料片受到酒精的压强小于水的压强。
[2]当塑料片受到酒精的压强等于水的压强时,塑料片恰好不脱落,设此时塑料片在水中的深度为h水,由
ρ酒精gh酒精=ρ水gh水
可得,此时塑料片在水中的深度
二、作图与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2分,18题8分,19题10分,20题8分,共28分。)
17. 如图,一小球漂浮在盛水的烧杯中,将烧杯放置在斜面上,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烧杯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小球的重心,过小球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G表示,即为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过烧杯与斜面接触面的中心,沿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符号F表示,即为烧杯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8. 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图2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钩码规格相同、动滑轮个数越多重力越大)
(1)在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1所示,机械效率是________(精确到0.1%)。
(3)由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________。
(4)由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答案】(1)匀速 (2)74.1%
(3)高; (4)2、3
【解析】
【小问1详解】
实验中要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便于读数。
【小问2详解】
图示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2N;指针所指示的刻度值为1.8N,第一次实验机械效率
【小问3详解】
纵向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小问4详解】
第1、2次实验绳子的有效段数为
且第2次实验钩码重力为8N,故第2次实验所用装置为乙,第3次实验绳子的有效段数为
故第3次实验所用装置为丙(实验钩码重力为8N),比较第2、3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19. 小明利用小空桶、溢水杯、烧杯、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一个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甲,空桶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空桶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所受的重力;
(2)如图乙,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5mL。当金属块沉在水底后,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图丙,从水中取出金属块;
(4)将烧杯中的水倒掉,再将金属块放入小空桶,桶仍漂浮,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5mL,如图丁。被测金属块的密度是______。若考虑到金属块放入小空桶时带有水,则测出的金属块的密度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等于 ②. 0.15 ③. 变大 ④. 4 ⑤. 不变
【解析】
【详解】(1)[1]图甲中,小空桶在水中漂浮时,根据漂浮条件可知空桶受到浮力等于空桶的重力。
(2)[2]溢出水的体积为
V=15mL=15cm3
溢出水的质量
m排=ρ水V=1g/cm3×15cm3=15g=0.015kg
溢出水的重力
G排=m排g=0.015kg×10N/kg=0.15N
故金属块沉在水底后,受到的浮力为
F浮=G排=0.15N
[3]图乙中金属块沉底,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可知G金>G排,而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变化量为
ΔF=G金-G排
故溢水杯对桌面压力变大,根据公式分析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4)[4]图乙中金属块沉底排开水的体积为15mL,则金属块的体积为
V金=15mL=15cm3
图丁中金属块在烧杯中漂浮,排开水的体积为
V排=45mL+15mL=60mL=60cm3
根据浮沉条件可知金属块的重力等于排开水的重力,金属块的质量等于排开水的质量,即
m金=m排=ρ水V排=1g/cm3×60cm3=60g
金属块的密度
[5]金属块沾水后,取出时导致水面下降,但多排开的水与金属块沾水造成的水面下降因素抵消,所以沾水与不沾水,金属块放入小筒后排开的水的体积是相同的,间接计算出来的金属块的质量是相同的。所以不影响金属块密度的测量。
20.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某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数;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相同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它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相同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它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相同处由静止滑下,其目的是______;
(2)通过比较______,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毛巾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实验可以发现,进一步推论: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
(4)通过该实验可以______。
A. 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 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 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1)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2)小车通过的距离 (3)匀速直线
(4)B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小问2详解】
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最终的速度为0,小车通过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比较小车通过的距离,发现小车在棉布上运动的距离比在毛巾上的大,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毛巾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小问3详解】
在实验过程中,小车运动距离最长的是在木板表面,实验表明表面越光滑,受到摩擦阻力越小,速度的减小得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问4详解】
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最远,说明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越远,速度减小的越慢,通过该实验可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能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故选B。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8分,22题10分)
21. 在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内质量为2kg,初温为30℃的水,加热到80℃[已知c水=4.2×103J/(kg•℃)]。求:
(1)水吸收的热量Q吸;
(2)接着再继续加热,若水又吸收了3.36×105J的热量,求水的末温t末。
【答案】(1)4.2×105J;(2)100℃
【解析】
【详解】解:(1)水吸收的热量
(2)水升高的温度
则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水的末温为100℃。
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4.2×105J;
(2)水的末温为100℃。
22.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在我国战国时期,墨子所作《墨经》一书中就记载了利用斜面来提升重物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斜面,常会在车尾斜搭一块木板,工人将货物沿木板推入车厢,斜面长s=8m,高h=3m,货物质量100kg。用平行于斜面F=500N的推力,由斜面的底端匀速推到顶端,所用时间t=10s
(1)物体重力大小;
(2)推力做功的功率;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4)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答案】(1)1000N
(2)400W (3)75%
(4)125N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体的重力
G=mg=100kg×10N/kg=1000N
【小问2详解】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500N×8m=400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小问3详解】
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000N×3m=3000J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小问4详解】
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4000J﹣3000J=1000J
由W额=fs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实验次数
钩码重力G/N
提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
1
4
0.1
0.3
2
8
0.1
3.2
0.3
83.3%
3
8
0.1
2.0
0.5
80.0%
湖南省洞口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湖南省洞口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湖南省洞口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洞口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检测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入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湖南省衡阳市成章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入学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洞口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入学物理检测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湖南省洞口县思源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入学物理检测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