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期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语文][期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1
    [语文][期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2
    [语文][期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期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蒹葭》的开头以景起兴,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蒹葭苍苍,____________。
    (2)《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中人幸福生活的语句:“黄发垂髫,____________。”
    (3)《小石潭记》中最精彩的是写潭中游鱼,自由自在,无忧无虑:“____________,俶尔远逝,往来翕忽,____________。”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了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阻隔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励。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运用对偶句式,写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露为霜 (2)并怡然自乐 (3)佁然不动 似与游者相乐
    (4)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5)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温暖和煦的春风,吹醒了梅州这座城。
    一年轮转,( )。这里悄悄迎来了一场时光竞赛,就在短短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渲染出春满人间的万千气象。
    漫步麓湖山杏花湾,杏花竞相吐蕊( )开放,花满枝头。柔美的花型、淡淡的花香,①____(jiǎ)洁美丽,蜜蜂和蝴蝶在花蕊间盘②____(xuán)。微风拂过,或白或红的花瓣摇曳生姿。在春日暖阳的映照下,形成一片花的海洋,处处( )着春的气息,俨然一幅悠然③____(tián)静的“世外杏源”图。
    梅州的春天是休闲观光的好地方,无时无刻远游的旅人都想着再回到她的怀抱。_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周而复始 次序 弥漫
    B.周而复始 次第 笼罩
    C.万象更新 次序 笼罩
    D.万象更新 次第 弥漫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梅州的春天是休闲观光的好地方,远游的旅人无时无刻都想着再回到她的怀抱。
    B.春天的梅州是休闲观光的好地方,远游的旅人无时无刻不想着再回到她的怀抱。
    C.梅州的春天是休闲观光的好地方,远游的旅人无时无刻不想着再回到她的怀抱。
    D.春天的梅州是休闲观光的好地方,远游的旅人无时无刻都想着再回到她的怀抱。
    【答案】(1)①皎 ②旋 ③恬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皎洁:jiǎ jié,意思是(月光)明亮洁白、清白,光明磊落。
    盘旋:pán xuán,回旋往复地绕着圈走或飞。
    恬静:tián jìng,意思是指恬淡、安静,形容为人闲适,安静。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第一处:
    周而复始:一次又一次地循环、轮回。
    万象更新:各种事物或景象都变换了新的面貌。
    结合前面“一年轮转”可知,填“周而复始”更合适。
    第二处:
    次序:先后顺序。
    次第:一个接着一个。
    结合语境可知,形容杏花的开放,填“次第”更合适。
    第三处:
    弥漫:充满;布满。
    笼罩: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结合后面“春的气息”可知,填“弥漫”更合适。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文中画线的句子语序不当,应将“梅州”“春天”调换位置,“无时无刻” “远游的旅人”调换位置;“无时无刻”要与“不”合用,表示“时时刻刻都”的意思,应将“都”改为“不”。
    3.班级举行整本书阅读活动,请你结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按要求写一段心得体会,参与交流。
    因为这本书(指《经典常谈》)的导引,去接触古书,就像预先看熟了地图跟地理志,虽然到的是个新地方,却能头头是道。
    (叶圣陶《读<经典常谈>》)
    要求:(1)要具体介绍你读《经典常谈》的读书方法;(2)要有这本书中你印象最深刻的内容;(3)要有这本书对你阅读其他章节或别的古书的指引过程。
    【答案】示例:我采用的是选择性阅读法。它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或选择感兴趣的部分来切入。因为我对历史感兴趣,之前又学过《周亚夫军细柳》,就重点阅读《<史记><汉书>第九》。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还都是文学的经典。然后又读了《文第十三》,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生了兴趣,又回过头去读对这个群体有着更详细介绍的《<战国策>第八》。现在我又迷上了《史记菁华录》,它应该是一把打开《史记》大门的钥匙,是初读《史记》人最好的选择。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体会。抓住《经典常谈》阅读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点,结合相关内容写出自己的收获或启迪即可。《经典常谈》 是一本精彩的学术散文集。这本书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读整本书,不见得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阅读兴趣,这时不妨首先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
    例如:我对古代文学感兴趣,先读《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两篇;如果对历史感兴趣,则可以从《第八》《第九》 读起。当然,在重点阅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的同时,也可以注意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 比如在读《文第十三》的过程中,对战国时期的说客产生了兴趣,那就不妨回过头去读对这个群体有着更详细介绍的《第八》。读《经典常谈》丰富了我的古文化常识。先生在书中主要是对《说文解字》《周易》 《尚书》等十三篇经典的渊源、流变做了详细说明,同时文中也自然提及了很多古文化常识。如在第一篇《说文解 字》中,除对这一文字学的古典的内容、体例、作用做了说明,还对其渊源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最早的字书 《史籀篇》、再到秦始皇官定的字书《仓颉篇》都做了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很多文字学的常识,包括造字和用字的条例、文字学发展的逻辑顺序、书体演变的历史等内容。短短7页内容,使读者对不但了解了这一经典的概貌,还掌握了很多文字学的常识,也大大的激发了我阅读《说文解字》和了解中国书的兴趣。
    二、阅读(67分)
    (一)(7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河广《诗经·卫风》
    谁谓河广?一苇杭①之。谁谓宋远?歧跂②予③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④。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⑤。
    【注】①杭:通“航”。②跂:通“企”,踮起脚跟。③予:而。④刀:通“舠”,指小船。⑤崇朝:终朝,一个早上。
    4.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4.第一问: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只更换个别的字眼,
    第二问: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更能充分抒发情怀。
    5.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无可抑制的思乡归国之情和无法归去的哀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运用的表现手法。
    《河广》一共二章,每章四句,诗人用设问与夸张的语言加以渲染,还以排比、迭章的形式来歌唱,通过这样反复问答的节奏,就把宋国不远家乡易达而又思归不得的内心苦闷倾诉出来了。由此可知,章法结构上使用重章叠句的手法,这也是《诗经》中 的常见技巧。重章叠句在诗歌中运用得十分广泛,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叠句运用得好,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能力。黄河本很宽阔,诗人却说用一片苇叶即可渡过,连一只小船都容不下; 卫、宋距离遥远,诗人却说踮脚就能望见,不须一个早上就能到达。夸张手法运用,形象地刻画出一位滞留异国、思念家乡的游子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他渴望归乡而 欲归不得的迫切而无奈的心情。
    (二)(1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①、下笔构思,与古为侔②。当时流辈③咸推之……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即罹窜逐④,涉履蛮嶂⑤。崎岖湮厄⑥,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数十篇,览之者悉为之凄恻。
    柳州土俗,以男女易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
    (节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有删改)
    【注】①诗:指《诗经》,骚:指《离骚》;②侔:相匹敌;③流辈:同辈;④窜逐:贬逐;⑤涉履蛮瘴:在南蛮瘴疠的地方;⑥崎岖堙厄: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B.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C.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D.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7.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于古为侔。
    (2)柳州土俗,以男女易钱,过期则没入钱主。
    9.柳宗元的文章为何令人“凄恻”?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简要分析。
    【链接材料】“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
    【答案】6.B
    7.(1)全、都; (2)仍然; (3)推举(或推荐)、推崇(或赞许)。
    8.(1)柳宗元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
    (2)柳州风俗,用男人或女人抵押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
    9.①被贬(或贬逐);②生活在南蛮瘴疠的地方;③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④心情抑郁(或难过);⑤周围没有什么人,很寂寞或使人感到心情凄凉;⑥山里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⑦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可先梳理句子大意,然后依据句子意思进行断句。再结合语法结构辅助断句。本句句意为: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其中“江岭间为进士者”是交代叙述的对象,“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是写出柳宗元的名声远扬,“凡经其门”是跟随学习的过程,“必为名士”是学习的结果。故断句为: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重点词语意思。
    (1)“悉如外人”句意是都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悉”是“都”的意思。据此推断,“览之者悉为之凄恻”句意是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所以,“悉”是“都”的意思。
    (2)“仍出私钱赎之”句意是柳宗元仍然拿出自己的私钱将他们赎回。“仍”是“仍然”的意思。
    (3)“当时流辈咸推之”句意是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推”本义是用手推。这里指“推崇”的意思。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的能力。可以采取直接翻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意一些特殊文言现象的准确理解与翻译。句中重点词语有:
    (1)尤:尤其:精:精通;汉、诗、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下:落笔成文;于:跟;侔:匹敌。
    (2)土俗:风俗,以:用;易:抵押;,过:超过;则:就;没:没收。入:属于。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
    依据“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为永州司马”句意可知,此时作者处于被贬的境地;依据选文中“即罹窜逐,涉履蛮嶂。崎岖湮厄”句意可知,被贬之地是南蛮瘴疠的地方,且环境崎岖阻塞;依据“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句意可知,作者心情抑郁;依据“寂寥无人”句意可知,作者周围没有什么人,感到心情凄凉;依据“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句意可知,周围寒气入骨,幽静深远,烘托出作者忧伤的心情;依据“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句意可知,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依据上面内容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匹敌。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王叔文改革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今湖南宝庆)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侧哀婉。
    柳州的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 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仍然拿出自己的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不远千里都来跟随柳宗元拜他为师。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成为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 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
    【链接材料】(此地)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又见爆米花
    陈新森
    ①乡下老家过年的美食,千滋百味。蒸馒头,打年糕,切米糖,卤凤爪……食材丰富多样,制作方法各异。一道道散发着田园气息和家乡味道的美食,充盈着过年的喜庆,慰藉着游子的乡愁。
    ②美食琳琅,独有一种是爆出来的美味,那便是爆米花。小时候,每到年关,村里总会出现一位爆米花师傅,衣着大多是青灰色。“爆米花啰,爆米花——”高亢绵长的吆喝声飘荡在村头巷尾,孩子们立即闪身探头,拉着母亲的衣角,欲言又止的样子,眼里满是渴望与期待。
    ③“晓得了,这就去爆!”母亲懂我们的心思,赶忙停下手上的活计,起身找来面盆,用青花大碗从陶缸里舀一碗玉米,上面放几块晒干的年糕片,然后领着我和弟弟妹妹向爆响传来的方向奔去。
    ④村庄晒场上,爆米花机仿佛一块磁铁,把村里的小孩都吸引过来了。随着一起来的,还有手里提着大米、糯米、玉米等食物的家长,场地周围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⑤爆米花师傅神情悠然地坐在小板凳上,左手拉着木制风箱,右手慢悠悠旋转着机子。圆墩墩、黑黝黝状如橄榄的爆米花机,在红红的火苗上匀速地翻转。师傅不时察看机器上那个圆圆的压力表,心思跟着那红色指针在跳动。
    ⑥五六分钟后,看到压力表的指针越过指示线时,师傅站起身来,手握扳手,把锅口对准一个长长的大大的布袋。这时候,围观的人就知道要“放炮”了,不约而同地捂上耳朵,胆小的女孩子更是赶紧躲得远远的。
    ⑦“嘭”的一声爆响,一股白烟弥漫开来,米花诱人的香气倾泻而出,金灿灿的玉米粒转眼间变化成一朵朵美丽芬芳的小白花。师傅捏着大布袋的后角,把米花倒进面盆里。孩子们一哄而上,去抢散落在面盆周围的米花。他们把蓬蓬松松的米花放入嘴里,轻轻咬碎后,用舌尖摩挲,品咂其中的香甜,欢乐的笑声顿时在爆米花机旁响起。
    ⑧去年,在浙江省磐安县举办的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现场,我又看到久违三十多年的爆米花。我伸手抓了一把塞进嘴里,那一瞬间,童年的快乐在心底泛起。一看四周,那么多人和我一样,尽情嗅着空气中的米花香味儿,不停品尝着爆米花——那是在回味童年的乐趣,也是在享受丰收的喜悦。
    ⑨这位爆米花师傅名叫张加其,早年家里穷,从二十多岁开始,就走村串巷爆米花。过去走到哪里都有生意,逢年过节赚点加工费补贴家用,还算是不错的行当。现在呢,各种食品小吃林林总总,竞争太大,生意因此变得清淡。只有在结婚、乔迁等喜事发果子时,主人家才会爆上一些爆米花,混看糖果、花生分给宾朋乡邻。
    ⑩算起来,张师傅做爆米花也有四十多年了。虽说已在城里小区当了保安,但他一直未曾放弃老本行。如果空闲时接到加工业务,他就会去乡下或城里小区爆上几炉,小女儿给他当司机和助手。老行当在年轻一代手中薪火相传,多少让张师傅感到欣慰。
    ⑪父女俩寻一开阔地,把爆米花机、火炉之类的家什卸下米、安顿好。过去的风箱已被鼓风机替代,能爆的材料也越来越多。一声爆响,像吹响了集结号,把人们迅即召到一起,缕缕清香中夹杂着美好的记忆,丝丝缭绕在人们心里。
    ⑫“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明代诗人生动描述了爆米花时的场景。老风俗代代相传,至今依旧沿袭。只是时代在变,生活也在变,人们过春节时一般都到市场买米花、米糖,花式多,品类丰,很少自制了,农村爆米花的热闹场景已难得一见。但年轻一代对爆米花的钟情似乎未减,商场、影院、茶馆常有供应。
    ⑬大年三十那天,我正准备贴春联,突然“嘭”的一声爆响传来,母亲惊喜地看向我:“爆米花的来了……”我探头一看,正是久违的爆米花摊。“多少年没听到这个声音了。”笑容在母亲脸上漾开,她孩子似的念叨:“这爆声一响,年味就浓啦!金豆开花,好年景啊!”
    ⑭是啊,爆米花,爆出多少诱人甜美的故事,爆出多少暖意融融的向往。
    《人民日报》(2024年03月20日第20版)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爆米花是一道散发着田园气息和家乡味道的美食。
    B.第③段中母亲的话可看出她是懂得我们对爆米花的渴望和期待的。
    C.第⑩段中张师傅因他小女儿能够传承“爆米花”这老行当而欣慰。
    D.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大量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11.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文章的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在磐安县丰收节活动现场又见爆米花→(2)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根据提示作赏析。
    (1)村庄晒场上,爆米花机仿佛一块磁铁,把村里的小孩都吸引过来了。(赏析句子)
    (2)我伸手抓了一把塞进嘴里,那一瞬间,童年的快乐在心底泛起。(赏析加点词)
    13.阅读全文,分析最后一段作者饱含的情感。
    14.阅读“链接材料”,从主旨角度分析“又见爆米花”和“又吃罗汉豆”的异同点。
    【链接材料】
    是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社戏》
    【答案】10.D
    11.(1)小时候,在村庄晒谷场上看见爆米花 (2)今年大年三十,在家里又见久违的爆米花摊。
    12.(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爆米花机比作磁铁,形像生动地写出了爆米花的吸引力之大,表现了孩子们对爆米花的喜爱。
    (2)“泛起”是浮起,这里指童年的快乐又想起来了,表现出“爆米花”承载着童年的记忆。
    13.(1)表达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怀念);(2)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对丰收的喜悦;(4)传承风俗或技艺。
    14.相同点:都含有对童年的回忆(怀念);或对美好生活(理想生活)的追求。
    不同点:(1)“又见爆米花”重在体现对风俗、技艺或饮食的传承;或渴望曾经消失的能重新再现。(2)《社戏》重在表达美好的记忆总是难忘的,或思乡之情。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D.有误,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没有融合议论的表达方式。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
    结合第④段“村庄晒场上,爆米花机仿佛一块磁铁,把村里的小孩都吸引过来了”,概括为:小时候,在村庄晒谷场上看见爆米花;
    结合⑬段“大年三十那天,我正准备贴春联,突然嘭的一声爆响传来,母亲惊喜地看向我:爆米花的来了……我探头一看,正是久违的爆米花摊”,概括为:今年大年三十,在家里又见久违的爆米花摊。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1)“爆米花机仿佛一块磁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爆米花机比作磁铁,形像生动地写出了爆米花把孩子们都吸引过去,表现了孩子们对爆米花的无比喜爱。
    (2)“泛起”是浮起,“童年的快乐在心底泛起”指童年的快乐又再心底想起,表现出“爆米花”承载着童年的记忆和无限欢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把握。
    本文记叙了小时候,在村庄晒谷场上看见爆米花;去年,在磐安县丰收节活动现场又见爆米花;今年大年三十,在家里又见久违的爆米花摊。结合第①段“一道道散发着田园气息和家乡味道的美食,充盈着过年的喜庆,慰藉着游子的乡愁”⑭段“是啊,爆米花,爆出多少诱人甜美的故事,爆出多少暖意融融的向往”⑬段“这爆声一响,年味就浓啦!金豆开花,好年景啊”等内容分析,表达对童年往事的回忆(怀念);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丰收的喜悦;结合第⑩段“如果空闲时接到加 工业务,他就会去乡下或城里小区爆上几炉,小女儿给他当司机和助手。老行当在年轻一代手中薪火相传,多少让张师傅感到欣慰”分析,传承风俗或技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比较。
    结合本文⑭段“是啊,爆米花,爆出多少诱人甜美的故事,爆出多少暖意融融的向往”,链接材料“是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再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分析,两篇文章都含有对童年的回忆(怀念);或对美好生活(理想生活)的追求。
    不同点:结合本文第⑩段“如果空闲时接到加工业务,他就会去乡下或城里小区爆上几炉,小女儿给他当司机和助手。老行当在年轻一代手中薪火相传,多少让张师傅感到欣慰”分析,“又见爆米花”重在体现对风俗、 技艺或饮食的传承;渴望曾经消失的能重新再现。《社戏》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在童年时期与伙伴们在农村观看社戏的经历,以及后来在都市中观看京戏的体验。通过这两种不同场景的对比,鲁迅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品质的赞美,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重在表达美好的记忆总是难忘的,思乡之情。
    (四)(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有效赋能
    王瑨
    ①2023年,“中国风”成为舞台主角。金秋九月,漫步杭州,之江山水激荡“力与美的交响”,中国式浪漫为亚运之城镌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以地为画、踏墨而舞的国风少年,清雅身姿与芭蕾舞步融合辉映的宋韵女子,饱含隽永情谊的“攀花赠友”,成为传统文化赋能舞台创作的生动缩影。
    ②以古开今、传承创新的实践精彩纷呈,折射出文艺工作者传承发展好传统文化的蓬勃创造力,更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当代观众的持久吸引力。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2023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等活动,为观众奉献一部部守正创新的戏曲佳作。昆曲《牡丹亭》无疑是2023年的戏曲“顶流”。仅以北京为例,北方昆曲剧院的《牡丹亭》、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牡丹亭》等接连上演。这其中,当数上海比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关注度最高。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上海昆剧团“五班三代”倾力创作,戏以人传,生生不息。正如观众所评价,“每版‘牡丹’,各美其美,百看不腻”。
    ③可以看到,2023年的舞台艺术,向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奋力开掘,多了份文气、多了些诗情、多了点古意。舞台创作更密切地与文物、古诗“梦幻联动”,创新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可知可感”。2023年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作品中,既有以辽代壁画《散乐图》为创作灵感的古典舞《散乐图》,也有用独到视角表现古典名著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为河南光山县的孩子创排《少年司马光》,为乡村美育播下种子。舞剧《咏春》、原创音乐剧《将进酒》、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一系列作品让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大众中“火起来”。
    ④从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节目中的金沙石磬、川剧“变脸”绝活,到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中包含无人机飞天、大跳台投影与演员共同起舞的节目《敦煌飞天》,舞台上的“中国风”被越来越多世界观众“看见”。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民族管弦乐《丝绸之路》、音乐剧《飞天》等作品,让观众真切感受到艺术中的中国与中国文化。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1月2日,有删改)
    15.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③段的划线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舞台艺术的创新表达。
    B.最后一段的加点词“观众”指的是在现场观看精彩表演节目的中国人。
    C.本文从杭州亚运会起笔,结尾以成都大运会收笔,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D.文章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大众中“火起来”。
    16.阅读全文,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风”成为舞台主角?请简要概括。
    17.分析第②段划线句,请简要说说观众为何会有如此的好评?
    【答案】15.D
    16.①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的文艺表演;②以古开今、传承创新的实践;③舞台创作更密切地与文物、古诗“梦幻联动”,或舞台艺术多了份文气、多了些诗情、多了点古意,或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大众中“火起来”;④舞台上的“中国风”被越来越多世界观众“看见”。
    17.①上演的《牡丹亭》有很多版本(或指“青春版”“精华版”等《牡丹亭》);②演员倾力演出,让每一个版本的《牡丹亭》给观众不一样的感受(或不同版本的《牡丹亭》都有独特之美);③创作者倾力创作,戏以人传,生生不息(或文艺工作者传承发展好创造力,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更加持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A.第③段的划线句“2023年中国舞蹈‘荷花奖’获奖作品中,既有以辽代壁画《散乐图》为创作灵感的古典舞《散乐图》,也有用独到视角表现古典名著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列举具体的舞蹈来说明舞台艺术的创新表达,本项“第③段的划线句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误;
    B.最后一段的加点词“观众”并不是特指在现场观看精彩表演节目的中国人,而是泛指所有欣赏这些作品的观众,包括世界各地的观众;
    C.文章从杭州亚运会起笔,结尾“从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节目中的金沙石磬、川剧‘变脸’绝活,到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中包含无人机飞天、大跳台投影与演员共同起舞的节目《敦煌飞天》,舞台上的‘中国风’被越来越多世界观众‘看见’”没有以成都大运会收笔还提到了其他节目,因此不能说首尾照应,本项“结尾以成都大运会收笔,首尾照应,结构严谨”有误。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①段“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以地为画、踏墨而舞的国风少年,清雅身姿与芭蕾舞步融合辉映的宋韵女子,饱含隽永情谊的‘攀花赠友’,成为传统文化赋能舞台创作的生动缩影”可知,介绍了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上的文艺表演;
    根据第②段“以古开今、传承创新的实践精彩纷呈,折射出文艺工作者传承发展好传统文化的蓬勃创造力,更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当代观众的持久吸引力”可知,介绍了以古开今、传承创新的实践;
    根据第③段“可以看到,2023年的舞台艺术,向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奋力开掘,多了份文气、多了些诗情、多了点古意。舞台创作更密切地与文物、古诗‘梦幻联动’,创新表达让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可知可感’”“舞剧《咏春》、原创音乐剧《将进酒》、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一系列作品让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大众中‘火起来’”可知,舞台创作更密切地与文物、古诗“梦幻联动”,或舞台艺术多了份文气、多了些诗情、多了点古意,或传统文化从历史中“走出来”、在大众中“火起来”;
    根据第④段“从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节目中的金沙石磬、川剧“变脸”绝活,到2023北京文化论坛文艺晚会中包含无人机飞天、大跳台投影与演员共同起舞的节目《敦煌飞天》,舞台上的‘中国风’被越来越多世界观众‘看见’”可知,舞台上的“中国风”被越来越多世界观众“看见”。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概括。
    根据第②段“仅以北京为例,北方昆曲剧院的《牡丹亭》、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江苏省昆剧院‘精华版’。《牡丹亭》等接连上演”可知,上演的《牡丹亭》版本很多,有“青春版”“精华版”等;
    根据第②段“每版‘牡丹’,各类其美,百看不腻”可知,不同版本的《牡丹亭》都有独特之美;
    根据第②段“当数上海昆剧团全本55出《牡丹亭》关注度最高。上、中、下连续三台大戏,上海昆剧团‘五班三代’倾力创作,戏以人传,生生不息”可知,创作者倾力创作,戏以人传,生生不息。
    (五)(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2023年7月10日至16日,是全国第33个节能宣传周。为推进节能低碳理念深入人心,近日,连江法院深入开展以“节能降碳,你我同行”为主题的全国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
    ②在连江法院机关审判大楼顶楼及六楼西侧面,一排排光伏发电板铺满屋顶。利用屋面太阳能光伏系统,连江法院可以生产“绿电”进行自产自用。
    ③为降低电力消耗,连江法院推进公共区域照明的改造,完成审判大楼感应灯改造,提升干警节约用电意识;推行无纸化办公,一般性公文、通报、学习材料等通过内网办公系统、微信工作群等发送,减少纸质文件传阅。
    ④此外,连江法院高度重视低碳节能宣传,在院机关LED电子屏播放低碳节能宣传口号,倡导绿色生活,推行“光盘行动”,鼓励干警以步行、自行车等低碳方式出行,让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大众的参与和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材料二: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材料三:
    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连江法院开展“节能降碳”主题活动,推进节能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B.连江法院通过内网办公系统和微信工作群等真正做到了无纸化办公。
    C.我们中学生也可以为低碳生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D.“碳中和”是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19.根据材料一,请你为“节能降碳”提出三条具体措施。
    20.请你介绍材料三中“碳中和”宣传画的画面内容及其传递的理念。
    【答案】18.B
    19.(1)自产自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2)改造公共区域照明系统,节约电能。(3)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低碳出行。(4)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20.宣传画的标题是“平衡·环保·发展”,蕴含画的主旨(意义)。画的主体是天平。左侧托盘画有排放浓烟的烟囱,托盘下面是“排放”二字;右边画有风能发电设施和大树,托盘下面是“吸收”二字。该宣传画告诉人们碳排放和碳吸收相对平衡,才能达到碳中和;实现碳中和,对满足环保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意思对即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的辨析。
    B.根据材料一第③段“推行无纸化办公,一般性公文、通报、学习材料等通过内网办公系统、微信工作群等发送,减少纸质文件传阅”可知,连江法院将一般性公文、通报、学习材料不通过纸质文件传阅,说明比较重要的文件等仍在通过纸质文件传阅,没有实现完全的无纸化办公,本项“连江法院通过内网办公系统和微信工作群等真正做到了无纸化办公”有误。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提建议。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在连江法院机关审判大楼顶楼及六楼西侧面,一排排光伏发电板铺满屋顶。利用屋面太阳能光伏系统,连江法院可以生产‘绿电’进行自产自用”可提出:自产自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根据材料一第③段“为降低电力消耗,连江法院推进公共区域照明的改造,完成审判大楼感应灯改造,提升干警节约用电意识”可提出:改造公共区域照明系统,节约电能;
    根据材料一第④段“倡导绿色生活,推行‘光盘行动’,鼓励干警以步行、自行车等低碳方式出行,让绿色生态理念深入人心”可提出: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低碳出行;
    根据材料一第③段“推行无纸化办公,一般性公文、通报、学习材料等通过内网办公系统、微信工作群等发送,减少纸质文件传阅”可提出: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根据材料三可知,宣传画的标题是“平衡·环保·发展”,画面的主体是天平。左侧托盘画有排放浓烟的烟囱,托盘下面是“排放”二字;右边画有风能发电设施和大树,托盘下面是“吸收”二字。标题“平衡·环保·发展”蕴含画的主旨:倡导平衡、环保的生活,爱护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天平”这一事物象征性平衡,画面中的“排放”与“吸收”各在天平的一端,保持着平衡,代表着碳排放和碳吸收相对平衡,才能达到碳中和才能达到碳中和,告诉我们实现碳中和,对满足环保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作文(60分)
    21.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民国才女林徽因在她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诗中写道“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仲春四月,是花香鸟语、锦绣河山;是爱与温暖、梦想与希望!
    同学们,我们行走在春天里,目光有所及,心中有所动。请你结合生活周围的环境、踏青郊游中的景物或最近阅读中关于春主题的诗文,融所见所思所悟,以《春天的语言》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得套作、抄袭;
    (3)字迹端正,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学校、班级等。
    【答案】略。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义
    览之者悉为之凄恻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1)悉:_____________
    仍出私钱赎之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仍:①依,沿袭。②仍然。③接续,连续。
    (2)仍:_____________
    当时流辈咸推之
    参考词典解释,联系语境形成新的解释推:用手推。(《古代汉语词典》)
    (3)推: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语文][期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语文][期中]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应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应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